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糧價通
-
2 # 影片點歌臺
當然蔬菜瓜果嫁接效果更好,而且更好玩,更有快感。
介紹給你瓜果蔬菜嫁接技術,大家一起來玩玩。
瓜果蔬菜嫁接要點
為了增加瓜果類蔬菜的產量,也為了預防一些枯萎病,根結線蟲等病害,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戶在種植時都會選擇嫁接苗,雖然無意中增加了種植成本,但是好處也是很多的。一、育苗技術1.砧木選擇要求具備與接穗親合性強、抗逆性強、抗土傳病害、根系發達、耐低溫、不影響接穗果實和品質。黃瓜、西瓜、西葫蘆最好的嫁接砧木是雲南黑籽南瓜,也可用南瓜、瓠瓜、當地葫蘆等。茄子常用的嫁接砧木有託魯巴姆、crp刺茄、野茄、紅茄、番曼託羅等。番茄常用砧木有knvf、bf興津101等。2.接穗選擇保護地栽培應選耐低溫、弱光、早熟、抗病、品質好、豐產的優質品種。3.種子處理應選成熟度好、發芽率高、整齊度好、純度、淨度均高的親合力強的良種作砧木與接穗用種,並經精選,剔除蟲蛀、破損、畸形、成熟差的種子和雜質,黑籽南瓜種子休眠期長,最好用採收六個月以上的種子,否則須經高溫處理打破休眠期後才能播種。種子用55℃溫水浸種20分鐘,然後放入室內常溫水中浸泡,黃瓜浸泡4~6小時,黑籽南瓜、茄子種子浸泡8~12小時,紅茄浸泡24小時,託魯巴姆浸泡48小時,浸泡中每天搓洗換水1~2次,撈出瀝乾,接穗種子置於28℃左右恆溫箱(火牆、土炕亦可)中催芽;砧木種子置於30℃左右催芽。待種子露白後播種,若不能及時播種,可將種子放在5~10℃冷涼處控芽。催芽天數黃瓜約1~2天,黑籽南瓜約3~5天;茄子及砧木種子約4~8天。4.播種黃瓜、茄子等接穗種子可在育苗盤、育苗箱或溫室苗床內播種。砧木種子可播於育苗缽中,每缽播種1~2粒。出苗後選留1株苗;靠接法也可將砧木種子播種於育苗盤或育苗床內。播種時採用1/3藥土鋪地,2/3藥土蓋種,覆土1~2釐米。播後用塑膠膜覆蓋保溼保溫,出苗後揭掉及時覆土保墒。播種至出苗期間應保持苗床氣溫白天28~30℃,夜間18~20℃,5釐米地溫白天26~28℃,夜間16~18℃,早春最好選用地熱線育苗。出苗後白天氣溫22~25℃,夜間15~17℃,5釐米地溫白天20~23℃,夜間14~16℃育苗期間要防寒、防腐、防煙薰、防徒長,培育壯苗。5.育苗要求黃瓜嫁接要求接穗比砧木早播3~5天,以砧木和接穗第一片真葉同時微展或半展開時嫁接最好;其中,頂插接以第一片真葉同時露尖或微展時最好;靠接以第一片真葉同時半展或平展時嫁接最好;其它嫁接方法宜選第一片真葉同時微展或半展時嫁接。茄子嫁接多采用劈接法,要求接穗比砧木推遲15天播種,砧木6~8片真葉,莖粗3~5毫米,接穗5~7片真葉時嫁接。二、嫁接工具及場地處理需準備雙面刮鬍刀片(縱向對半折斷)、竹籤(粗2毫米,長6釐米左右,兩端削成粗細兩種楔形頂端鋒利、削麵光滑)、嫁接夾(或透明膠帶、塑膠條、回形針)、75%酒精棉球、塑膠膜、竹片、工作臺、放苗的盆或盤,用的麻袋片或草簾、毛氈等。在嫁接場所附近準備好放苗小拱棚,寬1.5米,長2~5米,棚內挖5~8釐米,以利貯水保溫,用竹片作好拱架,放上棚膜,灌足水備用。