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門前海藍藍
-
2 # 三味聊教育
老師在學生中樹立起教師應有的威信,是必須的!
但“威信”與“讓學生怕”應該是兩碼事。
平時在與同事聊天時,經常有老師談起“為師之道”,如:
“第一堂課就要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讓學生對老師有怕懼。”
“對上課講話的學生,先警告,如果還不聽,就大吼一聲;或者將教科書啪的一下狠狠地砸在他的課桌上……以後他不敢放肆了。”
“講過幾遍了,有些學生還是寫錯。氣憤之下,就把他的作業本撕個稀里嘩啦。”
“有個別學生就寢時總在床上小聲講話。自從那次,我一氣之下,一腳將門踹開,學生都嚇壞了。之後,再不敢講話了。”
“我上課從不給學生笑臉。學生就是宜粗不宜細的貨。”
……
以上教師的這些“經驗",或許也是一種“無奈”之舉,而且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多事實也證明:
這些嚴厲而“惡詐”的老師的教學成績普遍優於其他老師。
坦率地說,上述這類教師行為,“三味”也曾有過,在學生眼裡也曾是一名“讓學生懼怕”的“惡詐"老師。並曾以此為榮耀!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和行為開始趨向“穩重和成熟”。特別是作為一個思想政治教師,不得不要改變自己的某些觀念和言行。
作為教師,一個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為人師表,知行合一。任何出爾反爾的做法,既不符合教育本質,更不利於在學生中建立真正的“師威”。
“三味”教初中政治課,每學期都會給學生免費影印一本“必背知識"小冊子,並要求學生上完到哪就背記到哪。有次,在檢查時,發覺有2名學生,根本沒去完成,一點也寫不出來。我一氣之下,就把他的那本小冊子撕了,並以“免費影印”為由罵了些“過重”的話。
後來,在一次課間與班裡學生閒聊時,針對我“撕學生小冊子”一事,有學生對我說:
“老師,你的做法跟你在課堂上講的處理方式相矛盾。”
當時,我沉思了一下,還是無言以對。
上面是從七年級《道法與法治》中截圖下來的教材內容。說到:
在提出批判意見時,要考慮他人感受,要注意方法能被人接受,有利於解決問題;處事應注意控制情緒;等等。
諸如這類“為人之道”,政治課教材中比比皆是!
如果老師們都能心平氣和地對自己的日常言行進行一個“自查”,就會很容易發覺自己很多言行是不妥當的,與為人師表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老師要真正獲取學生的尊敬,首先要尊重學生!
老師要求學生做文明之人,首先自己的言行做到文明!
老師要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採取“讓學生害怕”的粗暴行為,不可取!
“三味"認為:教師的威信不是以學生的“害怕”而立,更應是因學生“內疚”而成!
-
3 # 微雨潤苗
謝謝三味邀請。作為一線教師,我覺得一線教師應該做一名“讓學生怕的老師”。先來聊聊我從教十幾年來的經歷,你就懂了。
17年前,從師範院校畢業後的,我從一名學生成為一名走向三尺講臺的老師。因為是新教師,所以該如何與孩子們相處,我一頭霧水。身為新教師,常常參與一些教育類的培訓。在很多培訓現場,一些“專家”不止一次提到:“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朋友。”於是,我把這句話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腦海中,並以此作為我與學生相處的標準。
與學生成為“朋友”之後,我與學生無話不談——既然是“朋友”了,應該就可以和“朋友”知心交心——自己小時候做過的傻事,自己小時候考砸了的經歷,自己搞過的惡作劇,這些都和學生們一一“傾訴”。後來,我才發現,自己被專家的那一句話坑慘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不怕我,課堂紀律,尤其是中午的紀律極其糟糕,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接下去要說到的這麼一件事。
那一次,我們班一名男生只考了42分,他本來成績還行,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卷子中很多簡單的題目都放空白,於是我狠狠批評了他一頓。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傢伙拍案而起:“你作為老師,自己小時候都考不好,你有什麼資格說我?”……那一刻,我陷入沉思:老師,真的可以成為學生的朋友嗎?那些“專家”的話真的正確無誤嗎?(後來我才明白,說那一句至理名言的“專家”是從來沒有上過課、沒有當過班主任的一批人)……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到底應該如何把控?
