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哥是哥的傳說

    一是經濟問題,窮的吃不上飯遇上拼命就有重賞的機會,當然死戰,得了厚賞有了產業再拼命那不是傻子嗎?自己一死老婆財產都是人家的了,要愛護生命。朝廷這邊一直這麼賞下去沒餘糧啊。

    二是戰術問題,你憋了幾年發了個大招一下子橫掃千軍,一戰成名,但是很快對手就參透了你戰術的優缺,針對性的採取措施,戰爭從一邊倒變成拼實力,魏武卒的缺點孫臏利用了,吳國的弱點越國利用了,北府兵的缺點鮮卑人發現了,就是蒙古鐵騎也被明軍追打,閃電戰的弱點在斯大林格勒暴露無遺。

  • 2 # 靜大官人

    問題的根子其實就四個字:政治權利。

    世兵制想要長期保持戰鬥力,必須保住世兵的軍田。沒有了安身立命的土地,什麼強軍都會垮掉,"吾等食且不飽,安能以微命拒白刃?"

    遺憾的是,中國古代的世兵,哪怕一開始有優秀的領導,戰鬥力極強。但時間一久,總歸還是保不住手裡的土地,文官武將勳貴太監,乃至皇帝宗室,都有無數手段侵佔吞沒軍田。

    想改變這個問題也行,切實提高軍人的政治地位就行,五代武夫當國時期,誰敢黑了軍人的土地?日本武士的封地,歐洲騎士的采邑,誰能吞沒?

    但我們這個文明,拒絕採用這種權利分配結構。越是往後的朝代,軍人地位越是直線下降。

    這種處境下,軍人還談什麼長期的戰鬥力?不變成叫花子就是萬幸了。

    每個朝代基本都是這樣,一開始玩世兵制,玩到中期,權貴大肆兼併土地,軍田報銷,世兵開始軟弱不堪戰。然後朝廷又開始玩募兵制,一開始軍餉有保障,募兵也算能打,但軍人沒有政治權利,很快權貴們就會把黑手伸到軍餉上,喝兵血吃空餉漂沒,什麼花招都來一遍,等到募兵餓成叫花子,戰鬥力差不多完蛋,這個王朝也該下線了。

  • 3 # 葉飄刀

    兵是將練出來的

    古代的兵,是將練出來的,而不是靠一個成熟的體質訓練出來的。

    所以往往一個厲害的將軍,到了哪裡都可以帶出一支能打的軍隊。

    而一支能打的軍隊換了將軍之後,往往就會戰鬥力大減。

  • 4 # 錄茶

    樓下盡是吹牛逼的!原因很簡單,投入產出比不高!

    中國古代一直在職業軍人和民兵之間反覆橫跳。1.民兵雖然戰鬥力不行,但是戰時打仗,閒時務農,整體維護成本低!且對付普通人也足夠應付!2.職業軍人戰鬥力是高了,但是維護成本也高!中國古代整體而言外患較少,北邊遊牧族因自身原因無法形成有實質性的威脅,所以長期養著那麼一支軍隊沒什麼意義,浪費!3.內鬥時期,各自地盤有限,經濟物資等客觀原因的限制,導致養不起職業軍人!

    綜上所述,像魏武卒這類的職業軍人在中國只能是曇花一現!

  • 5 # 江湖小曉生

    春秋時期孫武練出的吳軍、戰國時期吳起練出的魏武卒、東晉時期謝玄練出來的北府兵,都是中國古代戰鬥力非常強大的兵種。

    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這三支軍隊,很少有傳世的,基本上一兩代下來就衰敗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三者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一、孫武歸隱山林,吳軍被越軍所滅。

    吳王闔閭用魚藏劍的辦法,從吳王僚那裡搶來了王位。此後他打算厲兵秣馬,跟楚國、齊國這些東方大國好好幹一架。

    這個時候從楚國逃難過來的伍子胥,向闔閭推薦了一個人才,那就是孫武。孫武是齊華人,到了吳國以後,開始幫助闔閭訓練兵馬。

    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古隊長。---《史記》

    訓練宮女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孫武殺了兩個闔閭最愛的妃子後,宮女的整體軍紀立刻就好了起來,此後闔閭將吳軍都交給了孫武來訓練。

