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地圈

    選擇合適的場地:土雞養殖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取水方便、遠離村莊、交通便捷、樹冠較小、果樹稀疏的地方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佈雞場,場與場間距不少於200米。利用山區自然屏障的優勢,提倡一個山包一個場。

    場地消毒:新場地,育雛室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殺、1:1200消毒威、2%燒鹼等進行場地噴霧消毒;老場地,地面清掃沖洗,在上述方法的 基礎上,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福牧網,用高錳酸鉀14克/平方米 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閉燻蒸消毒1-2天(將飲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齊放入消毒)後,開啟通風1-2天。

    溫度要求:溫度是育雛成功與否關鍵。進雛雞前,提早半天就應調節好溫度,一般育雛舍溫度控制在:0-1周齡32-33℃,以後每週降1-2℃,直到4周齡 後方可脫溫。觀察溫度是否適宜有二個辦法:一是看溫度表,二是看雞群狀況。當雞群扎堆、緊靠熱源、不斷鳴叫、表明溫度偏低;當雞群遠離熱源、分佈四周、不 斷張口呼吸,表明溫度偏高;當雞群分佈均勻、活動自如、比較安靜,表明溫度較為適宜。

    選擇優質的雞苗:養雞成功與否雞苗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黃、三黃雞、廣西麻雞、浙大黃、固始雞、仙居雞、福建青雞等中小型的遲速型雞,以其對環境要求低、適應性廣、抗病力強、活動量大、肉質上乘等特點,比較適合我市的野外養殖。要選擇品種較純、體質健壯的雞苗。一般雞群活潑、叫聲有力、雛雞頭大、眼凸有神、掙扎有力、身體潔淨、個體均勻、毛色一致的為優質的苗雞。

    儘早開水:雛雞第一次飲水叫開水。當雛雞運到後,儘快將它送進育雛室(冬季尤其必要)讓其自由飲水。對經長途運輸或天熱時的雛雞,飲水中加0.9%葡萄糖 生理鹽水及速補;近距離的飲水中加0.01-0.02%高錳酸鉀。開水應早,要讓80%以上的雛雞同時飲到第一口水;對反應遲鈍、蹲著不動的應人工調教, 或拍手聲刺激促進飲水。應當全天候供水。

    適時開料:給雛雞第一次投料為開料。開料時間應適當推遲,最適宜時間應在雞出殼後24-36小時。也可根據雛雞健康狀況和外界氣溫情況來定,一般有85% 的雛雞具有食慾時為好。開料太早,容易引起雛雞卵黃吸收不良而成僵雞,導致育雛率降低及均勻度差的弊端。開料時最好選擇顆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飼料。飼 料應撒在尼龍布或團箕上使雛雞容易吃到,應儘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雛雞食慾,減少飼料浪費。

    適當的飼養密度:土雞的飼養密度可稍大於快大雞,一般一週齡內掌握在35只/平方米 ,以後每週降5只左右,直到四周齡脫溫後方可放養。

     搞好免疫工作:土雞飼養期較長,其免疫與室內飼養的快大雞應有所區別,主要需做好:

      1、選擇優質疫苗。由於土雞飼養期長,疫病威脅性大,故養戶選購疫苗時,務必檢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發現破瓶、潮解、失效或有雜質者杜絕使用。應該到農業部門指定的店家購買為好。

      2、 疫苗應足量使用。土雞養殖其他方面都可以節省,唯獨疫苗不能剋扣,應當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飲水免疫量應加倍(即1000只雞,用2000羽份疫苗),點滴免疫用1-1.5倍量;後期1.5-2倍量為宜。

      3、合理的免疫程式。 4-5日齡H120疫苗,8-10日齡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齡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齡法氏囊疫苗,28-30日齡I系疫苗和禽流 感疫苗,32-34日齡H52疫苗。飼養期超過100天的,建議60-65日齡注射一次I系疫苗。

