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州鬥文

    大語文時代來了——得語文者得天下——今年高考語文為何突然這麼難?

      其實,自去年國家推出高考語文改革政策以來,就註定了今天這個結果,只是很多人並沒有重視當時的政策。

      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語文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的21%以上。

      中小學一共上了20門課,語文佔1/5的課時還要多,語文是工具科,是母語,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前提。

      “今後高考主要考語文,因為要考兩次,數學降低難度,今後高考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語文主要在作文。”

      由此可見,今年的高考,吹響了“大語文”號角時代的到來。“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得得高考”,將不再是傳說。

      為什麼今天語文顯得特別重要了呢?

      首先,這適應了國家發展的需要。隨著中國的崛起,漢語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國際性的語言,中國已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開設了“孔子學院”,漢語的重要性更加突顯。全世界都重視漢語了,我們自己能不重視嗎?因此,對中考與高考的語文進行改革,突出其重要性,就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其次,這是配合民族復興、增強文化自信的需要。民族的復興,首先是文化的復興,文化的復興,首先是本民族語文的復興。透過中考和高考語文的改革與引導,可以更好的激發華人熱愛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增強華人的文化素養與文化自信。

      第三,語文能力,決定著一個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理解能力,進而影響他們的中考與高考,並影響到他們未來生活與工作的理解能力。一個語文基礎不好的學生,有可能在考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等學科時,連題都讀不懂,怎麼可能正確答題?同樣,一個語文基礎不好的人,在未來的生活與工作中,其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工作能力、創業能力,都可能受到某種影響。

      學習語言,是一個民族最好的歷史教育和文化傳承;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最根本性的策略。隨著中國的強大,就象當年的英語成為世界性語言一樣,漢語必將取代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這就是“大語文”時代來臨的背景。

      那麼,未來的學生與學校,要從哪些方面來加強語文的教育與培養呢?筆者以為,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好準備:

      一是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未來的中考或高考,傳統文化的份量肯定有增無減,因此,重要的文言名篇名作,古詩詞等,都要加強。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古詩詞的鑑賞理解能力、以及其他傳統文體的閱讀理解甚至基本的創作能力,將成為一種重要的能力。

      從上可見,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

      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體裁從《詩經》到清詩,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二、高度重視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高考,作文佔60分,是最大的佔分項;中考也如此。作文寫不好,語文的分值肯定低,最終影響總成績。再說,作文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集中反映。因此,得作文得中考或高考,一點不誇張。

      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名著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首先是面要寬;其次,要培育閱讀速度;再則,要多讀名著。從今年的高考來看,語文的量增加很大,如果速度慢,根本做不完;同時,考試的範圍,已不限於課本中的名著和知識了。

      總之,“大語文”時代就這樣來了。學校、學生、家長,應該要快速適應,並做好應對準備。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學開始培育孩子的語文能力,培育他們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因為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

  • 2 # 斑影清晨

    大語文時代是部編版教材問世後和舊教材相比之下而誕生的名詞。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從教學目的都有很大的變化。重基礎、重運用、重閱讀、重文章理解、重寫作,這是大語文時代的新方向。

    “得語文者得天下”緣於高考改革,公共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只有語文的廣度和難度在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所以才說“得語文者得天下”。

    所以語文在學生升學中佔有更高的地位。如何才能幫助學生學好語文呢?

    第一是大量閱讀。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也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重要條件。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的作用,遠遠大於機械的寫作訓練。

    語文成績好的孩子都是特別喜歡課外閱讀。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詞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理解的理解等。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就會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獨特的見解,在說話方面也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

    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勢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有很大幫助。博覽群書不但是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豐富的知識是創造力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增長見識、智慧來源的途徑。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不但要讀,而且還要寫讀書筆記或是書評。

    第二是背誦經典。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到中學畢業時,孩子如果能背誦15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10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2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麼他的語文功底就很紮實。

    孩子記憶的黃金時期——16歲之前,在這個時期,讓孩子大量記誦語言精華,那麼這個孩子就能奠定堅實的語文根底。如果不能在孩子閱讀背誦的最佳時期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將會在學習中困難重重,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在社會生活中難以成為高尚文明有創造性的現代人。

    第三是勤寫日記。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能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我們的想象。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三、五句,慢慢增加。內容也不拘一格,什麼都可以寫,想象的、現實的、國內的、國外的,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