    訓練出了成效以後,闔閭便帶著這支強大的吳軍進攻楚國,一路勢不可擋,直接打進了楚國的國都引渡,要不是楚昭王跑得快,估計也順帶著被滅了。

    這個時候闔閭在楚王宮中燒殺搶掠,將楚國貴族的家眷都分給了自己的手下人。因為這裡太享受了,闔閭居然都不想回吳國了。

    看到這番景象,其實孫武內心是無比沉痛的。他以為自己幫助的是一個難得的明君,沒想到也是昏聵不堪。

    此後闔閭被越國大將靈姑浮所殺,他的兒子夫差上臺稱王。夫差上臺後,也是厲兵秣馬,讓孫武看到了希望,在伍子胥和孫武的協助下,夫差滅了越國。

    可這以後,夫差也開始變得驕奢淫逸,甚至殺掉了孫武的至交好友伍子胥。心灰意冷的孫武只好選擇歸隱山林。

    此後其實吳軍的戰鬥力也沒有削弱,只不過越國的軍士和勾踐都帶有血海深仇,所以他們的戰鬥力更強,而且打了吳國一個措手不及,這才徹底滅了吳國。

    二、魏武卒一直都很強盛,只是遇到了更厲害的。

    吳起早年曾經給魯國打過工,可是吳起的媳婦兒是齊華人,而齊國正在攻打魯國。為了表面自己的忠心,吳起居然殺了媳婦兒,這才得到魯穆公的重用,擔任大將,擊敗了齊國。

    此後吳起還是被魯穆公所懷疑,無奈之下只能逃亡到了魏國。這個時候魏文侯已經上臺了,他是一代賢君,主張軍事改革,於是任用了在軍事上有特長的吳起。

    吳起在魏國對兵制做出了改革,創立了武卒制,這一改革也就造就了後來強大的魏武卒。什麼是武卒制呢?

    首先吳起將魏國過去的動員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實現兵農分離的政策。其次將士兵們按照各個專業分配到不同部隊中去,取其長處。核心就是部隊精兵化。所有計程車兵必須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考核,只有透過考核以後,才能成為專業化計程車兵。這些士兵全家的徭役都可以免除,所以吸引力是很大的。根據考核過程中,不同士兵所展現出的不同特長,將他們選拔進入不同的戰術分隊之中。使得士兵們的優勢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改革成功以後,吳起帶領魏武卒多次擊敗秦國,佔領了秦國數百里的河西之地。秦惠公發兵50萬攻打魏國,吳起則帶領從未立過軍功的5萬人迎敵,結果大敗秦穆公的50萬大軍,從此威震天下。

    可惜的是,後來吳起和孟嘗君田文、公叔痤之間出現矛盾,不得不離開了魏國前往楚國。他在楚國也幹出了一番功績,增強了楚國的軍事實力。

    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之僕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其僕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與武侯言曰:‘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彊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武侯即曰:‘柰何?’君因謂武侯曰:‘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史記》

    魏武卒在魏國其實一直都很強大,後來魏惠王上臺後,龐涓帶領的魏武卒,依舊可以將秦國摁在地上摩擦。可是龐涓遇到了比他更出色的師弟孫臏,孫臏帶領齊國大軍,多次設伏最終魏武卒一敗塗地。

    三、劉牢之舉棋不定,北府兵控制權不斷更迭。

    北府兵是謝安的侄兒謝玄建立了,之所以稱之為北府兵,那是因為當時的鎮江被稱之為北府,而謝玄是在這裡招募的兵馬。

    當時正值五胡亂華時期,北方大量流民南下逃難,聚集在了揚州、鎮江地區。謝玄果斷出馬,在這裡招募了一大批身體強悍的流民,這就是北府兵的雛形。

    元顯既敗,玄以牢之為徵東將軍、會稽太守,牢之乃嘆曰:“始爾,便奪我兵,禍將至矣!”時玄屯相府,敬宣勸牢之襲玄,猶豫不決,移屯班瀆,將北奔廣陵相高雅之,欲據江北以距玄,集眾大議。參軍劉襲曰:“事不可者莫大於反,而將軍往年反王兗州,近日反司馬郎君,今復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豈得立也。”語畢,趨出,佐吏多散走。---《晉書》

    北府兵最成功的戰績,當然還是在淝水之戰的時候。當時前秦天王苻堅號稱有百萬之眾,實則也有87萬人馬南下,打算一舉吞併東晉。

    而東晉這邊只有8萬多人馬抵抗,其中有5萬是北府兵。正是這5萬北府兵,將前秦87萬大軍徹底擊敗,北府兵因此名震天下。

    謝玄下臺後,他手下的大將劉牢之接管了北府兵。這個時候北府兵開始走下坡路了,因為劉牢之這個人三心二意。當時劉牢之的頂頭上司是王恭,王恭起兵以後,劉牢之暗地裡與司馬元顯聯合,背叛了王恭,從而滅了王恭的力量,自己成為了北府兵的真正領袖。在桓玄起兵以後,劉牢之再次背叛了司馬元顯,投靠了桓玄,使得北府兵的兵權落在了桓玄手裡。此後劉牢之還打算反叛桓玄,其實他已經沒有這個實力了。因為劉牢之多次反叛,使得他手下的將領們逐漸離他而去,無奈之下的劉牢之,只能選擇自盡。至於北府兵,到了桓玄手裡其實也沒起多大作用就土崩瓦解了。

    此後劉裕雖然重新招募了北府兵的舊部,建立了一支依舊強大的北府兵,可是已經跟當初的北府兵完全不同了。

    總結: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一支軍隊的靈魂,其實就是他們的主將。如果主將是個能征善戰的猛將,而且意志力堅定,那麼他們這支軍隊的戰鬥力絕對不會差。

    同樣的道理,如果主將三心二意,而且經常換帥的話,那麼這支軍隊肯定是鬆鬆垮垮,沒有戰鬥力的。

    人性都是充滿惰性的,誰也不想沒事兒就衝鋒陷陣,為此嚴格的紀律管理,才是軍隊強大的主要原因。而主帥的作用,就是保證紀律能夠從上到下貫徹下去。

    參考資料:

    《史記》

    《晉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順產後肚子就像洩了氣的氣球,如何緊緻腹部恢復到少女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