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物聯網這個詞進入大眾視野幾年了,仍沒有技術較為成熟的代表性產品推出,為什麼發展如此緩慢?主要技術障礙是什麼?
2
回覆列表
  • 1 # 板藍根煮麵

    家庭智慧化,企業管理,生活水平越來越離不開物聯網,作為一個服務行業,肯定少不了追尋社會常態進行更新換代,中國電信目前對於物聯網所需的企業發展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有需要了解的商家可以和我一起討論物聯網的種種應用和服務,在此為商家提供更快捷更合理更優惠的物聯網服務!

  • 2 # 正偉中關村物聯網聯盟

    物聯網隨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國外的大公司已經都發力其中,並且開始深度佈局,國內從2009年開始從政府推動物聯網,其主要應用在各項政府主導的公共設施領域,也有人認為是智慧城市建設,其實就是一體兩面

    很多人說物聯網發展不起來主要在於標準問題,這說對了一半,其實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認識什麼是物聯網,如果狹義的理解,就是透過感測器去感知資料,那麼按照這樣的應用不僅僅標準問題,根源上是核心晶片技術落後。

    按照廣義物聯網的認識,就是看哪項物聯網的服務能夠形成熱點,這還是技術創新來實現的,最好是在與個人生活相關的各個方面,我更看好智慧汽車和大健康領域,將會率先突破。

  • 3 # 張永春

    物聯網現在還是比較概念的,很多號稱物聯網的方案公司,很多都是打著物聯網旗號來騙取政府補貼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公司用一堆低端的感測器,然後採集資料到雲端,就稱為物聯網。真正使用者使用起來,並不能為為其帶來便捷性,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維護工作量,對於使用者來說毫無價值。

    感測器是阻礙物聯網發展的因素?

    是不是物聯網未來毫無意義?並非如此,物聯網在系統完善的情況下,還是能為使用者帶來便捷性。阻礙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感測器。

    現階段高階感測器價格都比較昂貴,隨便一套幾萬幾十萬,沒有辦法商用。低端感測器幾乎不能用,不僅資料準確度不高,而且可靠性極差,需要頻繁的去人工維護。物聯網所需要的資料,如果不準確,那麼要這些資料有何意義呢?

    目前直接使用單位是政府單位,但是方案公司繁多,物聯網專案比較分散,各地的資料分散,沒有辦法將這些資料進行整合起來,很多資料價值性不是特別大。政府單位使用的一些物聯網化,需要真正將全國和地方串聯起來,各個部門相互之間串聯起來,資料實現互通,相互利用,才有可能產生大資料。短期內無法實現真正資料互聯互通。

    影響感測器成本的主要因素?

    1、目前感測器市場都是以國外公司主導,國內主要是做一些低端產品,真正將感測器做好的非常少,導致市場壟斷的現象。

    2、相關核心元器件只有國外能提供,比如感測器裡面的一些LED光源、PD、電機之類的,國內相關產業鏈還不夠成熟。所以導致國內的材料成本偏高。

    3、感測器企業短期內看不到太大的收益,感測器使用單位比較分散,單獨感測器單價低,目前相關的一些行業,如果是做專案,不要自己去研發,而且隨便一個專案幾百萬幾千萬,來錢比較快,且不需要太多技術,導致真正願意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發的企業較少。

    物聯網發展對於工業市場來說,需要有一定規範性,不然很難發展壯大。民用市場來說,主要還是成本和使用者體驗。龐大的物聯網市場,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如果都是投機心態,只會把這個行業做臭。真正希望都能注重使用者價值,首先將產品做穩定,做好用,做便宜,這樣市場才會壯大。

  • 4 # 許永碩

    物聯網概念熱了幾年了,但是好的應用非常非常少!

    其實物聯網的發展,現在通訊協議都是藉助於為計算機提供通訊的協議。這些協議並不是為了物聯網服務的。我舉幾個例子:

    如果物聯網發展了,未來會有兩類通訊需求,一個十大資料量,快速通訊協議。另外一類是小資料量,要求低功耗的通訊。

    而原來的通訊協議滿足不了物聯網的需求。未來當大資料穩定快速的通訊協議會用到更多的影片相關的應用中。而更多的裝置會採用功耗極低的通訊協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爸寶媽們,孩子要放寒假了,準備好幹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