那一次之後,我申請調離那所學校,來到一所新的學校任教。來到新的學校,我和學生保持距離,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來。關於我小時候的事情,我都是透露一些正面的、正能量的、榜樣式的典型,至於小時候考砸或者搞什麼惡作劇之類不合時宜的資訊,我不再向任何學生透露。至此,我發現我在班級管理方面顯得更為得心應手了,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對我心存敬畏。
十幾年過去了,學生畢業之後,當他們考入理想的中學或者大學之後,他們和我聊天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您當年真的太嚴肅、太嚴厲了,我們對您真的是既怕又敬!”
讓學生害怕的老師,我覺得並非什麼壞事,您覺得呢? -
4 # 雨後山林靜
我認為老師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尊敬而不是怕。尊敬是指尊崇敬重長者或老師。而怕的意思是畏懼、恐懼。
如果一名學生害怕老師,會產生什麼情況呢?
學生會不願與老師溝通。以前我問過我的孩子,如果你上課沒有聽懂的話,會不會去問老師?孩子說不會。孩子還告訴我,有些同學沒有聽懂,他們也都不願意去問老師。我問孩子為什麼,他說有的同學很怕老師,所以有問題也不會去問。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有問題,就一直積壓在那裡。有的學生在外面補課,會有其他的老師來幫助解答。沒有補課的孩子,他們就必須花很多時間自己去弄懂這些問題,也可能最後還是不懂。
學生會不喜歡老師、不喜歡上課。學生為什麼會怕老師呢?可能在老師的教育過程當中使用的教育方式不是很合理。比如說批評指責懲罰學生等等。有罵孩子學習不認真的,還有的老師甚至會用侮辱性的語言去說青春期的孩子。高中的學生會出現早戀的問題,這個問題經常讓老師很頭痛,有時說出來的話會傷害到孩子。一旦老師用著高高在上教訓的態度去罵孩子時,想要孩子去怕自己時,學生就會更加叛逆。還有的學生會厭學、逃課。
而一位真正讓孩子尊敬的老師,也一定是愛學生,懂得尊重學生的。尊重意味著我們是平等的,孩子也有人格,孩子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而不是怕。否則孩子會出現報復、叛逆等情況。在網上有很多這樣的新聞。老師為了把學生教育好,而打罵學生,想要讓學生害怕自己。事情過去多年後,學生已經長大了,報復老師。有一個影片內容顯示,河南欒川縣一名男子常某將初中老師攔在路上,一邊抽嘴巴一邊罵,“你還記不記得我?以前咋削我你還記得不記得?知道不知道?過去十幾年了!以前你咋當的老師?”被打老師一直沒有還手,只是嘴裡連說對不起。
學生打老師是不對的。很少有學生會動手打自己的老師。這也是因為長期以來學生把對老師的憤怒強制性的壓抑住了。等他們長大了,不再怕老師了,這種憤怒就會用一種不理性的方式爆發出來。
老師教育學生是沒錯的,但還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讓學生怕自己而用打罵、侮辱、懲罰等方法去對待學生。老師除了提高教學水平外還要考慮到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才更有利於教學。因此,老師應該做一名讓學生內心尊敬的老師。只有贏得了學生的心才是真正的贏家。
-
5 # 春風化雨花草香
作為老師,一定要在學生面前保留一份神秘感,做到既關心愛護學生,而又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太親近,反而不利於管理好學生。
記得在小學四年級時,我們班的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就是兩種不同型別的老師,那時的老師基本都是一個行政村的,有的老師和學生還是本家。語文老師是一位中年女教師,留著齊耳短髮,經常喜歡穿白色的襯衣和深藍色的外套。她在學校的嚴厲是出了名的,即使是最調皮搗蛋的學生見了她,也會小心翼翼地繞過去。學生們在學習上認認真真,基本上沒有人敢應付作業,她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在鄉里都是數一數二的。平時不苟言笑,基本上沒有批評過誰,但是大家都對她心生敬畏,不敢去做“出頭鳥”。而數學老師就不一樣了,他平時最喜歡和學生嘻嘻哈哈,在上學的路上,碰到哪位同學快遲到,他還會用腳踏車稍一程,同學們都喜歡他,可是他的課是紀律最差的,他在上面賣力地講課,有的同學蹲在桌子下面玩沙包,更有膽大的同學,還會溜到教室外面轉一圈再從後門偷偷地回來。每到考試,同學們的數學成績簡直是一塌糊塗。
