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雨釣行

    沒有釣到正口,主要原因說明魚吃口輕,或者餌團過大過硬,又或者打竿過早。

    無論是過頓或者過靈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擋口也會出現吃口不正的情況。

  • 2 # 皓魚哥

    經常鉤在魚的下嘴唇,證明你的調的太頓(雙餌躺底,子線彎曲)或抬杆太晚。

    調的太頓,也可能是餌重大於>你的調目,所以導致子線彎曲,雙餌躺底,可以試著把餌團減少,下拉調目或是餌料適量加輕麩、雪花粉來減輕餌的重量,來提高正口率。

    餌重是我們釣魚容易忽略的,比如同樣都是調4釣2,餌重不同導致的中魚率也不同,只有知道餌重和釣目比,才能清楚的知道餌料在水底的狀態,這樣才能很好的抓住魚口,釣上魚。

    所以我比較推薦調好浮漂後,用自己開好的餌料掛鉤,半水再試試餌重,假設我們是調4釣2,雙餌掛鉤入半水後浮漂最頂點和水面平,餌料下壓浮漂2目,這種狀態釣底,是一鉤懸浮、一鉤輕觸底(釣靈),記住餌料掛鉤大小,每次掛鉤大小基本相同。

    如果想一鉤輕觸底、一鉤躺底,那就要調好浮漂後,同樣半水,單鉤掛餌,入水後浮漂頂點和水面平,單餌下壓浮漂2目,這樣掛雙餌後,底釣就是一餌躺底,一餌輕觸底(釣頓)。

    我們知道了餌料和釣目的關係後,在實踐中,看魚上鉤的情況來實時調整餌料和釣目重量比和高低,以達到最佳上魚效果。

  • 3 # 小豬的釣魚生活

    第一:浮漂出現下頓,說明餌鉤到底,魚兒是在底部吸食餌鉤!

    第二:下頓後起竿,出現魚鉤掛在魚下嘴唇,說明你釣鈍了!雙餌到底,子線彎曲,魚吃鉤時,容易出現掛下嘴唇!

    第三:以上2點說明你的調漂和線組搭配以及餌料狀態,必有一個地方有問題!

    1:浮漂,你應選擇長尾長身長腳1號漂,做一個調整!如果是浮漂吃鉛大的,而線組是小鉤小線,靠調整鉛墜維繫調靈調鈍的話,很容易造成假口,或下嘴唇吃鉤等不是正口上魚的情況!

    2:線組,如果浮漂吃鉛小,而線組過粗過大,靠減小鉛皮來調靈,也會造成假口和非正口上鉤!如果遇上小魚鬧鉤的話,基本上下鉤就有訊號,卻很少中魚!

    3:餌料狀態

    浮漂和線組搭配合適的話,就看餌抖狀態了,有口且上魚說明餌料味型對路,餌料中拉絲粉比例大了,餌團再拉大一點的話,容易讓魚就餌時擋口,稍大點的魚口勉強吸食會產生假訊號和吐餌,吸食進口也不會是正口!

    好了,就說這幾點!

  • 4 # 丫掌門

    這個與你的調漂不適當或提竿時機不對造成的。

    首先,調漂不適當。

    調漂就是為了能使懸墜,水線,魚鉤三者與浮漂之間在水裡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會有三種調釣方法:

    調高釣低,即釣靈。此時子線繃直,鉤上有任何的魚訊都會傳送到浮漂上,這時抬杆就會不中魚出現很大的空鉤率。調幾釣幾,即不靈不鈍。根據餌重子線或繃直或稍微彎曲。這時的漂像都是真實的,出現漂像抬杆中魚的機率很大。

    會出現兩種情況中魚,1、上鉤中魚或底鉤中魚。魚層沒在底層,不固定多會上鉤中魚,魚層在底層就會出現底鉤中魚,此時雙鉤為上鉤離底下鉤觸底的狀態。2、正口或者偏口中魚。正口即調漂精準,提竿及時,提竿中魚都是正口。而提竿不及時就會有偏口或者吞鉤的現象出現。

    調低釣高,即釣頓。如果你調漂過於頓了,子線則處於彎曲狀態,有了一些小的魚訊訊號也不會傳送到浮漂。因此,此種釣法多用於守大物。當有大魚吞進鉤子並試圖逃跑時浮漂才會有明顯的漂像,此時提竿多中魚。並且中魚多出現偏口或吞鉤的現象。其次,提竿不及時。

    有時調釣都很好為何還會出現下鉤刺魚的現象呢,就是因為提竿不及時造成的。

    魚兒生性多疑,發現有餌料後就會先進行試探,等確定無疑後才會吃食餌料,魚鉤也就順其自然的被附帶著吃進嘴裡。而一旦感覺有異物後就會及時的吐出這種異物,發現無法吐出後就會趕緊逃離現場。而這些一系列的大幅度動作就會透過水線傳達到浮漂,浮漂就會有相應的漂像。透過這些漂像我們判斷水下魚鉤的情況,及時有效的提竿能多正口中魚。而延誤了提竿的最佳時機,魚鉤就會被魚兒吞食或者在逃跑中刺中魚口,這個時候提竿就會發現有很多的吞鉤或者偏口中魚的現象。

    因此來說,困擾題主的原因就是調釣不適當或者提竿不及時造成的!