      4、採取正確的免疫方法。前期由於雞個體小、活動量不大,容易被抓,應提倡逐只滴鼻、點眼或滴口免疫,後期採取注射法,這樣能確保雛雞隻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確實,防止飲水免疫帶來飲多飲少,甚至飲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育出雛階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1、白痢病。該病主要發生在7日齡內,特徵是雛雞肛門粘有白色糞便,用恩諾沙星、佛哌酸、敵菌淨、土黴素等藥進行防治。

      2、黴菌病。好發於半月齡內,以呼吸困難、肌體脫水、消瘦,剖檢可見肺氣囊內含黴菌結節為特徵。防治上應杜絕黴變飼料、降低舍內溼度、經常更換墊料,可用制黴菌素治療。

      3、球蟲病。特徵為食慾減少、飲水增加、場地可見血便、少數雞肛門周圍粘有血便。剖檢盲腸、小腸增粗,內含血色稀物,腸粘膜可見出血點。用青黴素、磺胺類及球蟲藥治療,配合降低舍內溼度及飼養密度,收效尚佳。

    後期飼養管理要點

      後期飼料可由配合料逐漸過渡到單一的玉米(2318, -5.00, -0.22%)、稻穀,條件好的用顆粒料。一般上午10時後投料,下午3時後投1次料,入睡前再加一次。整個飼養期不停水。經常觀察,發現精神、食慾、糞便異常者,應及早採取措施。要及時剔除病、死雞,防止老鼠、老鷹、蛇、黃鼠狼等獸害。

      1、適當的飼養時間。土雞飼養期不當,直接影響雞的肉質風味及養殖效益。飼養期太短,肉質太嫩,風味差,影響銷路及價格;飼養期太長,飼 料報酬降低,風險性增加,且易造成勞力、場地等資源浪費,增加飼養成本,效益變差。一般體重達1.2-1.5公斤,時間在80天以上即可上市,養戶也可根 據市場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2、適度的飼養規模。飼養土雞的效益與適度的飼養規模有關。在我市目前的條件下,一般以一個正勞力每批以1500~2000只為宜。避免 超規模連片養殖。條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只。寧願多點投放,分散養殖。這樣有利於飼養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風險、增加效益、穩步發展。

      3、合理的輪牧時間。 一個雞場飼養時間太久,場地會受汙染、病菌增多,對雞群健康威脅大,影響成活率;而且容易將場內的草根、樹根、樹皮啄盡,造成土地板結和環境汙染,影響果 樹生長;時間太短,投資重複,成本增加,造成浪費,影響效益。一般二年一輪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4、正確處理治蟲與放牧的關係。 一般果園養雞蟲害較少,但當需治蟲時,首先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噴灑時儘量少噴到地面,雞即使食入蟲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其次選擇晴天治蟲,藥液滴入地面少。最好將治蟲與放牧時間錯開,儘量使雞少接觸藥物,以防萬一。

  • 2 # 土雞妹妹

    雛雞抗病能力差,進雛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如育雛室調溫、通風設施、衛生消毒、防疫滅菌藥品器械的準備、免疫程式的制定等,都應事先準備好。

    1 雞舍及裝置檢查 如果是舊育雛舍,應先將舍內的雞糞、墊料等清掃乾淨,再進行檢查維修,如修補門窗,封死老鼠洞,檢查育雛的雞籠。

    2 飼養用具準備 食槽、料桶、飲水器或飲水槽、照明設施、溫度計溼度表、水桶、水舀子、注射器等要準備充足。育雛前5天的開始盤。

    3 飼料及疫苗、藥品的準備 全價肉小雞飼料蛋白質一般含量都在21%以上,採用該種飼料餵養土雞,在育雛前3天可以新增50%玉米粉,降低飼料中的蛋白質,促進雛雞腸道的發育。

    4 車輛的準備 確定運輸數量,從而選擇不同的車輛,一般2000以內都選擇採用麵包車

    5 消毒 雛雞進雞舍1周前做好育雛室及所有用具的清潔消毒工作,清潔時可以用高壓水龍頭沖洗舍內地面、四壁、屋頂、門、窗、雞籠和各種用具,直到肉眼看不到汙染。燻蒸消毒前,舍內應密封好,然後用煙霧彈進行燻蒸消毒。24小時後,開啟門窗排出殘餘氣體,準備進雛。

