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龍元閣

    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徐晃和顏良、文丑,孰強孰弱?

    徐晃和文丑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徐晃身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其實力自然非同凡響,足以躋身三國一流猛將之流,但是文丑卻肯定是要比要更強的。

    1,排位之比

    文丑和顏良同為三國早期名將,雖然死得早,但毫無疑問都是凌駕于徐晃之上的。文丑和顏良都是“河北四庭柱”之一,而同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張郃,很明顯排名位於顏良、文丑之下,可是在“五子良將”的排位中,卻是高於徐晃的。

    2,徐晃戰顏良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白馬之戰中,曹操帶領五萬大軍,直接被袁紹的先鋒顏良帶領的前鋒部隊精兵十萬圍在了白馬坡。

    當時曹操麾下也有不少大將在,有之前呂布部下的猛將宋憲和魏續,以及張遼和徐晃等人。

    當顏良出馬挑戰時,除了張遼之外,其餘三人都和顏良進行了交戰:

    宋憲和顏良戰不三合,被顏良手起刀落斬於陣前;

    魏續為給宋憲報仇,和顏良大戰,交馬一合,照頭一刀,被劈於馬下。

    隨後曹操就派了徐晃當時手底下的王牌大將之一的徐晃,出馬和顏良大戰。可不成想,才二十回合卻也敗歸了本陣。

    但是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徐晃雖然打不過顏良,卻也有自保之力,不像前頭的兩個,喪命於此。

    3, 徐晃戰文丑

    在顏良戰死之後,袁紹自然不甘心,隨後就派出來文丑。這個文丑應該是更強於顏良的,畢竟在明知顏良給關羽斬殺了之後,還有信心給顏良報仇,也說明他的實力起碼強於顏良。同理,文丑的武力值高於徐晃。

    但是在文丑出馬叫陣的時候,徐晃這個連顏良都打不過的傢伙,再次自告奮勇地策馬奔騰了,要和文丑一戰。

    可是在徐晃急輪大斧,截住文丑廝殺時,見到文丑後面軍馬齊到,也自知敵不過文丑,便撥馬而回了。

    那麼問題來了,徐晃既然打不過顏良,也自知打不過文丑,為何還要出馬和文丑大戰呢?

    關於兩人的大戰,出自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損兵折將,關雲長掛印封金。

    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為河北名將、誰可擒之?”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正射張遼......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1, 來自於武將的尊嚴

    作為武將都有自己的尊嚴,他們的尊嚴不容許自己輕易低頭,不打就認輸。武將,爭的有時候並不是輸贏,而是一口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打鬥可以輸,但是氣勢不能輸。所以就算明知是輸,徐晃也不可能不試試就認輸,這是武將的尊嚴。

    徐晃作為當時曹魏在白馬坡最強的武將之一,如果打鬥不敢打,那輸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尊嚴,還有曹操和曹操大軍的尊敬,被一個人唬住大軍,連和人家打一場的勇氣都沒有,這說出去怎麼都不會好聽。

    2, 為曹軍拖延時間不至於弱了威風

    此前和顏良一戰已經輸了顏面,這次如果打鬥不打,曹操的面子上也不會好看。徐晃肯定會想這可能會讓曹操輕視自己,所以就算是硬著頭皮,徐晃也要頂上。

    再者,兩軍相鬥,如果敵方武將挑戰,己方連線戰的人都沒有,這未免也太丟人了吧,簡直是丟盡了臉面!而且袁紹大軍前來,也需要有人去進行武將單挑拖延時間,不管是排兵佈陣,或者是叫援軍,時間都更加充分。

    3, 自信有自保之力

    徐晃雖然知道自己打不過文丑,透過顏良事件就知道了,但是他也自信文丑殺不了自己。既然性命無憂,上去打一場又有什麼問題呢?

    保住性命的同時,也可以在曹操面前顯露一下自己的本事,總不至於所有的風頭都讓關羽奪走了吧?

    4, 有張遼一起出手

    從《三國演義》的原文中,我們可以得知當時是徐晃和張遼兩人一起出手和文丑大戰的,雖然最後的結果依舊讓人唏噓,不怎麼好看。

    但是我們從原文中可以得知,這兩人是一起出手的,這說明事先極有可能是商量好了的。這兩人的武藝都非同一般,尤其是張遼,甚至還要高於徐晃,在關羽的口中都和自己不相上下,而關羽輕鬆地斬了顏良。所以一開始在當時的兩人看來,他們聯手應該是可以打得過文丑的。

  • 2 # 公元前

    徐晃本是楊奉帳下的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之後,徐晃投靠了曹操,成了曹操手下的一員大將。初降曹操,當然希望有一定的建樹,對戰顏良和文丑兩位大將,如果成功,曹操定會對他刮目相看。所以出於這個目的,徐晃竭力在曹操面前表現自己。

    徐晃敗給了顏良之後,在曹操陣營中顏面掃地,徐晃為了找回一點面子,但是,他沒想到文丑比顏良還厲害,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其實徐晃出戰顏良和文丑,內心也沒有多大的底氣,但為了在新的軍營中獲得一席之地,為了讓曹操給予自己多一分的信任只能冒死一戰。

    其次,徐晃敢於獨戰顏良和文丑,有可能他已經找準了時機,並不是冒冒失失就上前應戰。

    他應戰顏良時,當時顏良已經消耗了巨大的精力。顏良剛剛斬殺了宋憲和魏續,所以顏良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此時徐晃出戰顏良,勝算把握非常大。但事與願違,他還是失敗了。而出戰文丑更是一個人人窺探的好機會,並且還和張遼一同。