  • 5 # 外賣託尼

    大概分為兩種情況

    1:浮漂調的太頓,雙鉤或者單鉤連帶著子線直接躺在水底下,大部分魚兒進食是靠吸的,而餌料又會霧化,聰明的魚兒會在試探性的吸食,而這時浮漂反應出來的漂相會比較雜亂,你一抬竿,就會有很大的機率鉤住魚的下巴或者肚子

    2:魚不在水底,在半水或者離水底十幾二十公分,打比方說野釣,什麼最頭疼?一個是沒口,一個就是小雜魚鬧窩,餌料在下落到水底的時候會有一群小雜魚來搶食,蹭線,蹭浮漂,那這漂相就精彩了,經常一抬竿要麼勾住小魚要麼勾住離水底近的大魚

  • 6 # 非知名釣魚人劉鍇

    你所說的魚鉤鉤在魚的下巴,沒有鉤在嘴裡,基本上還是屬於錨到的魚,是由於魚在吃釣點散落的餌料或者窩料,魚鉤過大不適合當時魚情亦或者餌料殘留過大,魚吃不進嘴裡,但是魚嘴碰到子線造成浮漂出現動作,你抬竿要不會出現空杆,要不就是錨到魚,這種現象在釣魚當中很容易碰到,偶爾出現屬於正常,但是出現頻率過高,就要從浮漂調釣,魚鉤大小或者餌料狀態來考慮到底屬於哪種情況。

    1.調釣導致的口不正,

    調釣在釣魚尤其是臺釣當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臺釣我們其實玩的就是一個效率,想達到這一目的,就是要所有跟釣魚有關的東西,都要跟你當時釣的魚情匹配,其是否正確,其實就體現在出口中魚上,魚吃的方便,線組浮漂搭配的合理,出口就中魚是體現效率最基本的,但這裡面就牽扯到了很多東西,想要達到就必須按照當時的魚情去進行合理的搭配和調整。

    通常如果只是因為調釣的原因造成的錨魚,口不正,調釣過靈或者過鈍都是有可能的,過靈,子線帶著餌料處於一種近乎於離底的狀態,那魚有可能剛游到餌料附近,或者剛一張嘴,就能讓浮漂出現動作,而過鈍餌料平躺於水底,同樣會因為魚鉤餌料的狀態不利於魚的吸食,提竿就會造成空竿或者錨到魚。

    所以調釣也是根據魚情的變化而變化的,不光是出口不中魚,有的時候雙尾多,但你並不是刻意放口,而是出口就中雙尾,有可能也是調釣過鈍造成的,如果心中沒數,那麼魚情出現變化後,你不去調整,同樣會造成影響。

    2.餌料造成的口不正

    簡單點理解餌料狀態的好與壞,狀態好的餌料,魚一吸鉤子進嘴了,你就釣上來了,狀態差的餌料,魚一吸,可能餌料的一部分進嘴了,鉤子沒進嘴,那你抬竿肯定會空杆,或者錨到魚,同樣餌料的狀態也是要根據當時魚情來的,當時的魚屬於一個什麼樣的進食狀態,我們就要會迎合魚,把餌料的狀態儘量調整到能夠適合當時的魚情。

    3.魚鉤造成的口不正

    魚鉤過小和過大,包括重量也會對中鉤產生很大的影響,魚吃食的時候,會因為異物感把鉤快速吐出,魚鉤過小,會造成鉤不住,或者只鉤到嘴上一點點皮,從而造成空杆或者跑魚。而魚鉤過大,會造成吃不進去,漂像就會呈現的很墨跡,這時候抬竿也會造成錨魚的現象發生。

    4.抓口造成的口不正

    看漂抓口是最考驗一個釣魚人水平的東西,在各種明顯或不明顯的浮漂訊號動作中,去找中鉤率最高的那一口,不僅需要意識和技術的結合,經驗和你釣魚所用漁具的搭配也非常重要。提竿早餌料還沒完全吃到嘴裡,一般空杆會多一點,提竿晚了魚已經把鉤吐出來了,錨到魚的機率會大一點。

    總之當釣魚時出現相對較高口不正的情況,必須要從上述幾點來考慮是否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到位。通常先看下餌料是否擋口,上小一點的餌先試試,然後考慮魚鉤線組合適不合適,是換大還是換小,在考慮浮漂調釣應該鈍點還是靈點用不用換大點或者小點的漂,最後在抓口的時候,儘量去抓鈍感明顯的口。

