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憂大隊
-
2 # 餘之言
黃家駒是歌唱者之中的真正哲學家!然而《海闊天空》這道歌曲,無論是意境、深度和廣度皆不如《光輝歲月》!兩者一是"小我",一是大我;也有如小乘與大乘之別!
-
3 # 娵訾靜淵juzijingyuan
《海闊天空》是彼漾的的代表作,這首歌在愛好音樂的人當中是勵志的歌曲,深入人心,膾炙人口。我那個年代黃家駒就是心中偶像,是因為他的人品也是因為他的歌曲,都摧發我們戰勝困難努力向上,聽了黃家駒的歌會感到振奮,《海闊天空》更是這樣,黃家駒不再以後的日子我確實在音樂中空虛起來,之後很反感和排斥任何一個歌星唱的歌,尤其是大陸的歌星,像納應、旺瘋和羊昆之流更是入不上我的法耳,當我對中國歌曲感到絕望時,刀郎橫空出世使我眼睛一亮,可惜只能聽他的唱盤而眸不上其面,固然刀郎與黃家駒還有差距,但只有他的音樂風格與黃家駒距離近,別的雖然標榜大陸一姐和搖滾樂半壁江山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導師們,玩勺子去吧!你們比刀郎都差著“霓虹燈與月亮的距離”,就更談不上黃家駒了,這些人的做派怎麼能讓逝去的黃家駒瞑目?
-
4 # 滄海一嘀淚
各位家駒迷別自吹自擂了,本人90後,經典流行算是略知一二。Beyond 當年在香港是有些名氣,但是搖滾還不是那麼盛行,就包括後人津津樂道的什麼魔巖三傑,黑豹,零點,眼鏡蛇,都是曇花一現,生命都很短暫,基本沒有大環境的風靡,那個年代香港流行音樂是主流,而且是在譚張爭霸後期,陳百強,梅豔芳,王傑,陳慧嫻等主導,我想不瞭解的人根據曲風也能想象當時的走向,搖滾當時是不得意的,是不完全被人接受的音樂,搖滾是什麼?是批判,是叛逆,是吶喊,是訴求,是眾多人集體產生的共鳴。只有自身遭遇到這種現狀,才會與音樂共感。說的通俗一點,杜甫如果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能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能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所以說鬱郁不得志的人還是少數,沉浸在搖滾裡的人不是那麼大眾化,我才推斷搖滾在當時是偏小眾的音樂。否則黃家駒也不會遠走日本發展。再回頭說海闊天空,這是黃家駒在世最後一張專輯的主打歌,自帶絕版屬性,因為人世間再也聽不到家駒現場唱,只能靠卡帶重溫回憶。人都是有感情的,可能走不出去的只是那份回憶,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帶著這種情緒風風雨雨走過了20多年,後來大陸資源開放了,大陸,港臺交流互動多了,人們思想也開放了,欣賞水平也提高了,慢慢累積了 Beyond 的地位,就比如喬任梁的故事,他活著時我都沒聽說過這個人,結果現在那麼多人緬懷他,黃家駒也是如此。我常常聽見有些人爭論黃家駒要是活到現在得有多牛逼,我覺得如果他還活著,不見得有現在的成就。不服的人可以看看竇唯現在在幹嘛,創作這種東西需要很多靈感的,再看看過氣的許巍,朴樹,現在也是沒有什麼大作為了。但是誰又能說他們當年沒有才華。最後總結一下,海闊天空這首歌算是一首勵志的好歌曲,也可以說是上乘作品,但是硬要說給這首歌貼上什麼標籤,什麼里程碑紀念意義得偉大之作,我覺得還差的遠,也沒這個必要吧,我看到別人分析了好多什麼人生,自由啥的,也沒那必要,這個就只是一首歌詞,不是詩歌散文偉大作品啥的,太誇大其詞了。我想說的就這的多,我知道會有很多家駒迷來噴我,但是這都是我自己的觀點,每個人都會回答的權利,你有你的自以為是,我有我的一己之見!謝謝
-
5 # 橙子皮加冰糖葫蘆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青春期的歌詞本的第一首歌,先不說《海闊天空》在歌壇的份量,但是它在我心中第一。青春期是於beyond、黃家駒、搖滾有關的,《海闊天空》由黃家駒作詞作曲,beyond、梁邦彥共同編曲。
