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史匯

    漢武帝劉徹和衛子夫曾度過一段相互扶持,彼此相愛的時光。畢竟人心易變,衛子夫出師漢武帝的時候,雖然漢武帝已經當上皇帝,因為太皇太后竇氏,所以漢武帝這個皇帝當的也不順心,處處受制於人。整個後宮除了他母親,沒有能讓他放心的人。12歲的衛子夫,被平陽公主送給了漢武帝。在漢武帝不順心的日子裡,衛子夫就是漢武帝的解語花。這一寵就是十幾年,由此可見衛子夫當時是非常得漢武帝的心。

    熬死了太皇太后,廢了皇后陳阿嬌,把國家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還立了自己喜歡的人為後。如果是電視劇或小說的話,這就是完美的劇情,該謝幕了。

    可是衛子夫和漢武帝原本很相愛的兩人,隨著時間的流逝,衛子夫年老色衰,衛子夫的兒子權力太大。兩人從相愛到離心,到猜忌,到最後以衛子夫自殺收場。如果衛子夫和當太子的兒子劉據,真是謀反篡位的話,被漢武帝平了,衛子夫和兒子那是罪有應得。關鍵是這是小人的陷害,就這漏洞百出的陷害,難道漢武帝真的沒有看出來嗎?說到底不管是妻子還是兒子,都沒有他的皇位重要,一旦感覺有威脅,哪怕錯殺也要剪除太子的勢力

    衛子夫和劉徹曾度過很長一段美好的時光

    公元前150年,在劉徹被賜封為太子的這一年,有個小女嬰呱呱出生了,她就是衛子夫。衛子夫兄妹幾人,都是平陽公主家的家奴,衛子夫因長的漂亮,唱歌動聽,成了平陽公主家的歌女。公元前139年,年僅12歲的衛子夫被劉徹看中帶回了宮裡。

    漢武帝是在公元前141年登基,雖是皇帝,可是後宮有個老祖宗鎮守。朝中有很多大事,漢武帝並不當家,處處受制約,皇帝當的也不如意。加上皇后的嬌蠻無禮,唯有和衛子夫相處的時候,感覺比較放鬆,比較舒服,因為在衛子夫的眼裡,漢武帝是那麼高大,處處以漢武帝為主。滿足了漢武帝身為帝王的虛榮心。

    或許那個時候漢武帝對衛子夫確實是真心的,不然也不可能寵愛衛子夫長達十幾年,即使後來因為衛子夫漸漸容顏衰老以後,雖然沒有寵愛,但是後位依然穩固。在皇后的位子上坐了38年,陪伴了漢武帝長達約半個世紀。

    後宮不斷有美人,而皇后衛子夫年老色衰

    漢武帝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皇帝,年輕的時候也確實有雄心壯志,把國家治理得很好。隨著熬死了太皇太后,剪除了皇后的勢力,整個大漢朝任由漢武帝是呼風喚雨。

    衛子夫當年也是容顏絕美,可是再美的人也有遲暮的時候,女子的容顏大多可以保持在30歲之前。30歲以後就開始容顏慢慢衰老,臉上起皺紋。衛子夫從十來歲跟著漢武帝盛寵長達十幾年,到後來不再受寵,也是因為衛子夫漸漸的老去。

    鐵打的後宮,流水的美人。衛子夫雖然慢慢容顏不在,可是後宮不斷的出現,各種各樣年輕漂亮的女子,什麼李夫人,王夫人等。隨著後宮年輕鮮活的女子出現,漢武帝早就把心移到了那些年輕的女子身上,和衛子夫之間只剩下當時的扶持之情。也正是因為當年的兩人夫妻之情,讓衛子夫坐穩了皇后的位置,到後來雖然沒有寵愛,可是後衛位是穩固的。

    太子地位太穩固,隱隱威脅到皇權

    在漢武帝廢掉了陳阿嬌之後,立了衛子夫為皇后,接著又立了他們的兒子為太子。衛子夫生的是漢武帝第一個兒子,而且是在漢武帝29歲才有的第一個兒子。

    劉據這一生可謂是順風順水,生長在榮耀之下。自己是太子,母親皇后,姐妹嫁的家族都是他的勢力,加上衛子夫娘家為情,還有霍去病的後代,他們是劉據的表兄弟。都是劉據的人脈。而且劉據為人在朝中評風頗好。隨著太子劉據的勢力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大,這對漢武帝來說就是一種威脅。因為劉據是正當壯年,而漢武帝已經暮年。年老的漢武帝,生怕兒子有一天會奪權。

