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眉畫張敞
-
2 # 花開自飄香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禮儀的民族,二千多年前我們的先祖就已經系統總結了為人處事的一些道德規範,有的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來,有的以習慣的形式留傳下來,其中的大部分至今仍有其積極意義。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從小耳濡目染,這些傳統美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只是有的這個突出,有的那個突出,所以有些差異。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我這幾點做的還可以:
第一,孝敬父母。中國自古以孝治國持家,孝的文化源源流長。不孝無以立身,不孝無以成業,孝是第一位的價值觀,如若不孝,其他枉談。在這一點上,不論在認識上還是在行動上,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我自不例外。孝敬父母,不但在物質上,重要的是在精神上,關心照顧父母,尤其是父母年齡大了以後,這點尤其重要。這不但是父母生活必須,也是為後代作出表率。
第二,節儉。節儉是人之美德,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提倡。不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不論衣食住行還是處世辦事,我都能剋制自己,不鋪張浪費,克勤克儉,儘量節約。現在提倡環保,其實很多節儉的原則和此是相通的。既節約了財物,又有利於環境,一舉兩得。
第三,忠誠事業。事業是我們安身立業的根本,是我們的衣食依賴。只有很好地工作,我們的自己、家庭以及自己的理想才能有保障和實現。對工作忠誠,對上級忠誠,對工作負責,凡事以工作為重,不論在什麼崗位,才能自覺維護集體利益。這是職業人起碼的職業道德規範。
第四,待人以禮。我們是禮儀之邦,待人接物,自是以禮相待,不論是華人還是外華人,助人為樂,寬以待人。
第五,關心教育子女。下一代是我們事業的接班人,關心和培養教育一直是責無旁貸。教育子女,以德為先,先立德再做人。
第六,和諧鄰里。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處理好和鄰居關係,對自己、對社會都有裨益。
以上是基本的幾條,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能具備。
-
3 # 王方顯才
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繼承華人的傳統美德,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主要是善良勇敢,勤勞樸素,艱苦奮鬥,不畏艱險,忠孝兩全,"溫.良.恭.儉.讓″品質,身上或多或少存在著。
-
4 # 江南義陳志在文武
【你身上還保留著哪些傳統美德?】
什麼是傳統美德?
它是中國幾千年來歷史發展的一種人文精神的沉澱。
它不斷地在文化裡和社會中,在老百姓心中和行動上,體現出來的愛與利人的行動,並化為老百姓身上的骨、血,而代代相傳承的品格。
其精神基調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如今的社會,經濟發展太快,物質過於豐富;而精神卻極度匱乏。
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質變化的腳步,勢必會產生一些後遺症。
大部分人道德滑坡,沒有了信仰。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混亂,致使誠信缺失。
大多數人只為金錢奮鬥,很多人笑貧不笑娼;老實做人、做事被人笑;沒有了羞恥感。
為了出名賺錢,什麼事都可以幹得出來。真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很多人審美價值觀混亂。以醜為美,各種行業潛規則橫行。
正統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往往被不正之風湮滅。
傳統文化的缺失;思想的西方化;輿論媒體的不良引導,是導致整體價值觀和變壞的根本原因。
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我有幸接觸到傳統道家、佛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浸潤。
具有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心有信仰,所以也得以儲存一些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一、處世的德行我覺得在人的生命裡,有很多東西是先天帶來的。
人的能量有正也有負,消極或積極;品格有善有惡。
比如有的人善良、正直;而有的人骨子裡陰暗,邪惡。不管讀多少書也改變不了。
我信: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因果報應。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有報,如影隨形。
心有信仰,行才有原則。
