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吃番茄醬
-
2 # 翠鵝
內向不是缺點,只是有的人喜歡安靜,有的人喜歡熱鬧。很多人都喜歡外向的人,因為有感染力。很多人不喜歡內向的人,是因為氣氛過於尷尬。只是大部分人喜歡外向,所以才顯得內向不好。但氣質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不能因為大部分人喜歡別的就否定自己,你就是你,一個有獨立意義的你。
-
3 # 天元派
如果老師下回在這麼說,你就讓他去看看馬雲,喬布斯,扎克伯格,這幾位都是內向型性格,他們有缺點嗎?內向性格的人比外向性格的人更容易變得卓越
內向性格,給人最多的感覺是,不愛說話,不主動,一群人最先看到的肯定不是他。有一部分人是性格內向,但是做事風格不內向很雷厲風行,這就是上面說的那幾位的那種型別。不過有一類人,他們確實你老師說的那種有缺點的內向性格,這類人做事從來不主動,都是別人說一句自己動一下,總是安於現狀,活的自己舒服就好,不太愛交際,有事不願意求人,也不願意別人求自己覺得很麻煩,這類人就要注意了,這個已經不是性格的問題了,而是在你的腦海中的固有的心智模式已經變成這樣了,這種模式最終會讓你越來越消沉,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積極性。
所以說內向不是缺點,缺的是這個人的心裡的模式,願不願意付出承擔,有沒有想法。
-
4 # 更好的媽媽
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今天,內向慢慢變成一個貶義詞,如果有人說:“你真內向”,言語裡就自帶著一股同情、憐憫甚至責備的意味。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內向這個詞被賦予了很多別的含義:害羞,社交恐懼,保守,悲觀,孤僻,沉默寡言。
但是當你聆聽蘇珊·凱恩溫柔堅毅又富有激情的演講時,你會發現內向的人無需改變,也自有精彩。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容格認為,人可以從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能量,而內向的人可以從獨立的思考中得到能量。這就註定了內向的人有自己的性格優勢,會被內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善於傾聽,善於思考,創造力也會更強。
美國有一項歷時30多年,針對社會精英的研究。他們發現,內向型性格的英才是外向型性格英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內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而且,他們在創作,藝術,科研等領域有著外向者無法比擬的天賦。
“寧靜生活的單調與孤寂能啟發創意的思維”。愛因斯坦一生都在踐行他所說的話。他作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繼牛頓以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今天,所有的人都在讚頌愛因斯坦和相對論的偉大和神奇。但這位被奉為天才的人,是一個孤獨者。
愛因斯坦很晚才學會說話,一直到7歲時他依然是個沉默寡言,不太願意說話的孩子。《愛因斯坦傳》裡有這樣一段描述:“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內心沉靜,絕不墨守成規,思考不受外界影響,想象力的驅策使他能夠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是個怪人,一個可敬的叛逆者”
多年以後,當人們問他為何能在1905年提出那麼多改變人類認識世界的理論,他謙虛地回答道:“並不是我很聰明,我只是和問題相處得比較久一點而已。”孤獨和安靜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內向者會關注內在、反躬自省、把內在的敏感磨礪成對世界的洞察力。如果沒有內向的人,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進化論、古典哲學、萬有引力、相對論;就不會有哈利波特、指環王和史努比;就不會有《我有一個夢想》的經典演講和《向日葵》、《格爾尼卡》的傳奇。
內向從來不是劣勢,它是一個禮物。
-
5 # 人在杭州吃炸雞
先表明我的觀點:內向不是性格缺點,但是自卑是。性格內向的人有一些會引申出外向表現,比如自卑,比如抑鬱和社交障礙,膽怯不敢表露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些才是社會生存中所一直被人們詬病的缺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內向在科學的角度是怎麼解釋的由此可見,性格內向本身並無優缺點只說,只是說這種性格可能會導致的引申表現在社會面被放大了而已,所以現在很說人說起內向,就帶有一種審判和批評的味道。