  • 7 # 江釣人狂龍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題目說得不夠詳細,應該還要說明一下,是從下巴的外面往裡鉤的,還是嘴裡往外鉤住魚的下巴的?哈哈。

    開個玩笑,釣魚鉤住魚的下巴不奇怪,應該說誰都會碰到過,原因很多釣魚人都是能張口即出:

    釣鈍了釣浮時的水層比實際需要釣的水層低了。偶然隨機事件

    就是這麼簡單,我大概想了想,基本沒有別的可能了。

    回到題目,“起竿後魚鉤都是鉤在魚的下巴上”,我認為這是不大可能的,就好像一張全是選擇題的試卷,在不能確保得滿分的前提下,也就不可能保證一定去考個零蛋。

    無論是怎麼樣的調釣,無論是釣的水層差多少,想要起竿後都是下巴中魚,從外往裡鉤也好,從裡往外鉤也好,辦不到,誰都辦不到。跑鉛釣夠鈍吧,經常釣跑鉛的釣友回想一下,中魚都是在下巴上嗎?或者說下鉤在魚下巴很多嗎?當然不是。

    所以,在我看來,除非是反浮釣組,否則,很大的可能(我也只敢這麼說),這是一個想出來的問題,而不是實際中遇到的問題。

  • 8 # 音樂好奇心

    以前我們所接受的理論認為浮漂調得越高越靈敏。但文章的前段亦提到另一位學員B浮漂有訊號但揚竿中魚率低的現象,原因是他使用的浮漂是浮力大、漂尾短的空心尾浮漂。要知道一支長20釐米的硬漂尾,同一支長10釐米的空心浮漂相比,未計算漂尾重量時它的浮力一樣的話,如果裝上漂尾之後,兩個都是調三目,後者的三目剩餘浮力足足比前者大1~2倍。很明顯空心尾調三目的浮漂因為浮力過大,令魚餌有點離底,魚餌在池底就很容易前後擺動,魚兒不能準確地吸食魚餌,越吸食越急躁,造成很多假動作的出現,亦即形成了另一個“上遲鈍”、 “假靈敏”的現象。我們研究浮漂時一定要弄清楚,魚吸食魚餌的力度一定要大於浮漂的剩餘浮力,亦即是說如果浮漂剩餘浮力是4克的話,而魚兒吸食的力量只有3克,浮漂是不能讓魚順利將魚餌吸食進口而產生下沉的動作。反過來魚的吸食力量是3克,而浮漂的剩餘浮力只有2克,魚就容易吸食和浮漂容易產生下沉動作。如果剩餘浮力3克,魚兒吸食力量3克的話,浮漂的訊號會因為它們的力相等而互相抵消,訊號只有輕輕震動,而釣手沒有足夠的訊號提示揚竿,魚兒成功盜餌而去。所以我將浮漂的剩餘浮力調整等於或大於魚的吸食力量的狀態統稱為“上遲鈍”狀態。所以說並不是浮漂調得越高而越靈敏的!

    “上遲鈍”的應用:既然我們知道“上遲鈍”的成因就能利用它的原理對付某種魚情。

    1、在魚兒十分活躍的時候,魚群集結太多,更有可能是幾尾魚搶食同一顆魚餌,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選用一支浮力較大或空心尾的浮漂去應付。目數可以調整多一些。通常在這情況之下,魚兒的遊動速度及搶食的速度較快,窩內的水流及魚情都比較混亂,如果施釣的速度和魚餌的物理狀態控制不好的話,由於浮漂的浮力對魚餌和線組的牽引力不夠,造成浮漂很容易受干擾,出現胡亂下沉的現象,這時候我們反而應該剪去部分鉛皮,採用“⊥遲鈍”的狀態加大線組的張力,減少不必要的假動作。這種魚情下,使用“上遲鈍”的狀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魚兒吸食魚餌之後,溶化後的魚餌重量突然消失,浮漂有力下沉的同時馬上快速回漂,浮漂的浮力將魚鉤有力地牽扯著魚嘴,魚兒較難吐出魚鉤,揚竿動作慢一些魚兒還在,有時還有一竿雙尾的驚喜給你。這原理和我們使用海竿浮球半水釣鰱魚的道理是相同的。

    2、在池底情況太爛的時候,我們亦可以採取“上遲鈍”的方法去應付,但如果魚情不是十分活躍,吃餌動作較小的話,我們只能選用浮力較小、造型較靈敏的浮漂調整出“上遲鈍

  • 9 # 漁者只為釣而非魚

    兩種情況,第一、釣的太頓。第二、你說的是下巴,也可以是錨到下巴,那就不是魚吃餌,而是碰到線引起的下頓。還有就是太靈,釣上來的不是吃餌的魚,而是正好嘴巴到了你鉤子上面的另外一條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電機的功能如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