    6 預溫 新建雞舍要提前48小時預溫。整理好供暖裝置,育雛室一般選擇密封性較好的房間,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育雛方式與加溫方式。

  • 3 # 愛農幫

    第一、雞苗的選購

    好的雞苗是保證雞健康的基礎和前提。在選擇雛雞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活潑好動、眼睛有神、腿部結實的雞雛。因為土雞屬於放養,對於雞本身的抗病能力、適應外界環境能力的要求會更高,同時也為後期土雞生長過程中出現疾病疫情降低風險。

    第二、什麼時候進雛

    苗雞正是放養的時間以開春最為適宜。因為這個時候的天氣氣溫逐漸的回暖,一般的日氣溫在13度左右。不太冷也不太熱,作為雛雞的環境適應期最佳。

    第三、放養雞的夜間管理

    雞舍在搭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空氣的流動性,通風換氣可以減少雞群生病的機率,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第四、疾病的預防工作

    第一階段:第十天

    用Ⅱ系苗10倍稀釋液滴鼻或點眼,21-30日齡再用Ⅱ系或Ⅳ系苗二免。

    第二階段:第14天和32天

    用法氏囊毒苗飲水免疫

    第五:注意潛在的農藥隱患

    如果是在果園養殖需要注意果園農藥的噴灑,避免禽畜因食用毒藥產生藥害。

  • 4 # 姚佬

    土雞我有十幾種方式吃它,但問我如何養殖的話,就不敢妄言了,雖然當年兒時家裡養過,那也只是小打小鬧,還特別盼著周圍人家鬧雞瘟,因為只有這樣,家裡才會無條件殺雞吃肉。

    如果真讓我講的話,養土雞應找個山清水秀,遠離世俗之地,讓它們食日月精華,採天地靈光,呼吸著山野純淨之氣,啄食著散發神奇療效氣息的百草。

    此雞在這幽靜之地放養,長期吸納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它們定能慢慢吸收各種自然界散發的能量。

    只有這樣,原本普通不過的土雞,經過提煉,它們就能變成雞界中的神雞!

  • 5 # 大丫頭囧囧

    土雞養殖週期較長,最少需要一年以上,其雞肉緊緻,味道鮮美,更有營養。

    養好土雞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入手:

    1、土雞需要放養,最好放在山上,因為山上草多,蟲子多,雞可以吃到玉米、米糠等主食外的其它東西,同時也可以增加土雞的運動量,增加土雞的肌肉。

    2、保持雞舍的衛生,室內要及時清潔,防止病菌。

    3、因為在山上鼠狼多,可以養幾隻大鵝,利用大鵝的叫聲嚇跑鼠狼之類的入侵者。

  • 6 # 農家么哥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講講我的親身感受吧!我家巴蜀農村山溝裡,我父母每年就養了10來只雞,而且都長得很好,其原因據我觀察,第一:少養精養,有充分的活動空間,環境衛生經常清理;第二:不喂飼料,喂自家地裡種的雜糧如包穀,穀子等,每天還要把地裡的菜葉,雜草摘回來少量的餵養,因為喂多了吃不完弄髒了雞也不吃,餵雞也要少量多餐,而且還要保證充足的水,有利於其營養的吸收;第三:積極配合獸醫做好疾病預防工作,多觀察雞的精神狀態,如果沒有精神不活躍的就要找獸醫。養雞的過程猶如帶小孩的過程,要細心,多觀察。我家養的雞長得大,而且肉質細嫩,淳厚!