嫁接一般要在溫室或大棚中進行,並適當遮蔭,避免高溫強光,最好選擇陰天或溫度低時進行,嫁接環境溫度最好保持在22℃,並適當灑水,提高嫁接場所的溼度,減少接穗失水。砧木苗缽要在嫁接前一天澆足水或嫁接後栽苗時澆水。嫁接用具及手指最好用酒精棉球擦洗消毒。三、嫁接方法瓜菜嫁接的方法有頂插接、側接、靠接、劈接、貼接等。黃瓜嫁接常採用靠接和頂插接,有些地方也習慣應用側接或橫插接,而劈接(頂劈接、斷莖劈接)、貼接應用較少。茄子嫁接多用劈接法,也有應用頂插接及靠接法。西瓜、葫蘆、甜瓜等瓜類嫁接與黃瓜基本相同,多采用靠接及頂插接。番茄、辣椒嫁接多采用靠接法。1.頂插接法先用刀片去掉砧木的心葉(真葉和生長點),用竹籤從一片子葉基部的內側向另一子葉的下方斜插一個洞,深度0.6~0.8釐米。插洞時右手拿籤,左手食指與拇指捏住砧木下胚軸,小心插入,暫不抽出竹籤。用刀片從接穗子葉下1釐米處截斷,兩側向下各削一刀,第一刀削麵長0.7釐米,第二刀0.2~0.3釐米,削成楔形。抽出竹籤將削好的接穗沿插口插入砧木貼緊。接穗子葉最好與砧木子葉平行,以便依託,防止錯位。整個嫁接過程要做到快、穩、準、緊。嫁接後及時將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內保溼、遮蔭。此法不用固定物、嫁接部位高、防病效果好、方法簡便、工效高,嫁接及管理得當,成活率可達85%以上。其缺點是嫁接後對溫、溼度等條件要求較嚴,若不精心,成活率較低。2.靠接法砧木苗高6~7釐米,接穗苗高5~6釐米時從苗盤上或苗床挖出洗淨,放入盆或盤內,用雙層或多層紗布蓋好根部。切除砧木心葉,在砧木子葉下1~2釐米處用刀片向下沿30~40°斜切0.8釐米,切入胚軸直徑1/2。在接穗子葉2.5釐米處自下向上沿30°斜切0.8釐米,切入胚軸直徑的2/3立即將砧木與接穗的切口互相銜接插入貼緊,用嫁接夾、透明膠帶(塑膠條)、回形針等固定,除透明膠帶不用去除外,嫁接夾等固定物要在嫁接苗定植前、後去除。靠接要使砧木與接穗嫁接後交叉成“十字形”,以利光合作用。嫁接後立即將苗移入營養缽或苗床,使砧木和接穗1釐米左右,土面距介面3釐米左右,避免接穗產生不定根與土壤接觸。栽後苗缽要澆足水,及時放入小拱棚內保溼管理,栽於苗床時應開溝灌水,水滲下後栽苗埋土,苗床也應做好小拱棚,邊栽邊扣膜保墒。整畦栽完後或小拱棚放滿苗缽後,用棚膜扣嚴,四周壓緊,拱棚上蓋好麻袋、毛氈等遮蓋物。待嫁接成活後,約15天左右,在介面下1釐米處將嫁接穗胚軸切斷。此法對環境條件及苗齡要求不太嚴,適於初學者採用,成活率高,技術得當,成活可達95%以上。其缺點是較費工,嫁接部位較低,生長期若土壤埋沒嫁接部位,則影響防病。但苗齡過大或高溫期嫁接必須採用此法。3.劈接法黃瓜頂劈接及斷莖劈接,接穗處理與頂插接相同,只是頂劈接在砧木去除心葉後不用竹籤而用刀片從頂端沿竹籤位置向下斜壁0.8釐米,切入胚軸直徑1/3~1/4,立即插入接穗後固定。以上劈接法黃瓜嫁接生產中很少應用。茄子生產中常用劈接法嫁接,只是要求劈接位置與黃瓜不同。砧木6~8片真葉,接穗5~6片真葉時嫁接,先用刀片在砧木莖高4釐米左右處平切去上部,保留2片真葉,然後用刀片在砧木莖斷面中間垂直向下切入1~1.5釐米深;接穗保留2~3片真葉切斷,削成楔形,削麵長度與砧木切口深度一致,及時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齊後用嫁接夾或其它固定物貼緊固定好即可。