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李說電影迷
-
2 # 山水易
隋唐演義電視劇在小時候看的時候,我們這些九零後的人非常的神往,每次程咬金和秦叔寶等人出廠的時候都特別的興奮,因為他們代表了不只是他們自己,更是承載了我們當時的情懷,雖然電視劇中的劇情被合理的情況非常多,可是當時還小的我們跟們看不出其中的漏洞,今天咱們來說一下李世民這個人物,在隋唐演義中李世民是被美化的一個人物。唐朝回憶錄,歷史上真實的李世民,並不像隋唐演義那樣寫的。
他的形象是一個儒將,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而奔波著,為了儘早的結束這個亂世到處攻打那些致使民生塗炭的諸侯,甚至當自己的功績足以威脅到太子李建成的時候,他還是表現出自己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最後在隋唐演義中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將李世民圍在宣武門,雖然李世民帶著眾多的將領,但是他們都是沒有兵器的人,按照當時的結果來說,李世民肯定是敗了,鐵定會被自己的哥哥殺了,但是李世民靠著自己一群沒有武器的手下贏了,還把太子給殺了,這就有點不合常理。
對於這個劇情來說,你為了洗白李世民殺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的事,這都可以,但是你這把觀眾都當三歲孩子來騙這就有點過分了,李世民沒有辦法,只能上書當時在在位的李淵,說太子謀反被我殺了,李淵流著淚把李世民封為太子,並且自己隱居宮內,一起政事都交給了,李世民處置,幾個月都李世民就登基了。歷史上的李世民可沒有這麼仁義,歷史上的李世民從小就野心勃勃,在還是隋朝的時候,他就出現在了隋煬帝的面前,隋煬帝當時被突厥人圍在雁門關。
當時好多人為了表現自己,就帶著兵馬火速前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當時隋煬帝見一個身穿白袍銀甲的將領,在突厥人的大軍中左右衝殺,就問自己身邊的人,這是誰,才知道這是唐國公的次子李世民,從此李世民就作為一個能戰善戰的將領出現在了歷史的舞臺上。隨著楊廣傾全國之兵征戰的失敗,他還不聽群臣的勸告,不是他不聽勸告,而是勸他的人都被他殺了,凡是敢說話的人都被他罷官免職,本來如日中天的隋朝一朝覆滅,隋朝的滅亡已經是板上釘釘了,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卻沒到稱帝自立的打算。
因為李淵一生就沒有過什麼野心,但是他兒子李世民就不同了,他瞞著自己的父親聯絡在隴西的軍閥,請求他們支援自己李家,最後得到了隴西軍閥的擁護,得到了足夠的兵馬和錢糧,李世民和自己的父親李淵約定,如果造反成功了,得立我李世民為太子,因為連造反的計劃都是我自己制定,我該得到我想要的,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李淵稱帝登基了,但是他卻沒有封李世民為太子,因為那時候人們對於把自己的位置傳位嫡長很在乎,李建成其實並不比李世民差,太子李建成也是能戰善戰的人才,對於政事也非常的在行。
並且對兄弟非常的友好,和李世民不同,李世民和自己的兄弟非常的不合群,鑑於前面的王朝對於皇室互相殘殺的教訓,李淵覺得把皇位傳給李建成很合適,雖然沒有遵守和李世民的約定,可是李世民畢竟是他的兒子,兒子根本沒資格管自己父親所做的事,但是李淵還是小看了李世民的野心,太子李建成一直在朝中管理朝政,而李世民一直在外征戰,軍權當然在李世民的手上,並且李世民對守衛皇宮的禁軍加以收買,看準了機會,在齊王李元吉要出征的時候,太子李建成送別李元吉送別,把他們兩個人堵在了這個有名的事發地,終於釀成了慘劇,其實李淵也要付責任的,因為非常的明顯,太子李建成根本不能把李世民壓在腳下。
而李世民的野心一直以來就存在,他的優柔寡斷造成了自己兒子互相殘殺,如果他早點廢掉太子,讓李世民做太子,或者拿了李世民的兵權,就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李世民的殺了自己的兄弟這件事也成了李世民的軟肋。
他在登基後,為了掩蓋自己的這個汙點,設立凌煙閣,對功臣不僅給錢財的封賞,更給名譽上的肯定,開言納諫,凡是自己哪做的不好,讓臣子們直接說,哪怕是罵自己,他都不生氣,甚至還賞賜了罵他的魏徵,開創了秦皇漢武,之後的貞觀之治。
-
3 # 大鯊魚資訊
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間,就為爭奪皇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本來,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勞最大,他又網羅了尉遲敬德、秦叔寶、李靖等這些著名將領,廣泛結交知名人士。所以,他的勢力無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後,也統領一支軍隊,打過一些勝仗,雖然沒有李世民那樣雄厚的實力,但是,他有太子這個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親國戚聚集在他的周圍;他長期留守在關中,在京城長安一帶有堅固的基礎,甚至宮廷的守軍(玄武門的衛隊),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還把齊王李元吉拉攏過去。總的來說,李建成和李世民是旗鼓相當。
唐高祖武德九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發他們在後宮胡作非為。高祖大吃一驚,說:“竟有這樣的事”?李世民說:“不但如此,他們還幾次想謀害我。如果他們得逞,兒就永遠見不到父皇了!”高祖說:“你講的事情,關係重大,明天我要親自審問!”當天夜裡,李世民調兵遣將。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親自率領長孫無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門附近。守衛玄武門的將領叫常何,原來是李建成的心腹,但已經被李世民收買過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臨湖殿,發現情況異常,立即掉轉馬頭往東宮跑,只聽有人喊:“太子、齊王,為什麼不去上朝?”李元吉回頭一看,正是對頭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連向李世民發了三箭,都沒射中。李世民對準李建成回射一箭,李建成從馬上摔下來,斷了氣,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被尉遲敬德一箭射死了。
