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名Unknown

    謝邀!製作組當然是要恰飯的啦,動漫主要的恰錢來源是來自於版權費,BD的銷量和各種周邊,收視率、風評和製作組沒有太多的直接關係。誰也不會把錢丟火坑裡燒對吧,製作組也是會考慮這些方面的,畢竟錢為重。也有可能是製作組坑挖的太多或者爛尾圓不過來了。

  • 2 # 三秋兮兮

    就拿魁拔來說吧,魁拔在網路上的風評、收視都挺好的,但是卻遲遲不出下一部,就是因為沒錢了,前幾部電影都虧錢,而且是血虧!!

    很多喜歡國漫的小夥伴都說欠魁拔一張電影票。唉,如果魁拔還能出下一部電影,我一定去電影院把那張電影票給補上。

    希望魁拔下一部電影票房暴漲!也希望國漫能真正的崛起,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歡。

  • 3 # 小曉得說

    就拿在B站播放過‘劇場版’電影的《NO GAME NO LIFE》(遊戲人生)來說

    《NO GAME NO LIFE》是由榎宮祐創作的日本輕小說。此係列於Media Factory的MF文庫J出版,繁體中文版由東立出版社代理發售,譯者為林憲權。

    該作品在“這本輕小說真厲害!”2013年度的作品綜合排行中獲得第16名、2014年獲得第10名、2015年獲得第3名,並在新作部門獲得第2名,亦曾經獲得第二屆“店員最愛輕小說大賞”第2名。2015年榮獲SUGOI JAPAN Award輕小說部門第4名。小說總銷量已突破250萬冊。

    2013年1月27日起漫畫化並於青年漫畫雜誌《月刊Comic Alive》開始連載,由榎宮祐和柊真白(柊ましろ)共同創作。

    2014年4月9日至6月25日由AT-X電視臺首播[14],以及其他TOKYO MX、KBS京都、BS11等日本電視臺開始放送。(製作公司——株式會社)

    獲得如此多殊榮的“遊戲人生”只有一季著實令人惋惜,但其不得不面對以下問題:

    已釋出的內容剛好只夠一季的製作。“遊戲人生”的第一季在原輕小說來看只改編了前3券左右內容,而後面如果續集的話通常是4~6券然而這幾券的內容相對改編的第一季來說在故事結構上不太統一。而後面的幾卷剛好獨立出來成為電影。若要繼續的話,動畫將面臨魔改。

    製作公司為株式會社,其製作過的作品包括“幽遊白書”、“百變小櫻”、“十兵衛”等,是一個不喜歡出第二季的公司。

    原作小說銷量不錯,不在需要動畫宣傳。

    而這還是隻“遊戲人生”本身收視、風評很好,其周邊產品和銷量都不錯的情況。而那些口碑很好銷量暴死或沉了或周邊利益不高的,就更別說第二季了。因為製作委員會沒能回收成本或獲取的利益不大,那麼也不會在出第二季。最後也存在著因為第一季口碑很好,害怕第二季崩壞導致賠本的情況。(畢竟日本動畫業界吃棗藥丸。滑稽)

  • 4 # 火影集錦

    可能是想讓好口碑一直傳承下去吧,如果下一部作品達不到上一部的高度,有的動漫就是不停的出新品,改的經典不倫不類,口碑也越來越差。

  • 5 # 明月渺渺

    首先,有些動漫風評好有可能僅限於中國地區,如果日本那邊風評不好的話,賣不出bd和周邊,沒有利潤,當然沒錢再做下一部,這種情況在B站的動漫中很常見;其次,就原創動漫來說,一般都是一部完結,口碑再好,頂多做一下劇場版,能出好幾季的都是遊戲改或者輕小說改編的,而這類動漫做出來主要是為小說和遊戲宣傳,也不可能出好幾季,先不說你動漫做完了故事誰還去看小說,單說做完整個故事就不靠譜,就像現在小說改編的國漫,你看哪個是全部做完的,這中間工作量太大,吃力不討好

  • 6 # 逗笑的妹子

    現在有好多動漫一部出來了,故事還沒講完就完事了,這也是一種手段,我們在看電影或動漫和影視都是一樣,都在想著那麼好的收視率為什麼不出下一集,第一要時間第二你看完了不代表所有人都看完了,他們這些製作動漫的都不是傻子,要把第一部的錢賺足夠了才會出下一集,你看好了第一部故事沒完肯定想看下一部,但是肯定是要付費的現在好多都是這種模式。

  • 7 # 漫客吧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缺錢,二是過審難。其中,缺錢是動漫行業普遍存在的原因,或者說是國漫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動畫並非賺錢行業,錢缺人少入不敷出

