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東威

    督撫權力的擴張,使中央與地方關係失去平衡,督撫在中央決策中所起的作用加大。光緒七年(1881)二月,給事中張觀準上奏說:“近年以來,疆臣建議,每每立見施行”,而中央透過檔案交給督撫酌議時,督撫則“以窒礙難行,空言搪塞”一些中央官員甚至認為“今日之督撫,即前代之藩鎮,責任固不可不專,事權亦不可過重”,擔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因此,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圖透過整頓來收回督撫的權力。但是,這種奪取權力的鬥爭不但沒有削弱督撫的勢力,反而更加鞏固了督撫在戰時獲得的權力,使督撫成為名副其實的“軍閥”。

    1.地方財政被督撫控制,戶部排程不靈,相當一部分的地方收入不上繳國庫,致使中央財政拮据。督撫把持地方經濟,十九世紀中後期進行的“洋務運動”就是一個明證。自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在各地先後創辦了大約20個製造槍炮、彈藥和船艦的現代軍用企業,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湖北槍炮廠等。自7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還創辦了40個現代民用工礦企業,其中較重要的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電報總局和上海機器織布局等。此外,洋務派還修築了津沽鐵路、關東鐵路、鐵路等共計477公里,架設了溝通全國主要省份的電線數十條,基本上形成了全國的電訊網。企業是由國家出錢辦理的,但是收益多數落入個人手中。

    2.中央政令不暢,中央決策無法執行。戊戌維新之時,光緒皇帝下《明定國是詔》,要求各地變法維新,但是得不到督撫們的響應。劉坤一說:“時事之變換,議論之新奇,恍兮惚兮,是耶非耶,年老懵懂,不知其然,不暇究其所以然。朝廷行政用人,更非封疆外吏所敢越俎,而其責成各督撫者,可辦辦之,否則靜候參處。”這說明督撫對於中央的決策根本無心執行,中央政令無法完成。

    3.督撫左右中央事務。如在光緒九年(1883),越南同法國簽訂了《順化條約》,確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中法局勢十分緊張。此時,張之洞說:“情勢已彰,徒遣密使偵探無益,徒在法京辯論亦無益,惟有遣使帶兵,赴越保護,助越之勢,沮法之氣,上可令退出越京,次可以代定條約,相機操縱,進退綽然……此古人所謂守四境不如守四夷之說也。”而當時的情景是越南作為中國的朝貢國,中國並不干涉越南的內政和外交,越南有自己的軍隊,而“法之圖越已數十年,中朝向置不問。至上半年,形象大著,始與力爭,其何能及!”況且“越王老悖無後,無可久存之理。河內以南斷非我力所能圖存。”當時,越南大部已經被法國佔領,中國僅控制越北地區,中國根本無力同法國爭奪越南,而張之洞極力要求同法國進行戰爭。此後,中法戰爭爆發不久,他被任命為兩廣總督,直接參與戰爭的籌劃和部署,可見他的建議對中央決策有著何等重要的作用。

    4.“內輕外重”局面的正式形成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清廷被迫宣戰。五月二十五日宣戰詔書下達後,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不但不奉詔行事,反而致電盛宣懷:“二五矯詔,粵斷不奉。”盛宣懷時任鐵路督辦,他致電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說道:“各省集義團禦侮,必同歸於盡。欲全東南以保宗社,東南諸大帥須以權宜應之,以定各國之心。”在盛宣懷的主持下,由上海道臺餘聯沅加上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委派的代表,共同組成了代表團在上海同以美國總領事古納為首的各國領事進行會商。雙方在五月三十日簽定《東南保護約款》九款和《保護上海內外城廂章程》十款,其中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各國商民教士產業均歸南洋大臣劉,兩湖督憲張允認切實保護。”對於這個章程,直隸總督李鴻章、四川總督奎俊、閩浙總督許應暌、陝西巡撫端方、山東巡撫袁世凱紛紛表示贊同。這些督撫私自和外國協商保護外國在華利益的行為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西狩”。公然同中央的詔書相抵抗,表明地方督撫的離心力已經完全形成了,晚清“內輕外重”的政治格局完全形成。

    總之,由於督撫手握重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軍閥”,可謂是“國中之國”,使中央排程不靈。所以,當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傳來之時,各地督撫為了自己的利益,紛紛宣佈脫離清王朝,使得清王朝迅速瓦解。

  • 2 # 愛看愛思考

    幾乎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就連慈禧太后對於地方的督撫大員,都是以安撫為主的。光緒皇帝?哪裡來的這樣的威望?還有這樣的政治手段,也不是隨便便一個人都能有的。慈禧太后,也是經過多少年的歷練,才歷練出來的。在光緒皇帝在位時,滿清政府對於地方勢力的控制力,下降到了最低點。東南督撫私自與外國簽訂《東南互保協議》,這樣的事等同於沒有把,滿清中央政府放在眼裡的行為。慈禧太后都得忍讓,光緒皇帝能夠有甚辦法?光緒皇帝,根本就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手段和決斷力。這樣的一個皇帝?能夠作出什麼大事。他光緒皇帝,就是個傀儡而已。完全沒有反抗能力的傀儡皇帝。