想要做一名好老師,必須把握好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老師在課堂上可以講一些課外的知識來調節課堂氣氛,讓自己的課堂更有吸引力,但是切忌向學生暴露太多自己的“隱私”,老師和學生可以做朋友,但是絕不能是那種無話不談的,讓學生多少有點怕,才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及工作的開展。如果一個老師能做到讓學生又愛又怕,那絕對是一種境界。
-
6 # 種金易
來看看現實:班主任的課,學生都聽得較認真,作業也不敢馬虎,該班主任的成績一定相對也較好;班主任抓得嚴的班,學生怕遲到、怕違紀被抓……
有一同事的女兒,他所在班的班主任較嚴,學生基本都怕:她常常週日晚怕會遲到,一般都不等爸媽做好晚飯就隨便吃點上學(晚自修),放學後再吃點;早上怕起床晚,一定要設好鬧鐘……
有些剛畢業的小姑娘,上課跟學生打得火熱,親兄弟姐妹,但課堂紀律一團糟;初次當班主任(七6班),我看到她對學生那麼“溫柔”,就私下提醒:不能對學生太好了,有時要狠一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前半個學期七3班差點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後半個學期開始心狠,才剎住一些歪風邪氣;期末考試,七6班幾乎全線崩盤……
課堂上,老師一定要讓學生“怕”,可以是:知識淵博、教學嚴謹、紀律嚴明……下課可適當與學生增加點親和力!
各種事實證明,老師得想辦法學生讓怕,學校也應該成為大家敬畏的場所!
-
7 # 小班老師
上班四年,一直做班主任,班主任跟其他任課老師最大的區別是,管的嚴,學生們害怕。
觀察比較班主任和其他任課老師上課時學生的狀態,不言而喻,學生害怕班主任,所以課堂記錄很好,其他課堂上就有些同學竊竊私語。
我跟我同事一年進學校,由於性格特點,我管理班裡就比較嚴格,說到是事情就得做到,學生也比較瞭解班主任的脾氣,課堂上基本上沒有說話現象,作業也很少有不交的。而我同事,她覺得學生就應該自由的成長,任由孩子的天性發現,所以他們班的孩子紀律性差一點。
跟其他學校的老師探討過這個問題,管的嚴的班級,成績考的都不錯。加強小學生自制力差,老師如果管的不嚴,學生在校根本養不成好的習慣。
-
8 # 羽文老師聊語文
我是一名一線教師,教學十幾年,經驗不敢自說很豐富,至少親身經歷過不少的學生從陌生的求學到熟悉地畢業。
我以教師的身份,分不同的角度,談談:老師要不要做一名“讓學生怕的老師”。
從老師的角度來看,讓學生害怕,如果是單純的讓學生看到你就恐懼,這是失敗的。如果是紀律嚴,教學嚴,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感覺到你有威嚴,從而認真完學業。那就應該做一名“讓學生怕的老師”。也許學生當時不太理解,畢業以後會明白的。
從學生的立場來說,不管怎麼樣,都不希望自己遇上“讓學生怕的老師”。總是希望自己的老師像一個“完美的神”一樣帶領自己完成學業。但現實中,老師也是一個凡人,七情六慾不可免,不可能是一個“完美的神”。
從學生家長的角度來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的家長都認為“讓學生怕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我的父母在我上學的時候就是這樣想的。21世紀後,隨著資訊便利,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就越來越高,加上少數的教師不良行為,家長看待教師也多維度的起來,不單單是教好學生的成績就可以。
-
9 # 一介書生945
在書生看來,想要讓學生學好,做為老師,一定要讓學生有所怕才行。
先說一說家庭裡面的事,想想看,每個家庭裡,家長們是不是都會有所分工,有一個唱紅臉的,還是一個是唱白臉的呢?像圖上這樣的,是不是經常會發生?
