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丹丹跟你說

    翻譯:子路聽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還未能實踐之前,就只怕又聽到了新的道理。 或者子路聽到一種說法,而未能施行時,唯恐又聽到另一種說法。

    解讀:這句話我們通常理解為,子路是一個謙虛上進又講究實踐的好孩子,他如果沒能把老師所教的東西實踐到位,他就不想去學習新的東西。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解釋及翻譯

    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不只是字面解釋

    我來答

    Zh朱麗戲

    LV.1 2019-11-15聊聊

    翻譯:子路聽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還未能實踐之前,就只怕又聽到了新的道理。 或者子路聽到一種說法,而未能施行時,唯恐又聽到另一種說法。

    解讀:這句話我們通常理解為,子路是一個謙虛上進又講究實踐的好孩子,他如果沒能把老師所教的東西實踐到位,他就不想去學習新的東西。

    擴充套件資料:

    此句出自《論語作》,做為儒家經典的《論語》,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永珍。

    《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範疇: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

    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

    孔子確立的仁的範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

  • 2 # 馬火蟻

    知與行,是儒家學說中關於認知與實踐關係的哲學範疇。子路有聞,也就是聽到某種道理,他聽到的道理就是“知”,這裡的“知”,主要的並不是指具體的生活知識,而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且著重指向人類的道德法則。在孔子的時代以及後來很長時間裡,儒學大師們都認為知在行前,人們的行動應該由某種理論做指導。子路聽到了什麼道理,如果還沒有來得及去實行,便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這句話讚美了子路勇於實踐、知行合一的美德。

    很多時候,我們常人無法取得成功,並不在於我們不懂道理,而在於無法把自己懂的道理付諸行動。格力董明珠什麼學歷?她懂的道理真的就比一般企業家懂得多嗎?華為的任正非什麼學歷?他比我們懂的道理都多嗎?娃哈哈的宗慶後什麼學歷?他比我們懂的道理都多嗎?為什麼他們都成功了?其實最美鍵的是他們像子路一樣知行合一,若“有聞,未之能行,便唯恐有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向得道高僧鳥窠禪師請教佛法要義,鳥窠禪師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白居易不以為然,說:“這個道理,三歲小孩也懂得呀!”鳥窠禪師說:“三歲小孩懂得,八十歲的老翁卻行不得。”

    縱觀世的成功者,無一不是強力的執行者。他們所知道的道理以及所奉行的理論,大多數並不比我們高明,有時還不一定好過我們,他們的可貴之處是能把知道的道理運用到實踐中,讓它真正發揮作用。子路值得讚美,就在於他能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既是個人修養,也關係到事業的成功。現在社會更值得幹事業的人學習這個道理!

  • 3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大意是,子路聽到孔子所教導的道理,在還沒有完全做到之前,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會來不及實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子路先生的重視實踐的精神和功夫!

    我們許多人口頭作業做的多,但是不注意在生活中實實在在地踐行道理!

    有許多人重視實踐和結果,但是不重視對於道理的學習和研究!

    所以,實踐與學習不能偏廢!

    我們要有高度的文化覺悟!

    我們要善於向我們的古聖先賢學習道理,同時也要善於在生活當中實實在在地去實踐。

    我們的文化傳統不是在於所謂的複雜的理論研究,不是好高騖遠的、不切實際的說教,不是不切實際的狂想與亂作為;在於在實實在在地生活中,將實實在在地的聖賢教化思想踐行出來。

  • 4 # 陽明悟行學宮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句話是出自《論語 子路篇》裡面的。字面意思我就不註釋了,我看到好多人都說了。我就簡單說說文化意義吧。

    其實說文化意義,我是理解為的對這句話的延伸理解,也就是子路為什麼要“恐”,更準備卻的說是哲學上的意義。

    我個人的理解這是為了傳遞以下幾個理念:

    ①、理解或懂得了善言善行,這固然很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事情是付諸於實踐,這裡的“善言善行”可以替換成任何正向的理念;

    ②、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這些是修行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其實總的來說是講的學習的兩個階段,聞是理論學習,行是實踐檢驗,能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才算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 5 # Forest醫生祥子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子路在聽到一個道理後,還沒有親自實踐之前,很害怕再聽到新的道理。