茄子木質化程度高,用劈接法簡便、成活率有保證,全國各地普遍採用劈接法嫁接茄子。其他頂插接、靠接等應用較少。4.側接法用刀片切去砧木心葉,在砧木子葉節下1釐米處沿30°由上向下斜切深及下胚軸的2/3,刀片長0.8釐米;在接穗子葉節下2釐米處削成楔形,將接穗及時插入砧木切口中,對齊貼緊,用嫁接夾從接穗插入一側上夾,避免將接穗擠出。嫁接時使砧木與接穗子葉交叉成“十字形”,以利光合作用。嫁接後立即放入小拱棚中保溼管理。五、嫁接苗管理嫁接苗的管理,特別是嫁接後半月內的管理是嫁接成活的關鍵。主要是掌握適宜的溫度、溼度、遮蔭和通風等條件。1.保溼嫁接後前5天內相對溼度保持95%以上,後5天保持85%~90%。為了保持前期相對溼度,除小拱棚及苗缽內澆足水外,還可在小拱棚裝滿嫁接苗後,從棚內四周空處或苗缽外澆55℃左右的適量溫水,然後立即扣膜封棚產生蒸汽,提高棚內溼度。2.保溫小拱棚內溫度前15天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間18℃左右,高於30℃應及時通風,遮蔭降溫;低於15℃時應適當加溫。後5天適當降溫,白天23℃左右,夜間15℃左右,高於28℃應通風降溫,低於12℃應適當加溫。嫁接苗要固定專人管理,每天午後氣溫最高時,都應視氣候、環境條件及苗情反應,適時採取相應措施,防止因一時疏乎導致前功盡棄。3.遮蔭遮蔭的目的是防止強光、高溫、減少蒸騰、保持溼度穩定。嫁接後3~5天要全遮光,以後逐漸在早見光,隨著傷口的癒合,逐漸揭除覆蓋物,成活後全揭除,一般10~12天嫁接苗成活,轉入正常管理。遮蔭可用麻袋、毛氈、草簾等。4.通風嫁接3~5天后,從小拱棚頂端開口通風,並逐漸擴大通風口,逐漸延長通風時間,先下午日落前、上午日出後通風,後逐漸延長,溫度過高時,還應及時搭涼棚遮蔭通風。通風時應注意觀察苗情,若出現萎蔫,應及時遮蔭噴水,停止通風。苗期通風要防止通底風、通透風。更應防止久扣不放風或通風過急、大揭大放,保持由小到大,由短到長,由上到下,逐漸進行的通風原則。5.除萌嫁接6~7天應及時檢查除去砧木廕生的側芽,以後每3~5天除一次,以免養分消耗,影響成活率。除萌時精心細緻,徹底乾淨,防止觸動接穗,嚴防介面錯位。6.其它管理嫁接苗成活後及時剔除未成活苗,並將成活好的苗放到一起,適當稀放;成活不太好的苗集中保溼管理。採用靠接法嫁接的瓜菜苗應在接後15天左右,用刀片在嫁接部位下1~2釐米處切斷接穗根系,切口注意觀察,出現萎蔫時應及時遮蔭保溼。定植前後要除去嫁接夾等固定物。
你好,在陽臺種植的蔬菜水果等,基本是不需要嫁接的,一般都是買好種子或者種苗即可栽培,像辣椒,黃瓜,小番茄以及觀賞石榴或者盆栽蘋果等作物,都不需要嫁接的,唯一的要求是,如果為封閉陽臺種植,在花期需要進行授粉,就是找乾淨的毛筆沾一下花蕾,輔助授粉即可,如果陽臺沒有封閉,透過風等媒介物也可以自己授粉,適當肥水,就可以了。其實陽臺種植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常見的也就是種植大蒜,生菜,黃瓜(這個需要搭架),小番茄以及辣椒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