    第四是開闊眼界。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不僅僅只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在廣闊的天地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直面精彩分呈的世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去逛書店、旅遊、看展覽、做採訪、搞調查......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裡,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醜。

    第五是寫好作文。作文是需要靈感的,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全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

    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處處是生活。語文也是一門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學好語文,才能更好地交流溝通,閱讀經典,表達心聲,促進寫作。

  • 3 # 一方數學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浪潮下,大語文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語文時代需要有大語文觀念,大語文思維,大語文課程。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歷千載而愈豐蘊,經浩劫而更輝煌。語文不僅僅是語言文字,還是諸多思想的碰撞,鮮活的歷史事件,精巧的數學推導,精彩的英語故事,有趣的物質探尋,奇妙的化學變化,科學的生物機理,博大的地理萬物,曼妙的舞蹈表演,悠揚的歌聲傳唱………包羅永珍,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處處皆生活。

    數學中的工程問題、路程問題、消費問題等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解決這些問題時,首先要能讀懂題目,釐清關係,這些都是建立在對題本的分析思考上的,需要有語文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英語的語法與漢語的語法有著緊密的聯絡,很多英語閱讀小故事涉及古今歷史人物,文化氣息濃厚;每一處優美的自然環境,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支撐,讓景物更加迷人。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增強,優秀的中華文化是大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各國孔子學院方興未艾,如雨後春筍,來華學習的留學生亦是幾何增長。學習漢語的熱潮,凸顯了大語文時代的人文和底蘊魅力。

    得語文者得天下意在傳遞出一種思想,一種自信,一種任務。

    走進新時代,中國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日”異,經濟大潮的視野下,母語的學習和傳承尤為重要;國家地位的提高,文化的張力和魅力日益突出,華人的文化自信也如旭日東昇;原來很多人都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有一些人盲目崇洋,甚至媚外,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併發揮其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作用和影響,便是我們這個時代華夏兒女得到使命和責任。

    單從教學改革的角度看,原來中考語數英的“三足鼎立”局面已經改變,很多地方已經將英語從150分降至120分,這也就是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語文的“老大哥”地位的穩固和加強。

    大語文時代和得語文者得天下是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和經濟飛速發展的生動體現。

  • 4 # 中學教育簡語

    “語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這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家蘇步青的一句話,讀文解字從牙牙學語開始一直延伸到以後的各種事情,最簡單的閱讀題,如何把腦海裡的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寫在你的試卷中,這是鍛鍊你的一個基礎階段,這是對文章文字的解讀,學習任何一個學科都離不開語文,相輔相成,相互聯絡,不是單純的說數學不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你的語文不好,對文字的理解遠不限於語文。所以說,閱讀思考能力不應只限於語文學科。

  • 5 # 新農村店小二

    得語文者得天下,是近幾年流行的一句話。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是實實在在的真理。

    一,語文科目這方面,僅從教育部推薦的課外名著目錄就可以看出對學生閱讀量的要求是多麼的高。再加上國家正在提倡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古典文化書籍的很多內容也成了重點考察內容。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多了,相當於考試增加了難度。純粹是為了考試而閱讀,而不是出於興趣。

    二,其它科目出題的時候也人為的增加了閱讀量。本來簡單的知識點考察,非要夾雜在某段材料中,學生在本來就時間緊張的考場內,還要花費精力閱讀那些干擾材料,無疑是增大了考試難度。

    總之,得語文者得天下這句話,從另一側面說明了各科目的考試難度是變大了。

  • 6 # 週週的生活記

    語文是各科之母啊!良好的語文素養,對一個人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及情感培養都至關重要!尤其是中國的語文教育基於5000年的歷史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好好學習,對傳承中華文化,弘揚中華文明作用自不用言說!

  • 7 # 味道語文

    “大語文”觀認為:語文教育,是以人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為基點的,因此,語文教育不僅在於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同時在於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美好健康的情感與心理認知、完善和提升學生的自身人格與人文修養。 大語文”是“大語文教育”的簡稱。“大語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級教師張孝純先生創立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突破性的語文教育思想。這種思想主張語文教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並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說四方面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愛全面的、整體的、強有力的培養和訓練。 語文教學與生活的結合,是“大語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語文是情智雙修的學科。中國語文教學界的泰斗劉國正老先生認為:語文知識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並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顧。“片面強調工具性和片面強調人文性都不可取,它們可以很好地融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亞迪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