    這段話是對子路勇於實踐、知行合一的讚美。子路是個急性子,因為這種性格,他還曾受到老師的批評。但是,子路之勇也是備受後世推崇的。

    這段文字,精彩呈現了子路的這個性情。每當聞聽一個道理,如果認為是對的,子路會立即把它付諸實踐。

    在沒有完全領悟或者驗證這個道理之前,子路害怕再聽到更新的道理。因為子路認為,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的,聽到好的道理而不去做,那是一種罪過。

    知與行,是儒家學說中關於認知與實踐之關係的哲學範疇。子路有聞,也就是聽到某種道理,他聽到的道理就是知。這裡的“知”,主要的並不是指具體的生活知識,而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且著重指向人類的道德法則。在孔子的時代及以後很長時間裡,儒學大師們都認為“知”在“行”前,人們的行動應該由某種理論作指導。

  • 6 # 匯侃

    這段話是說:子路聽到一條道理,在沒有親自實行的時候,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子路勇於踐行,言行一致,實為可佩。

  • 7 # 夢中有澤

    首先,得了解子路其人。

    子路,本名仲由,春秋時期武士,孔子的弟子,僅比孔子小九歲。孔子為何會收個這麼大的學生呢?這是有緣由的。子路個子高大,性情剛烈,魯莽,尚武好鬥。因為打了孔子,孔子對他設禮以教,循循善誘,於是子路就服了孔子,願意做孔子的學生,並且還做了孔子的保鏢。

    可想而知,子路在初為孔子學生的時候,他的那種武士的性格是難以改變的。武士弄文,猶如外行嘛。所以,才有了“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子路聽了孔子的話,還沒有去做的時候,又忽然覺得老師一會還會不會又叫去做別的事情呢?或者會不會又改變主意呢?於是,猶豫起來。

    這恰恰印證了後來子路做了衛國大夫孔悝的蒲邑宰,在魯哀公十五年,衛國內亂,子路俠義肝膽拼死衝進衛國國都救孔悝,因寡不敵眾而被砍成肉泥。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只有俠肝義膽,而沒有一種剛烈,魯莽的性情,子路怎麼會單槍匹馬去救人呢?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句話在《論語》中的文化意義在於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有教無類”。

  • 8 # 觀照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出自《論語·公冶長篇》,意思是子路聽到了什麼道理,如果還來不及施行,就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從文化層面來理解,這段話是對子路勇於實踐、知行合一的高度讚美。

    知行合一屬於儒家學說中關於認知與實踐之關係的哲學範疇。 儒家提倡身體力行,要求知行統一,言行相顧,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實踐來檢驗、證實道德認識的真假與深淺。而言行關係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知行關係問題。

    很多時候,人們不是不懂得道理,而是無法把自己懂得的道理付諸實踐。生活中,許多失敗者都屬於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而成功之人往往都是強力執行者,他們能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迅速運用到實踐中,併發揮其作用。

    “知行合一”的倫理道德思想不僅對中國古代德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我們今天學校的德育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 9 # 花有道

    先說明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聽到一個什麼道理,沒有來得及去實踐這個道理時,便唯恐又聽到了新的道理。”這說明子路是一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他不會隨便相信一個道理,而是在實際行動中去檢驗這個道理,更深地領悟這個道理。

    這句話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行動中檢驗出來的道理才是正確的。如果一個道理還沒有在實踐中去檢驗和領悟,那就不是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那麼,聽到新的道理又有 什麼用呢?還不是如水中望月、鏡中看花一樣虛無嗎?

    大家記得“邯鄲學步”的故事吧。戰國時期有個燕華人到趙國的首都邯鄲去玩,看到邯鄲人走路的姿勢很美,就去學別人走路。他一會兒向路人甲學走路,一會兒向路人乙學走路,一會兒又向路人丙學走路。結果,邯鄲人走路的姿勢沒有學會,倒是把原來在燕國時走路的姿勢給忘記了。這說明,一個理論沒有在實踐中完全弄懂,再學下一個理論只會越來越糊塗,越來越不會。

    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一會兒去學彈琴,學會了一點點彈琴方法, 就嫌練琴枯燥;又去學跳舞,跳舞學了一段時間,會了一點皮毛。感覺跳舞好累又去學習開車,開車要在露天學,又嫌太陽曬著難受,不想學開車了……最後就是一樣東西也沒有完全學會。

    所以說,古人子路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一個道理或方法一定要去實踐,而且要堅持行動,不要三心二意,不要這個沒有弄懂又去學那個。因為只有在長期的實踐中,才能真正學會一種方法,明白一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瀾值得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