  • 7 # 山葉葉

    如何養殖土雞,土雞才能長得又快又好呢?對土雞要實行“土養”,土雞才能稱得上純土雞,如果對土雞實行“洋養”,那麼,土雞就稱不上純土雞了。在養雞實踐中,大家都知道用“土養”的方法養土雞的話,雞肯定沒有用“洋養”的方法長得快長得好。不過土雞吃“洋食”又有幾人知道呢,買的人只是看到黑腳黑嘴麻毛就認為是土雞,就會捨得出高價買,然後興高采烈地提著回家……雖然如此,我們養雞戶還是應該講些職業道德,儘量的用“土養”的方法飼餵吧!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既要讓雞能夠於保持原來的肉質土味,又能讓雞長的快長得好呢?

    一、育雛階段(二月齡前)可以適度用些混合飼料飼餵。一切防疫工作務必在此期間完成,以後就不要隨便給雞吃藥打針和飼餵其它新增劑飼料了。

    二、最好全天性的採用放牧式的飼養方法,但雞早上出室時要飼餵一次顆粒飼料,晚上回室舍時也應補喂一次顆粒飼料。

    三、每天在雞經常活動的地方,用青藍白菜等紮成許多把,掛在籬笆上或木樁上(比雞高的位置),讓雞跳起來吃,這樣既可以滿足雞對維生素的需要,又可以鍛鍊雞的骨骼和各個器官,這樣雞就更加肯長並強壯。

    四、養雞人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雞場內的旮旮角角繁殖些蛆蟲、蚯蚓等餵雞,這樣不光可以縮短飼餵時間,而且還可提高雞肉質量。

    五、雞場內不可以缺水,白天應該有足夠的盛水工具,特別是熱天,如果雞缺少水,就一定會影響增長和育肥了。

  • 8 # 苗家小惠

    如何養殖才能讓土雞長的更好?

    大家好!我是來自廣西融水縣的大苗山,我的外婆每年都養20多隻雞、十幾只鴨,幾頭豬,幾條小狗。我就問外婆,怎麼你的雞長的怎麼好,毛色光亮,抓來玩就想平時小孩子玩的毛茸茸布娃娃。

    我們農村,都是原生態餵養,給雞喂的是稻穀、玉米、米糠、素菜、還有一些剩飯,土雞土雞,不是用傳統的方式餵養,雞就不土了,而且外婆的雞都散養,沒有固定的雞籠,沒有食槽,白天雞自己去竹林找蟲子吃,晚上會自己回來家裡睡。我們苗族農村住的都是木樓,木樓的一樓是放雜物,養豬養牛養雞鴨的。為什麼農村的雞長的好,也行是因為農村空氣好,五汙染,餵養不新增激素、不使用飼料。而且都是散養,雞可以到處飛,到處跑,體質很好!

    很多人都知道土雞生長得慢,不知道多大的土雞最好吃!下面我給您介紹介紹!

    養多長時間的土雞才比較好吃

    公雞、母雞和閹雞的最佳食用期都不一樣,且做法不一樣,食用的感覺也不一樣。以本地土雞來說,一般土雞長到3斤左右需要8個月以上,因為都使用米飯米糠等農作物餵養,所以長勢比較慢。

    閹雞,是做白切雞最好的食材,一般以8~12個月為宜,這個時期的閹雞肉也是最好吃的,不會有嫩雞的腥味也不會像老閹雞肉那麼柴。但是在本地有個習慣,就是在女人做月子的時候,必須吃閹雞燉米酒,用閹雞、紅糖、姜加米酒一起燉,有暖補的功效,可以加強女性產後的恢復,從而減少女性將來腰痛之類的問題。這種做法的閹雞要一年以上的才佳,太嫩的閹雞不經燉,也燉不出那種味道來。

    母雞,8、9個月的母雞肉質鮮嫩,是做滋補品的不二之選,母雞普遍都很小,我外公生日殺一隻母雞,我一看雞好小就很他們開玩笑說你們怎麼抓只鴿子來殺,殺錯啦!母雞養8、9個月是很難到達3斤的,一般只有2斤左右,論只賣一百塊起。這個時期的母雞適合女性產前或病癒者做調補之用。還有老母雞燉湯也不錯,就是母雞停止產蛋或者已到產蛋後期準備淘汰了,加些涼性藥材一起燉,可以起到祛火的作用,不過老母雞肉的食用品質一般。

