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父母世界
-
2 # 草原上的白球鞋
樓主有必要在概念上未能正確區分“打”,分清什麼是“體罰”或者說“懲罰”與“虐童”這兩種不同的“打”,才是區分“善”與“惡”的關鍵。
在中國,家長的“打”,是親,是對孩子的愛,幼師的“打”是“懲罰”和“虐待”。孩子是父母生養的,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父母親的屬有物,是父母親自己的,華人的心理,我的自己東西,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是我的權利,而且外人一般也不會說什麼。
但是,幼師就不一樣了,孩子與幼師之間除去簡單的師生關係什麼都不是了,說白了,孩子還是幼師生存發展的工具,在這個程度上,幼師是外人,在中國,外人怎麼可以動不是你的東西,更何況是父母親的心頭肉,所有,幼師如果動了孩子,那就真正意義上的打了,是虐待了。
-
3 # Angelia富貴牡丹
無論是誰打孩子都不是一個理智和妥當的教育方法。自古以來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說法,這就讓人覺得至親的父母打孩子當然是為了孩子好,是出於“恨鐵不成鋼”,所以會被人們理解!而教師打孩子就不被人那麼容易理解,又不是自己的孩子並且教師本來管那麼多的孩子,哪裡來的那麼急切“望子成龍”的心情?於是教師打孩子可能會被加之各種定義。教育孩子,批評的話語不需要太多,道理講清楚就好,多說其實就是廢話。關鍵是家長的態度要堅決,能夠做到不妥協、不讓步。家長切實可行的規矩加上堅定的態度比打罵孩子更管用,對孩子更具有威懾力。家長對於一些過於頑皮的孩子,找對部位,偶爾一兩下適當打也是有效果的,但是不能多用。
-
4 # 枕邊小札
這個問題,簡單回答就是,因為孩子不是你的唄。嘿嘿
當然了,家長打孩子也不一定對,幼師打孩子也不一定不對。具體還是要看當時的狀況,老師家長的內在狀態和怎麼打的。
家長的暴力打罵,無端打罵,小題大做的打罵,都不是對孩子好的事情。長期處於打罵中的孩子,感受到的是委屈和屈辱,學習到的是暴力可以解決問題。
老師是不是就不能打?理想的答案是,也未必。看過一反應留守兒童幼兒教育的電影《遙望南方的童年》,裡邊那個小男孩坨坨擅自離開幼兒園,引起一場軒然大波。雖然是有原因的,但是園長還是對他說,以後要是亂跑,伯伯會打你!如果在當時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下,根據孩子的行為的嚴重程度,幼兒園老師打孩子是最恰當的方式,為什麼不可以呢?
不過,現實不是理想。考慮到操作的難度,還是規定幼兒園老師不要打孩子為好。
-
5 # 陸妍如
為什麼父母可以打孩子,覺得為孩子好,而換成其他人則不可以打孩子。
這個正是我們家庭教育的悲哀,我們一直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心理上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我是他老子,所以他一切都得聽我的,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的人來看待,沒有給孩子尊重。但是華人一向有很護短,別人要是打了自己的孩子,就不行。我的東西我可以碰,但是你絕對不可以碰。所以才會造成如果幼兒園來說打孩子的話,不問什麼原因,一概覺得是老師的不對。現在我們的學校已經嚴禁體罰了。但是我的觀念裡,適當的體罰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這個體罰不影響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情是要有懲罰的,會一定程度上規範孩子的行為。
-
6 # 點燈人經典童書
這個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這是一個與輿論導向問題。
第二:在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一個進步。
想一想幾十年前,別說是家長打孩子,老師打孩子也是對的!要不然,怎麼會有”戒尺“這種東西?只是隨著現在社會文明程度和教育觀念的進步,老師打學生是不對的這一點已經形成一種社會共識。至於家長打孩子也不對,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繼續發展,就行歐美髮達國家一樣,也會形成社會共識。
第三:一種傳統的心理暗示。
當人們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是會習慣性的想,家長打孩子肯定是教育,而且是自己的孩子肯定也不會打的太嚴重;而老師則是外人,說不準還會虐待孩子。所以這種不可控導致的不安全感,導致家長和大眾對老師打孩子這事,非常謹慎。
第四:孩子的地位問題。
這個是最根本的。現在在我們國家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把孩子當成父母的私人財產,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然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私人財產,自己怎麼處置,別人說不著。但是老師是外人,怎麼能不經主人的允許,染指我的私人財產呢?
其實,無論是家長和老師,打孩子都是不對的。我相信隨著社會發展,家長打孩子這種情況,有朝一日也會像老師打孩子這樣,再也不能被社會所容忍!
