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能與時間和解
-
2 # 徐水舞獅
對待我們的傳統文化,首先我們要在保留“原生態”的基礎上才能談傳承與發展,再有就是要以文字、影片等形式記錄儲存,並製作專業的影片教學資料,紀錄片等利用現代多媒體多角度進行宣傳,以此產生社會的共鳴,再有就是進行傳統文化的衍生品開發,使之更有生命力……
-
3 # 半支蓮6
對待傳統文化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其中"批判繼承"是指任何事情都有好的和壞的一面。 繼承和發揚舊事物內部積極、合理的因素,拋棄和否定舊事物內部消極的、腐朽的因素,是發揚與拋棄的統一。
如儒家文化中的“四維八德”“三綱五常”,是維護封建秩序的道德觀念與原則。其中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就是糟粕,特別是“夫為妻綱”是封建禮教架在婦女身上的枷鎖,必須要打破。五常:仁、義、禮、智、信,概括了作為人應該具備的品質,應該發揚。
現代企業文化中與儒家文化一脈相承,“善”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義利並重的義利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等對企業健康地發展尤為重要。繼承傳統文化應該注入現代文化的新內涵,比如民主、平等、創新觀念等是傳統文化所欠缺的,也是積貧積弱的封建社會沒落的原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集大成者,它從三個層面闡述了國家、社會、公民建設目標與規範。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
4 # 老邱說事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華夏兒女,都應該傳承和發揚。
一、思想上認識到位。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優秀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國家。看看四大文明古國,今天,只有中國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且越來越發展壯大,這個是不爭的事實,也被世界人民認可。試看中國歷史,孔、孟、老、莊等偉大思想家,一直是全世界在學習他們的思想;中醫,治療人類疾病,堪稱偉大當之無愧;佛學,普羅大眾,向善向好,一直在起到弘揚人性良知的重要作用。足以看出,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在薰陶著人們,也在帶領著人們不斷前行。
二、行動上落實到位。說一千,道一萬,落實是關鍵。首先,深入學習傳統文化,逐步釐清傳統文化的脈絡,一點一滴汲取精華;其次,生活工作中積極弘揚,運用到工作中就是傳承,發揮在平日裡就是發揚;再次,體現在一言一行中,時刻把傳統文化記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在實處。
三、自身上要求到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關鍵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遲疑,不耽誤,不含糊,有分秒必爭的緊迫感,有使命擔當的責任感,有不負韶華的時代感,有隻爭朝夕的危機感,嚴格要求自己,每時每刻都在弘揚,一朝一夕都在傳承。
四、監督上執行到位。充分發揮人民力量,發動人民戰爭,是這次全民抗擊疫情的典型案例,中華民族只要發揮我為人人的文化,定會匯聚起磅礴力量,勢不可擋,無所不催。關鍵是從我做起,敢於和不良風氣作鬥爭,對於傳統文化,特別是一些有悖於君子良知的言行,人人都是監督員,個個都是照妖鏡,讓不良風氣遠離,使傳統文化迴歸。
優秀傳統文化,做好傳承和發揚,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強化頂層設計,更需要人人傳播。
-
5 # 福善易學講堂
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首先是要認識和學習,然後才有可能繼承和發揚,宣傳、學習和運用是我們對傳統文化最好的繼承方法!
應該說傳統文化在這十年來都很熱,無論是電視,還是校園,國學講堂之風吹篇大江南北,傳統文化裡面的"仁、義、禮、智、信"透過電視、網路、講座等形式得到宣傳、普及;國學的孔、孟、老、莊在央視的百家講堂也頻頻出現,不僅走入尋常百姓家,還進入了MBA的商學院、企業內部培訓等!可以說中華傳統文化遇上了最好的盛世!電視媒體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近年來已經開始深入到下一代的傳統文化教育,像央視最近很火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等,都是在普及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讓下一代來學習和繼承,可以說身為華人應該對我們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而自豪,那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獨有的東方文化!
-
6 # 老夫詫異
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覺得兩點比較重要。一是正本清源,能夠真正知道古人所表達的意思。二是需要順應時代,不可墨守成規,關鍵在於灑掃、應對、進退。
現代對於中國的古文化,研究的過於膚淺,很多古文的解釋甚至連學校教的都是錯的。比如說《論語》學而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從小學到的解釋就是,學到的知識,按時複習不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嗎?或許有些大學的中文教授也是這麼理解的。其實古人用字,非常謹慎,越是“古”的古人越是不會多一字少一字。《論語》裡對於學習知識用的詞叫“學文”。比如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先要有孝、弟、謹、信、愛眾、親仁的基本品德,才可以學習、唸書。言下之意是沒有這些基本品德,書唸了也白念,唸的多,聰明瞭,做的錯事也會更多。 有點遠了,我們回來,那麼“學而時習之”的“學”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論語》通篇講的都是修身!《論語》被譽為東方的佛經,或者是東方的聖經。它講的是教會我們怎麼去做一個君子,亦或說是做一個君子的戒律。和佛經的作用一樣,學佛學佛,就是佛怎麼做你怎麼做,佛不能做的你也不能做,佛怎麼說你要怎麼聽,和佛說的不一樣的就不要聽,這就是學佛,佛經就是佛子的戒律。所以這個“學”字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是修的意思,亦或說是修身的意思,“習”通“行”,實踐的意思。透過修身得來的好的品行要經常去行出來,這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
這樣的錯誤理解實在讓人頭疼,但除了正本清源外,順應當下社會情況“灑掃應對”也非常重要。前面說的“出則弟”,弟通悌,指的是對自己的兄弟要謙讓、友愛。如今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我們最親近的同齡人是我們的同學或者同事,那麼我們就應該把這種謙讓和友愛在他們的身上展現出來。
一點淺見,合掌。
-
7 # 閱讀觀世界
我認為新時代的新青年首先不要忘本,自己是華人,自己是廣東省,自己是客家人,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文化,再來了解外面的世界也不遲!往大了說,中國有那麼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比如漢字啊,漢服啊,傳統節日和風俗等等,還有傳統的禮儀,例如吃飯不能把筷子立在飯碗之上,在祖宗廳拜神敬祖宗不能亂說話不能對著祖宗牌位指指點點等這些基本的禮儀常識,日常使用的待人接物說謝謝,別人為你提供了幫助說一句謝謝,再讓他給你幫助不難!自己瞭解和身體力行的做就是對中華傳統的弘揚和傳承,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不是背幾句詩,風騷風騷就行的,最主要是學習我們傳統華人的為人處事的方法和原則!最後我再補一個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想很多小朋友會不知道二十四節氣都是什麼吧!