    我們苗族吃雞,和城裡有很大的區別,我們農村都是白切,而且很少用水湯雞毛來脫毛,我們都是拿到柴火灶燒毛,老人家說啦!這樣燒毛才香,煮雞也很特別,拿個鐵鍋,往裡面放點米,放青菜一起煮,這樣煮出來雞很香,湯也很美味。

  • 9 # 農村小田田

    你好!說到養土雞,我朋友已經養了5年的土雞了。現在很多人找他買雞買蛋。土雞其實和自己家裡養的雞是一樣的。家裡自己養的多半都是在家旁邊的草叢中尋找食物,蟲子一類的。而且自己家養的一般都不會喂飼料,都是喂穀子等五穀雜糧,營養能全方面的得到補充,還能雞的肉質變的更好。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自家養的雞。

    當然要讓土雞長得更好,質量更好。生態養殖是必不可少的。選擇一個合適的養殖基地是首要條件。生態放養能給土雞帶來很多自然優勢,最好選擇在有水的地方。因為有水的地方雜草多,昆蟲也多。這會給你節省不少的食物成本。生態放養一定不能喂飼料,多餵養五穀雜糧或玉米粒進行養殖。白天土雞自己出去尋找食物,傍晚給它們喂玉米粒是再好不過了。

    我朋友這些年就是這麼做的。他家是喂的玉米粒給雞吃,所以土雞的質量都是很好的。他家的雞蛋蛋黃都是偏紅色的,這種雞蛋才是好蛋。很多人都在他那買蛋。

  • 10 # 濤雞公

    1、雞舍的構造可用舊房改造,也可另建雞舍。小雞舍內安裝彈性塑膠網或竹編網,網眼直徑1釐米,網距地面100釐米左右。若是舊房改造,應前後開採光窗和地窗。採光窗距地150釐米,地窗距地20釐米。

    2、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舊房改造的雞舍,四壁內及頂上用濃石灰水粉刷1―2次,不論是改建還是新建雞舍,都要嚴格消毒,搞好衛生,驗證舍內調溫和通風設施。

    3、雛雞的來源。為減少外來雞帶來病菌和做到品種純正,最好能自留種雞,自繁雛雞。①種雞選擇毛色光亮、健壯、生長速度快的純土雞。母雞體重1.6公斤左右,公雞體重1.6―2.25公斤為宜,公母比為1∶10,種雞公母不宜用兄妹雞。②農家採用母雞孵化出雛方法時,為使雛雞日齡統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勻,按時保質外,先孵的母雞實行空孵(雞窩內不放蛋),但空孵時間不宜超過7天。中大規模飼養時宜採用孵化器孵化出雛。

    4、科學管理:①雛雞進入育雛室,第一週每平方米50只,且隔開為一群,彈性塑膠網上或竹編網上鋪新鮮乾淨的幹稻草,鋪草厚度以雛雞糞便能從其空隙中落到地上為宜。第二週每平方米40只,撤去鋪草,使雞糞直接透過網眼落到地上,第三週每平方米30只,之後為10只。②按日齡、強弱、大小、公母分群飼養雛雞。③雞舍溫度第一週為32℃,以後每週降2.5℃,至自然溫度21℃時脫溫。④採用1小時光照、3小時黑暗的4小時為1週期間隙光照,使雞的活動與休息適量,促進土雞的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節約電費。光照強度參照白天採光窗的光照強度。⑤雛雞25日齡方可放牧,這是保證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5、防病措施以預防為主,做到每天觀察雞群吃料、飲水情況。中雞、大雞在棲架上過夜,成排成對,各就各位,利於經常檢視雞糞,找出相對應的病雞。另外,病雞入舍飛不上棲架,當雞群外出時,有病的雞也不會飛離棲架,病重的雞則會從棲架上摔下來,據此查詢病雞。發現病雞立即隔離,清糞工作每週1次,雨雪天氣嚴禁放牧,以免打溼雞羽,使雞受涼感冒。放牧場地應事先檢查,發現死動物立即遠棄,以防雞群中毒。

