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
2 # 埋首故紙堆
“狀元及第,欽點翰林。”是科舉時代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亦是家族無上的榮光。
清代延襲明制,設定翰林院,編修國史;記載皇帝的起居注;講經論史,草擬典章;任職翰林院的官吏統稱為翰林。
作為天子近臣,在別人看來風光無限,前途無量。然而在清朝的官吏系統中,翰林最為清苦。為什這麼說呢?因為翰林院官員俸祿低,花銷大。
一、寅吃卯糧,勒緊帶度日如年。
1、收入――寥寥無幾。
2、支出――花費繁巨。
我們以清人何剛德《春明夢錄》記載的翰林京官一年的支出來看一下。
米碳:70兩;房租:72兩;衣飾320兩;抓藥:40兩;宴飲:160兩;……
3、生活――入不敷出。
透過以上羅列,撇去誤差,一個六品翰林編修緊靠一年的俸祿只能請同僚上司吃兩頓飯罷了。翰林生活的清苦可見一斑。
二、上下疏通,外放差遣狂斂財。
所謂外放差遣就是朝廷派廷臣出京執行特定任務。我們都知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地方官的額外進項是很驚人的。一個苦巴巴的小京官是做夢都想外放地方發財,吏治敗壞如此。
翰林放差一般可分為三等。
1、學差
所謂學差就是外出擔任提督學政,主管一省教育、科考。一旦有幸放學差,會在地方任職三年。三年期滿,大省任職者可結餘銀兩三四萬。小省任職者也可入萬兩銀子。
2、主考官
主考官執掌各省鄉試,替朝廷選拔人才。翰林放差做主考官,一次可得銀數千兩不等。
3、房考官
房考官為主考屬員,協同主考官閱卷。房官的收項厚薄不定,主要看門生的貧富程度而定。
總體而言,翰林放差的機會是有限的,三年一次,而且人員有定數,翰林官員想得到放差的機會並不容易。所以說京官翰林最清苦,苦苦期盼放學差!
――以上史料多引自清·何剛德《春明夢錄》。
-
3 # 號角催人紅旗飄
翰林院只是一個五品衙門,但只有頭甲進士和少量的二甲進士能選入翰林院。殿試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它考入進士授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在授予編修檢討。七品官一年45兩白銀的俸祿2000多斤祿米,個人生活勉強養家眷坐車轎僱僕人肯定不夠!北京的房租也不便宜。(徐世昌中舉後就常年藉助老師張之萬家)。所以翰林大部分是借京債過日子(有很多商家做長線投資,等翰林外放地方官主考官在收回高額本息)。或者告幫找同鄉做督撫大吏求助。還有收冰炭敬禮,做考官,給人寫墓誌銘.壽序.烈女行狀,都能賺錢補貼!
-
4 # 青山私塾
各省的商會會館是京官蹭吃蹭喝,結實同鄉大佬的地方,手氣大的還會花錢幫你買官晉升就靠商會了,官商勾結,有求必應!
回覆列表
印象中,以前的時代,只要是當了官,似乎就有了一切。這樣的想法,其實只對了一半:當了官,生活比起普通民眾來,的確是會好很多;但是,要真說當了官,就可以“朱門酒肉臭”,似乎實情並非如此。
讀清人筆記,至少可以證明,清朝的一部分人在當官之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榮華富貴。
猜想,前此朝代中的官員,也會有這種情況存在。
後此朝代的官員,會是什麼狀況,沒有讀過相關的筆記,也不敢妄下結論。
這裡,就寫一寫清代京官的經濟生活,也好看一看清人對其所在時代官員的真實記述。
本文出自清人何剛德《春明夢錄》捲上。
清朝的官員,有京官和外官之分。一般稱中央系統的官員為京官,基本都身居京師。相對於京官而言,外官多指地方官和差遣外出之官。
京官之中,以翰林最為清苦。
說到翰林,似乎很熟悉,但還是有必要簡單講一下:
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設定翰林院,主管編修國史;負責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草擬有關典禮的檔案。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屬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為翰林。
為什麼說清朝的翰林最為清苦呢?
