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冰曉冰
-
2 # 將門府
呼延灼的連環馬
連環馬是呼延灼的本錢,馬帶甲,人披鎧,守時箭射不透,刀砍不開;攻時兩邊弓箭亂射,中間長槍突進。誇張一點說,這就是北宋的坦克叢集。因而,呼延灼率連環馬征討梁山時,宋老大連折數陣,憂悶無比。
連環馬衝鋒勢不可擋
等到被擒,無奈落草梁山,呼延灼的連環馬也就此消失。這多少令人費解,如此強悍的作戰部隊,為什麼宋老大不利用起來?為什麼在水泊梁山沒有用武之地?如果要說連環馬並非天下無敵,有剋制之法,但世上唯一能破連環馬的金槍手徐寧,也已經投梁山入夥了。
其實不僅呼延灼,很多好漢在投靠梁山後,自己的價值沒有得到最大化開發。例如大刀關勝,這是一位統軍帥才,富於謀略。在與蔡京商討破梁山之法時,果斷獻上圍魏救趙之計,正點中了宋老大的“死穴”。臨陣之時,關勝更是頭腦冷靜,對敵我實力的估判十分準確。
戰場上的呼延灼
這樣一位名將,加入梁山之後,也只成為衝鋒陷陣的頭領,從來沒有獨立擔綱軍機大事,遠沒有人盡其用。
為何會如此?列位看一個例子也就懂了。晁蓋在曾頭市中箭後,先進被送回梁山,林沖等頭領在寨中商議撤退,呼延灼道:“須等宋公明哥哥將令來,方可回軍。”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當時晁蓋重傷,生死未卜,軍無戰心,曾頭市在旁窺伺,領軍將官竟不能從權做出撤兵命令。這美其名曰:須等宋公明哥哥將令來。實則是宋老大遙控軍事行動,如果他沒有親臨指揮,那麼前線將領不得不等指示打仗。
上梁山後,呼延灼再無連環馬可用
為什麼這樣做?其根本目的是,禁止手下武將發展私有力量,做成尾大不掉之勢。幸而梁山軍事行動,大多由宋老大或盧員外帶隊,不然,恐怕十戰九敗,黑幫集團也就熬不到招安那一日了。
正因為宋老大的禁止,關勝不可能在軍事行動上有太多話事權,呼延灼不可能再擁有連環馬陣,他們才用的發揮,反而在上梁山之前。你說,這令不令人哭笑不得?
-
3 # 國魄
連環馬的原型是鐵浮屠,正史上是金人的精兵,金兀朮曾經用鐵浮屠取得過多次勝利。後來,在與岳家軍對戰中,岳飛發現了鐵浮屠的弱點在腳,於是讓士兵用麻扎刀、長斧等兵器,上砸士兵,下砍馬腿,最終大敗金兀朮。
水滸中,呼延灼統率三千連環馬,曾打得宋江大敗,還傷了一些馬步軍頭領,如林沖、雷橫、石秀、李逵、黃信等人。宋江、吳用想不出什麼法子來對付連環馬,在湯隆的建議下,才想到讓時遷盜甲,逼鉤鐮槍高手徐寧上山。
有些人會問:連環馬是在平地上作戰,宋江為什麼 不讓人在地上挖些坑,這樣不就能阻止連環馬了嗎?畢竟,連環馬中只要有一匹倒下,一隊中其他馬就跑不動了。
其實,沒必要跟作者較勁,作者這麼寫就是為了引出徐寧等人,否則任何事都由宋江自己搞定,那將會有很多人無法上山,那就沒有天罡地煞108將了。