  • 11 # 梅州阿雪美食

    控制好室溫:1周齡溫度為33℃-35℃,以後每週可下降2℃。不可大意而造成損失,即使到夏季,剛出殼的雛雞也要保溫,最初幾天,也要有32℃以上的溫度,可有效地預防球蟲病等發生。強調保溫,也要處理好通風的關係,即使在冬春,也要換氣,但不能使冷空氣直接吹雞,以免傷風感冒。

    控制好溼度:雞舍溼度對肉雞關係更大,因為溼度過大,病菌和蟲卵繁殖得快,常見的麴黴菌病和球蟲病就是潮溼過大造成的,雞舍溫度低,潮溼就大,雞就感覺到冷。所以,要求雞舍的溼度為65%-70%為宜,降低雞舍溼度,最有效的辦法是雞舍要乾燥,舍內地面加高,舍外排水要好,不受水氣,就能保持雞舍乾燥。

  • 12 # 農村戶外搞野

    養土雞個人認為還是要放養才行、因為我家就養了就是政府部門要提倡環境汙染、要我們圈養、現在隔不久就死一隻、而且蛋的產量都少了90%、像以前基本上天天都有雞蛋吃!

  • 13 # 醉美雪巖

    養殖土雞最重要的飼料問題,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說法,為了飼料的雞就不是土雞了,很明顯,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說辭。只要使用健康綠色的飼料,就不會影響到土雞的本質,大家一定要懂得這個理論基礎。

    補充飼料,這是現代化農業生產的一種手段,可以滿足土雞身體各方面的需求,養殖任何一種家禽,都需要配著合理的飼料餵養,因為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是已經調配好的,對於家禽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應該滿足雞身體裡面所需的鹽,鹽對於生物的生命活動非常重要,按照適當比例調配鹽的含量,這樣才可以滿足土雞身體的需要,另外還可以幫助雞進行消化。

    再就是鈣物質的吸收。雞下蛋的時候鈣物質佔了很大的比重,如果沒有蓋鈣個物質的話,容易出現軟蛋的現象。當然鈣的使用千萬不要太多,不然容易造成另外不好的影響。

    另外還需要補充磷這個物質。要保證鈣磷的平衡,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難的,常見的方法就是使用骨粉,另外在裡面新增一點零酸氫鈣。一定要保證比例的均衡,千萬不要出現使用過度的現象,不然會產生其他的麻煩,這一點一定要小心。

    在飼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確的養殖方法。使用飼料就是一個簡單又有科學依據的方法。

  • 14 # 金鐘音希

    宣城廣德農村地區,以前家家戶戶養幾隻或者二三十隻雞。那時總是說養雞下蛋換點鹽吃,所以來客了殺雞可是高規格接待。當然現在農村人養雞量的減少和快餐文化的形成,殺雞待客更加顯現高規格了!

    本雞要想養的好,讓她肉質勁道就要加強她的運動量增加她的活食供應。我們毛竹山就在屋簷後,一早就會放出雞,讓她吃露水青草捉食各活蟲!不過現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提倡圈養,那最好能讓她活動場地大點,然後除了正常稻麥等食物外,多餵食青草。可以用青草豬廝糞堆積生產活蟲,蚯蚓,讓雞扒食。古話說雞扒命!一增加運動二覓食高蛋白食物!

    養本雞,還要非常注意雞的衛生,主要是腸道感染方面為主。要保持飲水包括水和器皿的清潔。農村餵食殘湯剩飯時,過份油膩的不能餵食,喂這些剩飯時儘量搭配其他糧食少量混合使用。如果雞拉白痢了,基本上是腸道感染了。這樣就算是用藥也嚴重影響她的生長和品質了!

    其實這些就是經驗,散養本雞的經驗!如果說規模養殖本雞,那該幹嘛還得幹嘛,防疫,混合料,什麼植物蛋白,動物蛋白……還是要用上去!不過這還算本雞麼,我們不就圖她無激素無新增自然生長麼!