-
8 # 燕趙古陘
弘揚正能量,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透過宣傳典型事蹟何榜樣,為美麗鄉村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
9 # bumptious王巍然
有人問: “為了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就是要用肯定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國人民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的中華傳統文化。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體”的合流思想對中國傳統影響最為直接而深刻。其中,儒家文化最為代表,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
學習傳統文化有利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傳統文化,能讓我們知禮儀,懂感恩。如:父母呼,應勿緩。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和我們今天說的尊敬父母,友愛兄弟,多和品德好的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是一個道理。學好傳統文化,能讓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行有餘力則學文。自奉必須儉約。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中不偏,庸不易。傳統文化的學習,使我們的智慧在不斷增加,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認識,記住了先人給我們留下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說儒家文化,從古至今,爭辯不休,無時不刻都在互噴口水。它存在哪些弊端呢?筆者以個人的觀點略述一二。由於儒家思想是有階級性的,它是統治階級的產物,所以它的等級觀念時刻壓抑著人的個性和創造性。儒家思想過分注重人際關係和禮儀,輕視對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過分注重道德的作用,缺乏法治精神。信奉“中庸”之道,泯滅了人們敢闖敢拼,改革創新精神。
無論對於任何事物,都應該以辯證的眼光去對待,理智的去分析,勇敢的去實踐。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10 # 海風的世界
這個問題非常好。自五四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在近現代史中就處於弱勢地位。其原因在於我們在近現代輸給了西方,於是有人把問題的根源推給傳統文化。其實不然,僅僅百年,中國又要崛起了,可見中國的精神和文化是非常好的。這個地球上,只有中國5000年了還延綿不斷,縱使可能衰弱一陣子,馬上又崛起了。
隨著華人的物質越來越好,現在對精神的需求就開始了。現在正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好時機。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
1, 首先作為個人,我們要多讀書。有了輸入,你才能去輸出。儘量多讀書,然後按書上的去實踐,然後再反思,做到知行合一。
3, 要發揮傳統文化的價值,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傳統文化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利用好傳統知識,幫助個人成長,幫助社會進步,這樣人們才能願意去學,去傳播。
-
11 # 小荼茶語
第一點:學會用多個角度去分析傳統文化,不要認為儒家是中國的傳統最主要的文化,就只學習它或者是一些專家認為易經是中國的文化精髓,不懂易經就不懂中國傳統文化,這些首先存在問題。
第二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好的當然的繼承,但壞的,不適應現代社會的一些思想應該剔除。
第三點:要結合歷史和當代科學來分析和評價中國傳統文化。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歷史去了解這樣才符合客觀事實。
第四點:多在行為中實踐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
第五點:多聽一些關於這方面的講座例如《百家講壇》
-
12 # 佛陀的愚子
1.自己首先要學習和了解
2.一言一行,恪守德行
3.善念,善行引導和感染身邊人
4.力所能及
-
13 # 清安憶
傳統文化涉及的方面太多,也太寬泛了,這裡我主要回答的是文化和文學方面,也是把這個作為一個例子。
在這之前,我們要明確態度,這裡既然已經說了是繼承和弘揚,那就暫時不需要了。在明確態度之後,再準備如何去做。
先要去認識他、瞭解他,就像我們小時候讀古詩、背古詩那樣,首先要先接觸,之後再瞭解到什麼是詩、有哪些詩人、詩歌的體裁等方面,提起興趣,為之後做準備。在經過開始的接觸後,慢慢了解了,認識也加深了,然後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再在這之後,我們便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並且逐漸領略到了其魅力所在,並且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這是一個由外而內的過程,並且是自發的。
最後才是把我們所學所得用於生活,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
-
14 # 易林易經風水
中國的傳統文化包含很多,範圍很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首先說飲食,講究好吃,美觀,養生,要講究陰陽相配,健康為主,穿的,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穿衣服講究保暖養生外還講究天人合一,陽人的衣服,死人(陰人)的衣服,現代已不分,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的是以道家為主,而道家以陰陽學為主,易經,風水,八字,奇門,面相,醫術,武術,算術,木工,建房子,甚至政治軍事經濟管理等等都離不開陰陽學為基礎,現代文化是全盤學西方,很多高層管理者已經不懂陰陽學,如果要復興中國傳統文化,那麼高層領導就得重新審視陰陽學的科學性,從上到下能認清陰陽學的科學性,從小學到大學都學習陰陽學,民間的學者和學校的老師都在研究,各個媒體力宣傳,從基礎理論到社會各階層都能應用上去,這樣才能真正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如果拿西方的眼光來看待中國文化,不管怎樣說弘揚,都是霧裡看花,不能用到本質。
回覆列表
傳統文化和美德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我覺得媒體或者我們自媒體人能做的就是,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瞭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透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