-
1 # 古風時光機
-
2 # 風雨無懼
我的看法此處"月令"應是"節令"的筆誤,或是因方言影響將"節令"稱作"月令"。問題似為"節令在節氣中什麼意思"。不妥之處敬請批評糾正
"月令"指的是上古一種文章體裁。
"月令"文體要求按照一年12個月的時令,記述政府機關及其部門的祭祀禮儀、職務、法令、禁令,並把它們歸納在五行相生的系統中。“月令”主要採取“以時系事”,體現了人們遵循自然節律安排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觀念思想,反映出古代漢族人民對自然社會的認識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月令以四時為總綱、十二月為細目,以時記述天文曆法、自然物候、物理時空,王者以此來安排生產生活的政令,故名“月令”。
"節令"指某個節氣的氣候和物候。人們在運用二十四節氣從事農業活動的過程中,結合天氣的變化,確立了一些類似節氣的日期,或長或短,且具有一定氣候特點的時段名稱,稱作節令。如"春社""秋社"、"入梅""出梅"、"冬九九""夏九九"等均為節令。
一年有十二個節氣,十二個中氣,統稱為"節氣"。古時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物、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24等份,並給每個等份取了專有名稱,這就是節氣。古時把節氣稱"氣",每個月兩個氣:前一個叫"節氣",後一個叫"中氣"。一年有十二個節氣,十二個中氣,統稱為"節氣"。
節令在節氣中什麼關係呢?節令指的是某個節氣之後出現的氣候或物候現象。現舉例略作介紹。如:入梅、出梅
入梅日期是芒種節氣後的第一個丙日,出梅時期是小暑節氣後的第一個未日。
江南地區把每年春末夏初時節梅子成熟的一段時間稱為"黃梅季"。這段時間多連陰雨天氣,把這段時間的雨稱為"黃梅雨"。因雨天多,空氣潮溼。衣物等容易發黴,故又將黃梅雨稱為梅雨。黃梅天氣的開始日期稱作"入梅",終止日期稱作"出梅"。古人經過長期觀察發現,每年的入梅日期是芒種節氣後的第一個丙日,即陽曆6月6-16日之間,出梅時期是小暑節氣後的第一個未日,即陽曆7月8-19日之間。
如:秋老虎
立秋後氣溫居高不下
一般情況下,每年立秋後,天氣逐漸變涼,在正常年份的陽曆8月8日(或7日)立秋後,氣溫逐漸下降,感覺涼爽多了。但是,某些年份雖然立秋了,高溫悶熱天氣一直持續,氣溫居高不下,人們稱這種天氣為"秋老虎"。
如:冬九九、夏九九
冬九九是一個迴歸年中天氣較冷的時段,夏九九則為較熱的時段。
冬九九從冬至這天算起,每九天為"一九",直到"九九",共八十一天,也就是從12月的21日(或22日)開始數九,一直數到次年的3月11 日(或12日),其中陽曆1月份的"三九""四九"為最寒冷時段。
夏九九與冬九九相反,從6月21日(或22日)的夏至這天開始數九,共九九八十一天,直數到陽曆9月10日或11日為止。夏九九的"三九""四九"是夏天最熱的季節。
再如:花信風
人們根據觀察,發現與二十四節氣對應的還有二十四番花信風,即應花期而來的風,簡稱"花信風"。
由小寒到穀雨共八個節氣,歷時四個月,一百二十天風。八個節氣中,每個節氣十五天,一個節氣又分三候,八個節氣共二十四候,每一候對應一種花信風,二十四候代表著二十四種花期。二十四番花信風如下:
小寒時節: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時節: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侯山鞏;立春時節: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侯望春;雨水時節: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侯李花;驚蟄時節:一候桃花,二候隸棠,三侯薔薇;春分時節: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侯木蘭;清明時節: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侯柳花;穀雨時節:一候牡丹,二候茶蘼,三侯楝花。
…………
勤勞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透過觀察日月星辰運轉與天氣、物候變化,總結了二十四節氣,又根據二十四節氣特點提出了表明氣候情況和物候特徵的節令。
-
3 # 樹德漢碩
月令與節氣,意思是有差別的,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地。有說法不同,表述不同,時間長短不同等。
