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花心意

    可以接受,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是一個獨立體,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他們身上,因為每個人都只有一生,只要孩子品行端正,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不是揹負我們的夢想負重前行

    其實把社會上的人分類,成功的人畢竟是少數的,絕大多數都是平常的普通人,平常的普通人也可以活得很樂觀很幸福,也可以把普通的工作崗位做到優秀的

    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因為孩子的健康快樂幸福才是我們做父母的最想看到的

    我反正鼓勵我的孩子,只要去做了就一定要用心,包括在追求自己的夢想時,也一定不要忘了要領略沿途的風景,還要認真的去體悟走過的每一個腳印,更要體驗追求過程中帶來的快樂,結果如何真的不太重要,只要努力過,完不完滿那都是一種財富

  • 2 # 辛巴育兒

    泯然眾人,全因攤上這麼個爸爸

    “泯然眾人矣”出自王荊公的勸學名篇《傷仲永》,因為入選九年義務教育的教材,大眾基本耳熟能詳。

    然而,對這句話、乃至原文的解讀,大多聚焦在主人公方仲永自身。

    因為不能持續學習而從天才變成一般人,從而總結上升到:

    哪怕是天才不努力持續學習進步,也會墮落成普通人,何況本就平凡的普通大眾呢

    這個看上去普適的結論,偏偏有意無意地把“方仲永的爸爸”這個極其重要關鍵的人物給漏掉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原文的這句話要劃重點,荊國公已經明確點出方仲永為什麼年少成名後不能持續學習進步的原因。

    辛巴試著用這個時代的思維翻譯一下這句話:

    因為有個貪財短視的爸爸,日日帶著“網紅”寶寶趁被“熱搜”期間瘋狂套現,以至於因為錢來的太快,而覺得寶寶沒有必要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這個叫方仲永的寶寶從此乾脆就成了職業“網紅”。

    當時的方仲永真的只是一個寶寶,原文交待的清楚,5歲成名。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因此,在辛巴看來,當時只有5歲的方仲永根本談不上“自己不能持續學習進步”。

    哪怕是放在今天,5歲的孩子在幹什麼?幼兒園小班而已,尚且需要一家人哄著刷繪本。回到原文,那時的方仲永完全是因為爸爸創造的不良環境才不能繼續讀書進步

    把原因歸於5歲的孩子不努力,顯然是不公平和無恥的。

    泯然眾人,才是育兒的正常心態

    從宋代到今天,單隻說幼兒教育的發展,是取得長足進步的。這點不會有人反駁吧?

    天才,在任何時代都是鳳毛麟角的極少數人,不然也沒有資格稱為天才。

    (蘋果實體店裡身穿統一制服,印有“天才”字樣的員工除外)

    今天,我們更習慣通過後天的系統化教育,培養出“精英”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天才”。幼兒早期能否顯得“與眾不同”更優秀早已不是什麼神秘且難以理解的事情,也就是“天賦”。

    而天賦並非只有自動錶現出來這一種,有些是需要教育者引導挖掘,有些是需要孩子自悟的。

    而現代教育則已經包括“挖掘每一個人的天賦”。不同的是,受限於每一個教育環節中的具體執行者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

    執行者就是教師和父母。首先有沒有這個認知,其次知道了不代表做得到。

    如果,孩子既沒有“自動錶現出來”的天賦,又缺乏優秀教育執行者的挖掘,只是個“眾人”,又談何“泯然”?

    更何況越是早期體現出來的“天賦”,越是難以在孩子成年後“兌現”,泯然眾人也是大多幼兒時期某方面能力很驚豔的“天才”最現實的歸宿。

    究其原因不外乎“拔苗助長”這四個字,方向錯了,越用力越悲劇。

    與其這樣空歡喜一場,倒不如一開始就擺正心態,對孩子不要期待過高,有個客觀的認知。因為成長過程中某個時期某個能力的突飛猛進而對孩子造成捧殺。哪怕真的是“天才”也會被捧殺打落塵埃。踏踏實實,遵循科學的育兒觀,努力營造家庭教育氛圍,靜待花開。

    比起糾結於自家娃是不是天才?會不會泯然眾人?爭取做個成長型的家長要有意義務實的多,您說呢?

  • 3 # 池清無魚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

    孩子的健康快樂,除了基本吃喝玩樂之外,更大的一方面健康快樂來自於成長過程中,各種挑戰所帶來的挫折的痛苦或者成功的喜悅!而更多的是成功之後所帶來的成就感

    比如第一次學走路

    比如第一次學說話

    比如第一次考試得滿分

    比如第一次用心給父母製作禮物

    等等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長,挑戰的增長。

    去品味李白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通達及豪邁。

    去品味杜甫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

    從而品味古人那“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人生格局。

    所以真正的健康快樂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努力學習做一名生活的知者和智者!