其實說起內向性格者,還是要中國古代多,那個時候講究男耕女織,講究文人騷客,女子常年緊守閨房不出,這種情況到唐朝夜市開放才開始好轉。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皇甫松《採蓮子》那時候的很多人,放到現在來說都是內向的不能再內向了,但是內向在古代卻不是為人詬病的,他們往往是韜光養晦,說話有分寸,一語中地,拿捏得當。外向者的快樂和動力源於在外,而內向者的快樂和動力源於內心。有些人內向是不敢表露自己內心的情感,不敢和他人正常交流,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自言自語。但是絕大部分內向性格者都沒有這麼誇張,他們只是不喜歡和人交往,不喜歡主動說話,不喜歡聚會,比起這些他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義和存在感,但是你如果告訴他,你必須和我說話,你必須來聚會,這是任務,完成了給你加薪水,他可以淡定的一邊跟你說宇宙天文地理一邊喝著二鍋頭把你灌趴下。
可能大家不知道,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就是內向型性格,說到底,內向和外向根本不重要,我自己就是一個內向的人,做電商做自媒體,朋友不多,聚會很少去,但是還是很受朋友們歡迎啊,有好事都會想著你。最重要的是,你得掌握生存所需的技能,不然的話,內向性格就容易衍生出負面表現。
-
6 # 鵜鶘心理
生活中人們常常將性格內向描述為:安靜、離群、喜歡獨處、保守、善於保留精力,不太擅長社交活動,更多在於自己的內部想法,總是喜歡思考,善於反省,也更容易解決問題。
小時候如果誰家的孩子不喜歡講話,那麼就會被貼上靦腆害羞內向的標籤,這時候家長也會想方設法的去讓孩子變得外向起來,去改變自己的孩子的性格,很多時候卻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要知道只有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才是最好最恰當的。
雖然有時候內向的人與性格外向的人相比,他們可能會容易受到別人的忽視,也可能容易產生社交困難,但是在我看來,性格內向與外向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性格不同而已,性格內向的人雖然比較喜歡安靜,但是也是因為他們喜歡安靜,所以也更願意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不會太多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可以更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在社交活動中,內向的人也不要過度勉強自己,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去社交,是否去認識新朋友,而不是勉強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同時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也應當多學一些社交技巧,這樣也可以更好的改變自己的人際關係。在自己的生活中,要勇於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讓大家瞭解了,才不會對你有誤解。內向的人因為對自己要求高,所以也要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要儘自己全力做到最好,對於自己的弱點也不要揪著不放,要知道,人無完人,要學會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去生活。
其實不管內向與外向,只要自己能夠有意義的活著,可以身心健康,那麼比什麼都好。
-
7 # 52足球
來看看這句話你是否經常聽到旁人說或者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這個社會,要多說話交流,在外面才吃的開混的好!”。這句話是我至今為止聽過所有貶低內向性格里,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話。
身為內向性格的一員,這句話雖令我反感,但是卻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合理性。因為如果你到外面找工作,大部分的企業都會問到應聘者的性格;還有就是某某小孩又愛唱歌又愛跳舞,大家都覺得這孩子好,能出眾,對比較內斂的孩子就不會那麼看好和喜歡。
最後我想說的是,內向或者外向,都是合理的!就像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多元化一樣。關鍵在於,如果你認同外向性格的好,那麼你就嘗試變得外向,如果不能,那麼你就要學會接納自己。無論性格如何,不要在別人的質疑聲中讓自己痛苦,甚至導致心理疾病!
-
8 # 巷裡捌號
這應該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一種錯覺:覺得內向的人很難融入群體,從而失去很多發展的機會。人本來是喜於群居的,而內向的人,有時會把自己與人群下意識地隔離開來,這樣就會讓很多人覺得不合群、偏離大眾的發展方向。這樣,自然就會讓很多人覺得內向是不好的,是一缺點。
但事實,是這樣的嗎?