    劉據曾是兩人的愛情結晶,卻成了眼中釘。剛好遇到有個大臣得罪了劉據和衛子夫,怕劉局當上皇帝以後報復他,所以提前一步陷害了劉據,把劉據牽扯到巫盅案之中。劉據身陷泥潭,無法洗刷自己的清白。被迫反抗,頂上了謀反的罪名。最後全家除了劉據的孫子幾個月大的劉病已,無一活口。獲取漢武帝剛開始只是想打壓太子,剪除一些太子的勢力,隨著牽扯的人太多,死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事情朝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最終太子因不甘被抓受辱自殺身亡,太子的姐姐和妹妹們,包括衛青的長子都死在巫盅案之中。

    最後一無所有的衛子夫,在最後的詔書沒有到來之際,也選擇自殺身亡。或許漢武帝因為死了兒子傷心,或許漢武帝懷念當時和衛子夫的感情,在衛子夫死後並沒有廢后。只是這些對衛子夫來說,可能已經不重要了。

    漢武帝對衛子夫狠心的原因是,衛子夫年老色衰,和漢武帝離了心,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衛子夫有了個好兒子。

  • 2 # 曉霜文史論述

    漢朝民間有這樣一句話:“生男勿喜,生女勿卑,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我們經常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來抒發自己對對方得愛意。我也相信,衛子夫和劉徹也曾是對方心尖上的人。

    都說亂世出英雄,衛子夫就是那個時代的女英雄,她,一介平民,魚躍龍門成為權傾天下的皇后,整整三十八年的歲月,她都毫無保留的奉獻給了皇宮。那麼最後兩個人為何會走到對立的局面呢?讓我們從他們的一生來分析一下。

    首先,初登皇位,不能掌權,衛子夫是他的解語花。

    劉徹繼位之初,左有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右有王太后手握重權,朝廷官員多是出自這兩個家族,劉徹沒有自己的親信,在朝廷上看似風光無限,時則處處受制,不能展開拳手施展抱負。

    而衛子夫的出現讓他內心的鬱悶,有處訴說,得以疏解,子夫經常用她在民間所見所聞開解劉徹,讓他對天下民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個時候他們是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夫妻。

    其次,整頓朝局,用人不問出身,提拔寒門子弟。

    竇太后去世以後,竇氏子孫勢力大不如前,劉徹看準時機,從天下選拔人才,只看能力不看出身。開始提拔寒門學子,遏制朝堂上貴族勢力的發展,朝廷需要新鮮的血液進行革新。

    平陽公主真的是大漢的一顆福星,她先是把衛子夫送個了劉徹,後有舉薦了馬奴衛青,如果說衛子夫以色侍人,難麼衛青就是靠實力說話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放在別處可行,不能說衛青沒有靠裙帶關係,但是如果他沒有真刀實槍的能力,也做不了漢朝的大將軍,讓匈奴人聞風喪膽了。

    衛家的風光,在衛青去世以後就一落千丈,不復從前。衛家只是漢武帝實現夢想的一局棋。用完了總要拋棄一旁的

    劉據雖然是太子,但漢武帝仍是壯年,身體要多好有多好,巫蠱之禍的時候劉據的孫子都有了,即使沒有混亂估計也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做太子做到老死的人。

    再次,年老色衰,沒有靠山,成也劉徹,敗也劉徹。

    衛子夫做了漢武帝三十八年的皇后,生有三女一男,曾經的恩愛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消失不見了。

    自己年老色衰,朝廷上衛青和霍去病都不在了,子夫沒有了靠山,劉徹能給她無尚的榮光,也能把她打入地獄。成也劉徹敗也劉徹。也許他從心裡也是看不起這個平民出身的皇后,終究是讓她從哪裡來,還到哪裡去了。

    複次,後宮只問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劉徹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年紀輕輕的就離開了人世,留給後人的永遠是那張年輕的容顏。

