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霧的聲音
-
2 # TT劍膽琴心
現在回過頭來再來回憶,覺得用恨字來表達當初的心情都是蒼白無力的,直覺得無法理解。甚至去懷疑過,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15年前經過自己艱難的努力換來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有些激動了,上天對我還是公平的(因為中間由於身體的原因休學了兩年,之後用一年的時間補習了兩年的課程)。但是爸媽的態度卻把我打回了萬丈深淵,之前媽媽一直鼓勵我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才能走出去,可是當通知書下來的時候,爸爸不同意繼續上學,媽媽也勸我別上了,還是打工好能掙錢。那一瞬間我真的崩潰了,既然不希望我上大學為什麼還讓我努力學習,給了我希望,卻又親手把我的翅膀折斷了,心裡有太多太多的不理解,卻也無能為力,只能默默的流眼淚。
事隔幾年後,爸媽又一次讓我傷心到底,都說女孩子一生最輝煌的時刻有兩次,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和準備嫁人的那一刻,因為是遠嫁,爸媽想盡了一切辦法來阻撓,最終在所謂的愛的名義下收了老公的聘禮,放我出了家門,走出家門的那一刻,眼淚忍不住的往下流。姨媽後來問我,你恨嗎,我說:不恨是假的,他們毀了我所有的努力。
知道媽媽臨終前,她問我:你恨我嗎?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象徵性的搖了搖頭。知女莫若母,她說,這些年我知道你恨我,媽媽確實做錯了,不過這些事情都是你爸爸的注意,爸爸說你是女兒上大學沒用,還是留著錢給兒子上學好,你嫁人嫁的遠,家裡就少了一個幹活的人……知道真相的那一瞬間,心裡好像刀在扎一樣,已說不清疼是什麼感覺了,不過在心裡我還是原諒了媽媽,我想讓她放心的走。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恨早已談不上,往事讓它隨風去,可每每想起來心裡還是會隱隱作痛,畢竟血溶於水,親情剪不斷,且行且珍惜吧
-
3 # 艾艾183836216
親愛的朋友,無論多麼美好的關係,你都會遇到爭執的時候,內心不安時候,想要逃離或者憎恨對方的時候,無論這個人有多好,對你有多好,他也只是一個凡人,有他自己達不到地方,理解不了的問題。他們確實是你的父母,但是也曾經是別人的孩子,也許現在心裡某些地方還像個孩子。
憎恨這種情緒來自於你心裡不願面對的多年的生活無法解決的困境。尤其是多年來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也未必是物質上的。我建議你滿十八歲的就自己單下來過幾天,未滿十八歲的就申請住校,獨立生活一段時間,冷靜一下。過一段時間再思考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不同答案。
-
4 # 哈哈鏡555
不是一瞬間的事,是經常想起來經常難過的想哭,爸媽覺得生了我造成了姐姐跟他們不親,所以偏愛姐姐,弟弟是兒子也更偏愛弟弟,用我媽的話就算吃飯也願意她兒子多吃兩口,我算個啥呢,恨不能割我的肉去貼補另外兩個,真希望結婚的時候她們能把我賣掉,賣個好價錢,這樣就能兩清了,這樣不清不楚的“割肉”可能要割到死了。
-
5 # 似是故人來wx
恨,特別恨。小的時候不覺得,長大了懂事才發覺我真的很埋怨他們,他們給我帶來的童年陰影,一輩子在我心裡揮之不去,導致我受了很多影響,變得那麼自卑。
我真的不明白,打著為了孩子的幌子,在一起名存實亡,將就而又勉強的生活,有什麼一起,他們既然在一起,給我們帶來的都是痛苦,為什麼不離婚。為什麼不分開,都是從小吃苦的生活,還不如離了婚,讓我有個安靜的壞境,不用每天提心吊膽的害怕,我爸和我媽哪一天又打架了,又提著刀,一個要把一個砍了,在我的童年裡,無數次這樣的場景,知道現在,在我的腦海中,還揮之不去。
我不知道我爸和我媽,是不是做了幾輩子的冤家,合不來,又分不開,他們根本不知道,家暴,對我們的影響,在我的記憶裡,隨便一句小事,都可以成為他們打架的爆發點,比如,我爸買了一個西瓜,我媽不吃,我爸就隔著門,抱著西瓜砸了出去,做了飯,我們不吃,就可以掐著她的脖子想把他掐死,我媽,看到我爸打麻將,可以不顧場合,掀桌子,有多難聽,就罵得多難聽,回來又打架。在他們生邊生活的那幾年,真的,特別難,雖說是自己父母,但是徹底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他們可以幾十天不說一句話,我爸可以大冬天把我和我媽趕出去。
後來我上了初一,我媽就不讓我讀書了,我的學習真的超級好,我輟學以後,老師天天打電話給我,可是我媽卻說,讀書沒用,讀的出來他們也撫養不起,不如出來打工,存點錢,以後找個人嫁了,其實我知道她的私心,她是想讓我賺錢,給她修房子。那時候吃飯和她們一起,我才十五歲,每次吃飯,我爸就一個拐彎抹角的罵我,或者拿個眼睛斜視著我,有什麼菜,故意全部倒自己碗裡,我真不知道,這是不是親爹,後來我不在家裡吃飯,我們就叫我吃,每次我不去,她就守著我哭,我被他們逼得,直接離開了那個家。