不,內向並不是缺點。內向與外向,皆是人的一種性格體現,從廣義上說,並不存在孰優孰劣,只不過可能在某些方面,各有各的優缺點罷了。比如表演,外向的人,對於舞臺的把控肯定比內向的人,具有先天優勢,但絕不是說內向的人就會比外向的人做得差。
唱歌如朴樹、許巍,演員如葛優、周星馳,他們性格都是內向的,但他們都能在自己的領域內扛起了一面大旗。
內向並不是缺點,只不過是被強行披上了一件標著“缺點”的外衣。不管怎麼樣,內向的人,首先不能認為自己內向就是缺點了,以免又衍生出自卑心理。我們要認可自己的能力,並確定自己在某一領域是確實可以發展的,那就專心做好自己擅長的事。內向的人,本身就可以更專注於某一領域,而當一個人專注於某一領域時,怎麼也能做出成就的。
所以,內向的人,只要找好了自己的位置,就不存在優缺點的問題,只是看你個人努力與否了。
-
9 # 不雨
認為內向是一種缺點,認為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這都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是經不起科學驗證的。
哈佛商學院自1908年建立以來便“致力於教育那些可以改變世界的領導者”。他們的學生畢業後大多在政界商界身居高位。世界500強企業中的最高領導者有20%畢業於哈佛商學院。還有數位美國總統也都是哈佛商學院的校友。顯然,哈佛商學院培養的人才將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哈佛商學院的教育理念,要求領導者在工作中表現出強烈的自信。他們的教學方式,會強制為學生分配學習小組,每個人都必須在小組討論中發言。教授們會鼓勵學生表達強有力的觀點。而那些沒有經常發言的人,就會不受待見。其實不只是哈佛商學院崇尚小組討論。越來越多的小學課堂也要求將課桌圍成一圈,方便同學互相討論。工作中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公司辦公室取消了隔間,並設定各種各樣的團建活動。
無論是在哈佛商學院,還是在其他環境中,外向的愛表達的人往往會受到尊重,被視為有力的領導者,與之相反,內向的人則會遭到質疑。
為什麼會有這種誤解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內向和外向的性格差別。
在我們的大腦中,有兩套系統。一套是大腦的邊緣系統,這套系統代表著人類原始的慾望,它會不斷地告訴人們要更多的進食,更多的性,更多的冒險,追逐回報和享樂。另一套系統是大腦皮層,它掌管著思考、計劃、語言和決策。兩套系統在我們的大腦中共同運作,但時常會起衝突。如果一個人追逐回報的大腦邊緣系統更加敏感,那他就會表現出外向者的特徵。外向者的神經更容易亢奮,他們的大腦會對多巴胺更加敏感,這促使他們追求刺激,活力十足。而另一方面,內向者的神經則不會輕易覺得亢奮。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觀點,內向和外向其實是對某種刺激的偏好選擇。通俗地說,就是大家的甜蜜點不一樣。外向性格者的甜蜜點在於社交、娛樂,他們熱衷於得到獎賞,並會為此迅速地展開行動。內向性格者的甜蜜點在於獨立深入的思考,對細微之處的觀察,他們更關注事物本身而非其帶來的回報。
-
10 # 末末地讀書
性格內向,不是一個缺點,有很多時候反而是一個優點。
