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番號故事

    伐吳到一半,接受東吳求和,東吳歸還荊州(可能是西部)。

    派魏延駐守荊州,重新獲得進攻宛洛的支點,並積極延攬人才。聯吳抗魏。

  • 2 # 隨便扯扯兩句

    如果開上帝視角的話,接受吳國求和,派諸葛亮鎮守荊州,派魏延面對魏國,休養生息,靜待魏國有變。雖然劉備有益州派與扶龍派以及荊州派的矛盾,但是魏國內部矛盾更大,在沒有外部壓力下,內部矛盾很容易爆發而削弱自己的實力!如果魏內部矛盾不爆發有變的話,劉備就沒有機會滅掉它!魏國被滅掉後,吳國就容易被滅掉了。

  • 3 # 與生活交朋友

    開上帝視角不行,必須開掛,讓劉備變成集天地怨氣穢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在眾生六道之外的殭屍,而且是三代以上的。

  • 4 # 歷史檔案館

    遙想當年,漢高祖劉邦出漢中,憑藉謀臣張良和大將韓信,奪了項羽的天下;而遭遇同樣情況的劉備,同時擁有三大超級謀臣,武將上將,為何不能一統三國呢?反而成為三國之中,最為短命的王朝,僅存44年。

      先來說說,劉備的三大超級謀臣,諸葛亮,龐統,法正。純粹意義上來講,諸葛亮更擅長於內政,但是也不能剝奪人家的軍事才能,諸葛亮幫助劉備奪下荊州;龐統,法正幫助劉備,拿下益州;法正幫助劉備奪下漢中。他們的謀略,在三國同一時代都是可以排的上號。五虎上將,就不必說了,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個個都是以一敵百的萬人敵戰將,戰功赫赫,遠勝同時代的一線名將。

      按照當時的蜀漢情況,劉備怎樣都不可能一統三國,原因有三點。

      其實,回到這個問題,非常的簡單:因為劉備從出道一開始就跟孫權,曹操站在很不利的位置上,而且劉備的綜合實力根本和曹操不在一個級別。所謂的“三足鼎立“,這三足根本不是均等的。

      首先,曹操,佔據司隸、豫州、冀州、兗州、徐州、青州、幷州、幽州、涼州、雍州之地,而劉備卻獨佔益州外加漢中,荊州更是被孫權奪走了。劉備以一州之地如何對抗十州之地的曹操,無論是從經濟,軍事,人才等實力都無法相對等。

      其次,關於戰略問題,諸葛亮的“隆中對”,法正的“漢中策”基本是劉備一統三國的基本方針。諸葛亮想要入主中原,荊州是霸業拼圖的重要一塊。荊州不但意味著勢力範圍的大大擴大,更是進軍中原的重要道路,是問鼎中原的最佳跳板。然而,關羽大意失荊州,諸葛亮的戰略失敗,無奈之後透過北伐。法正的“漢中策”拿下漢中之後,下一步計劃是“蠶食雍、涼,廣拓境土”。從涼州方向進兵,似乎就避開了在荊州方向與孫權的爭端,更有利於結好孫權,只可惜這個戰略還沒有來的貫穿,法正就先死了。

      再次,劉備的超級謀臣和五虎上將的相繼死亡,後備人次梯隊跟不上。作為主要謀臣的龐統和法正,在入川之戰中,龐德戰死;拿下漢中之後,劉備稱王,法正病逝,只剩下內政高手諸葛亮。五虎上將,先是關羽失荊州,被殺;張飛,被部下暗殺;馬超和黃忠,在劉備稱王之後,第二年抑鬱而亡和病逝。最後只剩下身為劉備中護軍的趙雲,唯一原從派大佬。後續的人才,基本沒有拿得出身的,魏文長,李嚴等戰將,在都死於內耗。

