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土豆包
-
2 # 淡藍色橄欖
這個問題推導起來比較困難。我們試著推導一下:
一、提前的預謀
(一)宣傳動員
按照美國當時的國內環境和政治氛圍,要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激起了民族情緒,民眾並沒有要參加戰爭的意願,按照當時的全民動員宣傳,一方面是報復日本的襲擊,一方面是宣傳抗擊法西斯。
美國二戰宣傳:保衛你的國家,加入軍隊
如果美國有閃擊蘇聯的想法,美國很早就應該開始了對蘇聯的醜化,在宣傳抗擊法西斯過程中新增對蘇聯的敵對情緒,容易在戰勝德國的時候取得民眾的支援,忽然把槍口轉向蘇聯,顯然這種操作很難。
美蘇易北河會師
但是,前期的宣傳鋪墊,在戰場製造一次震驚世界的爭端來計劃美蘇矛盾,二次激起美國民眾的憤怒,比如美蘇易北河會師的時候,宣傳蘇軍重炮襲擊美軍,搶奪美軍勝利果實,結果造成美軍某上將在炮擊中喪生,同時大量美軍被蘇軍偷襲戰死,導致被佔領的德國領土大片喪失。而且蘇聯還扶持德軍投降部隊向美軍進攻,公開破壞雅爾塔協定。透過這個事件,來激起美國民眾的報復情緒。
(二)戰爭準備
如果美國要閃擊蘇聯,一定是蓄謀已久,在戰爭的準備上也已經早已開始。那麼,在兩軍東西線向德軍進攻的時候,投入的總兵力是空前的,所以美國總部一定會考慮在諾曼底登入投入的兵力與後勤保障能力。東線蘇軍投入大約250萬兵力,西線諾曼底投入大約280萬兵力,兩軍投入基本相當。那麼,要閃擊蘇聯,在蘇軍勝利士氣最高的時候忽然發動襲擊,必然要更多的兵力支撐,美軍至少要投入超過300萬以上的兵力及裝備,除了打敗的國外,還要為閃擊蘇聯做準備。 此時,美軍要切斷對蘇聯的戰時提供物資,帶領其它國家對蘇聯進行孤立。同時,準備在東亞戰場勝利後進軍西伯利亞,對蘇聯形成兩面夾擊,這要美國儘快解決與日本的纏鬥,在東方戰場投入更多的兵力。
諾曼底登陸
(三)閃擊蘇聯的基礎
三巨頭在雅爾塔舉行的會晤,簽訂的雅爾塔協定,其實就是商定戰後的世界利益分配與確定勢力範圍。說明美蘇英內部已經是暗流湧動,至少在二戰勝利後英國首相丘吉爾馬上發表了《鐵幕》演說,導致冷戰格局的開始,也進一步說明了美蘇意識形態在二戰期間只是被共同利益所掩蓋而已。
丘吉爾《鐵幕》演說
二、蘇聯的感知與準備
如果美國對蘇聯早有企圖,一系列的戰爭動員、戰爭準備都會在兩國的交往當中體現出來。而蘇聯的政治家們,不會感知不到,因為對德國的態度導致大戰初期蘇聯被動挨打的局面,這個時候他們的警惕性還是很高的。而且還有特務機構的各種情報線索,所以如果美國對蘇聯有閃擊的預謀,蘇聯一定會有防備,也會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
(一)提前的戰略部署
蘇果蘇聯已經感知到了美國的威脅,蘇軍一定在進攻德國的時候,做好了戰略防禦的部署,因為這個階段蘇軍的軍事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國家生產還未完全恢復,所以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全面攻擊,堅持不了太久。而且在亞洲戰場,蘇軍有可能會與日本暗地勾結,甚至給與日軍一定的援助,希望日軍能夠拖住美軍的攻勢。
還有一種可能,蘇聯可能會停止進攻德國,與德國私底下達成和解,這種可能性小一些,因為蘇聯人民復仇的情緒太高漲,蘇聯需要報復來平息人民的憤怒。
珍珠港事件
(二)利用日本守住蘇軍東線
假如日本堅持不了多久,蘇聯肯定也沒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到遠東地區。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放棄遠東地區的領土,透過領土空間換取時間。
但是,按照真實的歷史,日本如果能夠獲得蘇聯的私下支援,一定不會輕易投降,因為與蘇聯的媾和,整個中國東北地區、西伯利亞地區將成為日本的戰略大後方,也許蘇聯會利用日本來守住自己的東線,畢竟此時的主要工業在西伯利亞地區。由日本守住東線是最好的選擇,此時在遠東地區的蘇軍兵力是空虛的,大部分軍隊已經調到西線對德作戰。
三、美軍閃擊蘇聯的結果