三弟兄火併的時候,唐高祖正帶著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遊玩。忽然看見尉遲敬德匆匆趕來,高祖就問:“你來這裡幹什麼?”尉遲敬德說:“太子、齊王叛亂,秦王恐怕驚動陛下,特派臣來護駕”。高祖大吃一驚,忙問:“太子、齊王現在何處?”尉遲敬德說:“已經被秦王殺死了”。高祖十分難過,吩咐遊船靠岸,回頭對裴寂等人說:“想不到會有今天這樣的事發生,你們看怎麼辦?”蕭和陳說:“建成、元吉本來就沒有大功,秦王功德蓋世,深得人心,理該立為太子”。高祖說:“我本來也是這樣想的”。尉遲敬德忙說:“外面還沒有完全平靜,請陛下降旨,要各路軍隊都接受秦王指揮。”高祖立即派人傳旨結束了這場政變。
三天之後,唐高祖宣佈立秦王為太子,國家大事,一律由太子處理。這年八月,唐高祖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當了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歷史上把這次政變,叫做“玄武門之變”。
-
4 # 博物歷史觀
【精選回答】@雜談會客室
小時候特著迷單田芳將的《隋唐演義》,像什麼人送外號“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單八縣,鎮山東半邊天,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神拳太保”小孟嘗秦瓊秦叔寶、混世大魔王程咬金、冷麵寒槍俏羅成等等太多了。但,是怎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小說畢竟是小說。接下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一、《隋唐演義》排名第一:李元霸
演義:李元霸是李淵三子,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
史書:李淵是有個三兒子,名叫李玄霸,但是,在李淵太原起兵前早就死了....
二、《隋唐演義》排名第二:天寶將軍 宇文成都
演義:一開始天寶將軍宇文成都,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武功天下第一,誰碰上誰發憷。直到,李元霸橫空出世成立宇文成都一生之敵,最後也是死在李元霸錘下。
史書:歷史上隋煬帝身邊的一名重要將領身材魁梧被稱為天寶大將。但卻不是宇文成都,因為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宇文成都這個人。
三、《隋唐演義》排名第七:冷麵銀槍 羅成
演義:說隋北平王羅藝之子羅成,一杆銀搶使的那叫一個神,人送綽號“冷麵銀槍”
史書:純屬子虛烏有,羅藝是有一子但不叫羅藝。
四、《隋唐演義》排名第十六:小孟嘗 秦瓊秦叔寶
演義:秦瓊是整部《隋唐演義》絕對的一哥,一開始就有“秦瓊山西賣馬”“秦瓊救李淵”等等。說秦叔寶長眉朗目,風姿秀美,文武雙全,有勇有謀,仗義疏財,是個氣度不凡的山東美男子。人送外號“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單八縣,鎮山東半邊天,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神拳太保”!為楊林的十三太保,又稱"小孟嘗"。先為瓦崗寨大元帥,後投奔李唐,成為李世民手下的數一數二的大將。
史書:秦瓊卻有其人,但在投唐之前從沒去過山西,一直在山東和河南活動,先後加入來護兒軍,張須陀軍,瓦崗軍和王世充軍,從沒因窮困潦倒賣過馬。說秦瓊救李淵一家,那更是瞎扯,一個一直在山東和河南活動的人,怎麼一下就到太原救人去了,坐高鐵嗎?
等等......
-
5 # 八目刀
具體歷史事件差別並不太大,具體到很多歷史人物就和真實歷史有出入了。比如羅成,正史上的原型是羅士信,以忠勇著稱,後死於平定劉黑闥的戰爭,和羅藝並無父子關係,屬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裴元慶父子的歷史原型是裴行儼父子,二人被迫投降王世充後謀反被殺;李元霸、宇文成都、雄闊海之流基本是虛構人物,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都是頂尖級的武將,用現在流行的詞彙來講無異於單挑王的存在。李世民在李唐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許多汗馬功勞,但這並不能抹煞隱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功勳,只不過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舊唐書對李淵刻意弱化,對李建成刻意醜化,都是一種政治目的。瓦崗寨領袖李密在舊唐書是單獨列傳的,此人早年胸懷大志,英明神武,多謀善策,是推翻隋王朝的中堅力量。可惜最後連續犯了兩個巨大的軍事錯誤,以至功敗垂成,讓李唐摘了勝利果實。大家要了解那段歷史,不要讀演義,應以《舊唐書》,《大唐創業起居注》或者其他學者的專業論述為依據。
回覆列表
太宗篡改歷史的說法流行了很久了。作為一個李二粉,前來洗地。
首先,沒有明確證據證明太宗改過歷史,但是有證據表明太宗對本朝史的編纂施加了影響。太宗提出親自看本朝起居注,這是違反修史原則的。史官在壓力下極有可能對史書進行了修改,而太宗在看過之後則表示不應該隱約其辭,應該照實書寫,也旁證了這一點。
但是到底改了多少,是很難判斷的。史學界的爭議非常大。現在一般被懷疑的有毒酒,暗殺,楊文幹案,太原起兵主使,分地而治等等。也不能說這些一定是被篡改的,但疑點比較大。不過太宗對於自己發動政變誅殺兄弟倒沒有諱言。
當然,史書有疑點並不代表史書不可信,需要經過多重資料旁證才能證明史書的不可信。作為一個龐大的,歷經上百年的過程,兩唐書收到太宗的影響也只是起居注,實錄時期。還是希望對於史書,能保持審慎而敬畏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