現在的人都比較浮躁,與人交談中不願意傾聽,只願意自己表述自己的觀點。
而內向的人,比較適合做一名傾聽者。
傾訴的人也經常會比較信任內向的人。
內向並不是不自信的代言詞。也不一定就是不善表達的人。
反而內向的人都比較善於思考,深度思考。
-
11 # 教育怪談
答案其實很簡單:我們常常看到的文章和論點比如「外向的人容易成功」,寫這樣文章和塑造輿論的人很有可能是享受與人交流如魚得水或者羨慕這些人的人。我們看到了「社交福利」,看到了外向的好處,那與之相對的內向則是一種缺點。
答案其實也沒那麼簡單。為什麼會有這種二分的想法呢:外向就是一個優點或優勢,而內向則是一種缺點。這種想法來源於傳統人格心理學對人最樸素的劃分,內外向說的其實是特質取向。以此有了人格特質的測驗,比如打五人格模型。而傳統的特質取向的人格劃分有一個嚴重缺陷,那就是忽略了社會認知取向。我們都知道,人其實會在適應社會規範的過程中約束自己的行為,有時候會去鍛鍊自己的社交技能達成某些目的。這也就是說人確實誰會根據自己內心需求,對某些人格特質進行調整的。其實人格心理學測驗中也有一些只考慮被試內心需求的測驗,比如愛德華人格測驗,其缺陷就是忽略了人格特質起到的穩定的彌散的作用。
我看到在其他的回答中,很多作者都很好的回答了內向的優勢,也有很多作者呼籲大家別太看重內向外向好壞,身心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的目標。我再補充一個研究,最近終於研究證明,我們所謂的「內向者」和「外向者」其實大腦內化學反應不太一樣。簡單來說,內向者在社交場合學要對相對陌生環境不停評估錯誤成本,而外向者則是能實時對環境做出反應,所以你可以明白為什麼內向者覺得社交有時候在消耗精力,而外向者覺得是自己放鬆的機會,可以恢復精力。嚴格來看,這個研究當然有侷限性,但是這至少說明了「內向者」和「外向者」真的不太一樣,而這種不一樣只是社交方式不太一樣罷了,並不是我們有時候的「社交恐懼症」,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焦慮症狀,這類患者會在社交場合腦內模擬最糟糕的社交場景,給自己帶來焦慮和恐懼,所以會盡量避免社交場合,這是病,得治。其他情況下,「內向者」和「外向者」都不應該被簡單貼上標籤,然後說「X曏者容易怎麼怎麼樣」。
我們都不應該瞧不起誰,「內向者」只是更需要被看見或者聽見,他們的聲音有時候就想心跳,你得費勁兒聽,但那聲音是充滿力量而生動的。比起「內向者」和「外向者」,我更願意做一個「行動者」:忘掉評估,時刻表達。
-
12 # 夜闌靜語
你好!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內向的人由於缺乏交流,很多人並不瞭解他們;
2、內向的人一般比較內秀,他們很多時候不願意受到關注,給別人的感覺是獨來獨往;
3、內向的人缺乏與陌生人交流的主動性,朋友比較少;
4、內向的人有自己的愛好,比較喜歡安靜,獨處,不喜歡喧鬧的環境;
5、內向的人比較穩重,思慮較多,給別人反應慢的感覺,事實往往並非如此。
6、想要了解內向的人需要很長時間,很多人沒有耐心去了解,所以會有錯誤的判斷。
內向只是一種性格特徵,並非什麼缺點,內向的人也有自己無話不談的朋友,他們不喜歡被打擾,也不願意打擾別人,內向或外向各有自己的優勢,多瞭解你就會發現這兩者是有很多共同點的,
-
13 # 螞蟻科學
什麼樣的人是內向者?
不會表達自己就是內向?內向就是不會表達?不善於交往?