從歌詞裡看到了一群年輕小夥遠走他鄉去追尋心中的理想,就算被全世界的人拋棄,他們的心中依舊懷抱著最熱血的心胸去擁抱理想,是疲倦是厭倦是現實的壓力,他們依然用最純淨的雙眼去看世界,用清純的嗓音去感動世界;熟悉的旋律是青春年少的熱血澎湃,是現實中委屈無人訴說,是為了理想咬牙堅持與世界鬥爭,是一次次的跌倒卻又滿身傷痕站起來,是勇敢追夢。
1992年,因對香港樂壇的失望,beyond選擇遠赴日本發展,日本是一個對原創有著深度肯定的國家,黃家駒說過一句話:“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他們選擇去日本,我覺得我是能理解的,我看過他們在日本的紀錄片,四個大男孩在雪中愉快玩耍,在錄音房裡打鬧,純淨的眼神,開朗的笑聲,小孩般的。語言不通,日本對音樂製作的嚴格要求,beyond經歷過一段低迷的時光。在日本他們很快樂,帶回了《長城》、《海闊天空》,我能感覺他們對娛樂圈的無力,為了增加知名度,要去參加所謂的綜藝“秀”。不得不承認,日本的歌曲真的很優秀,很多熟悉的旋律,很多翻唱日文歌。
聽過日文版的《海闊天空》,為此去學習了日文,不管日文版還是粵語版,歌詞裡的人生,旋律裡的大氣,我都覺得《海闊天空》已經超越了歌詞帶給我們的感受,對我來講是是一種追求,一種信仰。
再來說說歌壇上的份量,1993年獲得第十六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獎”和2010年華語金曲獎。《海闊天空》是beyond傑出音樂作品之一,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歌曲,男女老少都能哼唱一兩句的歌曲,是讓很多叛逆少年有了方向,去追求美好的人生,讓很多人拿起了吉他。
-
6 # 喜劇之王1995
我是95年的,這首歌是我的最愛,聽了四年。我喜歡聽歌,只要寢室,就會放歌,放歌就會放海闊天空。手機酷狗顯示聽歌時長23萬分鍾。75天34138分分鐘,平均每天455分7個多小時。。
-
7 # 阿猛
《海闊天空》是黃家駒生前創作中可以說是成就比較高的一首歌,他的這首歌讓更多人的知道了黃家駒,知道還有這樣一個靈魂歌手。可惜天妒英才,93年一次事故(是否意外我們不討論)讓敬愛的黃家駒永遠離開了我們,一個個性獨特鮮明,敢於挑戰當時的黑暗勢力,就這樣隕落了。我記得那時候香港樂壇很多人都喜歡翻唱外國歌曲,甚至得到了很高的知名度,像鄧麗君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手即是如此。其中翻唱日本歌曲為最,其中代表歌手有中島美雪,玉置浩二。而黃家駒在自創方面可以說是旗幟鮮明,把對人生的追求,感悟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都融入到歌曲當中,所以他的很多歌曲我們聽了都會引起共鳴。
PS:我不想評論黃家駒的歌曲成就及其在當時樂壇的影響力,因為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看法及角度都不同。聽歌是為了舒緩心情,愉悅身心。開心時它隨你感受喜悅;悲傷時它伴你度過每一個流淚的夜晚;低落時它給予你鼓勵。音樂最大的魅力莫過於此。
-
8 # 章結尾
家駒自己說過,寫東西要先打動自己,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很多人,就算不是真正的BEYOND的忠實粉絲(那種BEYOND所有歌曲都聽過,不會只聽十來首)都會預設一個看法,《海闊天空》就是家駒在1993年內心所想,以及自己當時所處的情況的真實寫照。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個人覺得,這裡面家駒要突出的,就是理想,什麼理想?家駒之所以在當時BEYOND可謂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去日本,除了那邊更原創以外,他在第一次唱《遙望》給歌迷聽的時候也說過,就是想讓更多的人聽到香港的聲音,上升到家駒大理想的層面來講,如果沒有出現93年的那件事,家駒心中的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夢想,也肯定會出現。BEYOND在早期被罵過“搖滾叛徒”,這裡面不止是歌迷或者是每天,還來自搖滾人的”冷眼與嘲笑”,所以在後面,88年之後,為了先生存,後發展,走了流行路線掉了大批忠實老粉。但是,即使是這種情況,在成立十年之際,家駒沒有放棄過心中所想。
