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印耀

    實際上古代與現代科考選拔及社會制度完全是兩種性質,只能從學習能力及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受教育程度來做比較。

    一.童生相當於小學生

    在考秀才之前都叫童生,意思是隻要受過教育都叫童生,童生的學習內容大致是從學習認字、寫字、背誦詩文等開始,循序漸進,加深文學概念,但對年齡沒有限制。童生開設科目內容基本以掃盲為主,有了紮實的背書功底才可談科考之事。一開始幾個朝代學科還是比較多的,有文學、數學、法律、時政、醫學、繪畫、翻譯等,越往後面科目越少,但是古人注重文學方面的造詣,所以童生側重學習的也是詩文方面(背書為主),也就是現在的語文。

    從整個教學制度及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看,童生相當於現代的小學生,只是時代不同,社會地位有所不同。古代思想比較封建,女子少有入學,也不參加科考,學習科目中還有道教佛法方面的,這跟時代有關係,就如現代開設科學等學科一樣。

    二.秀才相當於初中生

    童生參加院試通過後稱為秀才,秀才大多數時候只作為一個科目,亦稱為茂才,或優秀之才,大部分朝代只要考取秀才就有了功名,社會地位比普通百姓要高一階,許多秀才可以直接開設私塾、應聘公職(師爺、賬房等,與現代的文員差不多)這也是由封建制度決定的,普通人家常見職業只有苦力,顯得秀才的職業高階許多,但不代表秀才的學識就有多高,從知識掌握程度看,僅相當於現在的初中生。

    古人在秀才階段主要也是背書為主,但是所掌握的知識比童生要高出許多,必定是較為優秀者才能考中,相當於現在小學生只會寫四則運算,而中學生已經有基礎去學習代數、幾何、二元一次方程等,但是現代要求全方位發展,古人則側重書法、文章、律法等,秀才大多也能自主寫出觀點獨特的文章及詩句(這與語言環境有關,現代時興現代文,論理解程度也差不多)。

    各個朝代秀才選拔標準有所不同,唐朝選拔較為嚴苛,秀才地位及待遇較高,後來廢除了秀才這個科目,到了明清時期秀才專用於稱府、州、縣學生員。大多數情況古人看一個人的學識就是看這個人的文章,以及是否孝廉,其他參考因素微乎其微。

    三.舉人相當於高中生

    考中秀才以後參加鄉試透過便是舉人,舉人的社會地位比秀才又高出許多,有些甚至可以直接授予官職。古代考舉人三年一考(跟公務員名額有關,現代也要讀三年才中考),但是考試內容也僅僅是文學為主,也就是說古人要想脫穎而出,只需熟讀四書五經,有獨特的見解,能對民生、律法、管理方面發表一些看法即可。

    有些朝代舉人考試分為文舉與武舉,從知識掌握來看,文舉相當於現代的高中文科生,而武舉相當於現代的體校。文舉自然是以文學為主,舉薦為官可根據其文章中關於管理、律法、民生等方面的論述進行舉薦,武舉除了簡單的文試以外側重考騎射、舞刀、舉石等,可根據表現舉薦為武官。

    四.進士相當於大學生

    考中舉人後參加殿試透過便為進士,進士從一甲到三甲待遇各有不同,由皇帝直接主考,考中後直接封官授祿。各朝需要的人才不同,所以選拔舉人時側重點也不同,大多也脫離不了文學、政治、管理、律法、民生這幾樣,理科生較少(都是文科生的屬下,處理賬房、生產技術、水利等),這與古代發展有關,有時甚至因為皇帝一個喜好,就能封到令人羨慕的官爵。

    從掌握知識的程度上看相當於現代的大學以上文憑,往後的研究生、碩士、博士應同屬這一類,無非是受到的待遇及品階不同。現代大學生有專攻項,進士同樣有自己的專攻項,主要根據官職型別來看,如大理寺、工部、戶部、禮部等。

    綜上所述,古人讀書若不是愛好便是為了當上公務員,從事公務員失敗者才選擇其他途徑,比如經商、教書等,或者為別人打工,比如謀劃、代寫、卜卦、風水、賬房、作坊管理人員等,若不讀書要麼經商要麼苦力,或者通過當兵一級一級升為武官,硬要作比較必須拋開時代因素。

