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深藏BLUE78550836

    許多年後也許會 最有可能的就是被太陽吞噬 當太陽就快消耗掉內部的氫元素時 就會成為紅巨星不斷膨脹 直到把地球吞噬然後瞬間塌縮 爆炸。不過這些都不用擔心 我相信以人類的智慧一定能活下去

  • 2 # 仰望星空

    當然不會。我們先說說地球消失的方式。首先小行星碰撞地球,地球是不會消失的,而且地球已經多次經受了這種碰撞。大的行星各行其道已經幾十億年,沒有發生碰撞的可能。再有就是恆星、中子星或黑洞非常靠近地球,那樣的話,整個太陽系也會消失。問題是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距離地球有4.2光年,比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大了26萬倍!最近的中子星和黑洞距離地球為250到1600光年。而且各有軌道更沒有非常接近的可能。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當太陽到了最終階段會成為紅巨星,進而演變成白矮星。紅巨星的半徑超過了地球公轉軌道,那時地球真的就消失了。問題是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比地球至今的壽命還長,實在是遠的不可思議!

    總之地球沒有任何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消失。

  • 3 # 漢中老金看世界

    我給你先描述一下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吧。打比方你抓起一把沙子用力向天上一撒,沙子們會四散向地上落下。沙子在空中還未落地的不到一秒鐘這個階段就好比是我們現在的宇宙。

    任何的一切都是相對的,終究都會消失,恢復平靜。

  • 4 # zjfaaa

    這個世界宇宙無限,但萬物有限。存在走向滅失,滅失而再生由此迴圈往復就是宇宙萬物的過程。太陽系或因能量消耗乾淨後湮滅,或因行星碰撞而爆炸燬滅,或因人類自己的折騰而讓地球不再是宜居星球,霍金最近又預言:2600年前地球就將遭遇重大危機,建議科學家儘早開展自救去探究新的宜居行星。至於地球什麼時間消失反正對於人類來說等不到那個遙遠的未來,能過好現在俺的幾十年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 5 # 暴躁的魚哥哥

