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原驛站

    怎樣分辨平仄?現在平仄有兩套系統,一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簡稱為新聲。二是以《平水韻》為標準,簡稱為古聲。現在這兩套系統交叉並用,這叫雙軌制。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寫一副聯,只能用一套標準。 (一)、新聲(現代漢語即普通話)。 普通話分為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詩歌和對聯的格律應用中,把陰平和陽平(第一、二聲)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第三、第四聲)稱為次聲。 四十歲以下的朋友應該明白的。這裡就不多說了。 (二)、古(舊)聲 現在社會都發展到哪裡了,都要實現幾個現代化了,況且現在全部通行普通話了,我們還有必要學習古韻?是不是多餘的事!是不是有意在為難大家?是不是在開歷史倒車?古韻是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了?我認為:一個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楹聯愛好者,或是一個對聯工作者,應該新聲、古聲都懂,哪怕是今後全部通行現代漢語了。我們也要了解古韻,這是欣賞,學習,吸收,傳承對聯文化的需要!!!否則就不好說了。其實這兩套系統相差不是很大,約有300多個字,按照偏旁來記不是很難的,只需記幾十個字就夠了。 習慣用新聲或古聲創作對聯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韻習慣作為標準去定是非,這樣也不好。既然我們有心要學習楹聯創作,就應該花些時間,學習、瞭解一下古韻,是很有好處的。俗話說得好:技(才)不壓身。在一生中,這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也許是我們與平時自己看書學習的不同的一個方面。有大家在一起討論,效果會不一樣的。 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字(包括現在漢語中的第一、二聲中的大多數);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現代訊息,分入四聲之中)。這是舊韻(古聲)的平仄分法。 “擊、說、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按舊韻,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中國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閩南方言,仍保持著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並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一首歌訣,即說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係,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 聯語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語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琅琅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說:“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關於平仄方面的書籍很多,如要進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別是入聲字的熟練運用,都需要看專門的工具書,在此我推薦幾本供大家選擇:首推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和郭錫良先生的《漢字古音手冊》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冊》,其次閉克朗先生的《入聲》、周秉均先生的《古漢語綱要》也不錯)

  • 2 # 古城墨子

    平仄,其實是古代音律最初時的發明。如說話,吟唱,吟詩作對等等~~!為了上口好記,朗讀聽起來優美有韻味。最終研究出第一句最後一個字發音平,第二句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也叫揚聲。或者第一句落音為三聲,後一句必須平聲或者揚聲/。主要是為了有韻味聽起來舒服上口!

  • 3 # 康明源

    這兩句是李白的五言排律《發白馬》中的首聯。這兩句詩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這是五律典型的律句。本詩押《平水韻》下平聲“五歌”。

    《發白馬》是南朝舊體。李白喜歡用前期舊體或樂府舊體進行詩的創作,往往能夠推陳出新,化腐朽為神奇。這首詩收入《全唐詩》第165卷第一首。整詩分為兩段,“朝那”以上為第一段,寫發兵攻伐;“倚劍”以下為第二段,寫戰後的局面。詩歌表現了將軍建功立業,讓邊民過上和平生活的願望。

  • 4 # 隨手談詩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出自李白《發白馬》詩,這是一首五言古詩,不講格律。

    所謂古詩,就是古體詩,形成於漢魏時期,區別於漢樂府,和唐朝發展出來的近體詩也有所不同。

    古體詩是一種比較自由的詩體,沒有嚴苛的格律、也不限句數、平仄也不用講、用韻也沒有限制,為了加以限制的就是每一句的字數,五個字是五古、七個字是七古。

    近體詩就不一樣了,像絕句,嚴格規定了格律,平平仄仄仄平平什麼的這裡就不多講了,用韻也有嚴苛限制,句數一定是四句,五字為五絕、七字為七絕,律詩也一樣,只是句數限制為8句。

    李白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者,他就不喜歡被束縛,嚮往自由的天空,所以李白詩多為歌行體、古體詩,老杜恰好相反,所以老杜以律詩成就最高。

  • 5 # 老街味道

    問題: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古詩如何區分平仄的關係?