      最後,劉備死得早。夷陵之戰的失敗,徹底的將蜀漢的軍事實力大傷元氣,而且劉備也遺憾的在白帝城託孤,讓諸葛亮一家獨大,劉禪也是在溫室裡成長的花朵,讓蜀漢後期經濟和人才資源開發不足,各方面蜀國的實力都越來越差。如果劉禪是個雄主,蜀漢統一天下雖難,但不至於滅的如此之快。

  • 5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三國時期的人物繁多,帶有正面色彩的人物時劉備集團,劉備不僅愛民如子,他的手下各個都是良將賢臣,比如說他手下的謀臣既有鳳雛又有臥龍,武將除了張飛和關羽還有趙雲和馬超,正是由於這些人的鼎力相助,劉備得以三分天下,劉備對自己謀臣和良將都很好。如果劉備一旦統一中原,那麼跟隨他的人會不會有好下場?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只要國家形成統一,除了皇帝之外的開國功臣都不得善終。翻開歷史的扉頁,劉邦手下的張良,能征善戰,最後的下場悽慘。明朝時期朱元璋的幫手一個個死於屠刀之下,那麼如果仁懷天下的劉備統一天下後,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將領?

    關羽是劉備的第一猛將,有很長一段時間,關羽與劉備分離,在曹操旗下立下不少戰功,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保全劉備妻子的安危,確是不得以而為之。當關羽得知劉備還活著的時候,關羽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帶著劉備的妻子千里迢迢的找到了劉備,因此劉備非常信任這個兄弟,當佔領荊州之後,劉備就把守護大權交給了關羽。

    張飛雖然是一個莽夫,但是比較重情義,當他知道關羽被殺害之後,一心為了哥哥報仇,此外他雖然魯莽,卻非常聽劉備的話,劉備對這個兄弟也是非常信任,張飛還是非常勇猛的,憑藉一人之力就擋住了曹操的幾萬大軍。

    趙雲更是劉備所喜愛的下屬,趙雲與劉備相見之後,一見如故,在亂軍中救了自己的兒子。那麼如果劉備統一中原後,關羽和張飛能得到封王或者獲得分封麼?答案非常明顯,他們不可能受到封王,因為劉備更願意把他們留在身邊,劉備知道他的兩個兄弟都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他,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不會給他們太大的權力,要不然自己的兒子怎麼才能坐穩皇位呢?最說明一點的是,當劉備拿下漢中之後,並沒有把防守的重任給關羽或者張飛,因為那個地方太重要了,不能給權力過大的人。

  • 6 # 樂山居士

    從上帝視角來看,從關羽死後,劉備的蜀勢力已經註定要逐漸退出逐鹿天下的舞臺了。失去了荊州這一軍事要地,失去了關羽軍團和劉封軍團這兩支主力軍。而張飛之死相比之下已經不是蜀衰敗的轉折點了。

    在這個背景之下,劉備想要統一三國是非常困難,隆中對時,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計劃已經被全盤推翻。

    這時候我們來看看蜀地還剩哪些優勢:首先就是地理優勢了,蜀地易守難攻,而魏國也是深知這點,對蜀主動進攻的戰役屈指可數。在加上吳給魏的壓力,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

    諸葛亮,費禕等人都是很會修養民生的政治家,如果不舉全國之力北伐,內部經營良好,就可以保有反攻的基本。

    蜀衰落的第二個轉折點是諸葛亮北伐虛耗了太多國力,而蜀地的人口比北方平原少的多,這就造成了三國後期蜀漢兵源不足,從後期鄧艾伐蜀一戰,鄧艾兵團總計18萬,而此時蜀國所以兵員加起來才十餘萬。因此不主動出擊積攢實力是此時的上策。失去了足夠的兵力,其他假設都是空談。

    假設以上兩點成立,有糧有兵,蜀面對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人才凋敝。因為蜀國內部的鬥爭非常激烈,黨派林立各有所圖,政治環境不夠開明。而魏採取的方式是不記出身任賢舉能,導致魏後期人才層出不窮。因此蜀國如果能開放更加寬鬆的入仕途徑,廣泛吸收政治軍事人才,還有機會逐鹿天下。等到吳國因為內部鬥爭逐漸衰微,變成魏國的頭號目標,把握戰機,就有機會趁虛而進入主中原了。