一剎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 心裡愛(誰明白我)。在他們去日本之後說。有過這樣的一些話出現“如果你們想要我們完全按照你們的來,為什麼不直接籤一個日本樂隊?” “通常都是前一天我們做好了編曲,結果第二天拿去,給改的面目全非。” “家駒在出事前一晚,跟我講說在日本做音樂沒自由,當自由被剝奪了,他才明白自由對於創作人有多重要。剛開始只是話家常,說到最後彷彿在哭。” “他有一天,突然跟我說,要把吉他都送給我,我說我不要,我有我的,幹嘛要你的?” “我覺得很痛苦,每天回家都是喝個爛醉,倒頭就睡。我都已經分裂成數個,黃家駒怕已經碎了。”可以理解為,家駒開始懷疑自己來日本究竟是對不對了。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最經典的一句。可以說,這個是家駒從被壓迫的心裡喊出來的。黃家強說過,這句話聽了很刺耳,因為家駒真的就是跌倒出事的,但是,在家駒看來,在日本發展是不容有失的,是不能跌倒的,如果稍有差錯,當初說的那些豪言壯志,就會成為當時整個香港圈的笑柄,BEYOND也會收到整個香港娛樂圈的抨擊。所以家駒會怕跌到。值得一提的是歌中唱的是oh no,而家駒最初歌詞是oh yeah。黃家強說跌到了為什麼oh yeah?所以讓家駒改oh no。但是其實oh yeah顯然更瘋癲,更適合。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為了自由放棄理想,是很平常的事,哪怕這種結果是孤獨的,也欣然接受。
“仍然自由自我 永遠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自由”“自我”“我歌”——唱到這,想必家駒本人是非常爽的。但是這些吶喊,都是在被長期壓抑之後爆發的,甚至有點絕望的。因為家駒發現,自己其實還是困在現實中,無法有真正的自由。
-
9 # 草根談娛樂
家駒的《海闊天空》不僅唱出了他自己的心聲,也唱出了很多歌手的心聲,更是唱出了幾代人對於夢想的執念!當年對音樂執著追求的家駒選擇到日本發展,因為在日本家駒的創作可以更加自由,在那之前家駒也坦言香港沒有音樂圈、只有娛樂圈!
既然家駒說出了這樣的言論,想必他是抱著莫大的決心去日本的,而且他要創作出更加自由的音樂,而這首《海闊天空》就是這樣的作品,很多香港歌手在聽了這首歌之後都有無法言語的共鳴!
在家駒離開我們的許多年乃至今日,很多歌手都在翻唱家駒的這首《海闊天空》,如今很多年輕人聽了這首歌可能無法深刻體會歌裡的韻味,但是也能聽出那份對於理想的執念!
歌詞前幾句訴說了家駒所面臨的人生裝,“今天我,寒夜裡看雪花飄過,懷著冷卻的心窩飄遠方”,我想一定也有很多歌手有這樣的感覺吧,“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未有過放棄心中的理想”,這是每一位追求理想的人都會遇到的,面對冷嘲熱諷還要強顏歡笑!
歌曲的高潮部分是家駒對於人生的吶喊,“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哪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家駒在吶喊,他害怕追逐理想的道路上只有你和我,家駒也希望有更多人去追逐真實的音樂和真實的夢想!
“仍然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走遍千里”,這句歌詞唱出了家駒的決心,聽起來也振奮人心!
家駒的這首《海闊天空》在樂壇史上可謂是里程碑之作,比起諸多情情愛愛的歌曲,家駒的《海闊天空》顯得獨樹一幟,這首歌是每一個擁有夢想的人的靈魂伴侶!
-
10 # 峰巒108776921
如果你感到孤獨,當你聆聽時,海闊天空,總會有那種悠遠和空靈的聲音伴隨這你!