    司馬相如的《長門賦》讓漢武帝更加懷念這個過早離開自己的女子。她的音容笑貌永遠是年輕的。

    漢武帝晚年,身邊美女不斷,前有李美人,後有鉤弋夫人,你來我往,好不熱鬧。而此時的衛子夫已經沒有任何籌碼了。

    綜述

    本該永生相伴的夫妻,卻在同行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分道揚鑣。

    劉徹皇帝做的久了,許多感情都麻木了,他的眼裡只有自己的江山社稷,早就沒有了兒女情長。和衛子夫數十年的夫妻,曾經的美好都記不清楚了。

    衛家失勢以後,晚年的漢武帝依舊不放心衛青在軍中的影響,怕太子劉據傭兵造反,所以她一直在等機會清除衛家在軍中的勢力。江充明白了這一點,所以製造了巫蠱之禍。最終太子劉據自殺,衛子夫也永遠的離開了皇宮,死後無牌無靈位無祭奠。

    成也劉徹,敗也劉徹。

  • 3 # 汪小金和汪小多

    色衰而愛馳,漢武帝的後宮不缺乏年輕漂亮的夫人妃子,從古至今有哪個皇帝對某個皇后妃子情深義重的呢?

    衛子夫是所生的太子的治國理念與漢武帝大相徑庭,太子劉據寬容,友善,憐憫弱小,仁慈,而漢武帝嚴厲好戰,子不類父

    衛氏的勢力太大,國舅衛青還是漢武帝的姐夫手握重兵,大司馬大將軍,英年早逝的霍去病也是衛子夫的外甥,二人都是戰功赫赫的人物。就連霍光也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而漢武帝對衛青也是特別信任,衛青去世後,漢武帝對衛家的信任彷彿也隨之消失了

    巫蠱之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江充的構陷和漢武帝的疑心,才導致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雙雙自盡,還死了好幾萬人。後來真相大白,漢武帝還建了“思子宮”而對於皇后隻字未提,心裡只有兒子沒有妻子。

    漢武帝后宮有記載的只有那麼幾個,陳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大力幫助武帝繼位,最後被廢長門宮,曾經的金屋藏嬌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鉤弋夫人,立子殺母制

    李夫人,紗巾遮面,用心良苦,

    可見感情對於漢武帝來說微不足道

  • 4 # 華裳LED

    簡單點講,因為漢朝外戚專權很普遍,漢武帝非常痛恨外戚做大操縱皇權,再加上武帝很強勢所以他必須把外戚打壓下去,為後面的接班人掃清這個障礙。

  • 5 # 歷史笑春風

    漢家對誰不狠心?自從漢朝建立之初,這種刻薄寡恩的習慣就流傳下來了。這可能是他劉家的傳統。

    漢高祖劉邦建國之後,對他父親說,看自己建的家業有多大。把天下看作自己的私產,為了這個家業有什麼事幹不出來呢?

    於是建國之後,為了這個家業,先殺功臣,再殺異姓王,後要求非劉氏不王,再後來連呂后的外戚都殺了。

    晁錯因為建議削藩安劉氏,七國之亂一起便被滅族,李陵因為投降被滅族,戾太子劉據因為起兵自衛被殺滿門。翻開漢史,到處都是血淋淋的。一言不合,便誅九族。在這樣的朝代,皇帝哪管自己想得有多麼荒謬,只管去做就是了。

    衛子夫出身寒微,以色事人。雖有外戚立功匈奴,受寵貴為皇后。可在皇帝眼中,色衰愛弛是自然的事。外戚已經沒了再建軍功的能力,宮內又有年輕貌美的競爭對手,再加上小人離間搗鬼,武帝偏聽偏信,大禍終於釀成,太子已死,皇后還能當嗎?唯有以死明志。

    有人說,這是漢武帝英明,為了防止外戚掌權。可把賢明的皇后和太子殺了就能阻止這一切嗎?這只是漢武帝年老昏聵,骨肉相殘罷了。

    漢家對待所有的人,都冷酷無情。君哀衛子夫,何不見,還有鉤弋夫人在後面。

  • 6 # 南朝居士

    後世都在批判漢朝的外戚專權,西漢外戚專權,諸呂之禍,並且西漢就是亡於外戚,東漢皇帝依然選擇外戚,並且皇帝小時候受外戚欺負,好不容易依靠宦官奪取權力,臨死前依舊選擇外戚輔政,讓自己的兒子受外戚欺負。