    不過歷史畢竟是歷史,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是具有無窮的可能性,但是也要考慮到,不只是人造勢,更多的時候人是被時事裹挾的。

  • 7 # 煙花一森

    開啟上帝視角肯定沒問題的。

    首先不東征東吳,政治外交讓東吳割地賠款,國內養精蓄銳,訓練精兵。這樣軍隊實力雄厚,東吳也不會重用陸遜。然後派刺客重點刺殺陸遜和司馬懿。劉備坐鎮成都,東吳歸還荊州的話,由趙雲鎮守。

    然後派人把鍾會幹掉,把鄧艾和姜維這些人招過來。等解決了司馬懿和陸遜後,派諸葛亮帥大軍北上伐魏,魏延為先鋒,此時沒人是諸葛亮對手,都不用用計燒司馬懿了,也沒有空城計了。然後一路殺進許都。等把魏國幹掉,再回過頭來幹掉吳國。

    幹掉魏國後,諸葛亮鎮守魏國地盤,派魏延為先鋒,由北進擊東吳,再派大將由荊州進擊,兩路包夾。東吳沒有陸遜,難以抵擋蜀軍。這樣統一天下沒問題。不知大家是否贊同。

  • 8 # 無沉君

    其實不用開上帝視角,劉備也是有機會的,我們看蜀漢為什麼會疲弊,有幾大原因。

    其一,本來蜀漢是有橫跨荊州益州之地的,荊州乃三國共享的,而劉備所佔的南郡,零陵,武陵,長沙,桂陽,都是荊州的糧倉所在,更是佔據戰略樞紐上庸郡,

    荊州之糧可透過上庸支援漢中方向,更可以戰略支援樊城北上。而益州,乃天府之國,作為大後方,以及最後的退路,如隆中對所言,以益州作為根本!從荊州,漢中兩路北伐,或出東吳,都是最正確的戰略思想。如此重要的前線領土卻被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這便是“大意失荊州”了!上面說了荊州的重要性,這也是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了。

    其二,最大的原因是劉備伐吳的失敗,耗盡了蜀漢絕大多數的精銳,更是消耗掉了蜀漢荊州方面的勢力,使得內部勢力不穩定。

    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我們需要分幾步走,

    第一:伐吳還是要的,但不是不能滅吳,最主要是能拿到當初失去的戰略要地,便停止伐吳,再結同盟。

    第二:讓諸葛亮率軍出秦川佯攻,陸遜率軍功合肥佯攻,再與孫權合力功樊城,再破宛城,進洛陽。再把宛城送給孫權,把三國交集點放在宛城附近!

    第三:佔據洛陽有後,孫權必定會進攻合肥,把長江變成東吳內河!

    而劉備繼續走荊州糧道進攻眉鄔,進駐關中,與益州軍團會師,切斷曹魏與西涼的聯絡,以夾擊之勢,拿下西涼!

    第四:若如此便拿下半壁江山。然後北路守住河西之地,大軍攻打宛城,再聯絡曹魏合力滅掉東吳!前面說到長江已經變成東吳內河了,這是生命的源泉,更是致命的動脈!

    第五:滅掉東吳後,再開動上帝視角,策動司馬懿叛變。北守洛陽,南佔長江!

    圈養死士,刺殺曹魏高管!引發曹魏局勢動盪,而後客破曹魏,一統天下,漢室可復興!

    當然,我們是以後世之人的假設,去設計的!很多因素都是不需要考慮的!我個人的觀點是很難的,不論劉備能不能收住手,都很難完成的,三國三國,是三個國家,曹魏和東吳不可能看著劉備吃下關中西涼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現實中見過或經歷過哪些“心比天高,命比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