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偃旗擊鼓

    爭霸上我看好劉邦。但單論個人,我認為十個劉邦也比不上一個項羽,劉邦的優點就是知人善用。爭霸天下從來都不是單靠個人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靠各個部門之間人才的相互配合協同奮進。

    劉邦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謀士猛將,有張良、韓信、樊噲等等英雄人物。而項羽方面雖也有不少人物如龍且、季布、鍾離眛等,但相對來說還是遜色了一籌。

    重要的是項羽還留不住人才,如范增被氣走,而韓信本是項羽的麾下卻也投奔了劉邦。

    項羽厲害之處是自己本身厲害,輸也輸在自己太厲害身上,有能力的人往往容易剛愎自用,而項羽無疑是其中代表。

    天下終歸不是一個人的天下!

  • 2 # 這哥哥很穩健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發動大澤鄉起義,建立“張楚”政權,陳勝自稱楚王,這是秦末動亂的開始。

    同年九月,前楚國大將項燕之後項梁、項羽叔侄發動會稽起義,項梁自號武信君。

    同月,原泗水亭亭長劉邦於沛縣(今江蘇徐州沛縣)起兵響應,稱沛公。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項羽奪軍權,領軍北上救趙,在鉅鹿之戰中大破王離北方邊軍主力,之後再連破秦軍,最終秦將章邯投降。

    與此同時,劉邦卻率義軍先行入關,接受秦子嬰投降,按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之約,欲稱王於關中。

    項羽大破秦軍後立為“諸侯上將軍”,率諸侯軍進入關。與劉邦會於鴻門,劉邦自知非敵,竭力討好項羽,項羽殺劉邦之心動搖,劉邦得以逃過一劫。

    項羽後入關劫掠,時韓生勸諫項羽:“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於是烹殺諫者,放棄了建都關中形勝之地的良好抉擇。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巴、蜀亦關中地“為由,封與劉邦。劉邦定都南鄭(今陝西漢中)。在此地,劉邦大力發展實力,為後來與項羽爭霸打下基石,這也是成語“韜光養晦”的由來。

    後來劉邦出關中,善用謀略,楚軍節節敗退,最終漢軍統一天下,項羽於烏江自刎。

    項羽善戰,劉邦知人善用,項羽可以說敗於自信,劉邦勝於用人。

    在楚漢爭霸上,前期絕對看好項羽,楚霸王之名,世人皆知,但戰爭中期開始,劉邦逐漸取得上風,漢軍屢戰屢勝,最終勝利。

  • 3 # 正在讀書的男孩

    劉邦

    劉邦出身於一個貧農家庭,他不喜歡勞作,經常跟一些狐朋狗友呆在一起,到處去喝酒,遊蕩,見到好看的妹子就調戲一番,然後撒腿就跑,時人都認為劉邦胸無大志,可這劉邦倒不這樣認為,不僅自鳴得意,而且還跟別人吹噓自己以後會如何了不起。

    項羽

    項羽卻年少豪邁,氣宇軒昂,力能扛鼎。有一次,秦始皇外出遊玩,經過浙江時,項羽說:秦始皇沒什麼了不起的,以後我能取代他。

    所以,劉邦是個小流氓,而項羽是個大英雄。

    那麼,小流氓劉邦怎麼就打敗了大英雄項羽呢?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劉邦知人善任,項羽剛愎自用。

    劉邦會用人是出了名的,他手下有蕭何、張良、陳平等一大批謀臣,又有韓信 樊噲等武將,真是人才如雲。而反觀項羽,有個了不起的謀士范增,卻還不信任他。只聽別人三言兩語,就逼走了范增。

    第二,劉邦豁達大度,項羽氣度狹窄。

    劉邦對於降將大多數都重新任用,而項羽對於想將全部都是殺掉。

    第三,劉邦寬厚仁愛,項羽濫殺無辜。

    劉邦當上皇帝后,誅殺項羽、彭越、英布等人,怎麼他寬厚仁愛呢?小編我認為,劉邦殺他們是出於政治目的,並不是亂殺,更不是濫殺。而項羽卻是濫殺無辜的,在攻下咸陽後,他放縱士兵燒殺搶掠也就罷了,還下令把全城百姓都給屠殺了。幾十萬的生命啊,難道就都該死?而且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項羽大的屠城多達六次。我想,小的屠城應該數不勝數吧?

    所以楚漢爭霸,我更看好劉邦。

  • 4 # 一直開心快樂

    看好誰都無所謂了,我更想成為韓信,原因如下

    韓信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稱讚,因為他的操作是頂級大神級別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生浮浮沉沉,大起大落,天馬行空的指揮戰術絕對是世界一流的,因為一些無法相信的事情,不敢去做的事情,到了韓信手裡直接讓他玩出了花樣,玩出了一種藝術的成就,讓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一代神人、兵仙韓信最終落得身敗名裂,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他當初聽從了蒯通的建議,下場絕不會這麼慘!蒯通的眼光看的非常深,同時看的也非常遠,當時劉邦和齊國和談,而韓信帶兵強攻,並且打下了齊國,讓劉邦封他為齊王,蒯通就知道以後劉邦會對韓信下手,只是韓信帶兵打仗厲害,就像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卻不懂政治,最後被劉邦設計陷害而死。當時蒯通苦口婆心的話無法說通韓信,韓信的功高蓋主只能自食其果!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韓信當初不聽信的蒯通的話,是因為他出身貧窮,而劉邦對他又不薄,這種知遇之恩讓韓信感到滿足。因為他在項羽那裡不被人重視,一身的才能沒有地方施展、他在劉邦那裡逃走時,被蕭何連夜追了回來,被人無比的重視,而且直接被劉邦封為了大將軍,讓他一夜之間平步青雲,內心肯定開心又激動,當時肯定一腦子的熱血跟著劉邦,為了劉邦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加之以後他為劉邦奪去了江山,感覺自己的功勞大過天,劉邦肯定會感謝他,不會殺他,所以他自己把自己的眼睛矇蔽了起來,看不清事實,所以蒯通的好意直接讓他謝絕了!

