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某地見到一對石獅子,石獅子,嘴裡有一根飄帶。非常的少見,不知道什麼含義?
12
回覆列表
  • 1 # 我是青鳥

    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辟邪物品,以石材為原材料雕塑成獅子的形象,具有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的雕塑品。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物,在中國的宮殿、寺廟、佛塔、橋樑、府邸、園林、陵墓及印鈕上都會看到它。最早的石獅是東漢高頤墓前的石獅。

    但更多的時候,石獅是專門指放在大門左右兩側的一對獅子。其造型並非我們現在所看見的獅子,可能是因為中土人士大多沒有見過在非洲草原上的真正的獅子,但也有說法是西域獅與非洲獅體態不同的緣故。

    獅子形象始於漢朝,獅子不是中國所有的物種,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過來的。

    相傳東漢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把一頭金毛獅子作為禮物進貢給中國的皇帝。後來獅子隨著佛教的傳入,而成為一種賦予了神力的靈獸。在中國的文化中,獅子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動物,和麒麟一起成為中國的靈獸。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不知從何時起,獅子就成為了看守門戶的吉祥物了,並且逐漸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獅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徵,漢唐時通常強悍威猛,元朝時,身軀瘦長而有力,明清時,較為溫順。清代,獅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揚州畫舫錄》(1795年作)中規定:“獅子分頭、臉、身、腿、牙、胯、繡帶、鈴鐺、旋螺紋、滾鑿繡珠、出鑿崽子。”

    石獅不僅有不同的時代特點,還有明顯的地域特色。總體上,北方的石獅子外觀大氣,雕琢質樸;南方的石獅更為靈氣,造型活潑,雕飾繁多,小獅子也不僅在母獅手掌下,有的爬上獅背,活潑可愛。

    故宮的獅子象徵著權力與尊嚴。皇帝貴為天子,故宮門前的獅子自然最精美、高大了。東邊立的為雄獅,前爪下有一隻幼獅,象徵皇權永存,千秋萬代。

    竇王店石獅子與其它石獅子的不同之處是它的胸前還有脊背上都有小獅子,並且嘴裡銜著飄帶。

    石獅子作為一種建築的裝飾,大多用於宮殿、廟觀、衙署(古代的政府機關)以及高階官員、貴族和富商的住宅門口。而在現代,一般石獅子則多放在一些商店的門口。

    華人歷來把石獅子視為吉祥之物,在中國眾多的園林名勝中,各種造型的石獅子隨處可見。古代的官衙廟堂、豪門巨宅大門前,都擺放一對石獅子用以鎮宅護衛。直到現代,許多建築物大門前,還有這種安放石獅子鎮宅護院的遺風不泯。

    如今,石獅子作為威武和吉祥的象徵,又出現在繁華的街市和銀行、商廈、公園的門前。據說,獅子愛玩“夜明珠”,所以,石獅的口中多半都含著一顆能活動的圓球。

  • 2 # 轉運中的幸福

    謝敬!

    題主您好!您的這個圖還真是少見,這麼個悠久的歷史名流,以這種姿態亮相在這裡,實屬是難壞了今人,恐怕是考古大家郭沫若也難以給出定論,因為我們通常見的是石獅子嘴裡含著一枚金珠,有的是活動的,有的就是不動的,這預示著吉祥如意,因為獅子高大威猛,有不可一世的雄姿,人們就把它拿來當坐鎮宅之寶!

    可也有一宗,這一般都是用在大戶人家,要是小門小戶的,就不宜使用它,有句諺語說,獅子大於天,不宜用民間,怕的是你命薄鎮不住,而獅子也是代表至高無尚的權利,它的尊容十分的莊嚴,及崇尚的精神,使我們世代無比尊崇的!

    然而您的這個圖片,它的背景好像是一個有著政績的正派官員!獅子後面這影壁牆上的四個字,“蔽芾甘堂”!就能充分的顯示出此宅必是大官官邸,它的用意是希望子子孫孫們家中興旺,所以就立意刻了這麼個嘴裡含上一個飄帶,正好它跟影壁牆上的字相得益彰!更進一步預示著此宅財源、幸福,綿綿流長,高壽子孫滿堂!!官運亨通!!!

    你看!並且滿臉喜氣洋洋的石獅子是笑的合不攏嘴的,為了不誇張它的表情,依我看這個石獅子的形態恰到好處!平和近人,喜笑顏開!很親民!

    那麼我們後人不必深究,因為門外這個石獅子一定是個吉祥物!守望家宅平安鴻福祈天!!我的回答完畢!

    (謝題主!謝閱!新年好!!

  • 3 # 捻鬚翁

    一說,古代石匠選雕刻石獅子的原石,要在“天德合”或“月德合”的黃道吉日上山,選好原石後要在吉日的子夜,滿天星斗時打下第一鏨,之後就不能停工,每天必須鏨刻,一直到鏨刻完工,完工時也必須是滿天星斗的子夜,這時候石匠會對完工的石獅子叩拜,如果完工後的石獅子有靈性的話,石匠只要一根帶子就可以把石獅子背起來,然後想放到那裡就放到那裡,一點都不費勁,如果鏨刻好的石獅子沒有靈性的話,就是來多少人也休想搬得動。後來石匠人就把帶子也刻在石獅子的身上了,以示其是有靈性的石獅子。

    另一種說法是,這是定製石獅子的主人要求的,主人怕石獅子不馴服,不論是主人好友還是敵人它都會衝煞,所以就要求石匠把帶子刻上,以便對它有所管轄、馴服。

  • 4 # 天下雕客

    石獅子嘴裡含一根飄帶,什麼含義?

