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真這麼做了歷史會改寫嗎?
4
回覆列表
  • 1 # 南音終夕醉

    魏延的建議是自取滅亡!一萬人要翻越秦嶺不被發現,有多難,而且你到了城下 長安城高牆厚,一萬沒有攻城器械計程車兵如何拿下長安,而且拿下來就要面對整個中原的重兵,守得住?

    所以魏延想法不成立

  • 2 # 傅斯鴻

    子午谷,南北縱向,長約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子午谷懸崖絕壁,棧道無數,其險要的原因乃在於秦嶺。

    這條路就是今天的G5高速。這條路有多險呢?前不久發生的大巴車撞向隧道口導致車上51人,36人遇難的那場慘烈的車禍就發生在這條高速上。當然,這條路也有比較浪漫的故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年從四川運送荔枝到長安走的也是這條路。

    子午谷奇謀其實稱不上什麼奇謀,因為自古從蜀地入秦川一共就5條路,當年劉邦入漢中走的就是子午谷。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明修的那條棧道也正是子午谷棧道。所以諸葛亮不可能想不到子午谷這條路,雖然他是從漢中到長安最近的一條路,出了谷口就到長安縣了,可以直接兵臨城下。然而,從歷史上看,還從來沒有從漢中出子午谷取長安成功過的經歷。

    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從子午谷出兵北伐的是東晉桓溫的北伐。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溫北伐,命司馬勳從子午道出兵,一同攻打前秦。四月,雖然桓溫主力在藍田縣擊敗秦軍並進據灞上 ,威脅長安,但卻沒有繼續進逼,反給予機會讓前秦喘息。前秦丞相苻雄於是乘機率領七千騎兵在子午道擊敗司馬勳,逼他退兵駐紮在女蝸堡。

    可見子午谷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 3 # 天使舞者14093732

    魏廷計劃成功率不大,但可一搏,孔明計劃也是下下策,直接導至了蜀國國力耗盡,導至亡國,其實孔明北伐是為了個人政治目地,當時蜀國有於孔明的個人強權主義,己導至分歧,為分散國內分散才北伐,同時從以往看孔明的功績,他也是一個耀功自傲賣弄權術好功之人,唯我獨尊主義,他不是一個治國能才,也不是打天下良才,第一次北伐失敗,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的策略,發展調和國內局勢,等待時局變換對蜀國有利,也許得幾代人完成,魏廷一策失敗可退回蜀國,孔明可藉此收聚集國內人心,再不談北伐,發展自己蜀國實力,才是上上策。

  • 4 # 獨孤29262905

    諸葛亮不聽魏延的建議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諸葛亮性格決定。

    諸葛亮是蕭何一樣的人物,對內政管理精通,雖然軍事上也說的過去,但是,畢竟不是將軍。文人的特點就是謹慎,非常的謹慎,沒有大功可以,絕不能出了大錯。魏延的計策是以小博大,非常兇險,成功了就是萬世之功,失敗了就是國力大損,甚至可能亡國。

    第二,蜀漢國力太弱,而劉禪本身水平有限,本來就謹慎的諸葛亮只能更加謹慎,因為任何一個明顯的失誤就可能導致在他手裡亡國,這對諸葛亮來說難以接受,甚至不能接受。魏延是站在軍事的角度考慮問題,作為軍人,只要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成功,軍事冒險是必要的。但是,諸葛亮是政治家,他就必須考慮如果不能成功會有什麼後果。

    第三,諸葛亮戰略規劃本來就有問題,從隆中對就不切實際。隆中對看著很有想象力,實際上根本不切實際。荊州是東吳必爭之地,荊州沒在東吳手裡,如何和東吳聯盟?最終導致荊州盡失,隆中對破產。

    而魏延的戰略是一戰定關中,這是一個大膽而可行的戰略方向,作為軍事家,就該考慮在戰術上如何落實而已,如果劉備在世,我估計劉備多半會同意並執行這個戰略,但是,諸葛亮不行,諸葛亮的戰略是蠶食涼州,一步一步的向關中進發,這個不現實。也沒法現實,畢竟西北雄關就潼關一個,在往西就算打下來也不好守。但是諸葛亮不這麼想,他認為這樣就算打不下地盤,也不至於崩潰,所以,戰略上諸葛亮太小心了。