不過,現實中當媽媽的,仁慈的相對較多;當爸爸的嚴格的相對比較多;
而很多時候,媽媽雖好,在孩子面前卻沒有一點威信,而且由於媽媽一再的忍讓,孩子就根本不會把媽媽的要求當回事,最後呢,等到要求孩子學習之類的時候,往往會氣得當媽的手發抖,卻又下不了手,只好說:等你爸回來收拾你!
而等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會更多的感謝誰呢?
會更感謝嚴厲的父親,還是慈祥的母親呢?
在學校裡,如果學生真的不怕老師,後果很嚴重在這裡,書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曾經,書生在上課時告訴學生,只要大家認真學習,書生是從來不會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卡”大家的。(因為學生喜歡用卡字,在此書生也就用卡,但事實並非卡,而是學生自己不努力,有的時候想放都放不過去)
可是,後來發現,特別是學生們透過之前的班級知道考試不卡他們之後,就會有部分學生,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後,態度就和對待有可能給他們不及格的老師大不一樣!!!
之後,書生只好收回過去說的話,或多或少,或有或無,留那麼幾個學生進行補考。
而學生的在課堂內外,也都相對比過去聽話了許多。
透過學生,書生也明白了一個曾經說的道理,人善被人欺;其實,師善也會被生欺。
當然,其實書生是不想這麼做的,可是,不如此,就會害了部分學生。
而現在,書生覺得不是學生要怕某一個老師,而是應該讓學生怕所有的老師!!!
也只有老師在學生面前有了威嚴,目前的很多師生之間的問題,才有可能解決。
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學生害怕制度,而不是害怕老師;可是,卻因為老師是制度的執行人,從而讓學生和家長害怕老師。能做到不戰而曲人之兵,這樣的帥才是好帥,這樣的師才是好師。
-
10 # 三水三心
其實,這個問題,對於年輕教師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在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對聯,叫做“攻心聯”,這幅對聯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這副對聯是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趙藩撰書,毛主席對這幅對聯是讚賞有加,認為富含哲理,歷代的四川主政長官,都會到武侯祠觀摩,揣測這副對聯隱含的深刻的哲理。
特別是下聯,“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完全符合管理學和教育學的規律。
那這副對聯和“讓學生怕的老師”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嚴,不就是嚴厲,老師嚴厲,不就是讓學生產生畏懼感嗎?
但有些時候,我們卻忘記了,前面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審勢”!在教育學上,“不審勢”又是什麼意思,該怎麼樣理解呢?
其實,這個“不審勢”,在教育學上,說的就是要因勢利導,因人而因。
舉個例子來說,對於很膽小、內向的孩子,老師太嚴,讓孩子產生了“怕”也就是畏懼的感覺,這個時候的校園生活,豈不就是一種折磨?說好了的快樂成長呢?
反過來,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來說,不嚴格一點,不讓他產生一點畏懼感,又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呢?
再比如說,對於剛剛進入學校的孩子,老師一味地嚴,是不是可能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而對於那些“久經沙場”的“老油條們”來說,不嚴格要求,我敢說,你將“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被學生氣的吐血的老師,可不是沒有哦!
所以,寬和嚴,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剛進校的時候,要讓學生有畏懼感——怕你
初中學生敢進入學校,要知道,那個年齡,幾乎就是產生心理逆反的年齡,在心理學上,叫做“心理斷乳期”,如果不能讓學生有一個“怕”字,班級管理也好,課堂管理和教學也好,基本上就將陷入兩難的境地。我有一個同事,出一對學生非常寬鬆,到了後來,課堂紀律簡直不能保證——學生摸清了你的性格特點之後,那幾乎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我在做初一班主任的時候,那些調皮搗蛋的,聽到我的腳步聲,都會害怕——他們說,我的眼睛會殺人,其實,我的眼神很溫柔的,呵呵。
初二的時候,要讓學生有尊敬感——敬你
當然,“怕”,不能是建立在體罰的基礎之上的恐懼,而是對規則的敬畏。所以,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教師要用自己對學生真誠的發自內的關懷,本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態度,讓學生尊敬自己。
在這裡,特別強調一點,愛學生,還想要學會表達,讓學生知道,你愛他們。我有一同事,非常關心學生,但不善言辭——愛不愛,學生不知道啊!所以,優勢就會對著幹。
其實,學生一旦對老師產生尊敬感了,即使教師有些工作上的失誤,他們也不會責怪你的——所以,人們說教育是一門藝術,其奧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初三的時候,要讓學生有愛戴感——愛你
後來,成家了,不能經常睡在學校,跟學生在一起時間少多了,但我還是會是不是晚上到學校去看他們,陪陪這些孩子,聽聽他們的訴說——有時候,你啥都別幹,就在那裡看著他們,對於學生來說,其實,都是滿滿的愛!
