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回覆列表
  • 1 # 老金jsm

    和全華人民一樣,默默地向抗疫烈士和逝世同胞肅立,默哀!

    驅車去了趟老家,給逝去的親人上墳,祈願逝者安息,生者康安!

  • 2 # 水仙8636

    昨天我和我的家人,然後去祭祀我那些已故的親人們。早上的時候我跟老公一起去街上買了一些紙錢。然後回來的時候跟我們的祖先然後都燒了一些紙錢。當然也帶上了我們家的小寶。因為他爺爺已經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前沒有見過我們家小寶。然後他奶奶讓他跟爺爺磕頭。小寶太小了,釦子的時候都把我了,他的奶奶叫他跪在地上,然後他急得不得了,趕緊站起來。說把他的褲子給跪髒了,趕緊拍打身上的泥土

  • 3 # 清塘荷韻498

    清明節這天,是個和以往不同的一天。和大家堅守在抗疫志願者的崗位上,無怨無悔!✊✊唯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 4 # 對酒一笑醉清風

    清明節早上,我和媳婦帶著孩子去給她父母燒紙上墳,下午回來陪孩子放風箏,風箏讓我媳婦都放到湖裡了,費了老半天才把風箏從水裡拉上來,放完後去買了些生活用品就回家了!

  • 5 # 守護者妳

    在外地回不去只有給俺丈母孃四岔路口燒了些紙錢,雖然我很不甘心現在的生活被妻子拋棄妻離子散一無所有但生活還要繼續

  • 6 # 春天裡的紅楓葉

    清明節這天,我和父親,幾位叔叔,堂弟,還有兩個侄兒給老婆婆,爺爺,奶奶和母親掃墓。天氣陰沉,雨水打在墳塋上,像是在為逝去的親人嗚咽……新葉沉默,映山紅低調。

  • 7 # 頓傑的媽媽

    清明節孩子們放假了,由於疫情,一直沒有在一起吃飯,今天,大女兒帶著孩子一家三口回孃家了,當然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兒子高中生也放了兩天假,也不用網上學習,放鬆一下心情。所以我們是大家聚餐,買了魚買了雞還有牛羊肉,有吃有喝,好不熱鬧,好長時間沒有這麼來心了,雖然有點累,但心裡是很快樂的。這才是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希望再不要有什新冠病毒和什麼非典,搞得人心慌慌,緊緊兮兮的。也真心希望中國的疫情徹底乾淨的一個不留的消失掉,也希望國外的疫情早日清零,還世界一個安定的生活方式,人人都安然無恙!

  • 8 # 中展國際

    【「清明」今天清明節,這些事可以講給孩子聽】今天是4月4日,全國哀悼日。今天,全國的政府機構及駐外機構會將國旗降下一半;全國範圍內都會停止公共娛樂活動。今天上午10點的時候,孩子們,你們會聽到很響的聲音,那是汽車、火車、艦船在鳴笛,防空警報也在鳴響。響聲會持續3分鐘,這段時間裡人們也會停下手頭的事進行默哀,寄託哀思。

    孩子們,當國家遇到了可怕的災難或有重要的人物逝世時,國家會舉行全國性的哀悼活動,來寄託人們的哀思,這個日子就是全國哀悼日。

    今年春節到現在,新冠肺炎的流行對我們的國家造成了很大傷害。儘管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在國內已經逐漸穩定,但仍然有烈士犧牲、數以千計的同胞逝世。

    今天設立哀悼日,就是為了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他們的哀悼。

    孩子們,知道什麼是烈士嗎?烈士是在革命鬥爭、保衛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為爭取大多數人的合法正當利益而壯烈犧牲的人員。

    在這次疫情中,那些為了保護大多數人不被感染病毒而犧牲了自己的人就是烈士,是我們應該一輩子銘記的英雄。

  • 9 # 生活中的李子君

    看了您的問題,我想說我這幾天除了吃飯和洗漱大部分時間就是用來睡覺,這種可以睡到自然醒的狀態真的是太好了,以前工作的時候每天要按時起床,現在不用了,我想大部分人都有和我一樣的想法,前些天同一辦公室的姐姐說,她每天早晨起床都是五點多,感覺很辛苦,因為要給她家的高中女兒做飯,還有上網課打卡,所以真的是不能晚起,她感覺自己很累,都快得了抑鬱症,所以我覺得像她這樣的媽媽們很多,肯定和她的想法一樣,這次清明節小長假,終於實現了可以多多休息的願望了吧。

    其實假如沒有疫情的話,也可以去遠處旅行,現在雖然疫情已經好多了,但是還是不敢去遠處,但是去近處走走還可以的,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美景,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感覺一個字,棒!大家有沒有感覺呢?

  • 10 # 溫迪有話說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26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厚重深遠的文化內涵。它融合了歷史上的寒食節、上巳節等節日內容,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提起清明,可能很多人會不禁說出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

    清明節,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植樹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

    起初,清明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那麼,這種春耕的節氣,怎麼會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傳說故事:

    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相傳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吃的。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打好行裝,悄然到綿山隱居。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古代人清明節有何習俗?

    1.清明節與寒食節

    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因季節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由於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就需準備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備禁火期間食用,相沿成習,遂成寒食風俗。

    寒食節期間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麵粉做成蒸餅,上附紅棗並捏成燕子形狀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麥芽糖調製成的醴酪。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黃色近似今日點心的環餅;有用糯米與雀麥草汁舂合而成,以棗泥或豆沙為餡料的蒸食——青白團子。此外,鴨蛋、棗糕、杏仁粥、凍豬肉、凍魚肉,也是寒食節常用的食品。

    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唐朝白居易有詩句:“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除了禁火冷食,清明節還有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

    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

    2.清明節與上巳節

    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

    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遠足踏青、親近自然。

    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專案,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清明節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傳統,應挖掘清明節的文化內涵,組織舉辦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讓清明節多些文化味,將意蘊豐富的清明文化,更立體化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 11 # 老不服輸

    清明節這天,我車忙,人累。因為路程較遠,我給別人去送石碑,真有點心煩意亂的。另外一個沮喪的原因是:車行至老祖宗墳前,我只能緩緩下車去默哀,祭祀些小食品,但今非昔比,無論如何不能燒紙了。說實話,今日此事心裡有點不痛快,但咱自己絕不能違規違約。

  • 12 # 漠雪

    清明這天,回了老家,去野地的墓園看了看,憑弔一下。又在戶外的村落看了看,一年多又是一年多不回老家了。每次回家,去墓地,就勾起太多的情思,有酸楚,有鄉愁~雖不是范仲淹,卻有著同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全球多事之秋,願人民,尤其是中國這些底層的民眾能夠安居樂業,幸福平安~

  • 13 # 夢想的船

    清明節這一天,掃墓去了。

    看望了離開我們的哥哥和爺爺,春常在,人已走。活在當下。

    媽媽燒飯祭祖,平淡地過了這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有兩面,一面在外一面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