別搞錯了。
不得不承認許多內向者多少有些害羞,但,“內向者害羞難交往,外向者易於交往”,這是對外向者與內向者最普遍的誤解。
事實並不是如此。
在搞清楚原因之前,我們先得了解一下“大五人格”理論。
在人格心理學領域中,可以說是“通用貨幣”。這是目前西方公認的人格特質模型。(和諸多近代科學一樣,中國心理學還尚在學習借鑑階段)。
大五人格的金字塔基本架構如圖(五個基本維度後還可以再細分)
其中有兩種基本維度,穩定性和適應性(可塑性)。
簡單地來說吧,
穩定性,指的就是你會如何規劃你的生活;
適應性,指的就是你會有多願意融入周圍的世界。
再看兩個基礎人格特質維度下的細分的五個基本人格維度。(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有些詞語意思比較怪,切莫望文生義)
神經質:面對壓力時你的焦慮程度,抗壓程度,面對挑釁時你的憤怒程度等等;
宜人性:對他人的信任程度,坦誠程度,謙虛程度,利他(對別人好)程度,同理心(感同身受)的程度等
盡責性:為目標奮鬥的努力程度,自律程度,責任感程度等;
外傾性:熱情程度,喜歡群體程度,尋求刺激的程度,體驗積極情緒的程度等
開放性:對新經驗新事物新點子新想法的開放程度(是否敢接受這些新事物)等
每個維度的能力(程度)不同,就可以分為不同的人格特質型別。
比如,
(害羞的貓貓)
害羞與不害羞,就是神經質中面對壓力的焦慮程度的高低不同,你很焦慮,害羞。你不怎麼焦慮,不害羞;
易於交往還是難交往,就是宜人性中,你對他人信任程度和坦誠程度的高低不同。如果你不信任他人,不願意坦誠,別人很難與你交往。(誰會願意和一個整天滿嘴謊言,不相信別人的人交往?)
外向與內向,就是外傾性中熱情程度,喜歡群體程度,尋求刺激的程度,體驗積極情緒的程度等的高低不同。如果你對待事物很熱情,喜歡和人群待在一起,喜歡尋求刺激,你就是個外向的人;反之,你就內向一些。
綜上,
害羞與否,易於交往與否,外向與否,是三個人格特質維度上的問題,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同維度上的特質可以共存。
這就是有些人很害羞,但是他們很熱情,易於交往;有些人外向,但卻很難交往的原因。
內向是個缺點,錯。
沒能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特質,沒能依據自己的性格特質提高能力,那才是缺點
-
14 # 心夥伴
內向、外向是性格的兩個維度,而性格是在父母基因遺傳的基礎上,受到後天環境和個人經歷的影響下形成的。而性格與先天的氣質不同,是可以改變的,並且沒有好壞之分。因此不能說外向的性格會比內向更好,只是兩種性格的人在不同方面各有所長罷了。比如外向的人可能會更擅長交談、處理人際關係,可是你能否認內向的人就不會是一個好銷售了嗎?他們雖然不善於誇誇其談,但是可能透過傳達關鍵資訊、真摯的與客戶交談,也能取得很好的業績?
那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內向是一種缺點呢?其實這是由於大環境給我們造成的錯覺。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更傾向於集體主義,因為人始終離不開群體,而內向的人往往話比較少、不怎麼主動與他人建立關係,從而顯得難以融入大集體中。因為有時候把自己與人群隔離開而產生一些孤獨、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不合群。長此以往,自己會覺得和人打交道產生了一定困難,有時候聊天不知道怎麼開口,甚至面臨機會的時候也會下意識的去躲避社交,因此會覺得性格內向是一個缺點。
其實,內向並不是問題。只要我們認可自己的能力、發掘自己的長處,專注於自己所擅長、喜愛的領域,自然會建立起自信。當專注於自己喜歡並擅長的領域時,就能做出一番成就,並且在這個領域也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與人很好的交談。
-
15 # 黃蜂二師兄
性格內向是缺點嗎?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性格外向是缺點嗎?一個大姑娘大大咧咧,口無遮攔,什麼都敢說、什麼人都敢交,肯定不行。
性格,脾氣使然,類似於分辨力,比如炒菜,你判斷油溫剛好,可菜下去爆不起來,菜出不來香。內向就像還沒熱到合適溫度的油,大體上適合藝術類、事務類的工作。當然內向性格的人自我也有感知,儘量彌補這個缺點,先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多說一點,逐步在更大場合說出來,多練多適應,由少到多,由膽小到膽大。不能完全改變,最低限度不能因為性格問題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說性格內向也好,外向也好,只要不過度、不偏激,有獨立分辨能力,內向性格反而能成為你獨特的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