    《羅小黑戰記》,從2011年開始播出,每集大概5分鐘左右,一共28集;2019年大電影上映,時長101分鐘。

    《風靈玉秀》,4月1日播出第四集,2017年4月1日播出第一集,每集大概23分鐘。

    這兩部動畫是最典型的“年更”系列,除了跟作者比壽命,保持身體健康和花式催更外,粉絲們好像也沒有別的方法。

    為什麼不更新?因為缺錢,團隊人數不足,前期只有作者一個人製作,為愛發電,借用眾籌來的資金艱難地更新。

    《羅小黑戰記》的導演木頭,前期也是自己一個人製作,而且是flash動畫的形式,技術平臺不夠,只能靠耐心一點點磨,製作成本只有3000元。等到動畫稍微有了名氣,才有人慕名而來,組成了後來的10人團隊。

    28集動畫的呈現來之不易,所幸評分口碑都不錯。豆瓣評分9.6,算是國漫裡的佼佼者。後來,團隊名氣更大,不僅吸引到了人才,還招來資金,木頭也有了電影的打算。101分鐘的電影,卻耗費了5—6年的時間。

    《風靈玉秀》也是獨立動畫人制作的作品,屬於小作坊,沒資金,人又少,只能一年一更,拉長時間成本,降低資金成本。

    前三集的播出,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國風漫,所以也吸引到了不少的粉絲眾籌,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一次比一次精緻的畫質。

    雖然國家在大力扶持國漫的發展,但是動畫並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少年錦衣衛》當時播出的時候,唯美復古的畫風,高顏值的人物以及成熟的CG技術,讓它成為了佼佼者。但是動畫火了,卻並不賺錢。

    所有的技術和精細的畫質都是用錢砸出來的,都是在燃燒經費,即便後期有了盈利,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所以在沒有B輪融資的情況下,《少年錦衣衛》所在的柏言映畫被爆拖欠員工薪資,公司倒閉。

    第三季遲遲未更新,官博和導演的微博更新時間也停留在了2018年,再無更新。

    商業變現與質量提升成反比,無法堅持

    因為動畫本身不賺錢,所以動畫製作者必須要透過其他方式來獲取資金和經費。

    沒錯,就是“恰飯”——打廣告。

    《刺客伍六七》第二季接了廣告,《鎮魂街》第二季接了廣告,《大王不高興》接了廣告,《靈籠》也有廣告……

    更有甚至,整部動畫都開始進行商業化表現,開發周邊產品,植入廣告,與其他品牌進行跨界合作等等。

    有的接廣告到手軟,變成了商業動畫;有的廣告恰個沒完,把自己的口碑搭了進去;有的專注賣周邊,劇情製作一團糟。

    畢竟沒有人能做到像視美和玄機一樣,靠動畫角色就能接廣告到手軟。因為,他們本身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人才,技術水平也有,即便是商業變現,質量還是有保障。

    反觀《鎮魂街》第二季,接了兩個廣告,起初是片頭插廣告,後來中間插廣告,再後來,劇情裡面植入廣告。為了更新恰飯忍了,可是劇情拖拉,人物畫風質量變差,恰飯的經費好像並未用到動畫製作上。

    當商業變現與製作水平不在一個標準上的時候,觀眾總歸會對廣告產生厭煩,自然也就評分低下,口碑變差,惡性迴圈下,自然沒有收入,經費緊張,只能停更。

    動畫產業裡,也是馬太效應顯著,強者愈強,弱者只能是死路一條。

    動畫過審難,不被主流認可

    國漫倒是很少會出現這種問題,只會是《魔道祖師》、《靈契》這樣的作品,會因為題材問題進行刪改再上架。

    那是因為背後的求生欲大家都沒有看到。

    前段時間更新的《大王不高興》,之前有一版動態漫,漫漫看了覺得不錯才去看的動畫。不看還好,一看這製作組是滿滿的求生欲,與動態漫畫存在極大差異。

    撒旦改成了迪曼,十八層地獄改成了十八層地窖,本來是上刀山下火海,硬生生變成了旋轉木馬和洗浴中心,還有那滿是馬賽克的屍體,看的人真叫一個莫名其妙

    之前《靈契》裡面有個親吻鏡頭,後來被刪改,還在片頭加上了“未成年人請在父母得指導下觀看”,看個動漫還要父母監督,不如去學習好了。

    還有《魔道祖師》開播之前,國漫現場有兩個coser做出了摟抱動作,然後官方便竭力否認是自身問題,只提是coser的個人行為,理解有誤等等,這個求生欲服氣吧。

    不是愛情故事,而是社會主義兄弟情!

    網傳《畫江湖之杯莫停》就因為廣電沒過審,所以播不了了,只能是被迫停更。

    漫漫有話說

    追番已成樂趣,但是中國的國漫市場並不成熟,很多主力軍依舊是初高中生,他們的經濟有限,並非購買力的主力軍。

    日漫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受眾主要是初高中生—40歲的群體,有購買力的群體居多,自然商業變現模式也很成熟,收益頗豐。

    所以,國漫要想完成商業變現,首先是要提升劇情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導向,給到成年人的視角;其次,也要政策放寬,給國漫充足的發展空間,而不是一刀切式的封禁下架。

    如果沒有這些,國漫的發展只能是艱難摸索,為愛發電,更新緩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到底敗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