    而“泯然眾人矣”跟健康快樂毫無瓜葛!至多就是你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罷了!

    於己無益

    於子無益

    可以休矣!

    我本書生,教子習畫,望子日進,樂在心中,而子亦自得其樂也。

    吾子日課蘭草習作及吾之所作

  • 4 # 安華老師

    我的孩子教育觀就是這樣,健康快樂是家長應該給予的,可是,太多的家長望子成龍太心切,有更多的是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揹負著不是自己的夢想度過漫長的難熬歲月,過得很難很累,一路走來身心俱疲。我曾聽到一位家長的心裡話,他的兒子在國內一所頂尖大學畢業後又考到香港大學,在別人眼裡他們兩口是風光無限,重口讚譽,親戚鄰居羨慕不已,但是,關上門之後,他們兩口就痛苦不堪,因為,他們的兒子不知什麼時候患上了類似抑鬱症,整日不和別人交流,和他們兩口也不交流。他說他最害怕夜裡聽到電話鈴聲,一有電話鈴聲他就萬分緊張,害怕是兒子學校打過來的。他說如果重新選擇,他絕不會再那樣逼兒子學習,只要他過得開心,有一個健全的性格才是最重要的。再看看當今社會,快樂健康成長的前頭不一定不成材,求學成功的前頭不一定就成材,如果一定要用成功換取健康快樂,泯然眾人就泯然眾人吧,與其讓孩子痛苦一路,不如給孩子灑滿一路Sunny。

  • 5 # 瑞豐131

    “泯然眾人矣”這是王安石《傷仲永》文章中的最後一句。就是說,被譽為奇才的仲永,由於不再專注於學習,最後成了一個普通的人。

    社會上大多的人,都是極為普通的,奇才、怪才,成名、成家的人,畢竟是少數。作為一名家長“只想讓孩子健康快樂”,這種想法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很切合實際的。可這隻能是家長的一廂情願!雖然從中蘊含著父母對孩子的一片真情。

    作為家長,能夠坦然接受,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的觀念,的確不容易,特別是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今天,更讓人覺得父母境界、層次的非同一般。然而,將來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父母所能決定的。

    首先看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嗎?反其意而用之,於是坦然接受“泯然眾人矣”的現實,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是不是太消極了一點?

    其次,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他自己的事,家長、學校、教師都根本無法代替!雖然過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父母心中理想的樣子。

    因此,我認為父母有父母的樣子,以身作則幹好自己份內的事,包括教給孩子如何做人,怎樣生活,這就夠了,至於孩子是普通人還是特殊人才,那隻能看孩子的造化了,只要我們不人為的讓孩子幹這幹那,徒增孩子負擔,泯滅孩子的天性,我們就是合格的父母!

    同樣,孩子只要自己健康快樂,只要不是違法或違反社會道德,他能成名成家不是更好嗎?就是“泯然眾人矣”,他自己能坦然接受,我們做父母的不也是很快樂嗎?

  • 6 # 一山主人

    可以接受,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天使。眾人有什麼不好!只要孩子能開心快樂,健康成長就好。儘量引導孩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7 # 劍139790523

    是啊。現在社會人太多,人才也太多,我等又只是普通人,沒有那個財力,也沒有那個智力來規劃孩子未來的路。只能讓他自己走,不要求他出人頭地,不要求他升官發財,只求他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變老就好。

  • 8 # 上海管寶年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這個1,後面所有的0都沒有任何意義。最好能夠福慧雙修,定慧等持。有好的身體,還要有大智慧,說食不飽,要平衡。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

  • 9 # ccc寧靜

    我完全可以接受,我自己也不算多優秀的人,我的孩子也是資質平平,讓他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好。教他善良正直,以後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能開心地面對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 10 # 醉墨魚-柳絮

    所謂的快樂的普通人是不存在的。

    你要明白,能力其實就是戰勝困難的能力。所謂自由,就是自己掌控人生的自由。

    另外安於現狀,得過且過,也是不可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喜悅的。

    一輩子做看客,不去參與競爭是不可能的。想要做世外人也需要修行。

  • 11 # homework

    讓孩子健康快樂是每位家長的願望,或者是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我相信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泯然眾人矣是可以接受的,我本人也可以接受。

    但問題的關鍵是怎麼才能讓孩子一直健康快樂下去呢?難道我不去逼孩子努力學習,他就能夠一直健康快樂嗎?

