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久明教你管孩子

    表揚:你真棒!

    鼓勵:你非常用心,很努力,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做的更好!

    表揚的意思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好,覺得自己有天賦。

    鼓勵是讓孩子看到家長對他的努力的認可,他還可以更努力,取得更多的進步。

  • 2 # 呆萌的小歡喜

    我覺得鼓勵和表揚都是很好的方法,因人而異吧。對於自信心比較缺乏的孩子來說可以多表揚,多鼓勵。對於比較喜歡驕傲的孩子來說,可以少表揚,多鼓勵。

    教無定法,沒有說教育非得遵循對應的科學依據。

    如果想學一些教育學科的話,我們可以讀《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學科的書,從理論中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將理論付諸於實踐。

  • 3 # 小博士路奇

    鼓勵孩子,不代表光表揚孩子,適當的指出錯誤,讓其加以改正也是一種鼓勵。相反,過度的表揚會讓孩子內心有虛榮感,面對挫折和困難會有脆弱,逃避心態,激發孩子內動力的因素有很多,鼓勵只是其中一種,起一定作用,其他因素還要看他自己領悟能力,自省自律能力,等等

  • 4 # 麒麟課堂

    表揚孩子也就是讚美式教育。在平時生活中,孩子做好什麼樣的事情,表揚一下孩子,是可以激發孩子做事情的興趣,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但很多家長都不會表揚,或者說就是表揚的方法不對。比如說:吃完飯,孩子幫家長收拾碗筷。家長會說,寶貝你真棒。或是寶貝,你長大了。棒在哪裡??孩子如果小的話她不明白自己哪裡棒,只知道媽媽很開心。

    正確的表揚方法應該是說:寶貝,你幫媽媽收拾碗筷,減輕了媽媽的家務,媽媽感到很開心。

  • 5 # 早期教育Demi老師

    現在我們的家庭的組成部分是家裡有一兩個孩子,面對的關注是最少都是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和媽媽,還不談及其他的家庭的成員,基本是我們都是圍繞著這個孩子轉,這已經是很多家庭的常態,當孩子做到一個小事情的時候,都會不知不覺中表揚孩子,“寶寶真棒,寶貝好聰明“等等話語,我們把原以為是會給寶貝增加更多的自信,但是不知道過渡的表揚讓孩子不知道是什麼事情,所以結果就往往會適得其反。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對這一點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與實驗。他發現,如果家長總是一味地表揚孩子聰明等,會導致孩子尋求認可上癮,抗壓能力差。孩子一旦得不到這樣的評價,就很容易表現出退縮、逃避,甚至厭學等行為。

    要想激發孩子持續的學習動力,正面管教倡導“多鼓勵,少表揚”孩子。在與孩子一同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透過以下三種方法來鼓勵孩子,以激發孩子持續的學習動力。

    1.描述式鼓勵法。 描述式鼓勵,顧名思義,就是以客觀的語言來闡述事實來肯定孩子好的現實行為或表現,重點是描述孩子的具體行為,用肯定孩子的具體行為代替評價、表揚孩子。

    這種肯定對孩子的幫助會非常大:第一,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裡,自己也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行為上,而不是去關注如何取悅大人,以讓大人對他有更好的評價;第二,這種鼓勵方式不會導致孩子尋求認可上癮,也就避免了孩子在後期可能出現的厭學、抗挫折能力變差等情況的發生。

    2. 啟發式鼓勵法。所謂啟發式鼓勵,就是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多挖掘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其核心點在於透過挖掘和強化孩子取得好成績的美好感受,讓孩子在潛意識裡願意付出努力去追求好成績。

    不少家長只關注和獎勵孩子的好成績,卻不大關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所導致的結果。如果只是用物質上的獎勵來刺激孩子學習,往往只是短期有效,終究不能走得長久,長期如此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力。

    3.賦能式鼓勵法。以往家長對孩子表揚的做法,不能讓孩子從家長的話語中感受到力量,反而會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家長身上。這種表揚聽多了,孩子就會認為他們自己的努力是為了取悅家長,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認知:學習是為父母而學,而不是“我要學”。

    而賦能式鼓勵的核心點是相信孩子能行,讓孩子為自己驕傲和自豪,而不是為了取悅家長或他人,形成內驅力來激發孩子持續性的學習。

    4.表揚和鼓勵對孩子成長的不同影響。鼓勵和表揚,從字面上來看,確實很相近,很容易搞混,但在實際運用中的教育效果卻有著天壤之別。

    表揚是一個人給另一個人進行美化或者表達滿意,而鼓勵則是肯定孩子具體的行為和努力,其所指向的是行為本身,而非評價做事的人。

    鼓勵側重於認可孩子努力的行為,而不僅僅是結果;鼓勵的態度是尊重的、欣賞的,而不是操縱性的。

    鼓勵之後孩子會獲得內心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以後面對失敗會有抗挫折的能力與韌性了,內心驅動力會讓幼兒不斷去嘗試與挑戰。

    表揚過多的孩子當遇到一點小事不能完成的時候會否定自己,做任何時候都是需要大人的認可,不是源自自己內心的一種探索精神,這種孩子面對更大的問題不能自己去解決的時候可能 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 6 # 李軍佚兒童領導力

    你知道嗎?“寶貝,你真棒”這句讚美,我們幾代父母都在使用,但其實卻扼殺了孩子的天賦和才能。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教授在過去的十年裡,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於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結果卻令學術界震驚!

    首先研究人員將參與實驗的孩子隨機分成兩組,每組進行4次拼圖測試。

    拼圖測試一

    測試一很簡單,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完成了。第一組孩子得到了研究人員的表揚,“你們很有拼圖的天賦,你們很聰明”;第二組孩子得到了研究人員的鼓勵,“你們剛剛非常努力,表現得很出色”。

    拼圖測試二

    測試二有兩種難度供孩子們選擇,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是可以學到新知識,一種是和上次一樣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卡羅爾教授在研究報告中寫到:“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拼圖測試三

    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的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巨大差異反應。

    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主動和卡羅爾教授說:“這是他們最喜歡的測驗!”即使最後失敗了,他們也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

    而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他們認為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

    拼圖測試四

    這次的題目和第一次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驗中的分數比上次提高了30%,而那些被誇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20%。

    這次測試結果證明了一個道理“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孩子會覺得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努力,相信只要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成功就是可以掌控的,但是表揚孩子聰明就會讓孩子覺得成功主要看天賦而不是努力,而天賦是不可以掌控的,因此成功也就是不能掌控的!

    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1.成長型思維模式

    在經過大量測試跟蹤之後,卡羅爾教授發現了經常被鼓勵的孩子會形成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長大以後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相信成功的關鍵是學習,他們喜歡不斷嘗試,享受在挑戰中不斷成長的狀態,習慣於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尋求進步。所以他們更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併為此做出貢獻。

    2固定型思維模式

    而經常被表揚的孩子會形成固定型的思維模式,他們認為才能是不變的,會想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不願意暴露自己的不足,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了可以更進一步的機會,他們會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裡慢慢被淘汰,很難獲得成功。

    多鼓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讓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

  • 7 # 理性正能量的胖大叔

    鼓勵和表揚其實不用糾結像抖音裡說的那樣細微的區別,因為實際生活中,真正能做到不吼不叫保持賞識教育,非常非常難得,特別是現在疫情期間在家輔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子游中怎樣避免孩子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