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麟洲主人
-
2 # 晨德
兩個問題,董責險是個公司的情況下,不會。這需要兩點假設:
第一,瑞幸被立案調查,面臨鉅額罰款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這種情況下,他投資的董責險所持有的相關份額將會依據法律程式被凍結或者被拍賣,如果在被債權人申請之前處置了這部分資產,則有被追回的風險!
第二,瑞幸咖啡在被立案調查之前,將該部分股權進行處置!如果後續的程式不是因為債權人申請破產,那麼這部分股權處置款不會被追回,不影響董責險的獨立性。
最後,無論瑞幸咖啡最後走到哪一步,董責險都將面臨兩個選擇,第一,瑞幸咖啡將其持有的股權進行轉讓,保護這個品牌;第二,瑞幸咖啡繼續持有,因為他股東的身份,董責險將面臨融資困難,無錢可用的尷尬境地!
董責險是指“ 董監事及高階管理人員責任險 ”時,在一定程度上會覆蓋一定比例的賠償:這部分比例是股東提起訴訟要求賠償的。比如證監會罰款10億,其他律所代表股東要求賠償15億。那麼董責險覆蓋的就是15億的範圍。不包括10億元的罰款。
另,是否買董責險,跟公司破產與否沒有關係!
-
3 # 財經觀察記
首先澄清幾個概念。
董責險,是對公司董事、監事及高階管理人員,在行使其職責時所產生的錯誤或疏忽的不當行為進行賠償的保險合同。董責險在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中非常常見,美國百分之八九十的上市公司都給董監高買了董責險。瑞幸有董責險並不是“有先見之明”,其實就是一個市場的慣例而已,就像車主都得買車強險。
破產,是指一個公司資不抵債,由法院主持的強制清算。破產清算可以強制將公司的資產向各債權人的按比例清償。債權人可以收回一些錢,但不是全部。這就算是兩清了。
而公司董事、監事及高階管理人員,實際上都是公司的僱員。瑞幸投了董責險和瑞幸破產不破產沒有什麼關係。因為董責險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董事、監事及高階管理人員的經濟損失。董責險可以減輕董監高個人需要承擔的損失,不保護公司的損失,以公司名義借的債還不上,還是公司自己承擔,並不會讓瑞幸公司免於破產。
況且保險公司能不能給瑞幸的董監高賠也很難說,因為保險公司都會把“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為、不誠實行為、欺詐行為或重大過失”責任排除在外,就是故意的財務造假這種情況是不能賠的。就好像一個車主故意撞別人,那肯定是拿不到理賠的。
現在有律師給出了預估,瑞幸咖啡或許會因財務造假要賠100多億美金(瑞幸咖啡+董監高+會計師事務所+承銷商等相關責任主體一共賠100多億)。現在瑞幸咖啡總市值只有13億美金,很可能是不夠抵債的,因此可能會破產。
-
4 # 隱啊隱
有預謀的惡意決策應該不在避險範圍之內吧!這種行為首先就違反法理精神!更不要說保險條款了!保險公司又不是傻子!
-
5 # 寶寶有財商
投了董責險就能免於破產?別想太多!
瑞幸咖啡自爆22億財務造假,會有什麼後果?看似前景可期為何財務造假?今年年初,做空機構渾水就曾釋出報告做空瑞幸咖啡,直指其商業模式的漏洞,瑞幸咖啡股價因此一度下跌超10%,一些律師事務所於是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式。有訊息稱,瑞幸咖啡在集體訴訟截止日期前主動“自我引爆”,有可能是為了自保,避免破產清算。
“
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表示,瑞幸咖啡自爆涉嫌造假可能更多是無奈之舉,如果造假屬實,公司必然會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天價監管處罰,從交易所退市也難以避免,甚至面臨破產的危險。
董責險能賠麼?“
01賠與不賠,看以下情況:
1、是否涉嫌故意違法--故意違法不能得到賠付
2、根據目前暴露出來的情況,還不能界定高管中哪些人有主觀造假行為、其行為能不能歸咎為公司、能不能代表公司等。具體還需要根據案件調查的事實細節,以及最後的證據來判定
董事、監事和高管責任險在美國投保率達98%,在國內卻剛起步。
董責險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優秀的人才擔任公司高管,強化公司治理,同時轉移因為個人的過失產生的民事賠償,解決工作中的後顧之憂。
而對公司來說,在遇到證券索賠的時候,降低公司的經濟損失。
1.誰可以投保董責險?
美股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或其他地區上市公司都可以投保。
非上市公司也可以投保董責險也是董責險的常見投保人(價格一般較低)。
2.哪些人能成為董責險的被保人?
董責險的被保人分為「被保人個人」和「被保人公司」
被保人個人指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管。
董責險一個很大特點,就是承保以後,所有高管自動列為被保人,包括所有已經「離任」、「在任」或者「以後將擔任高管」的人。
同時,保單裡也可以約定,責任可以擴充套件到新成立或收購子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管。
3. 保險責任有哪些?