當然,如果非要解釋,也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主要原因是,呼延灼沒那麼笨,他雖然有三千連環馬,分成一百隊,每隊三十匹馬,但是不會蠢到一上戰場就把一百隊連環馬都押上,他會根據形勢來使用。
比如呼延灼第一次與梁山交戰時,與林沖大戰五十回不分勝負,彭玘被捉,韓滔這才調動連環馬向前,打算衝陣。注意,這時候連環馬沒有上鐵鏈,他們並沒有連在一起。但即便如此,宋江也怕他們衝過來,因為裝備懸殊太大,所以儘管梁山四路兵馬齊出,也沒能全勝呼延灼。
第二次,呼延灼倒是把連環馬都用鐵鏈連在一起了,並且全部出動了。
(宋江)猛聽對陣裡連珠炮響,一千步軍,忽然分作兩下,放出三面連環馬車,直衝將來;兩邊把弓箭亂射,中間盡是長槍。——《水滸傳》
為什麼呼延灼敢放手一搏了?因為前一天他和韓滔、彭玘已經在戰場上與林沖等人廝殺過,沒連在一起的連環馬也與宋軍大戰過,可以說對地形已經摸清楚了。正因如此,所以呼延灼才敢放出全部連環馬,並且不怕宋江挖坑。
呼延灼第三次使用連環馬時,又變得很小心。
(注意,在百一十五回本中,是“三隊連環馬”;百二十回本中,是“三面連環馬”,個人以為應該是三面,因為後面說到了漫天遍野的連環馬,若只有三隊九十匹馬,似乎說不過去)
呼延灼道:休問他多少,只顧把連環馬衝將去!韓滔引著五百馬軍飛哨出去,又見東南上一隊軍兵起來。——《水滸傳》
看到了嗎?呼延灼在準備使用連環馬衝過去時,先派韓滔帶領五百騎兵出去探查了一番,而且看到東南有梁山大軍時,還打算再次去探查。探查什麼?自然是趟雷,看看有沒有陷馬坑、陷阱之類。因為呼延灼上一次打敗了梁山,所以擔心梁山會挖坑。
第一次不把鐵甲軍馬連起來,直接憑藉裝備碾壓;第二次在有基礎的情況下,全部出動連環馬,果然取得勝利;第三次,呼延灼沒有驕傲,還是小心翼翼地派人探查後,才決定出動連環馬。
另外,其實呼延灼也算是有經驗的軍官,地形有變他應該也能感覺到,再加上他謹慎的性格,所以宋江即便挖了陷馬坑,呼延灼應該也不會上當。呼延灼之所以會敗,是因為徐寧的鉤鐮槍破了連環馬,以及凌振的子母炮打亂了連環馬。
戰場之事,就是這樣,不是想當然就能打敗敵人。
-
4 # 大唐四洲
那時候的馬相當於現代的車,你當他們都是土豪啊。是土豪也不會上梁山了。
連環馬是呼延灼打梁山時用的,他們吃了不少苦頭。後來聽說徐寧的鉤連槍能破連環馬。就想法把他誘上了山。
連環馬要平地上用,另外士兵和馬的盔甲很重,保養跟燒錢,訓練啥的,就是說每個士兵起碼得有兩匹馬,才倒騰的過來,另外盔甲啥的梁山也沒有。人員馬匹的給養開銷很大,況且一排馬有一匹出了問題,這一排馬和人都出問題,對於梁山那個水中之島來說也擺不開陣勢。各個方面來說也不具備玩恁大的實力。鑑於以上幾點,或者有更多的其他因素。註定了梁山不用也用不起連環馬。
僅代表個人觀點,請批評指正。
-
5 # 華尼臣
連環馬在呼延灼征討梁山時出現過。把梁山打得大敗虧輸。最後請了徐寧才破了連環馬。但為什麼梁山沒有用過連環馬呢?
