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悅讀育兒吧
-
2 # 蓮的心語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比較大,家長完全不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讓他快樂自由發展,這恐怕是不太可能的,其實也是一種對孩子不負責的表現。高爾基說過: “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但教育兒女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們希望孩子努力學習,而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他一門特長可以有助於調節緊張的學習情緒,幫助他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促進成績的進步,還可以讓他在一定程度上快樂學習。
我身邊有不少孩子是從小培養了一兩門特長的,他們大都品學兼優,會學習,會生活,會為別人著想。這和他們從小受到不同的薰陶是有關係的。
祝你的孩子品學兼優,有自己的特長,自信快樂的生活!
-
3 # 宸媽碎碎念
學習是孩子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要做一個三觀正確的家長,那麼我們當然應該明白,學習一定不是孩子唯一的事情!所以,除了學習,當然應該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了呀!
快樂的童年生活,是每個人成年以後都會回憶的,而童年生活的快樂中,當然可以包括某項特長或者興趣的能力提升!一個只會學習的孩子是可憐也是可悲的。一個除了學習之外什麼都不考慮的孩子慢慢也會對學習感到厭倦的。而一項良好的特長學習不僅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堅韌也可以在孩子的學習之外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做到調劑和切換。
而興趣和特長的學習本身對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任何一項特長的學習都是需要長期的堅持的,而這樣的堅持效果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鍛鍊!
綜上所述,當然要在學習之外培養孩子的特長了呀!
-
4 # 親親寶貝育兒記
我希望在孩子學習之餘有一門特長,也可以說是一種愛好,不是為了指望他發展的多麼出人頭地,也不是為了人前炫耀。當下社會競爭力大,生活壓力更大,有一個愛好,可以讓孩子以後在身心疲乏的時候,可以休養生息,陶冶情操。
比如我們家孩子愛好書法,不是為了讓他在這方面有多麼深的造詣,更不是為了讓他成為著名書法家,只是為了在他學習生活累的時候,有個緩解壓力的方法,不至於染上惡習,前段時間有點小叛逆,總出小狀況,當他拿起筆時,就會身無旁騖,所以很快從小叛逆過度過來!
-
5 # 瑤媽伴學
首先,擁有一技之長,對孩子長期的競爭力培養是有好處的。在同等學習成績的條件下,有一門特長,無疑就是加分項了。
其次,擁有一門興趣所在的特長,對孩子漫漫人生路的“寬度”形成奠定基礎。在工作之餘,還有其他興趣愛好,還能隨時在朋友面前露上一手,這種閒情逸致應該是她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吧。
-
6 # 喵子
1、未來,學歷教育的學習只是提供了一個進門坎,而興趣,或者特長才是陪伴孩子一輩子的事。
2、現在的升學中,也特別重視特長生的招錄。比如打擊樂、琵琶、繪畫、航空班等特長生,在很多重點中學,都是降分錄取的。如果孩子的資質特別普通,學習很一般,但孩子比較喜歡玩,或者對某一項玩特別能集中注意力,建議家長把重點放在特長方面,也未嘗不可;
3、人生不只有讀死書、死讀書、畢竟清華狀元那種”把市面上所有能買得到卷子都做過一遍”、“把做題當做樂趣”的痴迷,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毅力、能力完成的。在主抓學習的同時,還要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千萬不能培養出“馬加爵”式的害人型,與高考前自殺的“害己型”孩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因此培養一項特長,多一方面選擇,人生也多豐富多彩一些!
祝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7 # 小辰大軒讀寫社
什麼是特長呢?字面上理解是特別擅長做某事,有某項本領。這是孩子深度成長的需要,也是令他驕傲,或許未來也可以安身立命的本領。
我願意付出時間去培養孩子閱讀的特長。孩子幾個月時便開始講故事給他聽,讀繪本給他聽,一直持續到了一年級下學期他能獨立閱讀為止。我在孩子閱讀能力形成的黃金時期陪伴他,四五歲的早上,我們能把大半本小說《小布頭奇遇記》講完,如果願意講,孩子能聽完一本書。五歲左右,孩子在金苗網上聽了許多兒童長篇小說,《西遊記》聽了幾遍......這樣的聽讀,為孩子閱讀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喜歡閱讀並且閱讀速度快。
特別多的付出才有可能特別擅長。孩子閱讀擅長了,學習輕鬆,能從閱讀中接觸許多領域,未來也具有持續學習,日益提高的本領。
我願意付出金錢去培養孩子一門特長。樂器學習需要拜師購買樂器,需要持續幾年的訓練。孩子選擇了薩克斯。在學習過程中有了深度成長。堅持,有毅力去克服學習的困難,能承受老師的批評和要求。一點點的進步也源自付出時間去練習。為了練習,需要安排好學習時間,學會管理自己。也能讓孩子明向所獲得的東西必源自辛勤的耕耘。
樂器學習帶來成長,訓練長出了自信。
孩子需要特長去彰顯潛能,挑戰自我!