    美國亞利桑納州弗拉格斯塔夫地質勘探局的行星科學家們建立了一個“未來地球氣候和地質”模型,透過這個模型,人們可以感知數億年後的地球。他們的觀點融會了地質學、海洋學、大氣科學、天文學和其他學科的最新證據。科學家們認為:有兩個重要的變數主宰著地球和生命形態。其中一個是溫室效應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影響全球氣溫;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地球所接受的太陽能。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銳減今天,我們擔心向大氣中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會使太陽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從而使全球氣候變暖。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數億年後導致地球氣溫升高、海洋消失、生命滅絕的大災難的原因卻是大氣中缺乏二氧化碳。我們人類應當感謝二氧化碳在保持地球氣候恆定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這是因為二氧化碳的作用就像是天然的溫度調節器一樣。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地球開始變冷,冰川期開始逼近,那麼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到地球表層和海洋的化學反應的速度就會放慢。與此同時,不時爆發的火山活動仍會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因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會越聚越多,這又會使氣溫重新升高。相反,如果地球變暖,從空氣中吸走二氧化碳的反應又會加速,於是大氣的溫度又會慢慢地降下來。這一機制已經有效地工作了40億年,使地球的溫度一直處於不太極端的狀態。然而從長遠來看,太陽將會變得更亮,大約每1億年其亮度就會增加1%。這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那些依靠熱量的化學反應將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所起到的溫度調節器作用將遭到破壞。如此下去,5億年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會下降到目前水平的40%多一點。多數的植物將會竭力爭取足夠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這將會導致大約95%的植物物種陷入困境。松樹、冷杉和熱帶森林將讓位於草、灌木和仙人掌這些在二氧化碳含量相對較低的情況下也能成長的植物。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會繼續下降,大約在9億年後,最終連這些植被也難以生存。最後,鬱鬱蔥蔥的地球將變成一片土黃色。地球環境將繼續惡化。大約12億年後,太陽將會比現在亮15個百分點左右。地球表面的溫度將升高到60至70℃,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將會更加活躍,幾乎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消失殆盡。海洋溫度急劇升高,又增加了大氣的溼度,這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水汽也是溫室氣體,但它不能像二氧化碳那樣起到溫度自動調節器的作用。大氣中的水分增加意味著地球溫度的升高,這又將導致蒸發掉地表上更多的水。這一惡性迴圈將造成失控的溫室效應:海洋最終將會消失,只留下大片的幹鹽灘;大陸漂移也將慢慢停止;複雜的動物肯定早已滅絕。晝夜不再交替美國天文學協會於2003年9月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雷召開了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科學家向人們模擬並描繪了地球在遙遠未來的苦難的模樣:70億年後,太陽膨脹成一個巨大的紅色星球,灼熱地燒烤著地球;沒有人能夠精確地預測那時地球和月球將如何圍繞著太陽旋轉,但有一種可能性是地球將被鎖定——地球一側永遠是白晝,另一側將永遠是黑夜。在未來地球永遠是白晝的一側,太陽看起來有目前的250倍大,佔據了大部分天空,而且太Sunny將照射到地球上很遠的地方,事實上只有像北美洲那麼大的一片地方永遠處在黑暗之中,黑暗地帶周圍將是一片永遠處於微明狀態之中的區域。科學家利用太陽逐漸變亮的天文預測來計算地球表面的溫度。透過研究,他們發現75?郾7億年後,太陽照射下的岩漿海的溫度幾乎達到了2200℃,岩漿將開始蒸發。然而,處於黑夜一面的地球表面的溫度卻很難預測。如果仍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在漂浮的話,那麼它將會把足夠的熱量帶到處於黑夜的一側,這樣就連黑夜的一側也會變得很溫暖;如果沒有這層大氣,那麼處於黑夜的一側就會變得非常寒冷。這種情況非常類似於只有一層薄薄的大氣的水星。水星正午時氣溫能達到350℃,熱得足以熔化鉛,可是到了夜晚,溫度卻急劇下降,能降到零下170℃。科學家猜測地球黑夜的一側氣溫可能會更低,大約在零下240℃,因此這個又冷又熱的地球將形成一些奇特的天氣模式。在熱的一側,像矽、鎂、鐵等金屬以及它們的氧化物將從岩漿海中蒸發出來。在溫暖的微明區,它們又將重新凝結。你會看到鐵雨,可能還會看到一氧化矽雪。同時,從較冷的灰暗的天空中還會飄下鉀雪和鈉雪。在黑暗的一側,天氣冷得足以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氬凍結成一個巨大的冰帽。冰帽上有一層固態氮冰,在此下面將是水冰(如果那時地球上還有水的話)。還存在一個極小的可能性,就是在地球的微明區域裡還保留一個平靜的液態水海洋。說了這麼多,我們需要了解這些聽上去很可怕的事情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應該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溼潤的綠洲是這個藍色星球激烈多變的生命中的一段難得而珍貴的平靜時刻——在它從熾熱的高溫中轟轟烈烈地誕生,到它向燒成灰燼並在太空消散的漫長衰變過程中一眨眼的工夫。我們最好還是珍惜現在居住的美麗世界,充分享受和保護好這個多姿而富饒的燦爛世界。(馬文華摘自《百科知識》2005年第1期,陳萬新文)人類會有一個怎樣的未來今天,人類的環境正經歷著歷史上最迅速的變化,這種變化將導向何方?它的前景如何?為了回答全世界人們普遍關心的這些問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相繼出現了各種理論,著名的有以美國麥道斯《增長的極限》為理論基礎的“零增長論”;英國哥爾德·史密斯從人們的生態需求出發,認為改革後工業社會生態系統不能支撐經濟持久增長的“平衡穩定的社會論”;英國舒梅克所強調的要重視人與自然關係的著名的“小型化經濟論”;美國卡倫巴斯的“人道主義社會論”;美國巴克萊和賽克勒“調整人類活動的物理、生物、經濟和社會諸方面整體結構理論”;美國塞尼卡和陶西格以“稀缺的世界”為出發點的“補償論”:英國科特奈爾的“過渡‘缺短時代’的環境經濟學”;美國弗賴依無限期保持較高生活水平、環境舒適並有“生態道德”的“理想生態社會的經濟學”;美國卡恩用歷史的方法推斷科學技術和人類歷史文化發展必然引向經濟增長的“大過渡”理論;英國米香企圖協調兩者對立的現代主義與環境保護主義的空想的“分割槽制學說”;以及比米香二元論走得更遠的返回自然的倒退主義、復古主義……這些理論基本上可以分為3種觀點:悲觀派、樂觀派和現實派。悲觀派的著名代表是“羅馬俱樂部”,它創立於1968年,組成人員有世界100多位科學家、經濟學家、教育家和企業家,他們的宗旨是為了探討世界經濟發展的未來如何,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他們力圖用科學方法來描繪未來世界的面貌,提出為了確保人類所希望的發展應該採取的措施;他們發表過一些具有國際影響的著作,最為轟動的是《增長的極限》。根據他們的預測,如果世界在人口、工業化、汙染、糧食生產以及資源使用等方面按照現在的增長率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到20世紀末,資源會開始下降,到2050年,資源會突然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而到2040年,環境汙染會迅速發展到頂點,此後隨著資源的枯竭和工農業的衰落而趨於和緩;世界人口大約要到2050年才會增長到最大值,那時的人口數將是幾百億。他們斷言,要使世界系統避免最終的崩潰,惟一可行的辦法是奉行零增長政策,以保持世界系統的穩定。屬於樂觀派的代表人物很多,如H·卡恩、A·托夫勒、B·默裡、D·貝爾等,他們都有專著來系統地闡述自己的未來觀。他們認為,在能源方面,人類已著手於原子能的實際應用,太陽能、海洋能、生物能和沼能雖還處於試驗階段,但成功的前途是毋庸置疑的,能源危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在生態環境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類能夠戰勝現在和未來可能出現的一切障礙,並能創造美好的人工生態環境以保持生態平衡;至於環境汙染,只要花不到2%的世界生產總值用於反汙染的措施上,就能徹底解決發展中產生的汙染,環境就能保持清潔和良好;此外,遺傳工程的廣泛應用,尤其是無性繁殖將為人類提供豐富的口糧和副食品;人口的漲落和質量也將置於人類意志控制之下……因此,他們持高度樂觀的態度,並認為人類正在進入歷史上最有創造性和擴充套件性的時代。還有一些現實主義者,認為世界明天的好壞不是命中註定的,而是取決於人類今後幾十年做出的決策是否明智