    劉邦這個人生性多疑,無論對誰也不信任,包括自己的故鄉友人蕭何,對於這個半路出家的韓信更是一直堤防,雖然劉邦把韓信冊封為大將軍,那是因為只有韓信奪天下,他是有利可圖。韓信每次打仗都是勝仗,沒有失敗過一次,讓劉邦更是膽顫心驚,所以韓信每次打完仗以後,劉邦都會從韓信手底下抽掉一部分精兵,韓信除了服從以外沒有別的辦法,這種做法也讓韓信感到無奈和可笑。基本上韓信的一舉一動都在劉邦的控制之中,劉邦只是全程都小心翼翼,同時也怕惹怒了韓信!

    劉邦在自己的集團中對所有人的劃分都是非常清楚和明瞭的,他會按功勞和進入集體時間的早晚來劃分地位和管理,韓信是最後進入劉邦這個集體中的,按理說應該是排在最底層的,屬於多國合縱集團裡的,然而沒想到卻成了大將軍,直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很多跟著劉邦的功臣都感覺到不滿,肯定在背後說韓信的壞心。加之劉邦的戒備心非常的強,不允許自己的集團內出任何差錯,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韓信一直被排擠在外!

    韓信在外征戰、打仗,跟著他的人一直是劉邦高層中最信任的人,比如曹參、灌嬰等人,這些人一直是劉邦集團中的頂樑柱和重要的親信之人,既然能把他們派去,肯定不只是協助韓信帶兵打仗的,還有暗中監視他。曹參掌管步兵,灌嬰掌管騎兵,韓信如果相反,手下的兵也不一定聽話,因為這些兵本來就是劉邦的,管理兵的人還是劉邦的親信,韓信再傻也能看清這一點,畢竟天天在一起征戰,時間久了怎麼也能看出來,所以劉邦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而且韓信手下的兵,都是劉邦親自帶起來的,如果要他們跟著韓信一起背叛劉邦,他們肯定會反感或者有其他想法!

    當時齊國已經和劉邦達成了和解,但是韓信不聽從劉邦的話,帶兵強行攻打了齊國,而且順利佔領了齊國,關鍵是韓信還要劉邦封他為齊王,為以後直接惹下了禍端。曹參帶兵駐紮膠東,灌嬰帶人在千乘,如果這時候韓信想要自立為王,肯定會背腹受敵,曹參肯定聯合灌嬰攜手一起攻打韓信,韓信當時肯定非常的清楚當時的時局,所以不敢輕舉妄動!關鍵是韓信成為齊王后,劉邦派來了傅寬給他當丞相,傅寬是何人?他也是劉邦集團中的中堅力量,是劉邦最信任的人之一,他派傅寬給韓信當丞相,已經不言而喻,除了幫助韓信指揮齊國,更是監視他嗎,這種情況,韓信已經被劉邦的親信深深包圍了!

    韓信當時肯定也明白,如果背叛了劉邦,真的自立為王,他能讓曹參、灌嬰等人聽自己的命令嗎?畢竟他手下的大將全是劉邦的人,如果他真的造反了,手下的人不聽話怎麼辦呢?豈不自食惡果?

    然而韓信最大的弱點是缺乏一定的人格領導魅力,他雖然帶兵如神,但是政治方面卻非常的欠缺,他沒有選擇背叛劉邦,當時肯定是明智的選擇,如果韓信背叛劉邦,劉邦肯定會被項羽打敗,最後落得慘敗。但是沒有了劉邦的支援,韓信真的能成為一方霸主嗎?

    韓信的心裡肯定是沒有數的,因為這一切的結果都是未知的,韓信肯定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如果不是劉邦給了韓信兵馬、信任和信心,依照以前的韓信,肯定非常的難招到自己的兵馬。韓信在政治上的不夠老練,心不夠狠不夠黑,把所有的的想法和行動都用在了帶兵打仗上,而劉邦卻在背後一直研究他,被劉邦牢牢地攥在了手中。韓信在軍事方面想的非常周到,他被劉邦賞識後只想好好報答他。如果韓信有一定的政治頭腦,而且有帶領的人的魅力,說不準真的會改寫歷史。只可惜一代英雄最終的落幕非常的悽慘、淒涼,當後人們提起來的時候總是惋惜,雖然被無數傳頌,雖然被後人看好,但是歷史終究是無法改寫的!

  • 5 # 知行淺

    之所以對於劉邦與項羽的爭霸有爭議,主要在於輿論一直處於推崇、同情項羽,而鄙視、不屑劉邦的論調上。

    也因此,題主這個問題才有提問的可能。

    拋開社會輿論的偏見,劉邦只要沒有意外身亡,劉項之爭幾乎不可能有不同的結果。

    項羽問題在哪?

    1.對內不能用人。

    韓信、陳平這種歷史級別的名將、謀士不會用,唯一的范增還被氣死。

    2.封賞吝嗇,賞罰由心,致使叛亂不斷

    自封楚霸王后,不捨得封賞,且許多功臣及諸侯未得封王封侯,導致叛亂一直持續到烏江自刎

    3.退回到霸主時代,開歷史倒車

    開歷史倒車的王莽等,都無法逆勢而行。

    其實,即使沒有劉邦,項羽一樣會敗亡,何況劉邦還是史上用人頂級,約法三章,賞罰分明,繼承中央集權的一代雄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大家回憶一下七十年代的生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