只要去KTV都會聽到有人唱這首歌,。有太多的職業歌手翻唱過這首歌。
但是不過時業餘的歌手還是職業的歌手,不管時多麼的用心去唱,聽者都會發現,不一樣的感覺,海闊天空,沒有人能替代家駒的聲音!只能感嘆一句,世間再無黃家駒!
海闊天空的感情時特別複雜的,幾乎所有的人都能找到共鳴!不同的心境聽歌,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或興奮,或壓抑,或彷徨無奈,或躊躇滿志,總有那麼一句直達心靈!
如果非要問他的分量和影響力!
我想是這樣的,不管是80後,90後,還是00後,甚至10後,更遠的未來,依然會有人傳唱海闊天空!
-
11 # 哬秘駝梻DSTZ
每首相依的心
灰色軌跡真的愛你歲月無聲
再見理想冷雨夜可知道喜歡你
登入了每天我們的天空裡
唱出聲音不再猶豫海闊天空想你
-
12 # 南寧大表哥叢安
《海闊天空》這首歌收錄在beyond成立十年紀的《樂與怒》中,這張專輯的出現就像魯迅的《吶喊》一樣,催醒翻唱浪潮中香港樂壇。《海闊天空》這首歌具有流行搖滾的所有特徵,而且富於鬥志,是青春年少澎湃熱血在調音臺和效果器後被放大的結果。這首歌的影響已不只是在卡拉OK和點歌節目,而在於人們的心間。這首歌曲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堅持自己的理想,永遠不放棄的信念。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撓、歌中大氣磅礴的力量,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年不僅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當年四大天皇當道,十大中文金曲,beyond獲得一首,王菲獲得一首,其餘8首都落在四大天皇手裡)、 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大獎,還在8年前獲得華語樂壇史改革開放30年“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30年30歌,是粵語歌曲在整個中國流行的巔峰。直至目前,翻唱的歌手不計其數,上到天王歌手,下到地攤賣唱歌手,外到亞洲歐美,孿生出多種語言版本。
-
13 # 南京進哥
記錄了beyond十年來的心路歷程,也是非常勵志的歌曲,在年青人失意的時候聽聽他的歌詞: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這句話足以感染太多的年青人,鼓舞著人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歌曲中那種渾然忘我的感覺真的沒辦法用言語來形容,只能說這首歌越聽越有味道,而且每次聽的心裡的感覺都不一樣,這也說明了這首歌的境界不是一般的流行歌曲可以比的。
-
14 # 重拍錯位1
這首歌在當年無論編曲,旋律,都還是不錯的,但是唱方面還是有些不足,整體來說,在當年還是讓我們大開眼界的作品,但是,社會是在進步的,人們的審美能力也是在不斷提高的,用現代審美來看待,該樂隊是走的流行搖滾風格,談不上重金屬,中國法律的搖滾樂,是被歐美都認同的,在YOUTUBE上,唐朝樂隊的主題音樂夢迴唐朝就獲得了國外的認同,而樂隊的主音吉他劉義軍現在琢磨的是九旋吉他,還有一種新的彈奏方法,這些都是港臺樂隊不具備的,老是說byan如何如何的人,在我看來,是具有懷舊的情節,同時也是對現在中國樂壇現狀的空白,不與時俱進的表現
-
15 # 狄雲0710
年過三十才覺得以前的東西好。現在所謂的華語樂壇簡直就是群魔亂舞,精華少之甚少。《海闊天空》在某些人眼中只是平平無奇,但在我眼中已經是難以超越了。每當有什麼挫折的時候總是讓自己堅持,黃家駒也是在堅持自己的夢想,哪怕真的會跌倒(失敗)。人生不如意的時候悶在心頭人會發黴,心會死!想要怒吼的時候才只有從beyond的歌裡找發洩。記得14年住院痛到想跳樓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無能,不但沒能給家庭帶來更好的物質條件,反而因為自己得病讓幾十歲的父母還得去熬更守夜的工作。戴著耳機單曲迴圈《海闊天空》把滿電量的手機聽關機,邊聽邊流淚,哭的是自己的平庸,絕望,哭的是家庭是父母是女兒。幾年過去了,就算後面再發病,也在沒有想過死這種事。可能是潛移默化,可能是真的長大了,《海闊天空》在我心裡已經超越了歌詞本身的意義,在我心中已經昇華成了我的精神食糧。
-
16 # 明日路途
歌曲《海闊天空》,是中國香港樂隊BEYOND代表作之一,創作於1992年,作曲:黃家駒;作詞:黃家駒;編曲:BEYOND,主唱:黃家駒。
這首歌雖然是一首介乎搖滾與流行之間的粵語歌,但它已超越了語言和時間的界限,在華語樂壇卻是有著舉足輕重的里程碑意義,我甚至認為它是華語樂壇巔峰之作。
這首歌的份量及影響力在華語樂壇應該已無須用過多的言語來累贅敘述,單憑翻唱過此歌的歌手之多可見一斑,無論是在樂迷心中還是歌手心中,它已儼然超越了音樂的範疇,已是一種信念、信仰與力量的象徵!