有時候,我跟你同事開玩笑說,教師是最划得來的——投入一份愛,換來幾十份幾百份的愛——不說一本萬利,起碼是一本百利嘛。
畢業之後,特別學生是成年之後,要讓學生有依戀感——想你
有了之前的鋪墊,師生的真誠的感情,就會成為主旋律,學生畢業之後,就會對老師產生強烈地依戀感。我的幾屆學生,在就業、婚姻等問題上,都會來徵求我的意見——自然,我不會太發表意見的,但來詢問的本身,其實,就是對老師的信任和依戀!
當然,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現在,老師的工作,處處受到制約,很多教育和管理的細節,都會被人拿到發放大鏡甚至顯微鏡下來仔仔細細的考究,所以不少的老師,想管不敢管,這,已經成為當前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了。
-
11 # 葉生旺
老師要不要做一名”讓學生怕老師”呢?我覺得教師不需要做一名讓學生怕老師。為什麼呢?老師在學生面前應該做到人人平等,為人師表,和謁可親,平易近人。讓學生尊重老師,有什麼知心話也會自覺與老師交流意見,探討學習等有關問題,把老師當作親人一樣對待。
當然,在課堂上老師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學生守則》以及班級的規章制度,做到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不能在下面做小動作,吵鬧。教師要以理服人,動之以情,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這樣做既不是讓學生怕老師,而是讓學生更加信任老師。
老師就是學生的親人,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及時與老師反饋,發表意見。如果讓學生怕老師,那麼,學生遇到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問題都不敢問老師呢?是否造成師生對立呢?
我認為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按照教育規律辦事,讓學生既不怕老師,又尊重老師,更加自覺的遵守紀律,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回覆列表
老師當然沒有必要做一名讓學生怕的人,一般情況下是溫和和藹,但也要讓學生明白,你放肆的話,我手上的力量足以讓你不好收場,也就是說,這種溫和和藹的後邊必須是有實力支撐,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有獵槍。
那種缺乏實力的學生不怕的老師,大多是實習生和剛剛入行的老師,他們以為和學生友好相處就是老師和學生沒有隔閡,這是很天真很無邪的。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但在工作上,彼此是有地位上的差別。有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很想挑戰這些,我班上一個男生,曾經有兩次,都把手放在我肩膀上,我都嚴肅地讓他拿開手,因為他把手放在我肩膀上的潛意識,他不清楚我可是很清楚,他需要和我建立平等的關係,甚至可以說他是正在測試老師的底線在哪裡,他現在可以把手輕輕放在我肩膀上,過一段還可能把手輕輕往下壓,這個學生經常給老師帶麻煩,老師們比較討厭他,不接納他,所以,他似乎喜歡挑戰老師的權威,在許多老師中國,我算是他不多的可以投靠的老師之一吧,所以我更不允許他和我建立所謂的平等,因為,他很需要我,而我並不一定需要他,這是他心理上的劣勢,我會維持著。
老師和學生之間並不是平等關係,他作為一個管理者,必定需要職業所賦予的敬畏感,才有辦法管理班級,控制課堂。
我曾經對家長說過:一個孩子,在家如果不怕父母,在學校如果不怕老師,就很容易發展成在社會不怕法律,更不用說敬天畏地,那麼他的下場可能就要很可悲。
讓學生有所愛,也有所怕,我認為這個道理老師要讓學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