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幫助別人的人。當然也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內。
我很厭惡那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我心中自有一杆稱,講究公平、公正。
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較端正。
我知道每個人,生來都是平等的。都是同樣的生命。不論他富、貴、貧、賤,我都禮貌謙讓,一視同仁。
對待朋友,坦誠相待;對有不好品行的朋友,會極時指出,不改的,我會保持距離。
二、家庭德行家和萬事興。
在家庭裡面,我做到明主。凡有事,夫妻都會溝通,發表各自的意見,選擇合適的方案,而不是大男子主義;
我經常會幫愛人打掃衛生、洗碗,或煮飯做菜等工作,以減輕愛人的負擔。
只有夫妻和諧,家庭才會有幸福。
我尊重自己的父母,也尊重愛人的父母。
生活等各方面的消費,做到心中有數,明明白白。不偖侈,也不浪費,勤儉持家。
鄰里之間,也能相互幫助。
三、保持學習的習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活到老,學到老。
有夢就去追。
人生本來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因為人,有了意志和夢想,所以才變得有意義。
我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我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
我不喜歡抽菸、喝酒,吃、喝、嫖、賭。
我只喜歡讀書、寫作、武術、氣功,書法等;喜歡看經典電影、經典電視,、聽經典音樂等精神享受。
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樣的人,那麼我們就會成為朋友。
回覆列表
我長期受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影響,自已感覺身上保留了很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中我最看中的是我身上誠實守信的美德。
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誠信一直十分看重。“信”字本身是個會意字,意思是“人言為信”,也就是說人說的話都是真實的。
中國古代留下了很多講誠信的典故:商鞅“徙木立信”推動變法的實施;
季布信守承諾,留下了“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諾”的典故;
尾生答應一個女子在橋下見面,女子未到,大水已至,尾生為了信守承諾,寧肯抱著橋柱溺亡也不肯爽約,看似迂腐,實則感人。
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人們往往只看到了知音難覓的一面,卻不知道這兩個人也都是守信的典範。
孔子教導我們“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該如何為人處世了!
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人言早就不敢完全相信了。
二、當代社會,不誠信的人給老實人上了一課又一課。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不誠信的例子太多,不誠信的人太多,我們每一個所謂的“老實人”都有無數血淋淋的教訓,我們只能要求自己誠實守信,對別的人信用,我們心裡還是打個大大的問號吧!
就拿我自己來說:
小時候我答應第二天還書,我就一晚上不睡覺把書看完,第二天按時還給別人;
我答應按時還別人錢,我早早就計劃著留下這筆錢,按時歸還;
朋友對我說:“我早就準備好東西等你了,你是一個守信的人,你說要來,就一定會來。”我覺得這是對我最大的讚揚!
可是我遇到的那些不誠信的人也給我上了很多節生動的課程:
年輕時沒有電話聯絡,我等一個約好的同學半天,人家始終不來,無奈我只好離去,結果耽擱了自己的正事。回來後去問人家,人家輕描淡寫地說那天又不想去了,令我氣噎!以後我再與人相約,就加上我等你到幾點的約定,我知道人家很可能不會守信的。
借給別人錢,答應用到年底,到了年底,人家連提也不提了。自已用錢時,小心翼翼去問人家要,人家一句沒錢就把我打發了!以後我再借出錢時,就做好了只當這錢丟了的心理準備。
在不講信用氾濫的年代,我還能怎麼樣呢?
三、發揚誠信美德,構建誠信社會。曾子為了教孩子講誠信,寧肯殺掉未長大的豬。
可是我們現在的家長和生活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講誠信的孩子不僅不會得到讚揚,反而會被恥笑“你咋那麼老實呢?”講誠信成了一個恥辱。
“烽火戲諸候”讓周幽王亡國;“狼來了”這個故事中的小孩兒因不誠信喪命;生活中不誠信的老賴上了“黑名單”……
我真心希望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誠信社會,人與人之間多一點信用,少一點欺騙,讓誠實守信的美德重新回到我們中間!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雖然被不誠信的人傷得體無完膚,但我依然堅守誠信;不管世界如何變幻,不管人心多麼叵測,我都會堅守我誠實守信的美德,至死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