16 # 毒舌好心人
這是在近二三十年,經濟爆炸式增長的背景下,所產生的一種現象。
在經濟騰飛的年代,敢闖敢拼能帶來很多優勢,敢於表現自己也是獲得更多機會的一種方式。內向的人往往不太喜歡跟別人過度交流,會錯失很多機會。因此,大家會覺得內向是缺點。
除此之外,『權力崇拜』和『關係』讓迎合位高權重的人,成為有能力的象徵之一。這其實非常搞笑。但是,人們甚至重新定義了情商,把這種迎合別人的做法合理化。把為了利益進行社交活動,積累所謂的人脈(肯多人理解的外向)進行吹捧,認為是高情商的表現。
隨著社會發展逐步成熟規範,人和人的競爭會重新聚焦到個人能力的層面。投機取巧,迎合別人都將難以有施展的空間。以前是機會多得用不完,你去要就可以給你。現在是好機會有限,我必須找到一個能把機會轉變為成果的人,才會把機會交出去。至於你是不是討好我,是不是做浮誇的表演引起我的注意,將會不再是重點。
相信隨著競爭加劇,社會更規範,能力的重要性被重新關注的時候,對於所謂的外向還是內向,應該就不會有多少人注意了。當浮誇地表現得像一個所謂的外向的人沒有利益可圖的時候,大概也就不會有多少人再會認為內向是缺點了。
能力才是關鍵。性格只是不同而已。大家根據自己的特徵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好了。
-
17 # 萬事幸福
內向和外向都是一種不同的性格,性格開朗做事情變化快速。性格內向的人不喜歡說話,難以接近她的心態。不同的性格就是不同的一個角色,這些都有父母的基因所欲。現在的社會科學發展新增更多知識才力,就是網路的溫馨幫助所有的人。知識不斷要把自我提高,在最美好的時光把它慣慨優越的資本。好好地多學文化藝術傳承載歌載舞的精華橫溢。
-
18 # 淡墨流香
謝謝邀請。內向也好外向也罷,都是說的性格中的主要特性,內向相對於外向而言,就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與周圍的人溝通交流少,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更會緊張無話可說,甚至會手足無措鬧出笑話。但也不是絕對,內向的人在熟人面前,有時也會滔滔不絕說個不停,甚至開玩笑講笑話,簡直比外向的人還話多,只是這樣的時候非常少而已。
性格內向到底好不好呢?應該說不好,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表達各種需求和情感,是一個正常人所具備的基本功能,如今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表達情感的渠道增多了,可以藉助網路來完成部分交流需求,但語言交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過因溝通不善而帶來的尷尬,甚至會影響到某件事情的完成。
性格是天生的,有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性格更多源於遺傳,也很難改變,對於內向的人,我們不要看不起,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不同的性格有不同優缺點,性格外向也未必就好。無論外向內向,不要走極端就好。
-
19 # 糾結canlinlin
和外向的人相比,內向的人不擅長表達自己,在社交方面比較薄弱,和人和不那麼容易打成一片迅速熟悉,所以人際,處事方面往往會比較吃虧,因此有人會覺得內向是一種缺點。
但相交而言,內向者敏感的特點,有時候能夠更擅於觀察細微的東西,精細化問題處理和把控更完整精確,所以內向性格並非完全是缺點。
-
20 # 虞博玄
很簡單,因為兩種渣渣導致的。。。1,體會粗淺的人不用心去感受細節,但其實它們很快就會失去樂趣以後最終察覺到。。。。2,膽怯的人害怕自己成為足夠突兀而得不到別人關心。。。。。
硬是要說第三點?少數是要服從多數不是理所當然的硬道理嗎?就連你提出這個問題本身也足夠奇怪了!。。。。?其實應該說,那些“硬道理”真的那麼過硬麼?連這種考驗也經受不起麼?
回覆列表
內向的人往往不夠主動,而且有些內向的人,跟他們說話,聲音比較小,可能性格也較為敏感,就像我這種平時大大咧咧的人,有時候跟內向的人相處,也會考慮著他們一點,真怕自己一句無心的話,讓他們想到啥,就是這樣,話少不一定就是內向,內向也不一定是很致命的缺點,只是凡事都不能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