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水同城
-
2 # 方哥教育
“吃食堂”
2016年暑假,我們單位要組織團建活動。大轎子竟給我們拉到了二百四十里外的一個地方。這地方可真偏,也真落後,估計落後個50年吧。
車一停下,就到了一個工程場地,門口樹一大招牌,是一巨幅鐵皮,上書——“吃食堂”,字型真“‘復古”,明顯字是刷上去的,綠底,白字。
第一天剛入駐營地,行李剛放在大通鋪上,立刻就有穿“綠軍裝”的管理人員在吹哨,要大家去水庫拉石頭。水庫其實是老闆承包山地的水源地。你別說,還真是老式架子車,兩人一車或三人一車,其中一人掌把,另外兩人推車或攀著繩子在前邊拉車。這傢伙,幹上一晌,還真餓,回到食堂,食堂都是肉,餃子,肉包子,或者現在我們很少看到的槓子饃,這平時飯量小的這個時候也吃得很歡。不過大家都是吃著嘮著,不亦樂乎。
第二天大家去壘壩。這玩意誰會?不怕,有一個真正的師傅在壘,我們幾個負責和泥,用時候用鐵鍁,有時候我們鐵鍁都使不上勁了,師傅就讓我們脫了鞋子進去踩泥,透過這種方式,使泥沙和得均勻。這一天下來,我們晚上睡得是真香,第二天早上,大腿根的肉都痠痛痠痛,因為昨天用腳踩泥的原因。
第三天去架橋,架的其實是木橋。我們需要把石墩固定牢靠,然後往上擔木板。這個工作前一半工作累,很難把橋墩栽穩當。後面擔木板工作很容易。晚上的飯食很一般,大盆菜,玉米麵餅子。當天晚上要求拉歌,唱老歌。很多年輕人不會,我就不會。
第四天是挖樹坑。大家拿鐵鍬和钁頭去山上挖坑。這裡已經經過規劃,每一個要挖樹坑的地方都是一個石灰點過的白點。因為昨天晚上沒有吃飽,導致大家情緒極大,幹活也不當事,能立就立,能靠就靠,在那裡磨洋工,一天也出不了多少活。當天回去吃飯,食堂竟然就是青菜湯和窩頭。我們對我們單位的頭頭提出了抗議,說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們沒有交費嗎?我們單位的頭頭去找對方交涉,對方說,你們不是來“吃食堂”的嗎?歷史上的吃食堂不就是前幾天大家大吃大喝,後來就是清湯寡水嗎?說得我們單位的組織者啞口無言。
第五天起床後,我們搶先去食堂排隊,結果是所有的人都早去了。早上食堂提供的食物只有稀米湯,這真是讓人無語。我們想出去買個泡麵都別想,這裡距離外面遠著呢。
第六天,“食堂”的人讓我們去翻地,結果我們人人“背床”,不去了!愛咋咋地!
第七天,“食堂”的人吹哨,讓我們抓緊去食堂吃飯,有重要指示精神。我們精神萎靡,敲著碗到了食堂,媽呀,饅頭,菜,粥,什麼都有。我們正在吃著,喇叭響了,原來是一個穿著中山服的人,手提喇叭講話:”知青同志們,請大家抓緊吃飯,一會兒按時上車,準備回城支援祖國城市建設。“所有人都報以雷鳴般掌聲,終於解放了!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們才意識到這是一次歷史的回放,讓我們經歷一次穿越。
“吃食堂”原來是這麼回子事!
這老闆可真有創意,既收了費用,又讓我們幹活,還讓我們體驗歷史,是一種身體力行般的體驗歷史。
回覆列表
我做頭髮的地方叫刀廊,開始覺得名字好俗氣,後來進去發現髮型師GG挺可愛的說。
我們這有家KTV叫康康柳丁,最早有個廣告語是"K他一個TV",以為是很土的,結果還不會。還有有一家KTV叫芭拉芭拉,也不錯。飯店:口口口(兩個口字) 品,中間那個根本不是字時裝店:別具衣閣大學學校附近的快餐廳:餓了,你就來。見過幾家名字不錯的湘菜館:老湘好、湘村人家、西湘記。見過某間裡面滿是電腦的店鋪,叫做“不是網咖”最近見過一家鞋店名叫喜有此履,還有一家髮型屋叫胡絲嫩賞。那個胡絲嫩賞我也看到過,就在一家學校旁邊。一家服裝店的:最近生意不太好。某大學附近有一家叫星期八旅店,還有一家叫星期九服飾。一家影印社叫“美麗印務”一家皮具店叫“非常皮氣”一家賣衣服的小店叫“衣布到位”(MS是這四個字)正著念“一步到位”倒著念“味道不一”或“味道布衣”,都很有意思。高中學校外一家飯店,叫犇*3個羊*3個魚,不知後兩個字怎麼念,主打菜包括牛羊和魚,生意不錯。初中學校外一家極小的飯店,叫“好再來”名字看似普通,時間卻極長,據說已有30年曆史,現在還在,生意興隆。不過它不平凡之處在於店外馬路上經常發生車禍,有人說此店名就暗喻著:“好——再來!”我坐車經常路過一家主題餐館,就是服務員穿軍裝,做些農家菜之類的,叫做——人民大食堂。我坐車一晃而過的時候,老讀成人民大會堂。有一個衣服的牌子叫+-X÷(加減乘除)。成都雙楠伊藤旁邊有見西餐廳,名字叫“無餓不坐”,第一次聽到就覺得這個名字好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