  • 6 # 敢語

    地球還不長大,怎么會一下子消失呢?別擔心,我知道。現在的科學一直在擔心地球變暖的原因,雖然擔心並不多餘,但是對於地球生存毫無影響,卻與人類進化程序出現矛盾,但並不致關重要。所以,人類也許會遭遇麻煩,但還能克服。地球本身還好著呢。

  • 7 # 刁博

    有多種所謂的“預言”預測過什麼時候地球毀滅,什麼時候地球大爆炸。比如,上個世紀很多宣揚末日論的組織聲稱1999年人類滅亡或者地球大爆炸;還有很多渲染神秘主義的人稱瑪雅文化預言2012年地球毀滅。今年已是2018年,那些“地..球.毀..滅”的言論不攻自破。

    雖然一些渲染末ri論的歪理邪說已經不攻自破,但神..棍造謠生事的本事無所不用其極。比如很多人藉著霍金的名號繼續宣揚什麼什麼時候地..球.毀..滅;什麼什麼時候地球變成熊熊燃燒的火球;什麼什麼時候,人類必須逃離地球……可惜稍微一查證即可發現,這些謠.言根本不是霍金說的,全是神棍惡意誇大或捏造出來的。

    至於以後地球會不會消失,當然會消失,這是根據科學的分析得到的幾乎是可以公認的結論。不過人類目前沒必要擔心,因為那發生在大約50億年之後。

    根據恆星的發展過程,太陽在50億年後將變成一顆紅巨星,體積變得巨大。屆時水星、金星會被太陽吞噬掉,地球也會被太陽的外氣層吞噬掉。太陽的紅巨星階段會保持幾百萬年,那之前如果地球上還有人類,人類若不想滅亡就必須逃離地球,整個地球也可能被熔化後進一步消失。