  • 2 # 十五樓看風景

    由於歷史、官僚體系的不同,無法將古代科舉與現代教育和官職一模一樣對比,因此,只能試著從知識水平(與當時對比)和官職兩個方面進行匹配,時期為科舉制度已經非常完善的明清兩代。1.秀才,知識水平可能相當於現在的985院校碩士,人數不少,許多村都能有1-2個。大約和現在的基層一線公務員相當,品級不入流,考不上舉人、進士的話,可以當私塾先生混個溫飽,官職沒有,並且永遠無法晉升。2.舉人,知識水平相當於985重點院校博士,是秀才中的優異者,人數不多,一個鄉一屆可能有1-2個這樣的幸運兒。官職大約相當於省部級機關科級幹部,品級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正科級(起步),舉人在明清時期明顯高於平民,可以說已經進入了國家中層統治階級,正常情況下,一位舉人可以在當時活的很瀟灑,衣食無憂;做官的話,最高可以做到縣主簿(主管教育的官員,九品)或偏遠地區縣令(個別情況除外),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但是做了官就不能再考試,也無法晉升為高階官員。3.進士,知識水平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博士或博士後研究生畢業,舉人中的優異者,一個縣一屆能有1-2個就很了不得,人數很少。進士分三種,賜進士及第(一等進士,三個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出身(二等進士,100-200人,每屆有所不同)、賜同進士出身(三等進士,100-200人,每屆有所不同)。官職大約是副縣級,起步可以做縣令,屬於朝廷重點培養的後備官員,有能力+有運氣的話可以晉升到封疆大吏、六部尚書甚至是大學士。4.狀元,特指進士殿試第一名,知識水平相當於現在的年輕院士、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人數極其稀少,以至於中國許多地級市從古至今從未出過狀元。官職正縣(處)級,而且是中辦、國辦的正縣(處)級,社會地位崇高,晉升空間和進士一樣。特別指出,不是每個狀元都能做高官,事實上,歷朝狀元能做到封疆大吏、六部尚書的很少、大學士基本沒有(不確定,但肯定沒幾個),雖然在中狀元的時候風光無限,但仕途往往都是平淡一生。

  • 3 # 大蠍子王

    我母親文盲,一生目不識丁。但她能背誦許多四書五經的段落,一些唐詩宋詞,張口即來,倒背如流。我兒時,她常常邊幹活邊在我耳邊,唱歌般的嘮叨()。我長大些後知道,我姥爺是前清窮秀才,靠教書為生。山東當時女孩不能上學。她是旁聽記住的。我母親的姥爺是前清的舉子(人)。至於前清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和現在的文憑比,相當於什麼,真不好比。進士相當於博士,舉人相當於研究生,秀才相當於名牌大學的大本?說不準確。當時教育不普及,但學子們學習刻苦,真才實學,貨真價實。謝謝。我母親米壽。離世已多年了。我受她的影響很大。

  • 4 # 伊阿衡

    童生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生,經縣教諭(教育局長)、府教授(市教育局長)、省學政(省教育廳廳長)三場考試及格才能取得生員身份,生員俗稱秀才,只有生員才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省級公務員考試),考取了就是舉人。秀才裡面特別優秀的,可以食廩,按月可領取政府補貼,稱為廩膳生。五貢生基本上從這些優秀的廩膳生裡面選拔。

    只有舉人、貢生才有

  • 5 # 歷史知事

    比較古代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什麼學習能力,相當於何種文憑?這樣的問題有點刻薄了。

    第一,古人知識總量遠不如現在。所以,知識量來說,現代本科生畢業已經基本碾壓以往大部分優秀人才!當然,混日子荒廢四年的不在此列。

    第二,古人和今人相似的一點是智商。古代的科舉和現在的學歷教育本質來說都是開發智力,選拔智商。從這個角度來說,古代的進士,尤其以明清兩朝的進士,基本涵蓋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比之現在,每年五萬以上的博士畢業生,恐怕有很多比不上的。

    3,古代總體來說識字率比較低,90%以上是文盲,識字就是文化人,所以,能讀大書就很了不起。這麼來看,恐怕了不起的只能算是本科以上的學歷。(上了本科相當於古代有書唸的童生和秀才)

    4,人口比例來看,這個問題更有趣。科舉制度1300年,進士11萬,數百萬舉人。而同時期華人口大概取平均數字5000萬。也就是說,進士是1億人一年出20位進士(即使多也不會超100),幾百上千位舉人。這樣現在,15億人每年300人相當於進士,不到千人相當於舉人。這概念,你會發現讀完博士後,還沒有達到舉人水平!