    前言: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出自李白一首律化的五言古體詩:《發白馬》。

    將軍發白馬,旌節渡黃河。簫鼓聒川嶽,滄溟湧洪波。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鐵騎若雪山,飲流涸滹沱。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倚劍登燕然,邊峰列嵯峨。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這首詩雖然是古風,但是有不少律句。

    一、"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的平仄

    這首詩開頭的兩句都是律句: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熟悉格律詩的朋友一看就知道,第一句是唐律中常見的三仄尾,其中”發“在古韻中是仄聲,所以第一句是平平仄仄仄。

    三仄尾在唐朝各個時期的格律詩中很常見,是”平平平仄仄“的變格之一。三仄尾幾乎被當作正常的律句使用。

    例如:潮平兩岸闊、無論(平聲)去與住、雲霞出海曙、庭前有白露.......

    在這首詩中,還有兩句三仄尾:

    揚兵獵月窟【窟:入聲六月】、蕭條萬里外。

    有意思的是,李白這三句三仄尾的出句,對句都是規規矩矩的律句:中仄仄平平。

    旌節渡黃河,轉戰略朝那,耕作五原多。二、《發白馬》中的古體句式

    這首詩夾雜了律句與古體詩的句式,其中古體詩的句式主要是下面三種。

    1、平平仄平平;

    滄溟湧洪波,邊峰列嵯峨。

    這兩句都是:平平仄平平;

    2、仄仄平仄仄

    一掃清大漠。

    這句詩的平仄是格律詩中的拗句:仄仄平仄仄,例如:野火燒不盡。這種句式不能單獨出現,必須由對句救拗,如:春風吹又生。

    只不過李白這首詩沒有救拗,他的對句是:包虎戢金戈,雖然也是律句:平仄仄平平。但是沒有幫出句救拗。

    所以出句也是古體句式。

    3、三仄尾的變化:

    武安有振瓦,仄平仄仄仄

    這個句很像三仄尾,但是三仄尾的第一個字不可以是仄聲。清朝的趙執信《聲調譜》講到: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詩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則為落調矣。蓋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4、三平尾:

    易水無寒歌。倚劍登燕然,仄仄平平平。

    三平尾也叫做三平調,即後面三個字都是平聲,這種句式也是標準的古體句式。例如王維有一首《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因為【春】是平聲,所以是三平調,這首詩不是律絕句,而是古絕句。

    5、仄平仄平平

    飲流涸滹沱。

    這個句式,在這首詩中只有一句,這也是古體句式,假如前兩個字顛倒一下,就是中仄仄平平的律句了。

    三、李白的復古

    唐朝的孟棨在《 本事詩· 高逸 》中記錄了李白關於聲律的看法:

    其論詩云:“梁陳以來,豔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與!”故陳、李二集律詩殊少。嘗言“興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況使束於聲調俳優哉。”

    李白說,沈約等人崇尚聲律,對後人的影響太大,看來複古的大任,還是由我來實現吧。所以陳子昂和李白兩個人的律詩少一些。

    格律詩從齊梁時候的永明體開始萌芽狀態,其代表人物就是沈約等人,從此詩人作詩開始留意四聲的協調,有了平仄相對的概念。到了唐朝,詩人們在此基礎上完善了格律詩。

    不過李白認為這種詩過於拘謹,所以不喜歡作詩”束於聲調俳優“。我們見到他的名作大多詩古體詩,如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等。

    結束語

    李白喜歡作古體詩,但是不要誤解李白不做格律詩。其實他的格律詩並不少見,無論近體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排律,都有上乘的作品。

    他的七言絕句大多是近體七絕,而且和七絕聖手王昌齡一起,把唐朝七絕的水平推到了文學史的頂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才二十出頭的年齡,對人生這麼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