    這麼看的話,那兩漢皇帝都是傻子,魏晉南北朝和隋唐的皇帝,也都是傻子。

    但是,有沒有想過,外戚是皇帝培養起來的政治勢力?“外戚專權”只是皇帝構建權力平衡中的重要一環。

    東漢政治是外戚、宦官、士大夫集團三足鼎立,外戚、宦官再怎麼專權,皇帝依舊是貨真價實的皇帝,桓帝靈帝都是有實權的。

    漢獻帝為什麼只能做傀儡?顯然,沒有了內廷,也就是外戚和宦官勢力,權力平衡的打破,不是在董卓,而是何進被殺,袁紹衝擊皇宮,殺了宦官,內廷被清理出局,外廷一家獨大,

    外戚和宦官,是內廷的代表,西漢從劉邦立國開始,外戚就是政治勢力的主流。

    漢武帝上位後,也需要提拔自己的政治勢力。

    外朝是丞相的地盤,皇帝想插手,其實是很困難的,那麼,只有自己的秘書班子奪取丞相的決策權,把丞相架空了。

    所以,漢武帝讓衛子夫做皇后,目的就是培養一股新的政治勢力,來對抗外朝士大夫集團,

    衛青、霍去病都是這樣的基礎上提拔起來的,也是重點培養人才,包括後來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目的也是一樣,培養李夫人,是因為衛氏勢力太大了,有反噬的威脅,就不得不重新提拔新的外戚。

    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用外戚?

    因為外戚安全,外戚是直接從底層提拔進中樞的,沒有權力基礎,跟外朝官員很難融合,一旦不聽話了可以隨時消滅,

    而且,外戚是太子的舅舅,是太子繼位後可以依靠的人,等舅舅有威脅了,太子可以提拔自己的小舅子,新的外戚取代舊的外戚。

    到了漢武帝后期,太子勢力已經很大了,丞相公孫賀和他兒子公孫敬聲是太子一黨,衛青的兒子長平侯衛亢是太子的人,朝廷大臣也多是太子的人,皇帝感到威脅了。

    所以,漢武帝必須剪除太子的羽翼,先滅掉丞相公孫賀家族,再滅掉衛氏外戚,太子就能安分一點了。

    巫蠱之禍實際上是漢武帝自導自演的,目的就是讓太子收斂一點,安守本分。

    對於衛氏外戚,沒什麼可惜的,他們從被提拔那一天起,就註定了以後的命運,如果沒有漢武帝,他們可能就是公主家的家奴。

  • 7 # 國史春秋

    漢武帝痴迷仙術,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秦始皇被徐福忽悠了好幾次,致死也沒有見到神仙一面。漢武帝也經常上當受騙,甚至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輪番的誆騙和利用。晚年,漢武帝的性情更是反覆無常,加上身體上出現疾病,所以變得更加妄想多疑。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家族因用巫蠱詛咒武帝,事發後公孫賀被滅門,武帝的兩個女兒陽石公主與諸邑公主牽連其中,結果也被武帝決死。事情到此不但沒有結束,而且掀起了一場地更大的腥風血雨。

    不久,酷吏江充上書漢武帝說:陛下之所一直精神萎靡,身體恙魘,其實是宮中還有巫蠱在作祟。武帝深信不疑,命江充徹查。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巫蠱,江充完全是居心不良,因為他曾經與太子劉據有積怨,而武帝去世他就會失去靠山,所以不得不為前途未雨綢繆。恰好此時武帝與太子產生隔閡,兩年多來,父子二人都沒有見過一面,江充覺得這正是除掉太子的天賜良機。因為武帝最痛恨巫蠱,因此江充繼續在巫蠱上作文章,藉機陷害太子劉據。

    既然江充早有預謀,所以很快就在太子的宮中挖出了詛咒武帝的“木偶”。此時太子劉據當然明白江充是在加害自己,於是要求面見武帝澄清事實。而江充怕計謀暴露,於是拼命阻攔太子面見武帝。太子無奈之下,只好找母親衛子夫商量應對措施。為了不讓江充的陰謀得逞,衛子夫支援太子將江充擒殺,於是宮中出現混亂。

