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雲軒

    學習小篆,宜從鐸山碑開始。鐸山碑,與會嵇刻石,久已失傳,五代時,徐鉉摹刻了這兩個碑。此二碑,筆畫圓勁,結構勻整,便於初學。

    清鄧石如,筆法得力於漢篆,以隸筆作篆書,化圓為方,運筆靈活。例如,石澗記,雄偉渾厚,酒德頌,茂密詼奇,春夜宴桃李園序,勻整飄蕩。學鄧石如,可以領悟篆書運筆之法,以免呆滯枯硬之病。

    學小篆,先規範後靈活,不會失去篆書法體,先靈活後規範,就怕到時畫虎不成反類犬。

    所以,初學宜從鐸山碑開始。

  • 2 # 張勁逸

    學習小篆最好從《嶧山刻石》

    一是有句古語,"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小篆在文字書法的規範發展上有很大貢獻。《嶧山刻石》是篆書裡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小篆。筆畫略細而勻整,且多用圓筆,字型呈方形,這道理就像喝酒,還是純糧原漿最好最地道。學習篆書從最正宗的碑刻開始,是最好的選擇。

    同時,這塊碑帖拓本清晰,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分析筆法。

    碑文顯示出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點畫粗細均勻,兼具圖案之美與飛動之勢。書法高超使後人難以企及,一切寫小篆 的人皆難入其境,是後世臨摹學書的無上佳作。

    嶧山刻石臨習要點是:運筆要控制好弧度,轉折不可裸露圭角,筆畫搭接自然,不露痕跡。墨中含水要恰到好處。可根據個人習慣而定,不管是乾裂秋風還是潤含春雨,以能“見筋”為妙。下筆的力度要均勻,提按變化不可太大,線條工整,穿插勻稱。結構方中帶長,講究對稱,端莊大方。

    再說清代鄧石如為代表新體篆書。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比如說起清代鄧石如,吳昌碩,現代的王福庵,他們的字確實好,而且都各具特色,一說就是創新。開拓了篆書風格,具有里程碑意義。而另一面就是,他們有些書寫習慣,已經背離,發展了篆書的精緻筆法,變成了鄧氏篆書,吳氏篆書,趙氏篆書。如站在欣賞者角度,你大可以多看看,但是從學習角度,你就必須學正宗的,原汁原味的碑帖,而不是二手甚至三手的資料。再一個他們用筆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能把握住分寸,我們初學不行,時間長了容易養成習氣。想改也改不了的。

    所以最好是以嶧山刻石為臨習根本,適當參考鄧石如筆法,開拓一下學習篆書的思路。但還是要以古代篆書為主。

  • 3 # 止山鐵線篆鐵妹子

    小篆屬於篆書一類,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富有神性的文字。作為一名小篆愛好者,我是從《嶧山碑》開始臨寫的。後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才開始寫鄧石如的小篆。我認為,從《嶧山碑》開始練習,具有以下好處:

    1.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嶧山碑》的歷史,其實《嶧山碑》可以稱得上是“小篆第一碑”。

    為什麼呢?因為它年代早,歷史悠久。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園前219年)東巡時所刻,是最早的一塊秦代石刻。資歷可以說是很可以了。但原石被北魏太武帝摧毀,現存的西安碑林中的《嶧山碑》是由南唐大家徐弦所臨,就是由徐弦所臨的《嶧山碑》至今也有900多年的歷史了。而鄧石如是清代時期的人,相對於徐弦來說較晚。

    弘一法師在談學書法應該從篆書開始學起的問題上提到,“中國漢字每一個字都有它的來源,並不是憑空虛構的,一筆一劃,都不能隨隨便便亂寫的。若不學篆書,對於字形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簡直可以說是不認得字。所以學字由篆書入手,配合著從源頭學習漢字,不但寫字會進步,而且過程也會很有興味與樂趣”。學習小篆同樣是這樣,溯本清源,應該從源頭開始,後期的各種大家的篆書都是從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髮展而來的。從歷史時期上來說,選擇《嶧山碑》作為“小篆第一書”毋庸置疑。