看看他們的俸祿就知道了。
編修、檢討的俸銀,每一季不過四五十兩銀子,一年下來,也就不到二百兩銀子。
不足二百兩銀子,在京城生活,還是挺不容易的,因為,車馬、室屋、衣飾、飲食等,沒有一樣不要花錢的。
翰林在京師生活的希望,就是期盼能夠得到三年一放差的機會。
所謂放差,就是朝廷差派廷臣執行某項特定任務。清制,凡放差,均由軍機處承旨進呈名單,由皇帝以硃筆圈出,是為特簡。若單內無名者,即無放差之可能。
翰林放差,一般可以分為三等,最好的一等就是學差。
學差,也就是外出擔任提督學政,主管一省教育、科考。從京師各部院侍郎(從二品),京堂(大理寺、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常寺、太僕寺等等,為三品或四品京官),翰林院修撰、編修、侍讀、侍講(五品或六品),科(即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正五品),道(即都察院十五道監察御史,從五品),各部院郎中(正五品)等官員中以進士出身者簡用。因此,各省學政並無固定品級,若以侍郎而授學政即為從二品,以郎中授學政者即為正五品。俗稱學臺、學院、學憲,與布政使、按察使不同,並非地方官、而是由皇帝親自委任指派的官員,類似欽差的性質。
看來,學差並不是翰林專享的,所以,機會也是有限的。
翰林有幸放學差,會在地方上任職三年。三年期滿,如果是在大省任職,那麼,就可能有三四萬兩銀子的節餘;即便是分到小省的學差,三年屆滿,也可收入上萬兩銀子。
翰林放差,第二等就是去做主考官。
主考是明、清的官名,主掌各省及京師鄉試,職務為總閱應試人的試卷,分別去取,核定名次,將取中的舉人及試卷奏報朝廷。
清制,主考一正一副;惟順天鄉試於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公元1736年~公元1795年)中改為正副三人;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後,主考一般為一正三副。清初主考也有簡派舉人、貢生出身者;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後,限用翰林官,間用進士出身的部屬官。
翰林放差做主考,一次,就可以獲得數千兩銀子。當然,主考與學差一樣,也分省份。最苦的是廣西,做一次主考,也就能拿九百兩左右的銀子而已。
此外,翰林放差,還有鄉試、會試的房差。
所謂房差,也就是擔任房考官的差使。
房考官,是指在明、清兩代鄉試、會試中,協同主考或Quattroporte閱卷的官員。因在試院閱卷時各居一房,故名。
房差的收項,主要靠門生的贄敬。贄敬的厚薄多少不定,主要看各自門生的貧富程度。不過,一般情況下,一次也就能得三百兩左右的銀子。雖然銀子不多,但,總比沒有的好。
翰林放差,最閒散舒服的,就是做房考。
房考,亦稱“房官”,是明、清兩代鄉會試時分房閱卷的考官。
相比較而言,翰林放差,做主考官最為辛苦。主考官在收到朝廷放差的旨令後,十多天之內就必須啟程。短短的十多天時間之內,要整理行裝;最主要的還是要準備禮聯禮箑[shà](扇子),這是最讓人忙亂的。
禮箑大都是放差的翰林官員自己挑選購買的、禮聯也是自己親筆書寫的。放差的主考官到了主考的省份之後,作為官場上的禮節,要把自己準備的這些禮聯禮箑供給當地的官僚。這樣做的目的,也就是在自己離開主考省份時,提示地方上要預備路途的花銷費用給自己。
各省份的督撫,會按照官職的大小、收入的多寡,預先將要送給主考官的銀子派分下去。各個省份,對送給主考官銀子的數量,大概都有個數目。一般在主考官放差結束,啟程回京,臨行前會把銀子匯齊。
各省份送給主考官的銀子,稱之為饋贐,也就是贈送的路途的資費。既然是饋贐,就不用偷偷摸摸,會光明正大地進行。當然,看起來也是渾然無跡,自然行事而已。
放差出京主考,路途之上,就要花費好多時日。偏遠的省份,光是趕路,就得超過兩個月的時間(想想,還是現在的交通便利啊!)。最近的地方,一般也要花上十天左右的時間。這一路上,要冒著暑熱迅速前進,不敢稍有耽擱;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都不能停歇。因為朝廷對考試的時間有規定,主考必須在八月初到達其所主考的省份。
到達主考的省份之後,主考官馬上就會被封閉在試院之中,開始埋頭閱卷。等到一個月之後,才能夠放榜,這時,主考官已經是筋疲力盡了。
主考結束,出了試院,稍事應酬之後,仍然要按照驛路,轉回京師。
對於偏遠省份而言,主考一次,往返需要半年之久的辛苦。辛苦歸辛苦,但是,翰林們能夠得到放差的機會,都會心滿意足。可能放差回來時,行囊之中所得銀子的多少會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怎麼計較這個了。
翰林放差,如果是得了學差,有些時候,還真不一定是怎樣。因為如前文所述,學差的官階大小差別是很大的,從從二品到正六品;所放差的省份也窮富不一樣,這裡面的情況就有些複雜了。
學差一般是三年兩次。得到學差之後,進入該省份,要到省內各郡去視察。學差到各省份時,一般都隨帶著幕友、書吏等人。學差的出行,後面都有數十輛車子跟從,看起來,好像有好幾百人的樣子。
這些費用,如果按照公費來處理的話,沒有定額,所以,很難確定,一般也都是從州縣支取的。這其中,就很有些門道了,關防的疏密、支取給付的嚴格與寬濫,就是專管此事的知府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有時候,學差本人也未嘗不會覺得困難,但是,在外面行走,面子還是要做足,一定要堂而皇之。這樣,才像個督學的樣子,才符合督學的禮制。
總體而言,學差是既風光了面子,又得足了裡子的。
畢竟,放差的機會是有限的,畢竟,能夠得到放差機會的翰林也是有限的,所以,說京官翰林最清苦,也還是有他的道理的。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