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角風發作
-
2 # 布衣先sheng
提起張謇,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這位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實業家、教育家,贏得了世人的一致尊重,丁文江曾在他的追悼會上說:“數年前餘在美時,美前總統羅斯福死後,凡反對之者,無不交口稱譽。今張先生死,平日不贊成他的人,亦無不同聲交譽。”
確實,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有這種讓人喜歡的基因,每個人都心甘情願、不求回報地想幫他。張謇早在年輕的時候就有了這種優勢。
張謇雖然做實業風生水起,但年輕的時候在科舉的道路上卻不是很順,考了好幾次都沒考上。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謇進京會試,副考官潘祖蔭早就聽說了他的事蹟,認為憑他的實力透過會試沒問題,可當結果出來後,張謇卻名落孫山。老潘覺得不可思議,就問一個考官熙麟:“是不是你把張謇的卷子漏掉了?”因為熙麟是滿族人,水平不是很好,硬被塞進考官隊伍的,所以老潘第一反應就是肯定是被熙麟漏掉了。
熙麟也知道大家對他有看法,閱卷的時候就留了個心眼兒,把自己透過的卷子都做了記號,免得別的考官陷害他。結果一查,還真不是人家熙麟的問題,張謇的卷子在他這兒通過了,但在潘祖蔭那裡又被刷掉了。這也能看出來,張謇的考試水平確實不怎麼樣。
過了三年,張謇又來考,這回的主考官是翁同龢。翁同龢對張謇也是青睞有加,而且他也聽說了上一屆的事,就專門把張謇找去,想給他透露透露。卻不料張謇不是一個人去的,還帶了一個同學劉可毅。這下說話就不是很方便了,翁同龢只好話裡有話地提了句:“今日時勢,宜統籌全域性。”
會試結束後,翁同龢一份卷子一份卷子地找,突然,在一份卷子的開頭髮現了四個字——“統籌全域性”,正是那天他暗中提示的話,可以肯定就是張謇的,於是毫不猶豫地排在第一。
然而,等名次出來後,翁同龢卻傻了眼——會元不是張謇,而是那天跟張謇一起的劉可毅!至於張謇,很遺憾,又一次落榜了。
原來,那天張謇根本就沒注意翁同龢說的話,還真以為人家翁大人是請他去拉家常呢。不過,跟他一起去的劉可毅可沒這麼笨,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高中會元,隨後又在殿試考中了二甲第46名。
-
3 # 沉默9591897
張謇是中國近代民營企業家,也是民族英雄,可惜生不逢時,成為悲劇英雄,民營企業家憂國憂民,大興教育慈善卻慘淡收場,那是時代的悲劇;今天的民營企業家也是國家財富,不能再被動輒扣上資本家帽子,今天的時代不能再指望企業家過著比普通老百姓還窮的日子還憂國憂民樂善好施廣濟天下,今天的中國應當能包容企業家憂國憂民大膽創新,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有美好的人生結局。
回覆列表
作為江南名仕,張謇彷彿從來不缺朋友,尤其是高中狀元之後,他更是在晚清的官場上如魚得水,廣交名臣與名流,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但,對於晚清的官場,有兩名大臣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是南洋大臣張之洞,一個是北洋大臣李鴻章。
早在張謇未成名之時,兩廣總督張之洞和直隸總督李鴻章就曾禮聘其入幕,但均被其斷然拒絕,並留下一句“南不拜張,北不投李”的豪言壯語。
之後的張謇更是得罪了李鴻章,甚至在甲午年直接上疏彈劾李鴻章,即使這樣,他為什麼還能透過科舉考試,還能高中狀元呢?而且是“作弊”狀元?
一、
在《走向共和》中,張謇和康有為同一年赴京趕考,巧不巧倆人還住在了同一家客棧。
前面我們也分析過,此時的康有為並非真的有名,即使有名,也並非是好名,而是被眾人冠上了“狂生”的頭銜。
康有為狂不假,但對於張謇來講,張也不甘示弱,不僅不示弱,張謇還裝模作樣地向康有為請教《新學偽經考》。
之所以是裝模作樣地請教,是因為《新學偽經考》本就是一本胡說八道的書,他的本意是否定幾千年來的儒家文化。要知道他們進京趕考,考的也是八股文,也是儒家文化內容,也是該書抨擊的古文經學內容。
張謇此舉,舉個恰當的例子就等同於,大家學習了很多年的知識,就要高考了,康有為寫了一本書,告訴大家,大家這些年學習的知識都是假的。你作為一名考生,拿著這本書向同樣來趕考的原作者請教,這不是打他的臉嗎?
所以,康有為面對張謇的提問,一句話沒說,只顧自己看書,是啊,他還能說什麼?
更重要的是,康有為當年有難的時候,託人曾找過張謇,張謇甚至都收過人家的賄賂,不能收了銀子,反過來還挖苦送禮人吧?
二、
考試順利結束,判卷的時候,主考徐桐點名讓大家圍追堵截狂生康有為,他為什麼也反感康有為呢?