    從來都不乏渾水摸魚之人,宮中的混亂又讓別人看到了機會。原來,當時的二師將軍李廣利也想扳倒太子劉據,好讓自己的外甥昌邑王劉髆上位,於是親信丞相劉屈氂連夜跑到甘泉宮面見武帝,說太子劉據舉兵謀反。武帝雖半信半疑,但還是派劉屈氂率兵前去“鎮壓”。衛子夫當然不會讓兒子坐以待斃,於是把自己的守衛全部交由太子指揮,太子又假傳聖旨釋放官獄囚徒,最後又煽動了一部分長安百姓,與劉屈氂及隨後趕到的胡人騎兵展開激戰,戰鬥持續五日,傷亡數萬,血染長安。最終太子劉據失敗逃亡,而此時的衛子夫百口莫辯,在武帝的逼迫下自盡。

    那麼,武帝為什麼對衛子夫那麼狠心呢?

    其實,不是武帝對衛子夫狠心,而是對任何人都不講情面。

    首先,武帝的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陳阿嬌還是他青梅竹馬的表姐,失寵後被幽禁於長門宮,阿嬌為得到武帝的回心轉意,特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武帝雖對司馬相如的才華讚歎不已,卻對陳阿嬌置之不理。最終,阿嬌鬱鬱而終。雖然阿嬌有錯在先,但武帝的做法也太過無情。

    其次,整個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武帝的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三子孫子(劉據之子)直接或都死於武帝之手。

    晚年為傳位於幼子劉弗陵,特意賜死其母親鉤弋夫人。

    總結: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但殺伐果斷、冷酷無情,無論對親人、家人還是大臣、外人一向如此。在漢武帝的心裡,權力的重要勝過一切,所以他不允許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只要有人觸碰了他的這道底線,武帝從來都是六親不認,因此對衛子夫心狠也就不足為奇了。

  • 8 # 愛讀歷史的小姑娘

    衛子夫原本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的一名歌姬,有一次漢武帝去帝廟祭祀,順便去姐姐家做客。當時的平陽公主為了好好招待自己的弟弟,就就讓家裡的歌姬們出來現藝。眾多歌姬一出場,長相漂亮的衛子夫一眼就被漢武帝看上了。這時候平陽公主就特意讓一個人為劉徹表演,漢武帝當即寵幸了衛子夫封她做了衛夫人家。衛子夫原本就是秉性善良溫柔謙和再加上精通歌舞音律,因此很受漢武帝喜愛,先後為漢武帝生下長皇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古代都有立長直說,因此長皇子很受漢武帝器中,衛子夫也母憑子貴成了皇后。而衛子夫的死也源於長皇子劉據,漢武帝徵和二年,本就與劉據有仇的漢武帝寵臣江衝為了搬捯太子,在太子宮中埋下巫盅,陷害太子,太子不得已起兵,但最終遺憾失敗,事後太子在逃亡途中被殺,當時的漢武帝怒氣未消遷怒於衛子夫,派人收繳了皇后的綬帶,衛子夫看到自己年老色衰失寵多年,兒子被殺,對漢武帝也是痛心失望,最後懸樑自盡。縱觀衛子夫與劉徹的一生,源於情,滅於不信任。難怪古人長雲伴君如伴虎,衛子夫與劉徹即是夫妻同時也是君臣。

  • 9 # 四川達州人

    當然是對衛子夫的行為不滿。

    其實,漢武帝對衛子夫非常不錯。

    衛子夫出身低賤,本是平陽公主的奴隸,因為漢代公主都喜歡給皇帝兄弟送女人,而且平陽公主與漢武帝感情很好,衛子夫偶然在平陽公主府被漢武帝睡了,平陽公主就順水推舟送衛子夫給漢武帝。結果衛子夫懷孕了。

    漢武帝非常興奮。當時漢武帝已27歲,自14歲登基至今沒兒子,各地諸侯王當然各是蠢蠢欲動,朝中大臣則非常緊張,衛子夫的懷孕給予了漢武帝非常重要的信心,安撫了朝臣。

    隨後戾太子劉據誕生,漢武帝終於擁有了第一個合法繼承人。皇后陳阿嬌嫉妒得要死,因巫蠱被廢,漢武帝冊衛子夫為皇后,兒子劉據為太子,說明漢武帝是非常中意的。

    接著,漢武帝提拔衛青及霍去病,形成如日中天的衛霍軍事貴族集團,也充分說明漢武帝對衛家的看中。此後太子集團膨脹,連丞相公孫賀都是衛子夫的姐夫。

    最終,巫蠱案爆發,是整個非衛氏貴族階層對戾太子、衛子夫、公孫賀等勢力聯盟的聯合反撲。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衛青霍去病死去,戾太子失去幫助。