-
8 # 發現爸爸
學術研究涉獵廣泛的梁啟超,在寫給兒女的書信裡曾提到:“我是學問趣聞極多的人,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並且能夠永遠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我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個新方向,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
擁有一項新的興趣,竟能“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昇天、如新荷出水”,可見內心的熱愛對人的驅動作用是多強大。
一個有自己興趣愛好的人,工作上總是充滿戰鬥力與熱情。在除了工作之外,他還會有自己喜歡做的事,精神生活很獨立,如果在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他總能借這份興趣進行注意力轉移、排除負能量,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裡滿血復活,恢復原有的戰鬥力。
一個有自己興趣愛好的人,擁有很強的感染力與人格魅力。他在與其他人相處的時候,不會總停留在勾心鬥角的職場或者只有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他總是能分享更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或者是最新的感悟心得。每個領域的學問大都可以相通,當一個人不斷琢磨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時,他更容易觸類旁通,新的思想衝擊孕育而出的就是更高、更新的思想。這樣更高、更新的思想,可以讓他極具靈魂辨析度,吸引更多優秀的人與之相處交流。
現在,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讀興趣班,目的並不都是培養孩子的愛好,而是為了考學加分。初心總是沒錯,轉興趣為個人應試優勢在邏輯上感覺也沒有毛病,但如果因為附加過多的砝碼,使得孩子喪失了內心真正的熱愛,從長遠看來,或許就是一種得不償失。
回覆列表
我的回答是:我一定會培養孩子有一門特長。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讓孩子去學什麼東西。我們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生活能力而去學習。
學習一種特長是培養手段,而不是培養目的。不一定孩子學的特長越多競爭力越強。而是我們要在培養孩子擁有一種特長的同時,培養孩子克服困難,抵禦誘惑,戰勝不良情緒,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優良品質。
因為這些特長也許並不能成為他未來工作的競爭力,只有他擁有別人沒有的品質那才是他能夠繼續努力,能夠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抵抗誘惑,能夠控制自己,能夠最終在他所從事的領域中成功的主要能力。
一個人能夠成功,不是要具有某種特長,而是具有某種成功的素質,而這種素質的培養可以透過從小對孩子培養特長開始。當然更需要父母對自己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嚴格要求。一個沒有自控能力的父母也無法培養出一個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言傳身教永遠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其實,我並贊同讓孩子小時候隨心所欲的快樂自由,什麼都不管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方法。那種看似放任的教育,其實是家長的自我懈怠。教育孩子應該是一種外鬆內緊的方法,可以放任孩子的天真行為,但是不能放任孩子的思想教育。那種只抓學習不注意思想教育的方式,看上去嚴格,實際上是放任。
我主張讓孩子小時候就懂得要學會控制自己,要學會堅持,要培養自己的耐心和耐性。只有從小接受這樣培養的孩子,長大才會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很好的安排時間併合理的運用時間,很好的排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緒。因為這一切從小他堅持學一個東西的時候,都已經遇到過了,並在大人的指導下很輕易的就可以渡過。
注重孩子內在魅力的培養
小孩子是建立良好習慣和條件反射最容易的時候,為什麼現在大人改變很難。可是小孩子就很容易?就是因為孩子可塑性強。
一個從小思想被教育好的孩子,根本不用擔心他的學習,他的與人相處的能力,因為他已經很懂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合理的管理時間了。因為大腦是支配人言行的中樞指揮系統,只有這個系統建立的好,不斷地給予完善,整個人的言行才能表現出合理和有目的。
一個孩子要想成為一個健康的人,首先要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而這是靠精神內在所支援的。這也是女孩子長大以後的魅力所在。有才華和有人格魅力是兩個概念。因此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光把眼睛盯在注意培養孩子的才華上,而忽視在這個培養過程中更重要的孩子內在魅力的培養。
一個有才華的人不一定會做人,不一定擁有正確的三觀,因此不一定有成就。過去很多科大少年班,或者歷年的高考狀元,最後在社會中都了無聲息了。他們當初都是有才華的人,但是因為缺少一個系統的正確的思想教育,因此淪入平庸。但是一個會做人的人,一個擁有正確三觀的人,很容易有成就並人格完整。
我認為給孩子自由是心靈上的不是形式上的。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循循善誘,把孩子當成一個主體的人去對待而不是一個自己的附屬品,不要動不動就是喝斥打罵孩子,過分發揮大人的控制慾,或者乾脆嬌縱放任。這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不負責任的表現。
孩子需要受大人控制這個沒有錯,否則法律就不會規定18歲以前的孩子需要大人監管,就是因為這是培養孩子的階段,而培養的過程也是大人可以合法控制的過程。但是父母不應該濫用控制權。該控制的不控制,不該控制的瞎控制。比如培養孩子學習一樣東西要善始善終,這就是需要大人監督和控制,而很多父母都不管。
而不該控制的,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多大人卻過分控制監督。其實孩子學習不好,與從小沒有好好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關,這其實是大人的錯誤。而大人卻把自己教育疏忽的錯誤追加到孩子的成績上去指責孩子,這就是不合理控制。這造成看似表面上放縱了孩子,給了孩子表面的自由,但是孩子的心靈並不自由。
而如果培養了孩子一個良好的思想品質,孩子心靈上就會自由,因為她知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大人。因此她就不會在乎吃苦,枯燥,也不會逆反,因為她認為大人沒有控制她,而是她自己為自己做主。而大人能做的就是在一旁指導她,支援她,鼓勵她,讓她感覺父母就是她的拉拉隊,是她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因此給你的建議就是你好好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特點,去找一個可以發揮這個天賦的特長去培養她,比如下棋,訓練他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等等。關鍵是你要明確目的,不是為了讓她成為一個什麼特長專家,而是要培養她成為一個有生存競爭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