    石獅子一般嘴裡是活動的圓球較多,含飄帶確實少見。

    對於飄帶,古人一直也有表示吉祥的寓意。

    在諸多神話故事中也有用作武器,比如哪吒的“混天綾”,是太乙真人贈送,威力無比強大。

    敦煌石窟裡的飛天,也是飄帶纏身,飄灑自如,體態優美,可能也是意有,飄帶有某種神力。

    至於圖片中,石獅子嘴裡含有飄帶,或許也是一種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吧。畢竟古人在門口擺放石獅子,是有鎮宅辟邪的寄託,和身份地位的象徵。

    圖中石獅,表情憨厚可愛,雕工流暢、細膩。石獅的頭部、腿、造型都與傳統形象差異很大,結合背景來看,用現代話說:可能是宅主人或建築的某種特別性,以求一種不一樣的個性。

  • 5 # 不為何足道哉

    上圖是一個金代磁州窯獅子繡球紋瓷枕,圖中的獅子呈跳躍狀,口中銜著飄帶繡球,外面繪著火焰。

    我們再回到提問者照片上的石獅子,看著憨萌,喜慶,雕刻師用的是“戲獅”的雕刻手法,嘴含飄帶,就是取意於獅子滾繡球,在圖片上的獅子身側,或者另一個獅子身上,應該有繡球圖案。石獅威猛,百獸之王,用來鎮宅辟邪,再加上了“獅子滾繡球,好事在後頭”的吉祥喜慶寓意。這個應該是民間雕刻師按照自己的雕刻思路自由創作出的這對石獅作品。

    獅子滾繡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的民俗喜慶活動,最早在《漢書·禮樂志》中,就記載了漢代民間流行“獅舞”,兩人合作,一人穿上戲獅服裝,另一人在其前後手持綵球逗之,上下跳躍,因為舞起來生動活潑,總會引得附近大量的居民圍觀,喝彩,非常熱鬧,久而久之,舞獅成了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民俗活動,一直傳承了下來,現在粵港澳地區很有名的“醒獅”表演,就是從獅子滾繡球發展來的。

    中國民間視獅子滾繡球為吉兆,獅子為百獸之王,能驅邪僻穢,獅子交尾時相互團揉,有絨毛成球,獅子滾繡球寓意著有強壯的新生命誕生,結婚喜慶的時候,人們常常舞獅慶祝,後來更發展到各種喜慶活動,商業往來中,獅子一舞,好運長久,事業紅紅火火。

    所以,這個石獅子嘴含飄帶的含義就是鎮宅,驅邪僻穢,趕走災難,獅子繡球,好運馬上就要降臨,幸運連連,長長久久,紅紅火火。

  • 6 # 梵一商貿

    中國古代社會中,重要的建築物前一般都有一對莊嚴威猛的石獅來鎮守,這也是我們古代中華文明中極具審美藝術的一種傳統文化。

    可是,自然界中的獅子原產自非洲、西亞及美洲等地,它們怎麼又成為了我們古代中華文明中辟邪、鎮宅的靈獸了呢?

    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漢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西域的安息國(今伊朗)遣使給東漢王朝送來了一隻獅子,這是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中第一隻進入中原的獅子。

    見慣了老虎、豹子等猛獸的中原人,又見到了一種堪比老虎威猛的獅子,自然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和興趣,許多藝術家便躍躍欲試,為其造像。

    然而,獅子作為單獨引進來的猛獸,只能圈養在了深宮裡,平民很難見到。

    於是,民間藝術家們憑藉傳說和書籍中的記載,發揮自我的藝術想象力,運用大膽的取捨、集中、誇張、突出傳神等中國傳統的藝術手法,開始了中國石雕獅子藝術的創作。

    根據現在的實物來看,中國的石獅始於東漢,初盛於南北六朝,在唐代達到興盛,後經宋元的延續,鼎盛期出現在明清。

    現存最早的石獅是東漢時高頤墓前的石獅(刻於209年),在四川雅安姚橋。陝西省咸陽市唐順陵的石獅,是武則天為其母親楊氏陵墓建造的,是現存石獅的代表性作品。

    盧溝橋上修建的“石獅群”修建於金朝,橋的柱頭上都刻有玲瓏活潑的石獅子,每隻石獅子又隱藏著小獅子,最小的僅幾釐米,極不容易數清,所以有“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的俗語。

    中國古代的石雕獅藝並不是對活獅子直接摹寫,而是注重裝飾性,強調形體、神態的和諧統一。

    古代人們對石獅的形態和安放位置等有很多講究,比如大門兩側石獅昂頭前視,其他門則是回首相望。石獅口角的飄帶及脖頸上佩戴的飾品(響鈴、鏈條等)表示被馴服之意。

    石獅造型中,相貌威嚴、傲然端坐、足踏繡球,口含珠者為雄獅;略做蹲態,撫弄著活潑可愛的幼獅,給人以溫馴之感的則為雌獅。一般雄獅居右,雌獅居左。

    從整體上看,石獅的組成主要包括頭、軀幹、四肢、尾巴。而獅子的頭部又體現了其造型的重點。民間有“九斤獅子十斤頭”的說法,生動地說明了石獅的頭部在整體造型中的重要地位。

    眼睛又是整隻石獅的傳神之處,所以藝術家們對石獅眼睛的刻畫往往又作了藝術性的誇張處理。常見的有八字眼、倒八字眼和一字眼三種造型。

    自然界的獅子嘴巴正面呈人字形,而中國古代石雕獅子的口寬而方,張口時可以一直延伸到耳朵下面。“獅子大開口”的俗語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諧音字濫用怎麼看?各種電影名,名人出個書也帶上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