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門題都教育邦

    “中國孩子最苦,中國家長最累!”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就是中國父親、母親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導致了他們的苦與累,是虛榮心和公益心充斥了這些年輕的中國父母的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雖說在實行素質教育,但是教育結果的評價方式基本沒有變,仍然是以分數為主,一個孩子優不優秀,作為家長們看的就是分數。每逢期中期末,家長們常常就會問一句話:”你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呀?班上第幾名?”“分數”和“名次”幾乎成為家長關心孩子學習與生活的唯一。而分數也是做一個可比較的硬性指標,當家長的常常以為孩子的分數高,就洋洋自得,以為自己的孩子聰明,有出息;分數低便覺得自己臉上無光,抬不起頭,數落孩子沒出息。

    歸根結底還是一句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為了培養出他們,不得不進行對比教育!

    還是建議我們的家長們,從多方面去考慮自己的孩子,少做一些對比傷害!

  • 2 # 大北京小剩女喵小櫻

    父母總喜歡用優秀的孩子對比自己家的孩子,是因為父母覺得這樣可以激勵你,讓你變得更優秀。

    在這方面,我很有發言權。

    學習方面:小時候我學習不好,每次考完試,回家都是這些話,“你看看那個誰誰,每次都能考九十多分,你才考那麼少分”,“我少給你交學費了啊”,等等。其實我心裡也會想,你跟別人家父母也不一樣啊,我為什麼都要和其他孩子一樣呢?不過不我敢說,說了也只會換來,“說你還敢頂嘴,翅膀長硬了”之類的。說的重了就是,下次考不好就別回來了,就在學校裡看教室。他們覺得這麼說了,我就能更努力的學習,下次考高分。

    經濟方面:以前家裡條件不好,父母都是辛苦工作的農民,所以在吃穿上都格外節省,但是時間長了,也會想要漂亮的衣服和零花錢。得到的答案都是,我們賺錢不容易,不能亂花,你怎麼一點都不知道湊合呢?看看那個誰家,過年都不買新衣服,你能有兩件換洗的衣服,就不錯了,不要那麼多要求,一點都不知道父母的難處。他們認為這麼做,我就不會再提這些要求,更體諒他們。

    性格方面:我的性格實在算不上外向,在小時候,更是躲在角落裡看著別人的那種孩子,活潑開朗跟我壓根就沒關係。誰都喜歡可愛活潑的孩子,我的父母也是,多長面子啊!“你看看別人家在外邊有說有笑的,看著就可愛懂事,看看你,就跟個悶葫蘆一樣!”以前聽到過這樣的話,但是也是自己控制不了,總覺得比別人差一節,認為別人會討厭自己,怎麼可能會像別人那樣,總有那麼好的性格呢?他們認為這樣做,下次我就能變得聰明伶俐,人見人愛!

    生活方面:家裡的電視機,是看到外面世界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式。有一段時間,電視機有個小孩的選秀節目,最小的才五六歲,但是個個都聰明可愛,多才才藝,心裡也是很羨慕。有一次,大人指著電視說,看看人家跳舞跳的多好,你看看你。我幾乎條件反射一樣回答的:你給我報舞蹈班了嗎?我又不能自學成才。他們以為這麼說,你就能擁有更多特長,像別人家孩子一樣優秀。

    有些父母以為,常常把別人家優秀的孩子掛在嘴邊,就能激勵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樣太理想化了,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是要靠自己的耐心引導,鼓勵學習,細心培養才可以的。

    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為藉口,來傷害自己的孩子,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 3 # 娛樂E周

    家長用優秀孩子對比自己的孩子,首先可以肯定家長是出於善意的目的,比如想給孩子找個榜樣,讓自己的孩子跟著學的更好。首先家長的心意孩子應該理解。那家長喜歡拿更優秀孩子對比自己孩子,一般有什麼結果呢?