    古今比較,一方面要堅定信心,今朝遠超古代,另一方面尊重認同古人智慧,從中吸取有益的營養。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 6 # 半五近三

    兩者不在同一時空,難以比對。

    申明一個觀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學。

    今天小學生都懂的知識,估計古代的狀元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同樣,古代小孩子會背的四書五經,三百千,今天很多大學教授也不能背全。

    古代的學問,前期主要還是以背為主,後期會逐漸轉向內心境界需求。所以佛學,以及理學能夠發達。

    在哲學和文學方面,古代成就要高一點(因為今人大多以會古文和解讀古代哲學為高,也認定了在這方面很難超越古人)。

  • 7 # 四川達州人

    這與文憑沒有多大關係。過去,一旦有了秀才身份,國家就要給予規定數量的錢糧,現在的學生有嗎?

    所以說,童生大體相當於小學生。

    秀才,明清時期要經過縣府院三級11場考試,中秀才之後,優秀者入府學縣學,國家發給錢糧,見官不跪,不加刑。可以做私塾先生,管家主事等,說是高中生,那是低估了。基本算大專學生畢業吧。

    舉人,不應該是文憑,而應該是初級公務員考試合格,有了做官的基本資格。

    進士,應該算中級公務員考試合格。

  • 8 # 歷史大學堂

    從隋唐時候開始,封建王朝實行科舉制,為各級官吏選拔人才。明朝時,逐步發展完善,達到鼎盛。1905年,清朝宣佈廢除科舉制。這一制度在歷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影響深遠。

    很多人認為,明清八股取士,束縛讀書人的頭腦,不利於培養真正的人才。雖然科舉制存在著各種缺點,但不可否認,它是封建社會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

    封建社會,文盲特別的多。看電視時,經常會出現一個鏡頭:一群人圍著告示,然後再由一人大聲的朗讀出來。因為很多人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更不要說去讀書了。

    只有一些家境還不錯的,才會讓孩子去讀書。畢竟,科舉制經過長期發展,在人們頭腦中已經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概念。現代社會去學校唸書,都是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級一級的讀下來。

    圖1 古代科舉考試圖解

    古代不是這樣的。學生上學的地方稱為私塾,一般在老師自己的家裡、祠堂或者廟宇裡面。當然,也有一些有錢有勢的,會把老師請到家裡教孩子。像《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老師賈雨村,就是到林府上班。

    私塾,顧名思義,就是古代辦的私人學校。我們知道現在私人辦學,政府管理比較嚴格,需要師資、教學面積等各種條件達標。但是古代,是不需要政府審查的。私塾的老師一般由科舉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擔任。

    學生入學年齡一般都是六七歲,開學時,學生們首先要對著孔子畫像和老師磕頭,行拜師禮。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入學先進行啟蒙教育,教材一般都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謂的“三百千”。

    圖2 三字經 古籍

    啟蒙教材全部掌握,接著就是正式學習了,內容以四書五經為主。這時候,學生還沒有參加政府組織的統一考試,一般被稱為“文童”“生童”或者“儒童”。四書五經學習的差不多了,再去參加縣試、府試,透過的稱之為“童生”。別以童生都很年輕。五六十歲,頭髮花白的童生,大有人在。

    考中童生後,再去參加院試,考中的才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院試是由各省主持的考試。

    受一些戲曲、電視的影響,一提起秀才,很多人都感覺沒本事,更是用窮秀才、酸秀才來揶揄。《武林外傳》中,就有個呂秀才,說話文縐縐的。因為沒有考中功名,經常成為大家嘲笑的物件。

    圖3 呂輕侯(呂秀才)電視劇《武林外傳》中的人物,飾演者喻恩泰

    那麼,秀才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如果放到今天,秀才大概是個什麼學歷呢?

    因為秀才是由每個省選出,所以就有人認為,秀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普通本科生,也有人認為是重點本科生。還有種觀點認為,清朝後期每年約錄取2萬名秀才,而全國約有40-50萬秀才。每年錄取的秀才約佔人口的1/15000。目前,中國每年錄取博士7.5萬人約佔人口的1/20000。因此,有人認為,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博士。

    雖然都是選拔人才的方式,古代的科舉和現在的高考還是由很大的區別的。因為如果考中秀才,往往還伴隨著一些政治權利。如秀才見到官員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役,不用交公糧,可以用奴婢,可以免刑等等。這些都是現在的高考生所不具備的。

    圖4 唐寅(1470年-1524年),即唐伯虎

    考中秀才後,還不能做官。接下來,還要繼續考,由各地的秀才,統一到各省城參加考試,稱之為鄉試。一般在秋季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考中的被稱作舉人,第一名被稱作解元。解元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伯虎了。