    我算了一下我的壽命,那一天還遠著呢,我也就放心了。

  • 8 # 萱萱吧吧

    很多很多年之後,我們壓根不要考慮我們的孫子都不需要考慮,我們孫子的孫子都不需要考慮。

    所以目前提它沒有意義。

  • 9 # 我愛祖國美166

    地球不會消失,比消失更可怕的是地球僅存的氧氣沒了,就會和月球一樣,極至荒涼,寸草不生,會熱到上百度,或者零下100多度,動物,植物將無法生存。

  • 10 # 熊小姐生活館

    世界上所以得東西都有壽命的!人是如此地球也是如此!其實宇宙也是有壽命的!到時候宇宙毀滅,宇宙所有的東西自然也會消失

  • 11 # 持有的頻率

    這種問題沒有意義。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你告訴我,這個世界有什麼不會消失?如果沒有,那渺小的地球有什麼特權不消失?

  • 12 # 恰似琳琳滴平平

    據科學家說,地球5.5億年後消失,人滴壽命不過百年,在歷史滴長河中只是一瞬間,現在談地球毀滅之事,無幾於杞人憂天

  • 13 # 講科學堂

    太陽從誕生起,就不停的在核心中進行著核聚變,將氫融合成氦。核聚變反應只會發生在太陽半徑的30%以內,99%的反應都發生在半徑的24%以內。

    由於太陽的質量達不到氦的核聚變條件,同時太陽核心處物質密度達到了每立方厘米150克,是水的150倍,不會發生對流,使得氦會在核心處堆積。

    堆積的氦核由於沒有發生核聚變,所以沒有輻射壓來對抗太陽重力的壓縮。它會被壓縮成電子簡併態物質。這會使周邊的氫同時被壓縮,壓縮會使氫的核聚變反應效率增高。釋放出更多的能量。這使得太陽的亮度每過10億年增加10%。

    圖:太陽的演化

    核聚變反應效率的增加會使得太陽逐漸膨脹,形成紅巨星。紅巨星最終會膨脹到地球的軌道,將地球吞噬。

    圖:成為紅巨星的太陽

    不過也用不著太擔心,這一切將發生在50億年後。由於太Sunny度的增加,再過10億年,地球的溫度就不適合生物生存了。宜居帶將移動到火星的位置。當太陽膨脹到地球軌道時,宜居帶將移動到木星和土星位置。

    圖:現在宜居帶位置(上)和紅巨星階段宜居帶位置(下)

    不過在紅巨星階段,太陽核心的溫度會上升到超過1億度,這時後會點燃氦的核聚變。由於氦核處於簡併態,簡併態物質不會因為溫度上升密度減小,氦進行聚變反應就會會導致溫度急劇升高,使得反應效率更加高,這就導致了氦核在幾秒內全部反應完成。釋放出來的能量是太陽平時的上千億倍。這就是氦閃。

    氦閃發生時,太陽系內任何生命都將被滅絕……人類只有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 14 # 使用者8899430417969

    會的,任何事物都有誕生和消亡的那天。只是時間長短不同。不過作為我們這一代是看不到地球消亡的那天了。好好過好每一天吧

  • 15 # 李志勇LZY

    個人基研發現;地球四次換日;

    火水月陽今太;經歷五大災難。

    宇宙銀河不改;恆內地場迴圈;

    五用木星時間;表面可變永存。

  • 16 # 周生153132800

    若然一切都有“輪迴”的話,那麼一切都會被壓縮到原點,又再發生宇宙大爆炸,又再重複產生以前的一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所有被壓縮的東西又再澎脹起來,人類又再“託世”復活了(碰撞、合成、裂變,新生……),人類其實就是一個“化合體”(包括其它物種)。

  • 17 # 荷村公

    肯定會消失!

    不止地球,宇宙的全部物質都得消失。

    這是分化,在適合的時間;

    環境;

    條件下,它們就會聚合。

    否則:宇宙物質的新陳代謝從何而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心中的十大神作有哪些?你最欣賞的作者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