  • 3 # 人生如夢zhw

    光緒無帝王之才,不懂帝王之術,任人唯親。鎮不住。

    一、光緒1889年親政後,手中還是擁有相當大的權力,但每次重大決策都是錯誤的。

    1.光緒親政重用帝師翁同龢,翁同龢不顧國家利益打壓李鴻章等漢臣,五年不給北洋水師撥款。光緒不可能不知,一定是得到光緒認可的。

    2.甲午戰爭發生後,不瞭解戰局,中日雙方力量對比,雙方各自優勢與不足,盲目聽信翁同龢殘言逼迫開戰。在無準備的情況下開戰,致使甲午戰敗,洋務運動同光中興成果毀於一旦,動搖了滿清根基,民心盡失。

    3.光緒在戊戌變法中無駕馭時局能力,輕信康有為這樣書生瞎變法,變法內容盲目照搬西方,過多過快。

    4.面對戊戌變法困局,不是想著如何爭取支援,韜光養晦,而手下康有為竟要政變謀害慈禧光緒的皇阿瑪親姨媽,嬸母。事敗光緒失去權利,失去親情。

    二、職位賦予權力,但發揮權力的威力,還需對應的能力應用權術去駕馭權力。

    三、直接原因

    1.滿清經過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庚子賠款等對外無能,內部腐敗已經使滿清民心盡失。動搖了統治基礎。

    2.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中慈禧戰前殺主和派,戰後為滿足洋人要求殺主戰派,精英盡失,民心盡失,權威尚失。

    3.八國聯軍侵略時東南互保發生已經使滿清失去對地方漢族督撫的控制。

    4.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的實施,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滿清少數民族統治的法理喪失。

    5.清末新政中地方督撫編練的新軍,滿清中央政府無力控制,成為地方督撫對抗中央的底牌。

    四、史實。

    1.1860年到1889年光緒親政前近三十年間,慈禧統治時期支援洋務運動出現了同光中興,打敗了法國,滿清國力提升。

    2.1889年光緒親政後,慈禧移居頤和園,光緒擁有相當的權力,大事請示,小事慈禧不幹與。但連續幾個昏招致使同光中興結束。

    3.戊戌變法後光緒慈禧母子矛盾演變為帝后兩黨鬥爭,導致滿清分裂走向滅亡。

  • 4 # 小飛68318291

    老實說,就是康熙重生也不可能挽救滿清,太平天國死了一個億,陝甘回亂死了兩千萬,這可以打幾次抗日戰爭了,從這就知道當時社會矛盾有多麼突出,還有列強環伺

  • 5 # 三十六說史

    不可能的。戊戌變法的方向看似正確,可是沒有任何真正拿得出手的政策,反倒是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政令,總之就是洋人有什麼,光緒就下旨搞什麼。但根本沒人會搞,就算真心擁護變法的,也無可適從。

    打個比方,就像穿越小說的主角,回到過去就把當前看起來合理的政策大綱往出一搬,就等著 收穫果實。這在現代社會,所有人都知道正確的前提下還無法實現,何況是幾百上千年前沒有人懂的時代?戊戌變法的情況也如此。

    再說就是慈禧死了或是不阻撓,守舊派也夠光緒應付的,多少變法都毀在不配合或是假配合的人手裡,就算正確的東西,官員也有無數辦法把它弄成只對自己有好處。

    成功的變法都是經過幾十上百年才最終完成。英國王權歷來就遠弱於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還前後搞了200年,立法權甚至從上院手裡脫離才不到十年。中國的政體,顯然變起來會更慢。

    不要以為變法的人就都是好人,康有為挺不怎麼樣。他就是一官迷,毫無治國的真才實學和把國家搞好的決心,多查查歷史資料就知道了,就算光緒高姿態,最終頂多也就是搞出個首相負責制,短期不會出現任何好的效果。而歷史沒有給大清留下慢慢改好的機會,它已病入膏肓,公允來說,慈禧結束戊戌變法,其實是延長了清帝國的壽命

  • 6 # 三文魚154664303

    我覺得他不是鎮不住,清庭是歷史上中央集權最穩固的。而且當時幾位權臣都非常忠心於朝廷。而且如果可能的話,甚至不會有辛亥革命就可能直接轉為君主立憲制。現在我們也可能還有皇上,可惜沒有如果。所以他給我們留下的只有清德宗的廟號。如果你們認為他沒有微信的話可以參考當時四川的保路運動。

  • 7 # 丶零吸引力

    慈禧要完全放權給光緒,除非她死了!不然她的影響力就存在,光緒只能活在她的權力陰影下!如果慈禧先死了,光緒就是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所有的權力轉移到光緒身上,毋庸置疑!有人說慈禧終止戊戌變法是對的,歷史沒有第二次選擇,終止變法後的清朝經歷十餘年就滅亡了,對於清朝的統治者們來說,這已經是最壞的結局,再差也不會差過這個結果。而對老百姓來說,這同樣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局面,清朝滅亡換來的是軍閥割據,互相攻戰,往後幾十年都沒有太平日子過!假設沒有慈禧的光緒施政,讓他放開搞,清朝不見得會亡的那麼快!任何改革都是碰的頭破血流積累出的經驗,一步步走過來的!

  • 8 # 冬蟲可語於冰

    光緒資歷平平,並未雄才大略。時下就行的的話就是才能無法支撐野心,這點可以從百日維新看出。有做一番帝業的想法,但並無康熙雍正之才。朱允炆重用帝師,光緒也是一樣,重用帝師翁同龢,而後者絕非輔君之才。有人會說被慈禧掣肘,無人可用。但是甲午海戰卻可以看出光緒戰略很差。光緒只是一個類似道光資質平平的帝王。晚清內憂外患之際,外敵重於內患,駕馭封疆大吏應該還是應付過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醜女孩活著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