    鄉試每三年一次,全國每次錄取的舉人也就一千多人,每個省根據指標分配名額。文化落後的省份,錄取50人左右。文化發達的地區,錄取100人左右。這個成績放到現在,大概都能上北大、清華了,此外,舉人還可以享受國家補貼。

    考中舉人,就可以做官了,但是一般都是一些縣令、縣丞的小官,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很多人不甘心,還會繼續往上考。如果以後想做大官,一看學歷是舉人,會影響仕途的。當然了,舉人最後能當上大官的也有,最具代表的就是明朝的海瑞和清朝的曾國藩,但是比較少。

    鄉試結束之後,全國各地的舉人,要去京城參加全國性的會試,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舉行,所以,又稱為“春闈”。考中的被稱為“貢士”,第一名成為會元。

    圖5 清代舉人官職牌

    會試結束之後,再由貢士參加殿試,由皇帝做主考官。殿試只用來排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進士第一、二、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連續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取得第一名,被稱之為:連中三元。這是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但是實操太難了。整個明朝近三百年間,才兩三人而已。

    進士,被稱為天子門生。大多數人,會留在京城獲得官職,這屬於中央政府的屬官。而外放的進士,到地方也能做做縣令或縣丞。

    雖然進士初授的官職並不高,但是有進士出身的身份,升遷相對容易。尤其是進士中選入翰林院的,屬於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升遷的機會更多。一些進士,在官場上經過幾十年磨鍊,最後做的好的,可以入閣拜相,稍微差點的,也可以成為朝廷大員。

    圖6 明代科舉考試

    有人說,進士的學歷,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導師。但是,明清時候,全國進士每次錄取大約三百人,也就是平均每年才錄取一百人左右。而現在的博士生導師,就很多了。

    據2017年11月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有院士800人,中國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加在一起,共1682人。考慮到中國現在大約14億人口,按照比例,進士估計相當於現在的兩院院士了。

    文:墨羽翩翩

  • 9 # z山海

    童生,相當於今日高中生,取得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資格。

    秀才,相當於今日大學生。

    舉人,相當於今日參加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進士,相當於今日參加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

    一、古時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縣府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才能考中進士,獲得不同的功名,下面簡述之。

    (一)古時的讀書人,首先須經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在科舉考試未考取生員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

    既使讀書到八十歲,成為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也是童生。

    (二)生員,縣試、府試、院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

    (生員,俗稱秀才;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1.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

    2.增生,增加錄取名額的生員。

    附生,附加錄取的生員。

    增生、附生則沒有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今日大學自費生。

    3.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為貢生中的優貢;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生員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享有可免除差徭、見官不拜、狀子直呈、罪不用刑等特權待遇。

    生員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文臣武將幕僚、編志修譜等謀生。

    (三)舉人,鄉試,省級舉行三年一次,生員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舉人可以生活的很滋潤了,窮秀才范進中舉後有人送房、贈銀,可見一斑。

    舉人不同於生員,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舉人,相當於現在,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為什麼范進中舉竟然高興的瘋癲了,可以理解了吧!

    (四)貢士,中央政府禮部主持,於省級鄉試次年舉行全國考試。

    上年各省鄉試錄取的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禮部,中央政府六部之一,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

    (五)進士,殿試,貢士參加考試,古代科舉最高層次考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古代被視為出仕為官的正途,引為榮耀,門楣生光,光宗耀祖。

    清朝重臣左宗棠,以舉人身份踏上仕途,最後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宰相高位,出將入相,以功封侯,位極人臣,常以未能取得進士,終生為憾,雖然後來皇帝賜予同進士出身!

    進士,一般情況下,狀元高授六品官,相當於現在副司局級、也就是副市地級;其他皆授七品官,出仕為官,起步就是縣處級的啦!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看看,考中進士,相當於今日參加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並錄用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

    僅供參考。

  • 10 # 三河壩之後探究

    童生~高中生,秀才~985,亶生~1a2a公費生,增生~2b私費生,附生~私費委培生。清北相當於舉人但無舉人官位。以上不好對應

  • 11 # 12歲孩子的媽媽

    因為關注法律講堂文史版裡面的明清科場大案。李兵教授根據考上的難易程度給出了一個判斷。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本科畢業,舉人相當於碩士,進士相當於博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富人死後,為什麼要陪葬很多值錢的東西,而不留給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