    2.很多業內人士稱臨寫《嶧山碑》為“洗手”,為的是透過臨摹《嶧山碑》來洗去自己以前沾染的毛病習氣,可以改掉我們寫字中的弱、俗、荒、斜的毛病。洗去浮華,以純淨的心來學習小篆。

    而鄧石如的小篆(如上圖)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特點,如果直接按照他成熟的作品來臨習,很可能會模仿他自己的個人風格。齊白石講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學我者生,就是從源頭學習精華與長處,學習、超越之後,就得到發展。如果只學形似,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講,一上手就學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大師作品,很大程度上來講是不適合的。

    3.《嶧山碑》又稱為“玉箸篆”,它的特點是結構嚴謹,氣勢恢宏,文字筆力雄勁,線條圓潤挺拔,既具有圖案靈動之美,又蘊含著敦厚深邃的內力,古代許多書法家,在初學的時候,也會都《嶧山碑》,作為學習書法入門的首選範本。所以我認為學習小篆應該從《嶧山碑》開始。

  • 4 # 裴您道老

    我認為,從嶧山碑入手比較合適。嶧山碑乃秦篆,屬宗師級的小篆,線條比較均勻、流暢,可使書者更好的掌握中鋒行筆,當練習數月後,再寫清代篆書,會感覺輕鬆自如。供參考!

  • 5 # 午火999

    如果想學習純正的鐵線篆,還是先從嶧山碑開始。雖然有難度,不好入門,但隨著臨習的深入,逐漸地就會體會到行筆過程中拉線條時的那種張力,每一筆,每個字都蘊含著力道。練到這種程度,再注意下對稱和留白,就會寫出秀勁的鐵線篆了,而鄧石如的篆書,雖然很美,卻沒有嶧山碑那種力道。

    練就練純正的,如果篆書失去了線質中的張力,也就失去了篆書的本意。

  • 6 # 墨池煙雲

    其實要看你的今後發展方向!是不是把篆書作為主攻的書體之一,如果是,兩個帖子都要臨,至於先入手誰的,我覺得先入鄧石如的,畢竟是墨跡本,不單單要寫鄧,其他諸如,吳大澂、吳讓之、趙之謙都要了解。因為清人對碑學篆隸的研究很精深,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經驗裡開啟攻篆之門。熟悉臨習後再上溯秦篆等等,

    要是作為兼修,熟悉漢字的衍變,瞭解篆籀文,豐富自己的書法知識儲備,這兩個帖子選擇你喜歡的就可以。

  • 7 # 古靈精怪的熊

    這方面範笑歌老師曾有過說法,範笑歌是以清篆入手的,也就是鄧石如和吳讓之,清篆寫好後,秦篆不學自通。

    如果先學秦篆,是很痛苦枯燥的事,而清篆自由許多,個人覺得應學清篆。

  • 8 # 千年蘭亭

    鄧石如在清代書法史上,絕對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他對清代篆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鄧石如之前的書家,都是以純中鋒寫篆書的,清早期的篆書,更是以“玉箸篆”為主流,但也因此而將篆書引入呆板境地。

    但來自安徽一個偏僻小鄉村的鄧石如,卻將隸書筆法引入篆書,讓篆書首次出現提按和方筆,頓時讓篆書鮮活起來。

    而他的學生們則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他們更將楷書筆法引入篆書,讓清代篆書呈現出與秦篆完全不同的風格,並因此而異彩紛呈。

    應該說,鄧石如篆書簡化了篆書筆法,讓其入門更加容易,故很多書法家主張:

    學習篆書,可從鄧石如入手,快速入門後,再上溯秦篆,學習其端莊隸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最適合蘋果8p的手機系統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