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經內科知識網
-
2 # 順意明目護眼液
女性養生:身體溼氣怎麼排除?10招解決溼氣!
一、艾葉泡澡除溼
艾葉泡腳具有驅寒的作用。艾屬於極陽的藥物,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疾病。對於身體寒溼重的病人,每週一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的,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不要再讓寒溼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在慢慢地增強。
在夏季,用艾草泡腳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長期吹空調導致的感冒、發燒等症狀。但專家提醒,艾葉屬於苦性物質,一般都有涼性的作用,有降火尤其是降肝火的作用,“體虛、氣血不足的人,建議在泡腳前喝一碗紅棗桂圓湯或茶,以補充體內可能損耗的元氣”。艾葉泡腳對身體有好處,但也不能經常泡。據瞭解,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可取生薑、菖蒲、藿香各50克,艾葉100克,放入大鍋,加滿水,煮開後再熬10分鐘;用紗布濾去藥渣,加入適量的熱水,泡澡15-30分鐘,有助於全身的化溼滅菌。
二、喝薏米紅小豆粥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去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溼外也溼,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祛溼的作用。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回覆列表
中醫所謂“溼”是“六淫”(風、寒、暑、溼、燥、火)之一,由溼邪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統稱為“溼證”。根據溼邪的來源不同,有內溼與外溼之分。外溼多因地面溼氣上蒸或淋雨霧露而成,南方多潮溼,在悶熱夏季生活在潮溼的環境溼氣輕易成為致病因素,因而稱為溼邪。內溼多由於素嗜茶酒,暴飲冷食或肥甘美味,飲食失節,日久損傷脾胃,脾運受阻,或溼鬱生熱,或溼積生痰,聚痰發病。由溼引起的病症有面板麻木,筋骨關節疼痛,腰痛酸楚,下肢沉重,浮腫,消化不良,口苦、便溏、舌苔厚膩等,包括很多面板病,婦科病,都是因為溼氣侵入血液,纏綿在血液裡引起各種不適,溼邪致病的特點是病情長久、反覆,纏綿難愈,易寒溼傷脾,或溼鬱化熱。中醫對“溼證”的治療根據病位的不同大致可“祛溼、化溼、利溼”三種。除了藥物治療飲食調理相當重要,禁口相對較多,如辛辣、油膩、過鹹、過甜等美味的食物不能多吃,以免病從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