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顧鴻
-
2 # 水幕華
中醫講究正氣記憶體邪不可扞:意思就是說人體內的正氣充足的話,病毒就進不到人的身體內的,一但人體內的正氣不足,病毒就會乘虛而入。中醫講究要陰陽平衡,只有陰陽平衡的人才正氣記憶體。偏陰,偏陽都不行。如果一輩子都陰陽平衡就一輩子都不會生病。
-
3 # 中西醫副主任醫師
中醫的學說與現代醫學科學的概念不可以死搬硬套,免疫醫學已經從細胞醫學進入分子醫學級別並向更深入的領域進軍,怎麼能用茹毛飲血刀耕火種時代的概念死搬硬套,試用宇宙航天器相當你百倍老祖宗什麼東西?
-
4 # 純鈞LHGR
在中醫來講,免疫系統,即為人體之“正氣”。《素問·刺法論》裡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就是中醫對生命機能的總稱。與病邪相對來說,是指人體對疾病的防禦、抵抗和再生的能力。這與現代醫學所講的免疫系統,在本質上並無區別。
在中醫學上,正氣指的是人體維持體內各個器官功能正常、抵禦外邪入侵的一種功能,它其實包括調節功能、補償功能、衛外功能等多個功能,免疫功能只是正氣的一個方面。
《靈樞·百病始生篇》中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時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正氣是身體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的前提,正氣旺盛,那麼人體內陰陽協調,五臟六腑能夠有效發揮其功能,氣血執行通暢,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處於正常狀態,就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外邪的侵襲。若正氣虛弱,就會出現陰陽失調、五臟六腑功能紊亂、氣血執行不暢等問題,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也會下降。
此外也有理論說,正者,徵也。古代,正與徵可通假。如《周禮·地官·司門》說:“正其貨賄。”
徵,一方面是徵有餘之氣以補不足,這是因為,五臟五行化氣,是可以互生的,徵他髒之氣為急用以抗外邪,這說的是人體的一種應激儲備能力;另一方面,徵也有徵伐、征討的意思,《書·湯誓》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當外邪入侵,機體不是被動抵抗的,也會主動出擊去消滅病邪,所以醫書中常說“病邪交爭”。這種情況,就如同現代醫學所講的免疫細胞的功能,對侵襲入人體的細菌病毒釋放干擾素,並將其吞噬,這與中醫所講的正氣,雖然名目不一樣,但從功能性方面來說,則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中醫雖然不存在“免疫系統”這個概念,但所謂的正氣,其實就相當於免疫系統了。
只是,中醫理論中正氣的組成,並不像現代醫學以現代解剖學為基礎,而是以陰陽五行和藏象理論為指導,所以有諸多的闡釋方式,這裡概不贅述。但總的來說,也是將人體作為一個開放的、複雜的巨系統,且衍生出自己獨特的系統觀,這與現代醫學,雖然在細節上不同,但是在總的理念上依然是相同的。
回覆列表
免疫系統,中醫的說法就屬於 正氣。
營氣衛氣在體表,營養保衛表皮,這是主要的外圍防禦圈,第一層防線。正氣存在於體內,也包括營氣衛氣。突破第一層防禦圈的邪氣進入人體會遭遇正氣的阻擊,正氣強盛,驅邪外出,則沒有發病或病情輕微就恢復正常了。這是免疫力強盛的表現。如果身體虛,正氣虛,就是免疫力低下,就會發病。
內經說:正氣強盛,邪不可幹。正氣強大,邪氣不可能干擾人體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