-
17 # 海闊天空159344224
曹雪芹去世時沒幾人理解《紅樓夢》,更談不上被人認可,2,3百年了,現在還有專門的"紅學"組織在研究這部鉅著,你能說《紅樓夢》不偉大?
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時,也沒幾人理解,開始沒被受獎,後來找了能讓人理解的一小部分成果而受諾獎,但百年後他的預言一項項被證實了,你能說《相對論》不偉大?
不要看當時紅不紅,火不火,能不能得到什麼獎項(大部分的獎項都是靠各種商業運作弄出來的,各種商業利益,人緣,面子等各種潛規則!)。一個人的成就大小,最靠譜的還是拿奉獻的作品說話,而作品最靠譜的評價還是拿它本身流傳的的寬廣度即受眾人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和持久度(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來衡量,從這兩方面來說,孰優孰劣不言而語!
再看以下這些具體現象,不提人名及作品名,拋開各種可能的商業利益炒作,也不要相信各種名人的評價(包括曼德拉,薩達姆,邁克,李嘉誠,馬雲,周潤發,謝賢,羅大佑等,全當沒有這些評價,這有可能是給面子)完全是廣大音樂愛好者自發的行為,大家都很忙,誰都不傻,喜歡就是喜歡!
1.有多少音樂人及音樂愛好者抱起吉他走上音樂這條路是受了誰的影響,把他作為自己的音樂引路人,多首作品進入音樂學院教課書?
2.多少歐美樂隊及非洲人學漢語都困難卻學會了粵語歌,還字正腔圓的到處翻唱!
6.去世那麼久,有必要炒作嗎,再說去世的音樂名人太多了,好多年輕人他去世了還沒出生,這如何解釋?各個地方大量音樂愛好者沒有商業利益,自發的組織起來在誕辰祭日進行各種懷念,碑前鮮花不斷,除過有高級別政治待遇的人,誰還有這麼大魅力,請再舉一例?
7.先不要考慮文憑文化高低,你把所有搞音樂的華人,包括全國音樂學院的教授以及這幾十年的科班出身的高材生,還有去歐美鍍過金的,各種音樂專業人士所創作的作品,有多少傳唱如此廣泛且久的經典作品,真是件認人汗顏的事!
不要得過幾個什麼獎就多經典,也不要靠運作能紅火幾年就能咋!當作品面世幾十年後還能時常引起數萬人流著淚自覺的大合唱時,你就會覺得一切的獎項是那麼的渺小和不值一提。
祝經典永遠流傳,精神終成信仰!