-
7 # 思雨yp
自家的孩子,肯定不想讓別人打,這個是每個家長的心理。
家長打小孩,那也是自己有個底,不會下狠手,而老師打孩子,家長怎麼能確定不會下狠手呢。
不過,教育孩子,我不建議用打的方式來教育。
-
8 # 愛睡覺的137895787
首先不考慮打孩子到底對不對這個問題,這個真的很難說清楚。家長和幼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超乎尋常的角色,家長和幼師的素質嚴重影響孩子的發展。打孩子分很多種情況,不論家長還是幼師,有些人是單純為了出氣,有些人是真的恨鐵不成鋼。先說說家長,從古至今,老子打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你犯了老子認為不對的事,說你還不聽,那老子就是要打你!家長似乎都是有著一顆“一切都為了孩子著想的愛子之心”,其實打人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讓孩子聽話,順從父母的話而已。當然幼師打孩子大多數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在家裡都被父母嬌寵的不得了,到了幼兒園還想任意妄為,遇到暴脾氣的老師,自然要管教一番了。但是你是人民教師,教育孩子是你的職責,體罰就不是你的不對了,打孩子有家長呢,哪裡輪得上你來打孩子?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家長几乎都是要去找老師問清楚怎麼回事?有些家長上來不由分說就罵人幼師也是夠嗆,也不給老師解釋的機會,就是打他家孩子不行,這樣的家長到哪裡都會讓人畏懼啊。有些家長還是挺知書達理的,孩子在家啥樣自己當然知道,被打了首先態度謙和的詢問老師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遇到同樣心態的老師,事情自然好解決;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打了孩子心虛的老師,事情就會變得很糟糕。有些老師還沒等家長問咋回事呢,自己先一哭二鬧上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
9 # 羽媽幸福成長記
我不認為打孩子就是為孩子好的說法,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打孩子都是大人的情緒管理不過關,發洩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小做著特定階段的事情,而大人不理解的時候會把孩子的行為理解成不聽話,違逆…
家長和幼師都不應該打孩子,更不能以打孩子是為孩子好為藉口來動手,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大人自己也要不斷學習。面對犯錯誤孩子做到溫和理智對待孩子,動手打人不是方法,建議學習正面管教。
-
10 # 壯仔媽寶
這個說法本身就有問題,其實隨著父母的意識提高和進步,大多數的父母都已經意識到武力解決不了問題,很少對孩子動手,有一小部分的家長還會以疼懲戒孩子,更有甚者虐待孩子。
我想問問提問者,你家孩子讓老師打,你什麼心情?自己的再怎麼不好也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可以收拾,別人有什麼權利?別用“為孩子好”當藉口,讓孩子去消化成人的壞脾氣,在美國即使是自己的父母長期打孩子都有可能被剝奪撫養權。
有的老師一時來氣對孩子又打又罵的,哪個家長不心疼,自己可能都沒對孩子動過手,所以別管老師是否出於好意,對孩子動手就是不對的。
-
11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就個人感覺,似乎不是這樣的。家長打孩子,如果是正當的體罰沒有問題,但如果無論什麼事情都打孩子,這樣做也是不對的。不能因為家長管教孩子就是正當的,因此對於父母的言行舉止照單全收。
但幼師打孩子的新聞不絕於耳,一些虐童事件似乎特別吸睛。一些幼師打罵孩子,並不是站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而是為懲罰孩子或故意體罰孩子,出發點就是不對的,很多時候是基於自己的職業方便,而不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更有甚者,手段極其惡劣,讓人不齒。所以,一些幼師的行為經常被人所詬病,而父母大多是為了正當管教孩子,似乎行為獲得了認可,但還要具體辨析其正確度。
回覆列表
父母教育孩子都是理所應當的,即便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有暴力出現,輿論最多譴責一下父母的暴行,因為他們的行為只會針對於自己的孩子,人們普遍也都是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而且父母打孩子也時處理情緒波動時期,打過孩子也會有自責、彌補自己行為的過錯,而且天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孩子熊到一定程度,超越了父母的極限,我想誰也平時不會拿打孩子當鬧著玩的。所以父母的這種行容易引起共鳴,容易被得到諒解。
幼師打孩子也是存在的,我們經常在媒體上會看到一些曝光,在幼兒園,孩子是弱小群體,幼師高高在上,在小孩子身上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是難免的,幼師沒有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耐心去對待孩子,而是用暴力或體罰的形式解決,孩子送到幼兒園是為了讓快樂成長,而且不是幼師發洩的物件,這是家長所不接受的。而且被打的孩子並不是指定的某一個,他折射出的是這一類的孩子,如果有一個孩子被打,會觸動所有家長的神經,我們的孩子也挺淘的,會不會也被老師打呀,這就引發起所家長的關注,而且有的幼師的確下手很重,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以致於孩子勾恐懼幼兒園。所以大多數家長在擇園的時候首先把老師是否具有親和力放在了首位,我想就是這個原因吧!
最後我覺得家長和幼師之間要有信任,首先您要落實孩子是不是真的被老師打,會不會是玩滑梯碰的,或者記得不準,對於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會描述不完整,這時候應該找老師瞭解真實情況,以免發生誤會。平時多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有問題早發現,早解決,以免孩子受到心靈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