    二、公孫賀父子罪有應得。

    三、衛子夫女兒諸邑公主不舉報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詛咒漢武帝,坐誅。漢武帝對衛子夫管教子女的成果極其不滿。

    四、戾太子本身有巫蠱行為。畢竟江充挖掘太子宮,戾太子不可能不派人跟隨。

    五、戾太子狗急跳牆,矯詔殺江充後急忙去問衛子夫。衛子夫也是非常猛,立即以皇后印徵調車馬、僕役、射卒,協助兒子發動叛亂。戾太子隨後派人佔領倉庫,發放武器給市民。漢武帝沒等到戾太子請罪,才下命令平叛。

    所以,當戾太子失敗逃亡後,漢武帝派遣官員收回衛子夫的皇后印綏,衛子夫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只能自殺。

    這就很清楚了,戾太子巫蠱在前,偽詔殺大臣與中,假奸臣造反名義脅迫首都市民發動叛亂於後,造成死傷數萬人的殘酷結局。對於案件的定性,別說漢武帝過後醒悟戾太子被人挑唆逼迫才叛亂也沒給予平反,就是漢宣帝掌握權力後無法,不能也不敢去翻這個案,只給祖父劉據上戾太子的追諡,給太祖母衛子夫一個思皇后的追諡。

    為啥?

    思者,追悔前過也。

    衛子夫以皇后的身份協助戾太子反叛,以妻叛夫,都是確鑿的罪行。這也是漢武帝對衛子夫的定性。不可寬恕也,能夠讓其自殺已經是漢武帝的仁慈了。

  • 10 # 楊朱學派

    衛子夫是漢武帝一生的摯愛。最後卻被漢武帝滅門。這並非是劉徹年老糊塗。而是因其信奉法家思想。

    在《韓非子•八奸》中,列舉了對國君有巨大威脅的八類人。其中“同床”被列為首位。

    在《韓非子•備內》中,認為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母親便欲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把太子和皇后當成死敵的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蘇文,以巫蠱之禍誣陷太子。致使太子、皇后衛子夫死於巫蠱之禍。整個皇族被漢武帝屠戮殆盡。

    除了骨肉至親外,法家還把群臣當成威脅——人臣太貴,必易主位。於是,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

    依據法家此論,國君的母親和同母姐姐,是母憑子貴、姐憑弟尊。此二人與國君同乘一條船。所以,大漢的太后和長公主都很有權勢。甚至很多國家大事、重大決策,太后、長公主都可以替天子做決定。

  • 11 # 無月文化館

    從漢武帝一生的經歷來看,劉徹真可謂是一個風流皇帝。

    劉徹是一個懂得享受,不拘一格的人。

    寵幸身份卑微的衛子夫,啟用她身為奴僕的弟弟衛青,都顯示出漢武帝做事的魄力。

    劉徹是敢於放權的人。

    他一路將衛子夫扶上皇后寶座,也敢於給衛青兵權,讓他領著大漢絕大多數的兵力和軍備,出境作戰。

    他看著衛氏一族從奴僕扶搖直上,成為僅次於劉氏皇族的一支,這過程中,衛氏一族中有皇后、大將軍、丞相等顯赫人物。

    但漢武帝之所以成為一代雄主,表明他不是個昏庸的人。

    劉徹會放權,還會收權,他是一個權力的操控者,權力於他而言,收放自如。

    衛青死後,衛氏一族的作用驟降,但是人生而貪戀權柄富貴。

    已經到手的權勢,衛氏一族怎會甘心交出來。

    但是任由衛氏發展下去,必重演外戚專權的戲碼。

    何況恩威賞罰,空間有限,原來的不把位置讓出來,新晉的有價值者如何得到封賞呢?