    最後,諸葛亮也有小九九,魏延是劉備的人,不受諸葛亮節制,所以,劉備死後,魏延就備受打壓,而諸葛亮用的都是荊州系人馬,那些是徹徹底底的諸葛系人馬,姜維一生都在為了諸葛亮的志向而戰,就是明證。這也是黃浩專權的原因之一,朝堂之上,劉禪還有誰是自己人?所以,魏延是不受諸葛亮節制的一派,如果魏延的戰略得以實現,那麼,魏延的勢力將大大加強,甚至可以抗衡諸葛亮,這是諸葛亮不願意見到的。所以,諸葛亮手裡,魏延始終不能單獨領兵,也有這方面考慮。

    所謂金無赤金,人無完人。諸葛亮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有缺點,就有私信,就有不足。但是諸葛亮忠君愛國,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精神還是給華夏留下了深厚的精神財富。而他以一己之力,支撐蜀漢幾十年江山,也是曠古奇才。只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過於理想,並沒有考慮到東吳的小人行徑,證明諸葛亮作為一個政治家,在失荊州前還是不成熟。而後期北伐的謹小慎微,不是戰略不清晰,就是戰略不可行。也確實是遺憾。諸葛亮沒有很好的培養劉禪的政治軍事水平,而他落下了千古名相的美名,劉禪卻成了亡國之君。這是很諷刺的。應該說諸葛亮一輩子太在意自己的名聲和死後評論,導致了許多敗筆,包括軍事上的保守,人才選拔的匱乏,以致劉禪的政治培養。

    千秋功過,蜀漢以逝。諸葛亮到底有功有過?對蜀漢來說,他功過相抵吧!但對中國來說,他功大於過。

  • 5 # vv寧靜致遠

    一、此時的北伐和當初的計劃完全不同

    起初劉備和諸葛亮進行隆中對,商討了統一天下的大計。諸葛亮認為應該佔據兩湖和雲貴川一帶,先穩定自己國家的基礎,然後進行北伐。一路進攻甘肅、陝西,另一路進攻河南,使北方政權兩面受敵方可成功。在劉備集團的不斷髮展中,也確實是按照這套計劃進行的。首先佔領了兩湖地區,緊接著進入四川,眼看諸葛亮隆中對的第二步計劃已經完全實現。不料東邊的盟友孫權與劉備的大將關羽發生了衝突,這直接導致了孫權的背盟。最後荊州部分地區被東吳戰略,鎮守兩湖地區的大將被殺。諸葛亮計劃的可實施 ° 受到嚴重製約。

    在小說之中,劉備伐吳是為了為關羽報仇,但是作為一個政權的領導者,劉備不會這麼意氣用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奪回荊州,劉備作為一代梟雄,他深知如果沒有了荊州,僅依靠四川地區根本無法實現北伐大業。所以劉備才會率領全國的大部分兵力進攻吳國,這裡需要說一點,由於蜀漢是一個小國,所以劉備統帥的兵力遠遠沒有 75 萬。實際上只有 6 萬人,但這確實已經是蜀漢政權半數以上的兵力。只不過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將蜀漢政權的老底幾乎賠了個乾乾淨淨。再次以後蜀漢政權已經沒有力量同時與兩個國家交戰,只能與吳國重新交好。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首先我們看一下三個國家的力量對比:曹魏政權人口 440 多萬,軍隊將近 50 萬;蜀漢政權人口 94 萬,軍隊 10 萬人;東吳政權人口 230 萬,軍隊 23 萬。當時三個國家的人口也沒有超過 800 萬,這與漢朝鼎盛時期的 5000 萬人口相比差得太多了,可見戰爭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多大的災難。透過數字可以的看出魏國的實力幾乎是蜀國的 5 倍,蜀國想和魏國進行正面對抗十分的困難。根據當時各個國家的發展計劃來看,魏國在三國鼎立的前期根本不想打仗,對於蜀國的進攻,它完全是在被動應付。