    再來看徐晃、張遼二人大戰文丑的情況,兩人是在延津之戰中應戰文丑的,當時文丑率大軍遇到曹操本人和他帶領的運糧隊,曹操躲藏不及,只得使用計謀,故意解甲下馬休息,將糧食故意露在跟前,引誘文丑軍搶奪,文丑大亂。

    當時文丑中了曹操的陰謀,軍心渙散,逃兵四處可見。所有很多人都認為文丑已經無力對戰,即使文丑平死一搏,他的戰鬥力也一定大不如前。徐晃選擇此時出戰,也一定是看準了這個時機。但是結局又是事與願違,不但沒有打敗文丑,反而還輸得很慘,最終功名歸了關羽。所以,徐晃並沒有多少能力,而是他善於尋找時機!

    最後一點原因,應該是徐晃的品質。

    徐晃一生愛國,當初效力於楊奉,捨命保護漢獻帝。後來效力於曹操,曹操又是漢丞相,顏良與文丑是地方性軍閥。為了國家徐晃和他們殊死搏鬥,也是在情理之中。即使當時的顏良與文丑處於巔峰時期,但是徐晃也明白為了自己的國家他願意一試。

    綜上所述,徐晃敢於應戰戰巔峰時期的顏良和文丑,並不是因為他的武力值很高,也不是因為徐晃沒有頭腦。而是徐晃有自己的考慮,他是善於找準時機才敢於應戰顏良與文丑。同時他為了在曹營能有一席之地,今後安身立命。而且他是擁護漢室的,為了自己國家的安穩統一鞠躬盡瘁,在所不惜!

  • 3 # 小樓聽雨71514

    三國演義有很多不合情理的章節,可能是羅老爺子寫書的時候,間隔太長,前面寫什麼,後面以記不住了!以徐晃的武藝,呂布都不可以二十回合打敗他,何況顏良!只能說,徐晃去戰文丑,沒有心裡負擔,徐晃也沒有二十回合敗給顏良!

  • 4 # 洛水清風

    在白馬之戰中,曹操親率五萬大軍,與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展開對決。顏良乃是河北四庭柱之首,武藝超群,銳不可當。三個回合斬了宋憲,一個回合劈魏續於馬下,就連五子良將之一徐晃也只在顏良馬前走了二十回合,就敗下陣來。《三國演義》描述當時曹軍的表情是:“諸將慄然”。

    在後來的延津之戰中,文丑率領大軍來給顏良復仇。文丑也是河北四庭柱之一,武功與顏良不相上下。文丑與曹操帶領運糧部隊在半路不期而遇。為避其鋒芒,曹操命令手下丟掉輜重糧草,引發文丑軍隊哄搶,頓時,陣型大亂。這時曹操在高坡之上,回顧身邊眾將問:“文丑乃河北名將,誰來擒之”?話音未落,徐晃與張遼飛馬而出 ,直取文丑。

    看到這裡許多人都想不明白,當初徐晃20回合就敗給顏良,這次為何還會爭搶著去戰文丑呢?是不是有些太不識時務。

    有人說徐晃當初之所以敗給顏良,不是打不過,而是故意敗下來。這是曹操有意為之,目的就是讓關羽斬殺顏良,已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因為那時劉備正在袁紹軍中效力,只要顏良一死,袁紹必會遷怒於劉備而殺之。只要劉備死了,關羽就會死心塌地跟著自己。

    我覺得這種說法太過勉強,徐晃之所以冒死出馬力戰顏良,其目的與宋憲、魏續如出一轍。因為這三個人都是降將,在曹軍中即無威望,又被人看不起。要想贏得曹操器重,唯一的途徑就是殺敵立功。徐晃跟顏良打了20回合就敗下陣來,卻毫髮無損,陣腳不亂,顏良並沒有追殺,這能叫敗嗎!只能叫儲存實力。徐晃是久經沙場將軍,與顏良交手後,就知道自己想戰勝顏良幾乎是不可能。徐晃不像許褚一打起仗來就玩命,他屬於智慧型的將領。明白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如果自己拼到最後,像宋憲、魏續一樣被殺掉,那就太不值得了。與其死戰,還不如退下陣來,儲存實力,待機而動。

    至於這次徐晃為何這次應聲而出,主要是他看準戰機。此時,文丑的軍隊因為搶糧亂作一團,這必然分散文丑的注意力,自己這次躍馬而出,很可能會取得像關羽一樣的效果,一斧把文丑砍於馬下。再者,上次與顏良交手後,徐晃深知河北四庭柱遠非傳說中的那麼厲害,他心裡已經有了底,這叫做不打無把握的仗。最終,他雖然沒有斬殺文丑,卻救回被文丑射傷張遼,也算是立了一大功。

    其實歷史上的徐晃,遠比《三國演義》中徐晃牛多了。他治軍嚴整,有勇有謀,曹操曾贊他帶軍有周亞夫之風。也就是在延津之戰時,徐晃一馬當先,殺入文丑的軍中。赫赫有名的大將文丑,也在這次戰鬥中,死於亂軍之中。至於是不是被徐晃殺死,《三國志》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但文丑的死肯定和徐晃有關。《三國演義》為了突出關羽的高達形象,臆造了關羽誅文丑的情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煙抽多了,痰多怎麼清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