中國習慣使用的農曆,是陰陽合曆,卻有人認為僅是陰曆無陽曆,這是有認知上的錯覺與受習慣固定思維影響。農曆中的二十節氣,是反映太陽執行特點的,太陽執行而生四季,有冷熱寒暑變化之不同,這就用節氣來表示,表示時令,表示氣候,表示物候,表示冷熱,表示乾溼等等,以此指導農耕,過好生活。陰曆即是月亮歷,是反映月相變化的,較為形象直觀,易掌握,所以人習慣以月稱。節氣不說節氣而說月令,似乎更形象直觀合人習慣思誰,更有文化意涵,讓人有更多聯想。而說節氣,就嚴謹合自然一點。但細思起來,二者是有些區別的。
陽曆重年,陰曆重月,同以日為基本單位。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春暖夏熱秋涼冬寒,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二十四節氣分在四季十二月之中,一月一節一氣,各節氣時間長短略有不同,節歷月時間是不等同的,冬短夏長,節氣還可細分,習慣上,五日一候,一節一氣各有三候,這可更準確反映時令物候變化與不同。月令就是時令,代表的一月的節令與時令。月令一般代表一節一氣的時長,但陰曆的月,月大三十,月小廿九,與節月時長比,總短少少,月令時長總比節月時長短那麼一點點,是不全相等的,所以月令與節氣所表時間,是有少少差距不同,不全相等的。節氣反映的是太陽特色,月令反映的是月亮特色,月又想與日相靠,所以月要與節氣相靠,由於時間有差異,所以陰曆月有閏月,節歷月是無閏月之說的,有閏月,便易讓人誤生錯覺。
-
4 # 寅聲茹易
月令就是一年當中十二個月每個月的月支稱呼,也就是十二地支的意思!
一年當中十二個月的月令分別為:
正月也就是農曆的一月月令為(建寅)
農曆二月月令為(建卯)
農曆三月月令為(建辰)
農曆四月月令為(建巳)
農曆五月月令為(建午)
農曆六月月令為(建未)
農曆七月月令為(建申)
農曆八月月令為(建酉)
農曆九月月令為(建戌)
農曆十月月令為(建亥)
農曆十一月令為(建子)
農曆十二月月令(建醜)
這就是十二月令,月令在節氣中的意思也就是一年當中的十二個月分別為:正月立春,二月驚蟄,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種,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
月令在節氣當中是代表一年四季,寒來暑往,節氣交換的意思。
回覆列表
中國古典籍《禮記·月令》中關於節氣的經典記載
《禮記·月令》是儒家經典《禮記》中的一篇,按一年12個月的時令,逐月記載每月的天象特徵,在五行相生的系統中,把世界描繪為一個多層次的結構。五行與四時的運轉相配合。四時的變化不僅受太陽的制約,還受五行的制約。人事也要受到太陽、四時、月、神 、五行各種力量的制約。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集,書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政治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六經中的“《禮》”,後稱《儀禮》,主要記載周代的“禮法”,受體例限制,幾乎沒涉及儀式背後的“禮義”,而不瞭解禮義,儀式就成了無價值的虛禮。《禮記》 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 他們在習禮過程中,撰寫了闡發經義的“記”,後經西漢戴聖所編成書。到了東漢,社會上出現了兩種選輯本,一是習稱的《大戴禮記》;二是習稱的《小戴禮記》。《大戴禮記》流傳不廣,《小戴禮記》自東漢鄭玄作“注”後,暢行於世,故後人徑稱之為“《禮記》”。《禮記》至唐代時被尊為“經”,是“五經”之一。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絢麗瑰寶,2019年6月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劃分,每一個節點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執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它是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一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中國農曆是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二十四節氣正好均勻分佈在一年四季之中,每個季節剛好有六個節氣。每個節氣15前後天,中國又將“五天”稱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民間流傳著最知名的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