    在三國之中,魏國佔有的優勢很多,其中人口和耕地佔有很大的原因。當時的魏國也只有 400 多萬人,而北方地區耕地眾多,可以說是土闊而民稀。如果三個國家沒有戰爭都安心恢復民力的話,用不了多久魏國的實力就會再大幅度增長。在那個農業社會,人口數量和耕地數量就是生產力,沒有戰爭的襲擾,魏國的國力還會再增加一部。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後來的西晉統一全國以後,在 20 多年時間裡,人口增長了一部。這樣的能力魏國當然也有。所以說蜀國不能坐視魏國的發展,透過不斷的戰爭使魏國的精力無法集中在發展經濟上。當然諸葛亮也希望自己能夠創造出奇蹟起來,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取得成功,至少也需要攻下魏國的關中地區。到時蜀國坐擁秦川之地,完全可以像當年的秦國一樣發展。先守住關中發展自己的力量,然後在會師東進消滅魏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後周就和這個戰略驚人的相似。只可惜蜀國的力量太弱,每次出動的軍隊都只有幾萬人,而魏國方面的防禦兵力超過 15 萬。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很難取勝。諸葛亮在進行戰爭的同時,也在講魏國境內的百姓遷往蜀國境內,畢竟有了人口才有較量的資本。

    透過前面我們講的就可以知道諸葛亮其實在拿雞蛋碰石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魏言的計謀雖好但是不能絕對的完敗魏國!從政治角度來看諸葛亮也不要魏崛起!

  • 6 # meteor流星

    諸葛亮未必對,但按魏延的來肯定藥丸,因為第一次北伐時長安守將由夏侯懋變為魏明帝親鎮,魏延5000兵跋山涉水過去肯定死翹翹,至少來個好幾萬才有可能,但那樣就保密不了,對方會有防備

  • 7 # 康夫大大

    按照史書,魏延在《三國志》中是要求自己與諸葛亮分兵獨自作戰,類似於韓信與劉邦一樣各自為戰,不接受諸葛亮的直接指揮,而當初韓信得到了這樣的待遇後擁兵自重,要挾劉邦給自己封王的教訓諸葛亮記得很清楚,自然不會同意魏延這樣分裂黨中央的提議;而奇襲子午谷這計劃出自《魏略》,屬於魏國記載,不見得就是事實,即便是真的,魏延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提出該計劃並沒有可實行性,因為在諸葛亮出師北伐後,曹睿迅速集結了二十萬軍隊駐紮在長安,並且親自從洛陽趕來長安坐鎮,魏延帶著五千兵爬完子午谷出來面對的不是“少不更事”的夏侯駙馬,而是精明的魏國皇帝以及二十萬大軍,除了絕望外就只能考慮投降後活命的機率了

  • 8 # 知常容

    其實你仔細想一想魏延的計謀,或者說策略是不靠譜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從漢中出發襲擊長安最要緊的或者說最要命的是什麼呢?就是糧食。孔明數次北伐回來就是因為糧食的問題,所以後來他為了解決糧食,準備囤屯兵,五丈原但是可惜早逝。

    你想一想,一支軍隊,如果後勤跟不上,這支軍隊能有戰鬥力嗎?魏延的這一種提法使出奇兵。一旦出去,容易造成孤軍深入,就算是成功,那也守不住。那麼會遭到魏軍的大面積的圍攻,這樣的話而後續力量跟不上,最終還是會被包了餃子。

    魏延的計策能成功的唯一的的條件就是魏國大亂,無暇西顧。如果符合這個條件,其實也就是隆中對講的的天下有變,那個時候光明正大進攻也可以。如果魏國一片團結的話,那麼用這種策略,除了失敗還是失敗。

    銳不能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截止7月18日,首鋼是否已可穩獲CBA前四?哪些球隊對首鋼的排名威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