  • 15 # 王大掌櫃629

    要養好土雞有兩點:(一)飼料。即然是土雞,就不能用專門的養雞飼料。我們應該用玉米粒、豆子、麥子皮、蟲子等未加新增劑的飼料餵養。 (二)養殖場地。儘量選擇山林等空曠的場地,給雞自由,雞在行走,撲飛的過程中,得到了鍛鍊,肉質變的結實美味。空曠的場地,空氣新鮮,流通也好,減少了疾病。

  • 16 # 夜冷清有誰共鳴

    養土雞首先就是場地,最好的場地就是山林,其次就是田野上。山林裡面蟲子多,有一定的食物來源,當然,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最終還是要飼料,對一個專業養雞專業戶來說,養的雞是千千萬萬而不是一百幾十只,其數量眾多單靠一些自然食物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飼料是不可缺少的,但雖然如此,散養的雞與圈養的雞其肉質的鮮美還是散養的好。散養的雞因為數量多,有一個問題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場地,常在一個地方養因為雞的數量多,這一片的地方就很容易感染細菌和病毒,所以不能常停留一個地方,最多一年,最好是養大一批又換另外一個地方,避免這些雞感染上了病毒,一般要2——3年又可以再搬回來,如果你想這雞肉有口感吃起來爽口的話,就在雞將近個把月就要出售的時候,就給沒有經過加工處理過的玉米顆粒原粒給雞吃。散養的雞因為不停的走動它的肉質比較厚實,再加上山裡面的一些植物和蟲子,它的味道是比圈養的要好吃的多,再加上用玉米顆粒餵養其肉質鮮美有彈性和爽口,所以雞肉的好不好吃跟它吃的食物有很大的關係。

    雞的防病治病,一般來說雞得什麼病就給它吃什麼藥,雞發病有一種特點,要不就不得病,一病就是一大片,今天是幾隻、明天就是幾十,後天那就是幾百甚至是幾千,很驚人的。當雞有病了就要馬上分開,先治有病的,再治沒病的,沒病的給藥它吃是預防,不要等它有病再治,這個時候就晚了,因為數量眾多你根本就顧不上來!最後是眼睜睜看著它死去。一般的養殖戶不具備那些養殖公司的條件,養殖公司都是科學養殖,雞有沒有病都可以預先做檢查,公司裡都有專業的團隊,從雞的血液、大便就可以檢查出來,你一般的養殖戶根本就做不到,全憑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雞是否得病,所以成活率低,雞病了就意味著你將虧損!

    物以利用,將這些雞屎收拾起來,你可以做為農家肥用,也可以拿去餵魚,吃這些屎的魚有鰂魚、鯉魚、鯪魚等,把這些屎投放進魚塘裡,塘水就會變肥,水肥了就會產生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鱸魚就吃。

  • 17 # 鄂東三農

    怎樣把土雞養的更好?答案:土雞養得好的密訣是,食餵飽,放場好,防病早,長得好。

    在農村,過去農民家家養雞。雞是農家主要油鹽的經濟來源。農民非常重視養雞。雞沒有養好,意味著,家庭經濟發生危機。現在,改變了過去的現狀。養雞是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的食物結構。要想雞養得好必須做到四點。

    第一,育好雞苗。農民養雞,一般雞苗是讓母雞孵出,也有在市面購買。不管農民家裡雞苗來源怎樣,都要認真飼養。雞苗通常是春季開始培育。在一個月之內的雞苗,晚上氣溫很低,要保溫保暖,放養時,地面要乾燥,不能有水。食物只能用很小的碎米或小米。飲水要結合防病,把適量的防病藥加入水中,讓小雞飲用。要養好雞,必須先養好雞苗。

    第二,飼料餵飽。飼料青精搭配,七成青飼料,三成精飼料。青飼料是以綠色葉類蔬菜為主,如白菜、蘿蔔菜、芥菜、芹菜、紅薯葉等等綠色葉類作為食物。精飼料以小麥、玉米、水稻、高粱、小米等糧食,農民為了雞和雞蛋的品質好,無公害,不購買市場上的專用雞飼料。雞每天是要飲水的,要提供充足的乾淨飲水。