保險責任一 :「高管個人責任」
高管個人因為工作中的「不當行為」遭到「第三方」賠償,需要高管自己賠償的部分
不當行為:
第三方:
注意:
投保之前高管過失埋下的禍根,只要在保單有效期內索賠,保險公司也能賠
保險責任二:「證券類賠償責任」
除了高管賠償責任外,證券賠償責任對上市公司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定義:如果公司因為證券賠償導致財務損失,保險公司負責經濟賠償,可轉嫁上億元的損失。如公司虛假陳述、公司管理過失等
保險責任三:「僱傭行為責任」
如果被保人公司因為歧視、不當解僱、違反勞動法、誹謗等僱傭行為賠償導致的財務損失,董責險承擔責任
擴充套件責任:招股說明書責任保險
公開發行的證券被索償,需要公司賠的損失,責任保險要賠錢。
如招股說明書資訊披露錯誤
寫在最後:企業責任險是一單一議的,根據不同企業性質、保障要求來約定責任和價格.
這裡特別注意:團意險是給員工的福利,企業責任險才是轉嫁企業面臨各種損失和賠償的主要工具。
回覆列表
4月2日晚,瑞幸承認其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記憶體在偽造交易行為,牽涉約22億元交易額,並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對該事宜進行調查。
資料顯示,瑞幸咖啡2019年前三季度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9.29億元,而22億元的造假規模,已逼近其三個季度總營收規模。受此訊息影響,美東時間4月2日盤前,瑞幸咖啡股價暴跌逾80%。
瑞幸咖啡稱,公司的獨立特別委員會經調查發現,COO及其部分下屬員工從2019年二季度起從事了某些不當行為。
由於高管不當行為引發的危機,也令保險業關注起了瑞幸咖啡董責險的承保情況。那麼,保險公司是否要為瑞幸的這一行為買單?
1 參與承保,平安、太保皆有份
2若為欺詐,保險公司可拒賠
所謂董責險,全稱為董監事及高階管理人員責任保險(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簡稱D&O保險),指的是公司董事及高階管理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因過錯導致第三者遭受經濟損失,依法應承擔相應經濟賠償責任的風險,將它轉嫁給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來承擔經濟賠償責任。
瑞幸的財務造假是否在董責險的賠付範圍內呢?
從平安董責險產品責任免除條款來看,保險人對任何刑事犯罪或欺詐行為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而華人壽財險、安盛天平等多家財險公司的董責險保險條款中,均把“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為、不誠實行為、欺詐行為或重大過失”責任排除在外。
不過,平安董責險產品責任免除條款亦明確,在確定是否適用該項責任免除時,任何被保險人的行為不應被推定為任何其他被保險個人的行為或其亦知曉;除被保險公司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董事長、執行長、首席財務官或公司秘書(或與前述職位相當者)以外,任何其他被保險個人的行為不應被推定為被保險公司的行為或其亦知曉。
3入華18年,董責險仍小眾
實際上,董(監)事及高階職員責任保險並非一項新險種,進入中國也已18年,但之前國內的意識一直不高。相關資料顯示,歐美上市公司董責險投保率達90%以上,但A股主機板上市公司的投保率偏低,所佔比例僅為個位數。
近年來,隨著美國、歐洲及亞洲的知名企業財務醜聞接連爆發,全球司法在公司管治上對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員提出更嚴格、更廣泛的管理標準,將董事及高管人員的責任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瑞幸事件會提高董責險的普及度。
據瞭解,董責險的作用在於,可以保障及補償公司的董(監)事及高階職員在執行職務時,因不當行為遭受股東、僱員、政府機構、客戶或其他第三方提出的訴訟或調查而導致的經濟損失。與此同時,儘管從監管角度要求董事高管需要做到忠誠謹慎地經營,但是董監事也必須要敢於承擔一定的風險,為企業積極尋找發展機會。
對於企業而言,一方面可以使董事高管具有足夠的抗辯能力,消除董事高管的後顧之憂,有助於充分發揮董事高管的經營潛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公司因承擔高昂的賠償責任及法律費用而導致股東(股民)利益受損。股民也可以根據公司公開資訊,判斷上市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能力等。
據蘇黎世保險(中國)公司特殊風險部高階總監毛亮此前介紹,近年來國際市場董責險的一個明顯變化便是費率普遍提高。
毛亮坦言,此前參與中概股承保的保險公司普遍遭受過較大損失,在董責險上的承保能力和承保意願也大幅降低。此外,A股市場的索賠增加也導致保險公司在董責險業務上愈加謹慎。
據介紹,國內投保費率也抬升明顯,此前董責險費率一般是在1‰至3‰,現在比較低限額的費率能達到1%,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