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忠叔侃球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始於隋朝,止於清朝,前前後後經歷了一千三百餘年。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時代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尤其是唐宋時期,科舉制度日趨成熟,吸收了大量的社會中下層人士進入統治階級。

    科舉制度的利:

    可以使真正有才是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官府任職,更多人可以真的為老百姓辦事。

    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讓更多人用功讀書,算是客觀上提高了國民的素質。

    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注重詩賦,書法等的在於考試時的作用。使得書法、詩詞的繁榮。

    科舉制度的弊:

    封建時代後期,科舉制度政治化嚴重,並逐漸成為了統治階級奴化人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使得真正透過科考做官的人越來越少,師門關係盛行,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重用。

    明後期,八股取士脫離了實際的學風,嚴重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對文化的進步和發展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科舉作為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及第者待遇過於豐厚,經常出現拋妻棄子的情況。

  • 2 # 趣史秘聞

    很榮幸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科舉制度最早開始於南北朝時期,而真正形成在唐朝。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據史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沉既濟對這個變化有過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在1904〜1905年廢除科舉之前,中國實施了一千多年這種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制度雖然開放給所有國民透過讀書考試而進入國家決策中心的機會,使得國家文官的來源從皇室貴族擴大到平民百姓,但實際上能參與科舉考試的人也只是人口中1〜2%的民間菁英。

    科舉制度讓中國曆代的菁英趨之若鶩,因為文官的薪資加上其他非常態性收入(主要是貪汙所得),比民間的平均薪資高出非常多。根據統計,在清朝初年那個年代,官員的平均收入是民間非技術勞工薪資的150倍。利之所趨讓很多應試者一考再考,多次失敗之後仍然再接再厲。

    然而準備科舉考試所需學習的知識並沒有什麼生產力,除了做官之外這些知識幾乎完全沒有用處。尤其在明、清兩代之後考試的內容轉變為八股文,嚴格地規範了行文格式和體裁。八股文文體浮華,但內容空洞不切實際,甚至連康熙皇帝都認為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空疏無用,實於政事無涉」。

    因此,科舉制度形成了一個典型的尋租體制,將全中國的菁英捲入一個生產力低落的活動中,等於人力資源長期的嚴重錯置。

    清代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舉人、秀才、進士。舉人這一級的考試每一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配額,但這些配額不是按照該地區的人口比例決定的,因此各個地區的配額比例高低不一。配額比例高的地區也就是科舉考試影響力較大的地區,會「捲入」更多的菁英來參與科舉考試,因此人才錯置的程度愈大。

    科舉考試在1904〜1905年正式廢除,這等於釋放了所有原本在費心準備的考生們。政府的門關了之後,這些人只能尋求民間的發展途徑。在科舉廢除以後,那些原本配額比例高的地區跟比例低的地區比起來,逐年有更多的民間新式工廠成立。

    科舉廢除後另一個人才的流向是赴日留學。清朝末期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到海外留學,主要是為了學習各類科學專業知識。留學的目的地在1908年以前是以日本為主,之後轉為美國以及其他國家。這是人才從科舉考試中釋放出來的結果。

    這也說明,原本的科舉制度將大量的菁英捆綁在一個非常沒有生產力的部門裡,而科舉廢除後這些可能是最有潛力的人力資源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感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後應該怎麼給自己規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