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幸福請進來
-
2 # 做書
美國的圖書館是公認全世界最棒的,美國的公共圖書館不但非常有特色,而且在社會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圖為:洛杉磯中央圖書館
在洛杉磯市中心的高樓大廈間,一座將近百年的建築靜靜地矗立在一個小花園中。也許是娛樂產業發達的氛圍與卓越的公益聲望的共同作用,洛杉磯公立圖書館近30年來,幾乎週週舉辦各類文化思想領域精英的活動,從搖滾巨星,到諾貝爾獎/託尼獎/格萊美獎得主,到《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洛杉磯時報》主筆等,且大多數活動免費。經常活動預告一發出,預約馬上破百人以至很多人為了預留位置,紛紛加入基金會的會員專案。
圖為: 洛杉磯中央圖書館基金會舉辦的閱讀活動
圖書館對於美國民眾,遠遠不只是查閱紙質書的地方。
以洛杉磯公立圖書館體系為例,總館館藏600萬餘圖書、線上有聲書、電子期刊、大量DVD。除了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群體(種族、經濟條件)的文化教育活動(中小學生學習輔導,流浪漢中心),美國公立圖書館還提供法律、健康、職業等方面的高質量免費指導。
再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學術圖書館體系為例,不僅藏有全美僅次於國會圖書館的電影資源和最新的遊戲、漫畫資源鼓勵學生探索專業學習以外的世界,更是和學校老師、寫作中心合作提供各種一對一輔導,24小時的線上搜尋、版權、研究諮詢服務,以及經常舉辦音樂會、冥想、期末放鬆活動。
圖為:UCLA圖書館每學期安排的期末放鬆狗狗
在美國,幾乎所有圖書館員都擁有至少一個資訊學相關碩士學位,且不斷在資訊學、教育、科技的學術界有所建樹或至少保持學習新技術、新知識的狀態,就是為了不斷更新對公眾、使用者的瞭解。很多大學圖書館員享有教授職稱,被看作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者之一。
總而言之,不論是公立圖書館,還是學術圖書館,都全方位體現著致力於啟迪、服務所有人的使命。
圖書館不斷改進的圖書館空間(傢俱,咖啡館,受過專業訓練的舒緩情緒狗狗),圖書館員不斷細化的關於使用者體驗、線上教育、無障礙(accessibility)設計、資料資訊的職能,以及整個行業對當下政治、科技的敏感度,都為這個領域不斷增添活力,吸引著一批批好奇、熱情的資訊學人士(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加入。
圖為:西雅圖公立圖書館
更讓人激動的是,圖書館在美國社會有著“Sanctuary(避難所)”般的重要意義。
在2015年的一系列種族動盪中,公立圖書館是弗格森、巴爾的摩等地公眾尋求安全感的避風港;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川普發表的種種歧視言論,包括削減科技、文化、教育經費的政策,學術圖書館都是抗議、請願、為少數群體提供各種援助的核心力量;在倡導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卻依然存在各種反對力量、社會矛盾的環境下,圖書館員們自動肩負起拒絕政治審查、提供自由資訊的重任(下一個部分會仔細講)。
在面對“我們有搜尋引擎,還需要看書、買書嗎?”這樣的質疑時,我在美國的圖書館行業找到了最佳答案。圖書館,或者說整個圖書產業,提供的價值遠遠不只是書。
如下圖,美國圖書館協會最新的數字化包容研究所示,當今的美國圖書館,致力於改變公眾的生活。
95%的公立圖書館提供閱讀活動和課業指導;77%的公立圖書館提供健康、醫療保險的知識和服務——在美國,圖書館員不是為了保護、傳播文化而存在,而是為了融入社群,激發靈感,讓公眾有更好的生活。
-
3 # 彤同飛親子讀寫諮詢
算起來,泡新疆自治區圖書館也有17年了,眼見它一年年美好,美日歐圖書館再好,身邊的這個館最珍貴:
1,今日路過大西溝的新疆自治區圖書館,主館有很大的變化。
女兒亦辦了區圖書館證,兩代書迷…
2,8個分館,比從前還方便。
3,館員素質較高。
4,近年來的新書更新較多。
回覆列表
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設計藏書達到600萬冊,開架閱覽100萬冊圖書、3500種期刊、500種報紙。包括書、刊、報的外借閱覽,視聽資料欣賞,數字資源加工利用,以及工具書、歷史文獻資料查閱,珍本圖書展示,古籍文獻保管、整理、修復,還包括視障讀者、少兒讀者的服務和政府資訊的查閱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公共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免費閱讀場所。音樂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區、視障讀者服務區全面開放,殘疾人閱讀基地、中小學實踐教育基地相繼建成。天津圖書館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在圖書館公共服務方面的龍頭作用。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優美的環境、海量的資訊館藏、人性化的服務,已經成為市民獲取知識,提升文化品位的知識殿堂。年接待觀眾150萬人次。天津圖書館音樂圖書館集音樂欣賞、收藏、研究於一體、國內一流。目前音樂欣賞區藏有CD 2萬餘張,影視資料欣賞區藏有DVD 6萬餘張,內容涵蓋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民樂、戲曲等各種型別音樂資料供讀者選擇。館藏資源每年不斷地豐富,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以多層次音樂教育和體驗活動,普及音樂藝術,傳播禮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