現在我一個人在外面,他們關係好了一點,也許是我大了,不花他們的錢了吧,暑假的時候,我媽把我弟弟妹妹接上來,每天吃好喝好,我真的挺羨慕妹妹弟弟,因為她們小,她們沒有見證過那些我親眼看到過的爸媽的矛盾,她們沒有親眼見證過那些家庭暴力和委屈,在他們的心中,爸媽的形象,一直是完整的吧。有一次我去看我媽,她問我要不要在她家吃飯,不吃就不連我的煮了,那一刻真的好傷心,彷彿我就是個外人,我和我爸,已經一年多沒有好好說過一句話了。
前段時間,我媽給別人說,我們從小跟著她們,根本就沒吃過苦,過得很好很好,她給我妹買了一雙鞋兩百多,打電話特意告訴我,我曾經為了一雙鞋,可是撿了一個夏天的飲料瓶。
我不埋怨他們給不了我一個豐衣足食的生活,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可是我卻怨恨她們,沒有給我一個溫暖的家,讓我有一個如此殘缺冰冷的童年。最後,我想說。那麼多為了孩子堅持的婚姻,究竟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
6 # 婉兒0813
媽媽大半輩子都在爸爸的壓迫下過來的,爸爸屬於窩裡橫的人,在家他說一不二,對媽媽非打即罵,但是媽媽又習慣了逆來順受,吃苦耐勞一輩子一天好日子沒過過。我們家兩姐妹一個弟弟,我和妹妹十來歲下學外出打工幫家裡供弟弟上學,從下學後從來沒花過家裡一分錢,反而每次爸爸打電話給我們都是問:還沒發工資,家裡都吃不上飯了,。哎,太多太多,說出來都是淚,我一直在想他的心真不是肉做的
-
7 # 心之助盧悅
恨,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不敢穿越。
小米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拿了第二名,興高采烈地飛奔回家,卻被爸爸痛打一頓:“拿了第二名,還有臉高興!”
小立的爸爸是個酒鬼,媽媽天天打麻將,他們出去玩,就把他鎖在房間裡,小立晚上睡不著害怕壞人來,悄悄在床頭放了一把刀,每天醒來,枕頭都是溼的。
小微的家裡根深蒂固地重男輕女,全家人都寵弟弟,什麼都優先弟弟,過年了,連新衣服都不給她買,全班都學都笑話她。
這個世界上,高難度的東西都需要考試獲得資格證的,比如教師資格證,比如駕照,可只有做父母,這個天底下最難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做,不需要培訓,無證就能上崗。
很多父母,連自己都不會愛,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能夠給孩子溫暖幸福的童年呢?
家,本來是我們溫暖的港灣,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那麼的可望不可即。
可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我們通常都會把怨恨父母,視作一件很卑劣的事情。所以拼了命的壓抑它,可是,你壓抑它,它就不存在了嗎?
你的壓抑,很容易成為一種自我懲罰,懲罰自己不去幸福。本該在孩童的年紀,享受做一個孩子的權利,然而,我們卻揹負了太多東西。
其實,恨父母,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允許“恨父母”的情緒存在。如果我們不能接受“恨父母”的情緒,我們就很難穿越“恨”,走向愛。當我們穿越心中所有的情緒,才能抵達內心深處,遇見愛。接納“恨”,才能表達愛。而未被表達出的“恨”,會轉化為對自我的懲罰。我們會透過使自己不幸福來報復父母:看你們對我做了什麼!
那麼,如何放下恨呢?我看見過很多人,活在自己的不幸福裡,拿“受害者”作為自己不幸的藉口,試圖用原生家庭解釋他當下的一切。
我和男友關係處不好很正常啊,我從小就缺愛;
我工作不好,沒自信很正常啊,我從小就沒被鼓勵過;
我很懶,很正常啊,我父母從小就幫我包辦了一切。
我們就執著這於自己的故事版本,讓自己生活在過去的陰影裡。
黛比·福特在《陰影,屬於你的生命禮物》一書中,這樣寫道:
如果我們不能在生活中追求自己想要的,就可能對某人或某事心懷怨恨。
如果我們沒有實現心中的全部願望,我們會在某個方面自虐。
如果我們開始努力去實現心中的每個願望,我們就用不著去證明他人是錯誤的。
當我們放棄受害者的權利,我們就會理解我們的父母非常好,他們教給我們彌足珍貴的道理。
我們的個人故事「痛苦、抱怨、不滿」經常成為我們不展示最強大的自己的藉口。
穿越對父母的恨,也是放過了自己。
回覆列表
我覺得有時候也許是我們誤會了自己的父母,我爸爸從小到大沒有誇過我,對我很嚴格,我特別恨他,後來找物件也是他各種不同意,我賭氣一個人離開了初戀離開了家,整整三年我沒有回家,但是我都會往家裡打電話,一直都是媽媽接的,爸爸接的話都會罵我,所以聽到他的聲音我就掛電話,後來爸爸去世了,我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爸爸去世後弟弟弟媳告訴我,其實爸爸一直在我們面前誇你,說你聰明、膽子大,還說每次你打電話回來爸爸都會趴媽媽旁邊偷聽,還小聲對媽媽說讓媽媽問問你在外面累不累、有沒有錢用、有沒有找到男朋友、有沒有被人欺負、如果太辛苦就回來吧,我們養她!當我聽完這些的時候我真的好恨自己,我是多麼的不孝順啊,所以,不要不理解自己的父母,可能有時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