    無論如何,孩子都要長大,都必須面對殘酷的社會競爭,到那時怎麼辦?就拿最現實的問題來說,到了談婚論嫁時,房子怎麼辦,彩禮怎麼辦,孩子這時還能健康快樂嗎?我想是不會健康快樂的,除非他皈依佛門。

    其實絕大多人最後都泯然眾人矣,這個不必在意。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奮鬥,也不見得健康快樂,更不要說那些頹廢的人了,人生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曾經很不理解那些丁克族,現在有了孩子,總想給她最好的,無奈自己能力有限,給不了金山銀山,所以只能培養孩子自己的能力,以免被淘汰。

    所以不是接受不接受泯然眾人矣的問題,因為即使接受了泯然眾人矣,孩子也不一定能健康快樂一生,只能一時,欠下的債,要加倍的還。

  • 12 # 追逐浪漫寶貝

    王安石的《傷仲永》裡,方仲永天資聰慧,在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情況下能寫出讓人讚歎的詩文,然而他的家人並沒有給出孩子良好的教育,而是抓住商機,讓他裝點門面,獲取榮譽和利益,最後成為了普通人,也就是所說的泯然眾人矣。當然世界上有很多普通人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也很開心快樂,此時我想說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優點,人嘛,沒有突出的天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利用自身的優點,揚長避短,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極致,提升自身價值,說實話,哪個父母都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說,父母給予良好的教育和引導,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缺點,讓其揚長避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保持良好的心態處理身邊的人和事,讓其茁壯成長,這樣做能讓孩子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相比普通人上升了一個維度,比讓孩子順其自然發展好的多。

  • 13 # 笨蛋145256869

    其實這是個大問題,說小了是一家一戶的問題,說大了是一個時代的問題!就時下的經濟背景下!就算是達到了小康生活,也未見能阻止一個父親對觸手可及物質而珍惜一個天才的成長!所以說這是個大背景問題,只有在濃郁的上能強國下可利家背景下,才能使天才發揮好天才的潛能,就時下物慾橫流的時代,一個父親真的很難使一個天才的潛能繼續下去!

    所以大背景需要大智慧的人來領導,才能改變現狀!!再多了也不是我這笨蛋能理解的

  • 14 # 瓊閣閣育兒

    作為人類,渺小而偉大,偉大之處在於知道自己的渺小而能不斷成長髮展完善自己,改變世界。作為父母,關鍵是順應孩子的興趣和成長規律,給她愛與資源,助力前行,讓他成為更好的他自己。想必這樣孩子會很快樂平和。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他父母對他不吼不叫,溫柔相待,他出奇地平和,情緒穩定。雖然沒有大成功,但也努力拼搏中。

    可現實是:在社會競爭的大背景下,父母們本身比較焦慮,難免比較催促,都想讓自己孩子更優秀,比學趕幫超。而且由於第一次當父母,不懂得科學育兒,難免摸索試錯前行。所以才會出現各種週末輔導班,做作業雞飛狗跳的現象,導致孩子壓力大,父母也頭疼。

    我對孩子的期待,除了健康,快樂,還有要努力

    1 健康是基礎,是生存本能。如果孩子不健康,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健康,能照顧自己就行了。

    2 快樂要找興趣點:每個人都是一座寶藏,找到他的興趣點,盡力培養。人們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都是充滿樂趣的。但在這點上,很多父母容易跟風,看學鋼琴,都報鋼琴,我自己也在糾結中。

    3 努力堅持:現在網際網路非常發達,想學的資源網上幾乎都能找到,關鍵在於行動和堅持。成功貴在堅持,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但只有成功的人能做到。

  • 15 # 超哥超哥95

    現在很多人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這個“未來”裡面包括良好的工作、豐盈的收入、和美的婚姻、美滿的家庭。但可惜的是,這些是很多人腦海裡畫的一張藍圖,而圖上卻沒有清晰的圖案,因為什麼???——因為不知道如何實現,並且欠缺“明確的目標”。

    希望孩子使勁讀書,考上名牌大學,這個沒錯,但在輔導的教育上,腦海裡卻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著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的人玩著玩著就把興趣做成了職業或事業,可能當初還被大人們看成“不務正業”。在有興趣的事情上,才會自覺投入,主動性投入比被動性接受更有益於身心健康和才智發揮。“興趣”的作用是什麼?——是主動自覺的(不需要像哄小孩吃飯一樣累)、是讓人身心愉悅的、是有益於心智開發的、最重要一點是能建立強大的自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失業了,做什麼兼職或者副業,能解決生活問題?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