    這時候就能看出來劉徹是一個徹底的政治人物,找了個巫蠱案的由頭,就一路打壓衛氏,直至最後,衛子夫自盡而死。

    劉徹不是個色迷心竅的人,後來,他快死時,還賜死鉤戈夫人,也是為的大權不旁落,可見,女色並不能控制劉徹。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12 # 虎牙萬寶閣

    我是吾盂,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因為漢武帝覺得自己的枕邊人要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

    其實漢武帝對待衛子夫是非常不錯的。衛子夫和他的弟弟衛青,都只是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府的家奴。

    平陽公主將衛子夫舉薦給漢武帝之後,漢武帝對她很是寵愛,甚至在廢了陳阿嬌之後,讓衛子夫做了自己的皇后。

    後來抬舉衛子夫的弟弟衛青讓他有建功立業的機會,甚至還將自己的姐姐平陽公主嫁給了他。

    從一個家奴到一國皇后,在衛子夫生下劉據之後,漢武帝將他立為了太子。可以說衛子夫得到了她想得到的一切,丈夫的寵愛,尊崇的地位,在漢武帝的心裡,衛子夫一家應該對自己感恩戴德。

    可是很可惜,後來發生了巫蠱之禍。漢武帝的心裡當然很痛惜自己最寵愛的女人,最喜歡的兒子要置自己於死地,最可悲的是,這一家子,還是自己一首提拔起來的。

    加上漢武帝當時已經年老,疑心很重,他認為太子劉據有殺了自己取而代之的動機,而且,太子要謀反,作為他親孃的衛子夫肯定是知情人,但是她卻一點也不肯顧惜自己,反而,幫著自己的兒子一手謀取自己的江山,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孤家寡人。

    所以在盛怒之下,對自己的兒子媳婦都沒有手軟。

    當然,最後證實太子是被人陷害,可憐的衛子夫更是很無辜,可是沒辦法,已經死了,活不來了。

    其實我想,如果能給漢武帝時間冷靜思考,夫妻父子多一些信任,悲劇也就不會產生。所以我認為,漢武帝從心底是不願意對自己的兒子老婆這麼狠心的,他只是老了,疑心重,覺得誰都要害他,腦子壞了。

    以上是個人觀點。

  • 13 # 冰洺墨搖

    衛子夫,西漢時漢武帝第二任皇后。她的名字叫什麼,史書並無記載,子夫只是字,歷史稱之為孝武衛皇后(諡號思,所以也稱之為孝武思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他是太史令司馬遷唯一對之稱讚的后妃,她的德行是漢朝歷史乃至中國古代史都是有名的。從一個歌女,一躍成為執掌西漢漢武帝時期後位達38年之久,衛子夫在中國曆代皇后中,她的評價相當高,有賢后之稱!

    衛子夫掌後位38年之久。她只不過是一個歌女,不過就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的一個歌女,機緣巧合見到衛子夫,被她的才情和美貌吸引。一年後,在遣散名單中漢武帝看到衛子夫的名字,隨後想起她來,而後一步步登上後位。她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為西漢,為漢武帝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死後尊享榮耀,陪葬茂陵。而衛子夫,如今,只剩下遺址,思後陵早已不見蹤影。

    回到主題,漢武帝為何後來對衛子夫那麼狠心?不得不說到史稱巫蠱之禍的事,說到這,我想說說為何江充的一面之詞可以讓很容易調查清楚的事最後卻演變成衛後為尊自盡,戾太子劉據含恨自盡了?衛子夫在宮中受寵,使得外戚勢力越來越強,逐漸與皇權分庭抗禮,衛青和霍去病乃漢武帝時期手握重兵且軍事指揮才能卓越,為西漢漢武帝朝屢次立下戰功,而這兩人一人是弟弟一人是外甥。哪怕他們去世,衛後這邊外戚的勢力依然沒減多少。比如衛後的姐姐的丈夫公孫賀位列三公,官居宰相,又比如衛青的兒子衛伉,都是在巫蠱之禍中被迫致死,這就是漢武帝為了防止太子勢力過大而逐漸消除羽翼。本無可厚非,為了太子以後登基不受外戚擺佈,這樣做也可以這樣理解。但晚年的漢武帝猜忌多疑,太子劉據又在奸人冤枉之下被迫起兵殺江充,最後卻誤以為造反,後自殺。漢武帝隨之收回衛子夫的皇后綬印,衛子夫為自證清白,含恨自盡!