我考慮,有幾個原因。
1.梁山有了鉤鐮槍,知道了破解之道。相信這一仗廣為傳播,人們都知道了連環馬的剋星。梁山不屑用了。
2.連環馬適合空曠的地方,梁山有山有水,但大片的平原缺乏,沒有練習的場地,所謂英雄無用武之地。放棄連環馬,不失為明智之舉。而且征討方臘,江南水鄉,河湖眾多,即使有連環馬,也用不上,你想,跑了幾步,都掉水裡了,那麼重,不都沉底了嘛。
3.連環馬花費太高。猶如現在的航空母艦,造價高,維修保養費貴。呼延灼用了鐵甲3000副,熟皮馬甲5000副,銅鐵頭盔3000頂,長槍2000根,袞刀1000把,弓箭不計其數,火炮鐵炮500餘架,才組建了連環馬。要知道,這是有朝廷做後盾的。梁山恐怕養不起這支部隊吧。
4.作者遺忘了沒有交代。古典小說一個特點,就是很少照應前面,出場後就被作者拋棄很常見。可能梁山有,但沒寫。
-
6 # 文化一家人
梁山既然由金槍將徐寧教會了鉤鐮槍,大破了連環馬,也收降了呼延灼。那麼,梁山為什麼不建立自己的連環馬隊,以後攻城拔寨衝鋒陷陣不是有更強大的戰鬥力麼?
若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各個角度來分析研判了。
一、軍隊的性質不同。
朝庭是正規軍,有強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後盾,當然可以豢養各種規模、各類兵種的軍隊,以備戰時之需。所以,訓練和掌握一支強健的連環馬軍隊,是完全正常的。
而梁山只是佔據一隅的流民草寇,屬於非正規軍,也可以稱為游擊隊。水泊梁山即便實力再雄厚,也無法與朝庭相提並論。所以不可能耗費巨資建立訓練一支極少派上用場的特種部隊。
二、所處的地域不同。
朝庭舉一國之力,佔天時地利人和,擁有廣闊的養馬訓練地域。建立訓練一支連環馬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對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也是必須可行的。
相對於朝庭來講,梁山只是擁有水泊山寨彈丸之地。建立連環馬隊是需要大片寬闊平坦訓練場地的。因為連環馬隊只適用於平原作戰,山地和水窪是不行的。所以,梁山所佔的地域就限制了連環馬隊的養護和訓練。
三、施展使用的範圍有限。
朝庭從國家安全和發展壯大武裝力量的角度考慮,當然要綜合各方面因素作出決策。也就是說,不能只看眼前,而是要兼顧長遠。所以,建立和訓練一支連環馬隊,是要綜合能力來考量的。
而水泊梁山只是一支佔山為王的山寨武裝。它的戰鬥區域不固定,屬於流動性質,極少能用到連環馬隊的情況。換句話說,既使遇到可以使用連環馬的戰鬥,也完全可以轉移戰場,沒必要守住一個對己不利的戰區而把自己陷於背動。完全可以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退回山寨,據險而守。從朝庭幾次派兵征剿(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就已驗證這一點)來看,就完全驗證了這個道理。所以,梁山根本沒有必要建立養育一支幾乎派不上用場的連環馬隊。
四、人力不足也是個現實問題。
而梁山只有幾萬人馬,如果無限度增加人員,地域所限也是個實際問題。而連環馬隊則屬於特殊軍種,長期養護一支輕易派不上用場的軍人,等於空耗人力物力財力,得不償失。用一句現代語言說明,屬於人力成本過大,客觀上等於非戰鬥減員,降低了整體的戰鬥力。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說明,從各方面考量,梁山是不適宜建立連環馬隊的。
回覆列表
說到梁山,就要提到水泊,八百里水泊,連環馬不可能好運輸,所以沒有。提及梁山,寫一首詩,表一表梁山好漢。
《蓼兒窪英雄》(曉冰)
水滸是好書,好在要投降。
說是逼梁山,皆為女人傷。
孝義黑三郎,一副奴才相。
天王辭世去,聚義改廳堂。
名為及時雨,雨滴卻入江。
軍事智多星,吳用也白忙。
要買眾人心,替天行道幌。
一朝受詔安,群雄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