    第三,要有好的自然放場。自然環境裡,如荒蕪土地,山林等地方,有大量的雞能食用的野草、草種子和小蟲等小動物,是雞生長所需要的優質營養食物。雞長得好,一半要讓雞自行覓食,放養得好。

    第四,要早防雞病。農民養雞都是定時對雞防病的,一般是透過餵食時在食物里加入防病藥來完成的。雞病是重在防預,一到發病,就束手無策,很難治好的。所以農民養雞十分注重防病。

    總之,在農村,農民養雞做好育苗,喂足食物,有好放場,提前防病。養雞不是難事,自然會長得好。

  • 18 # 城市農源

    目前人們對土雞的需求

    現在中國很多人都喜歡吃土雞,幾乎每家每戶都在吃,因為土雞所含的營養價值非常的豐富,肉香味美,養殖土雞也是農戶增加入的一種方式。正常農戶養殖土雞所喂的都是五穀雜糧,安全健康。

    怎樣養殖才能使土雞長的更好呢?

    迴歸自然養殖

    對於迴歸自然地養法,蟲子是土雞的最好的私聊,蟲子裡面對於土雞來說具有豐富的營養,土雞吃後可以快速成長,而且用蟲子來喂殖土雞,可以使土雞肉質鮮美,而且可以提高土雞的免疫力。

    圈養狀態養殖

    如果不是放養狀態的那面農戶可以使用蚯蚓來餵養,這樣可以給土雞補充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促進土雞多長肉多長大,據瞭解經過蟲子養殖的土雞100-120天就可以賣了,而此時土雞肉質更加鮮美。

    養殖土雞必需品牧草

    除了以上土雞所餵養的肉質飼料以外,也可以給土雞餵養種植的牧草,土雞吃了以後也容易長快,正常來說我們在養土雞的同時還需要種植一些豆料牧草。

  • 19 # 李法融每天笑著過

    如何養殖才能讓土雞長得更好,這個問題問得好。那麼如何養殖才能讓土雞長得更好,質量更好呢?我們首先來做一個對比。如果你吃過野山雞,那麼你覺得野山雞好吃或是土雞好吃呢?答案肯定是野山雞好吃。

    要讓土雞長得更好,質量更好。那麼你選擇養殖土雞的養殖廠,一定要有提前的預期規劃。養殖場要選在什麼地方呢?當然是選在林間草地比較空餘的地方。如果你的養殖場有天然的地表水,那就更好不過啦!有現成的地表水,草場很好,而且各種昆蟲也很多。這就為你養殖土雞額外採食提供了很多方便。前提條件是不能汙染環境。

    你的養殖場海拔可以稍微高一點。海拔高的地區氣候處於冷涼,疾病較少。但冷涼地域養殖土雞長的太慢,這是一大弊端。你可以適當在飼料上面想一點辦法來補缺。諸如,早晚適量新增一些純糧酒糟飼料,這個方法非常奏效。不妨一試。

  • 20 # 佔山為車

    個人經驗有以下幾點,

    第一,空間好,不說地肥水美,最好要有原生態養殖環境,綠植豐富,空間寬敞。遠離農藥及其他環境問題。這樣就保證了充足的捕食空間和捕食種類!

    第二,吃得好,首先要有豐富的昆蟲、青飼等食物,在土雞徜徉在綠水之間就能輕鬆獲得營養豐富的美食。其次,要補充鈣等元素。

    第三,衛生好,保證休息環境的乾燥,糞便及時清潔,避免滋養不必要的細菌,形成傳染病。

    第四,保護好,因為是戶外散養,首要,做好蛇,黃鼠狼等其他動物的傷害,再者,及時觀察生長狀態,發現病態和受傷的土雞及時診治和處理!避免病態的傳染和傷情的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古詩詞句是幽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