    大致經過就如此,猜忌多疑,衛後外戚勢力威脅過大,就是導致本該很簡單的調查結果演變成血腥的冤案。巫蠱之禍的演變,不過只是後宮之間的一種心理上的一種發洩,雖然漢武帝朝嚴禁巫蠱,但把矛頭直指太子時,漢武帝為何如此輕易的為之,就在於衛後在長達38年的皇后生涯裡,與她有關的嫡系親屬不斷湧入朝廷內部,產生了龐大的外戚勢力,這也成了漢武帝晚年心頭的一塊病,也許漢武帝只是想減弱外戚勢力,最後沒成想逼迫之下太子被逼起兵,認識到錯誤後召見太子,可派出的人因擔心被殺,誣告太子謀反。太子起兵,衛後預設還是叫太子起兵,不得而知。巫蠱之禍始於江充,而衛後和太子劉據決策失誤導致火球越滾越大。衛後自盡後,被葬入亂墳崗,後漢宣帝繼位,改建,稱之為思後陵!

    衛子夫,漢武帝時期最受寵愛的人,哪怕年老色衰,漢武帝從沒想過廢后而改立她人,哪怕寵愛如李夫人,勾弋夫人等等佳人,衛子夫的後位從未被動搖。不曾想,巫蠱之禍的誕生,導致衛後蒙冤自殺,死後也未能陪夫君左右,生而同寢死後同穴這樣一個願望都不能實現。她是幸福的,是漢武帝對她的愛讓她登上一個女子所能登上的最高巔峰,讓她得以在歷史留下賢后的美名。但她也是不幸的,一生都恪守德行,一生都在做著皇后該做的事情,死後卻不能享尊榮,陪同丈夫一同葬在茂陵。注:漢武帝時期,並無合葬,李夫人的墓在茂陵旁邊,也就是陪葬。也許這與她們而言,等同於合葬吧!

    也許,唯一能讓她感到欣慰的是,隨著劉詢(劉病已)的即位,西漢最高統治者,還是到了衛子夫的這一脈上,雖然晚了幾代。劉詢的即位,史稱漢宣帝,他為其恢復了名譽和地位,重新奉牌位入宗廟,稱“孝武衛皇后”,與劉徹的宗位一起接受劉姓子孫的膜拜,同時置皇后陵園以皇后禮重新安葬。最值得一提的是漢宣帝為她追縊號“思”,衛子夫又被稱為衛思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縊號的皇后!

    最後補充一點:思後非廢后。

    因《漢書·外戚傳》中李夫人篇中“及衛思後廢后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一句,所以有衛子夫自殺前已被廢后的質疑。

    持異見者認為,班固這句“衛思後廢后四年”,是為下文霍光追尊李夫人為孝武皇后做鋪墊。如果班固在上文中沒寫“衛思後廢后”五字,那麼承接下文的追尊行為則會名不正言不順。而後來漢宣帝之所以能夠追諡衛子夫曰“思”,正是由於她沒有被廢的緣故,因為廢后是沒有資格獲得諡號的。

    首先,《漢書·外戚傳》衛皇后傳記篇為“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策收皇后璽綬,自殺”。可見,武帝之“策”的內容即為“收皇后璽綬”一項,而非“不可以承天命”、“罷退居某地”。這就有兩種可能,一是收璽綬時衛子夫自殺,正式的廢后詔書還未來得及下,廢后程式終結;二是武帝只是暫時收回皇后實權,待太子起兵事塵埃落定後再做出是否廢后的決斷。

    其次,根據班固在《漢書·外戚傳》中的記述可知:《外戚傳》中但凡被廢的皇后均在個人篇幅內交代被廢事宜,改稱“廢后”並以此結束。而衛子夫傳記部分則從開始到結束,無論是自殺、追諡都未曾出現一個“廢”字。全篇以“孝武衛皇后”開始,間以“子夫”、“衛後”、“皇后”,並以“思後”結束,不同於其它明確被廢黜的皇后。

    再者,《漢書》眾皇帝《紀》中,廢后大事皆有記載,俱言“皇后某氏廢”,而衛皇后為“皇后自殺”。

    最後,《漢書·武五子傳》開篇:“孝武皇帝六男。衛皇后生戾太子,趙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齊懷王閎,李姬生燕刺王旦、廣陵厲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不僅將衛子夫依舊稱為皇后,且將身為宗子的劉據置於漢昭帝劉弗陵之前。

    衛子夫,雖以悲慘的方式結束一生。但依然贏得了後世的稱讚!而她,一代賢后衛子夫!史稱孝武衛皇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除了做服裝廠還有其他什麼行業可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