-
18 # YIYI愛JAY愛唱歌
在開始回答之前,透過百度做了一下功課,搜到的獎項不多。
1993年,該曲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創作歌曲大獎”
2010年,該曲入選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30年30歌”。
但很顯然,它的影響力不在於獎項的多少(我在諷刺什麼?沒有吧。)
別的不說,以小見大,說兩件身邊的事。
1、上初中的時候,班裡有一眾同學每天都沉迷beyond,最常做的是就是在週末的宿舍裡高聲唱《海闊天空》。
2、去年公司團建,篝火晚會完了是自由表演環節,老闆最後讓我和他一起唱一首《海闊天空》(因為我會粵語),老闆45歲左右。
還有一件事,是前陣子看抖音上的一個影片,流浪歌手在日本街頭用日文唱起這首歌,一位同胞駐足停留。歌手唱到最後,突然改成粵語,同胞瞬間淚奔,共唱。
唱別人的語言,是為了謀生。唱自己的語言,是為了理想與感情。
如果要在歌手前面加“偉大”的標籤,黃家駒(beyond)是我心中的第一梯隊。
家國情懷,親情愛情,都寫的讓人動容。這種也是自我表達,但是帶有使命感的,不論過去多久再聽,每個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共鳴。
反思現在的大多數聽不懂、意義不明的音樂作品,都被解釋為“自我表達”,以獲取一部分人的同頻共振,也會說不在意市場,只認真做音樂。
高下立見。
回覆列表
但是後來,我才發現這首歌其實是絕望 脆弱的歌曲
論時間,這首歌是家駒在世的高峰時代
《海闊天空》是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黃家駒作詞、作曲,收錄在Beyond1993年發行的專輯《樂與怒》中。
1993年,該曲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創作歌曲大獎”。
在今天,這首歌已超越了語言與音樂的範疇,成為一種信念、信仰與力量。
這首歌,翻唱者無數,看清楚是無數,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各種場合,不管是嚴肅的還是廣場,都會響起這首歌的旋律!
1992年,Beyond將事業發展重心移至日本,同時結束了與新藝寶長期合作的關係。成為國際化的樂隊一直是Beyond的夢想,不過由於日本對於音樂製作上的嚴格要求,加上語言不通,Beyond頗為消沉了一陣子,但他們仍然十分努力。
1993年5月底,Beyond從日本返回到了香港,這一年也正值Beyond成立十週年之際,於是黃家駒寫下了這首記錄Beyond十年心路歷程的歌曲《海闊天空》,歌詞承載了黃家駒與樂隊赴日本發展的艱辛與對理想的堅持,並收錄在粵語專輯《樂與怒》中。這首歌曲也表達了黃家駒內心深處對香港樂壇的掙扎和失望。
《海闊天空》具有Pop Rock的所有特徵,而且富於鬥志,是青春年少澎湃熱血在調音臺和效果器後被放大的結果。這首歌的影響已不只是在卡拉OK和點歌節目,而在於人們的心間。這首歌曲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堅持自己的理想,永遠不放棄的信念。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撓、歌中大氣磅礴的力量,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海闊天空》是Beyond音樂生涯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它喚醒了香港歌壇的主旋律意識,奏響了一種可以引起大眾共鳴的音樂。只可惜這首標誌著Beyond真正走向成熟的作品卻成為黃家駒的絕唱,而這樣殘酷的現實卻在某種程度上應和了《海闊天空》中悲愴的宿命感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覺得自己這種瘋癲的為了自由放棄理想,是很平常的事,哪怕這種結果是孤獨的,也欣然接受。
仍然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走遍千里“自由”“自我”“我歌”——這個時候我不得不說,第一次看見黃家駒沒有瞻前顧後的妥協。
這歌唱到這,想必他本人是非常爽的。但是說到底,這些吶喊,都是在被長期壓抑之後爆發的不理性的甚至有點痴狂的絕望的吶喊。而這裡唱high了的走遍千里,也無非是賣火柴小女孩手裡燃燒的火光。
因為一夢醒來,自己還是籠中鳥。
海闊天空,幾乎是一首非常絕望的歌……又有誰見過勵志歌教給你背棄理想的?
“也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只是這一跌就再也沒能夠站起來....
可以說《海闊天空》具有Pop Rock的所有特徵,而且富於鬥志,是青春年少澎湃熱血在調音臺和效果器後被放大的結果。這首歌的影響已不只是在卡拉OK和點歌節目,而在於人們的心間。這首歌曲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堅持自己的理想,永遠不放棄的信念。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撓、歌中大氣磅礴的力量,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海闊天空》是Beyond音樂生涯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它喚醒了香港歌壇的主旋律意識,奏響了一種可以引起大眾共鳴的音樂 。只可惜這首標誌著Beyond真正走向成熟的作品卻成為黃家駒的絕唱,而這樣殘酷的現實卻在某種程度上應和了《海闊天空》中悲愴的宿命感。
via:太陽神阿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