其實這也是康有為聞名於朝野的原因所在,1888年他上的《上清帝第一書》,當時就引起了朝廷重臣的反感。
“曾公嘗告人曰:‘康有為託名西學,希圖祿利,不知西無此學,中國亦無此學也。’徐公、志公見其言囂張卑蹈,皆將原書擲還,都下士夫無不鄙笑。”
曾公是戶部左侍郎曾惠敏公,即曾紀澤,曾國藩之子;徐公就是徐桐,當時是大學士,現任為主考;志公是禮部右侍郎志銳,他們都嘲笑了康有為。
而當初康有為拜訪徐桐時,徐桐連門都沒讓他進,於是康有為用一首詩來諷刺他:
“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意思就是說,你徐桐都七十了,老糊塗了,是佔著茅坑不拉屎,該讓位了。所以,徐桐一聽到康有為這三個字,氣得牙根就癢癢。
所以,這次判卷,主考徐桐直接下了命令,凡是發現狂妄的文章,一概不予透過。實際上,這次恩科的第二年,康有為就中了進士。原因是他那次收斂了鋒芒,寫的文章中規中矩,結果考官們把激進的梁啟超試卷當成康有為的了。
三、
其實不僅徐桐反感康有為,翁同龢同樣也反感康有為,劇中他評價康有為:
“其實,(康有為)只不過乃經家一野狐禪而已!”
野狐禪,是禪宗對一些妄稱開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譏刺語,意思是諷刺康有為走火入魔,宣傳歪門邪道。
康有為中進士後,是要拜恩師的,但翁同龢連門都沒讓康有為進,實際上那次康有為拜訪,是為了公車上書之事。
徐桐斃掉一篇優秀文章後,開始把大家往自己的得意門生李盛鐸試卷上引,有拍馬屁者直誇這篇文章好,莫非是你高徒的?徐桐大悅:
“老夫也惟願如此啊,若真是他的,老夫是內舉不避親,就請皇上點他個狀元!”
這官員瞎說什麼大實話啊,結果被翁同龢聽到了吧?
於是翁同龢也挑了一份試卷,跟徐桐據理力爭起來,最終倆人去找皇上,去找太后評理去了,後面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張謇成了狀元!
如果單純從劇情來看,張謇中狀元雖然有僥倖的成分在,但也算是實至名歸,並無異常。
實際上,張謇能中狀元,絕非運氣好,也並非其實力最強,這裡面有翁同龢的全力相助!
四、
早在1882年,張謇作為吳長慶的幕僚,一同赴朝平息戰亂。平息戰亂後,張謇作為其幕僚,寫了《條陳北韓事宜疏》、《壬午事略》和《善後六策》等政論。
張謇的主張是對外強硬,尤其是在北韓事件上,但他所上的政論,並未透過李鴻章的稽核,跟李鴻章的主張也有很大的出入,但他此舉卻引起了翁同龢的注意。
要知道,李鴻章跟翁同龢是不合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張謇已經狀元及第,在翰林院任職。之所以敢大肆上書抨擊李鴻章,一方面其是主戰派,另一方面也有跟翁同龢同陣營的原因。
因為張謇能得中狀元,完全是翁同龢的功勞,為了張謇,翁同龢每次科舉考試都張大雙眼,努力辨認張謇的試卷,但又一次次錯認。直到1894年,張謇第五次進京應試,禮部會試先是考了第60名,又在復考時考了第11名,翁同龢給改成了第10名,這才參加了殿試。殿試時,翁同龢更是直接命令收卷官等在張謇身邊,專門等著他的試卷,甚至在發現張謇漏寫一字後,翁同龢親自提筆替他補上。
這種情況下,翁同龢又極力勸說其餘閱卷官給這個試卷判第一,並不惜以天子老師的身份去向光緒帝舉薦:
"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
不用說,這次,張謇終於如願以償,得中狀元!
五、
其實早在翁同龢賞識張謇之前,兩廣總督張之洞就也相中了張謇,當時是1884年秋,張謇料理吳長慶喪事回到了家鄉。
畢竟張謇曾在吳長慶手下幹活,吳長慶屬於淮軍系,李鴻章的大本營。於是就託李鴻章幫忙,結果李鴻章幫忙是幫忙,是往充實自己的幕僚幫忙:
“北洋又以粵督六月之託,屬袁子久見招,子久並述北洋意,亦辭。”
意思是說北洋也想招張謇入僚,但被其拒絕了,當時李鴻章為了招攬他,可謂費盡心機:
“派人坐一輪船,沿渤海口岸遍詢從奉天省南下輪船中,有則請其赴京,並述北洋延攬之意。”
為了留住張謇,硬是派輪船,逢口岸就問,但還是沒能找到張謇,也沒能說服張謇效力於北洋。
正因為此,才留下來張謇“南不拜張,北不投李”的傳說!
那麼,當時的張謇為什麼不肯投靠以上兩位大臣呢?
按照我們學習的歷史書上講,是因為張謇認為洋務派腐敗無能,不願意為他們效勞,從後來他創辦實業來看,這個理由是恰當的。
其次,我認為,張謇之所以沒有投靠他們,是因為他們幕僚能人太多,去了後,必然會埋沒了自己,比如作為單獨的一支力量,到舞臺上競爭。
最後,那時候的張謇已經跟翁同龢勾勾搭搭,從他先後五次進京趕考可以看出,他是一心想走科舉的道路,從而到京城任職,從後來的結果來看,也確實如此。
但,張謇的狀元並非實至名歸,充其量,算是一個作弊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