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譚宏21

    宇宙中的事物都是自洽存在,地球上的生物與生態環境組成了一個精緻的、自洽迴圈體系。

    比如說碳迴圈和氧迴圈。地球上生物過度繁榮了,碳將被以有機碳形式駐留在生物體內,或被埋於地底下成了石油、煤碳,則大氣中二氧化碳就會減少;地球就得不到保溫,熱量散失很快;地球氣溫下降;地球的冰河時代來臨;生物將大量死亡;一方面微生物分解使碳重新變為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火山噴發,使地底下的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這樣地球回暖冰河時代消失,地球生物又重新繁榮。

    這其中地球大氣中氧濃度與二氧化碳濃度相反變化,其相對變化量有一個範圍,也叫閥值;在這個閥值內的氧和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將負反饋自動調節,使地球生態系統成為穩定生態系統;超過這個閥值就將跌入地球生態系統的另一極點---冰河系統,但地球生態系統可以從這個極點再次跳回生物繁榮極點。

    地球氧氣濃度高,生物代謝率快;生物生長迅猛,但壽命相對短。現代哺乳動物比恐龍時代生物小,但壽命長些。壽命長的生物繁殖率低,壽命短的繁殖率高。

    一般說來,任何生物都不會,不老不死。如果人類透過科學技術手段使自己壽命很長了,則人也會成為“鐵樹開花”,繁殖率非常低;如果人類不老不死了,則人類幾乎就絕育了。當然,如果需要勞動力的話,或移民外星球,則也可人造開啟生育,繁殖一些人。另外,如果人能不老不死了,肯定個個都是如愛因斯坦一樣的人,像希特勒、流氓政客一樣的壞人,肯定通不過“生殖篩查”,肯定“計劃掉”了!

  • 2 # 青島貨代老孫

    不老不死,地球只有三個結果

    1、毀滅很多年了,地球的資源就那麼多,早早用完了,人類沒資源用,地球又被各種破壞生態失衡,然後毀滅

    2、統治銀河系了,人類中的大智慧者成功找到另外的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在地球生態系統被完全破壞前移民了,然後大智慧者創造了新的生態平衡,一部分人類住在這裡,一部分人類在新星球,然後就慢慢走向了統治宇宙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里芬還能回到當年巔峰狀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