美軍閃擊蘇聯,也只是相對的概念,不會有德軍閃擊波蘭的效果。蘇聯在大量情報和蘇聯政治家清晰的判斷下,一定做好了防禦的準備。結果就是世界提前進入了兩極格局,美蘇可能會在德國領土上有幾場空前絕後的會戰,而且投降的德軍會變成兩國的炮灰再次投入到戰爭當中。戰爭不會持續太久,因為美蘇兩軍的會戰,一定會達到寸土必爭的境地,雙方都沒有絕對實力拿下對方,會重演一戰的歷史,這是美蘇英等國的政治家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最終結果,歐洲的格局僵持不會與冷戰時期有太大的區別。唯一區別的是,德國與日本的法西斯政權會繼續存在成為美蘇的附庸(日本與德國的一部分跟隨蘇聯,德國的一部分跟隨美國),隨著時間的推移,法西斯政權會離開政治舞臺,但是兩極爭霸的世界格局已經形成。 而日本法西斯政權的存在,會造成中國解放的步伐,為了爭取中國的支援,蘇聯會調停中日共同管理東北地區,而且美蘇的爭霸勢力範圍將覆蓋到中國地區,有一種可能是會形成國共長期南北對峙。
到了1945年7月,美國發明核武器,可能會第一時間投入到美蘇戰場上,但是受當時的技術所限,爆炸殺傷力有限,只是給蘇聯高層很大的震動。此時的蘇聯可能會轉入全面防禦階段,同時加快研發核彈的步伐,當蘇聯引爆第一枚核彈的時候,美蘇兩國爭霸世界的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
3 # Mr史海拾遺
這種假設發生的可能性基本為0。
1.盟軍沒有理由閃擊蘇聯。
要知道美國無論是觀戰還是參戰,眼裡只有利益。既然已經用較小代價(二戰美軍陣亡40萬人)將軸心國擊敗,現在是瓜分利益的時候,怎麼可能去打國內一片狼藉的蘇聯。
而且美國所謂民主社會什麼都無所謂,就是死不起人,讓美國小夥子在打完二戰馬上又投入一場深不見底的戰爭,美國老百姓會用手裡的選票讓政府滾下臺的。
事實上到二戰後期,美國國內厭戰情緒已經很高了,美國在雅爾塔協定上為什麼會允許蘇聯人在遠東地區分一杯羹,不就是為了減輕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嘛,美國軍方搞的奧林匹克登陸計劃預計的傷亡是一百萬,這是美國社會無法承受的。更別提還有關東軍號稱八十萬的“精銳”了,所以美國佬才要拖蘇聯一塊下水,只不過沒想到原子彈威力那麼驚人,關東軍也早就成了豆腐渣,這才讓蘇聯人在遠東撿了便宜。
2.盟軍沒有機會閃擊蘇聯。
1945年的歐洲跟1941年的歐洲可不一樣,西歐一半在蘇聯手裡,而且幾個方面軍都在西歐,上千萬的兵力何談閃擊。況且當時日本還沒有投降,美軍在太平洋戰場還焦頭爛額呢,這時候打蘇聯不是給日本機會嗎,蘇聯那時候和日本還是盟友呢,老毛子其實也夠不要臉的。。。
3.盟軍沒有能力閃擊蘇聯。
要說1941年德軍閃電戰為什麼能成功,還不是以綏靖政策拖住歐洲所有國家,自身發展實力,在一定時間段實力壓過其他國家,單純靠戰術再牛逼也不行啊。看看1945年的蘇聯,除了國內駐守,作戰兵員超過800萬,蘇聯有主戰坦克55200輛,各型壓制火炮/火箭炮51700門/輛,共有坦克和機械化步兵師190個,炮兵師10多個,機械化空降師7個,戰術攻擊機:4900架。而美國在歐洲大概250萬人,有主戰坦克11920輛,各型壓制火炮/火箭炮9130門,共有重灌師9個,步兵師3個,空降/空降突擊師2個,海軍陸戰師3個,戰術攻擊機:3210架。陸地上蘇軍就是吊打盟軍,沒有懸念。
而且蘇聯的戰役組織能力優勢太明顯了。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柏林這種集團軍群規模的戰役是美軍從沒打過的。阿登戰役,卡昂什麼的只是集團軍甚至軍規模的戰鬥。美國從沒組織過百萬規模的戰役,這是無法在大陸戰勝蘇聯的原因。
回覆列表
1945年西線盟軍總兵力450萬人 其中英聯邦軍140萬人 美軍260萬人 還有約50萬人的自由法軍 義大利美國第五集團軍35萬人 英國第八集團軍50萬人 因此盟軍總兵力超過530萬人 東線蘇軍兵力大約在六百萬人 蘇軍並沒有多大的兵力優勢
重型坦克:蘇聯is-2 is-3 盟軍丘吉爾 m26潘興
中型坦克:蘇聯t-3485,t-44 盟軍:彗星 m4-76 百夫長
輕型坦克 蘇聯t70 盟軍m24霞飛 斯圖亞特
td 蘇聯isu152 盟軍m36傑克遜
雙方坦克數量雖然都在兩萬輛左右 盟軍坦克質量不如蘇聯 例如m26潘興只裝備了一百輛 m4-76直到歐戰結束也只裝備了一半 但一旦如果盟軍坦克換裝完畢 蘇聯將不會擁有坦克優勢
海空力量盟軍佔絕對優勢
蘇聯在二戰中損失了超過兩千萬人口 而英美法加起來不過死亡一百萬人 加上英法有廣闊殖民地 後備兵源力量遠遠強於蘇聯
因此蘇聯獲勝的希望只在前幾個月 戰爭時間越拖會對蘇聯越不利 如果等到英美戰略轟炸機對蘇聯腹地展開轟炸甚至投放原子彈 後果將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