    1,孩子在壓力和鞭策下變的更優秀

    生活中我們一般見到的家庭都是和諧歡樂的,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家長們的聚焦點,為了讓孩子學習成績更好,除了學校課程外,有的家長會幫孩子請家教,有的讓孩子上輔導班,有的鼓勵孩子參加夏令營,這些都是正面積極的行為。

    而也有很多家長喜歡用班級第一名和自己孩子對比,比如考試成績第一名考了多少分,自己孩子考了多少分,透過對比尋找差距,給孩子鞭策或鼓勵,並尋找提升成績的對策。這樣的孩子有家長的指點鼓勵,學習上也會更加努力,穩步進步。

    2,只給壓力不給方向影響孩子積極性

    如果總拿更優秀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對比,家長太忙只給壓力不給指點的話,孩子容易產生疲憊感。一個長期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考試成績靠前的孩子一般沒多大問題,一般是成績在班級一半人的後面的那些孩子)不只會在讀書上有挫折感,而且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接著還會影響到之後他們的成績。

    總結

    對比孩子的成績不是不可以,關鍵的是家長的態度和方法。在對比之後,理性地給孩子指出差距所在,及提升的方法,是家長的責任。只給壓力不給方法的家長並不值得贊同。

  • 4 # 老齊講數學

    很正常,人的一輩子都是在攀比中度過的,拿孩子作比較只是漫長比較歲月中的一個階段而已

    想想自己的一輩子是不是這樣:小時候比新衣服,新玩具;上學了比成績;高考了比大學;工作了比學歷,比工資;結婚了比房子,比老婆;有孩子了比誰家孩子可愛誰家孩子醜;孩子上學了比孩子的成績;孩子工作了比孩子的工資,學歷;有孫子孫女了比孫子孫女。。。。

    女人比老公,比孩子,比衣服,比化妝品;男人比老婆,比孩子,比工資,比房子,比車子。。。。

    有什麼好比的,自己的孩子有自己孩子的優勢,遊戲玩的好的智商高,手工好的動手能力強,朋友多的人緣好。。。。。。逆向思維,挖掘自己孩子的優勢,把它無限擴大,你的孩子也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5 # 音樂帶你看世界

    1)優秀的孩子更招人喜歡

    2)每家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

    3)用優秀的孩子做榜樣,激勵自己孩子成長

  • 6 #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因為華人的攀比心理,怕自己落後,怕自己不如別人。

    另外,中國父母都是恨鐵不成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孩子強,他們著急,著急自己的孩子落後別人,著急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你看學校裡幾乎每個學生都上輔導班,就是這個道理,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起跑線上。其實跟別人比不如跟自己之前比,人比人氣死人,沒必要給自己找氣生,只要自己的孩子比之前進步就值得鼓勵,值得讚美!

  • 7 # 開睿媽媽

    我認為,這個問題這樣修改後更為合適:為什麼很多人總喜歡用別人孩子的優勢來對比自己孩子的短處?

    表揚別人,貶低自己,幾乎成了華人的通病。而受表揚的別人的孩子並一定就比自己的孩子優秀,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優勢,有不同的短板。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有5點原因:

    焦慮使得父母迷失了雙眼,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勢

    現在的升學壓力很大,很多好一點的高一級學校都在全國招生,今天聽說朋友的孩子又考上重點中學了,明天聽說哪個孩子又進了哪所教育質量更高的私立學校了。焦慮

    現在的各類培訓也多了,各類比賽也多了。看到別人的孩子拿大獎,自己的孩子平平無奇,焦慮。

    很多父母偏向看重才藝、成績,而看不到孩子的善良、溫暖、創造力、毅力、努力、良好的人際關係等等。

    最後,被父母忽視的這些優點,因為沒人重視而慢慢褪去。

    殊不知,孩子的努力會讓他的成績越來越好,孩子的溫暖與善良會讓他幸福,孩子的毅力會讓他所向披靡。

    另外,大部分的父母都在抬頭看世界,只看到了少部分比自己孩子高的人。事實上,大部分都在我們的眼皮底下。

    謙虛,不好意思表揚自己的孩子

    華人的傳統美德,總覺得自我表揚不大好。

    很多父母在新教育理論的影響下,覺得應該表揚孩子,卻很多時候不知道怎麼說,害怕別人覺得自己在炫耀。

    前兩天,一個朋友跟我講,他9歲的兒子假期賣上墳的物品,掙了不少錢。她本來挺高興的跟我講“還掙了不少錢呢”。說完,可能感覺自己哪裡不對,馬上調整語氣,平靜地說“還掙了點錢”。

    當孩子面表揚別人,為了激勵孩子

    看到別的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家長們總不由自主地跟自家孩子講,希望自己孩子能以這個孩子為榜樣。

    我個人覺得,這個可以做,但不可以經常做。而且當著孩子面,我們也要經常反向操作,拿自家孩子的優勢來對比別人孩子的劣勢。

    有一天,飯桌上,跟孩子爸爸說鄰居孩子哪裡哪裡做得好。我9歲兒子的迴應是:你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做得不好嘛。

    我兒子比較敏感,但那也不能說再也不能談論其他孩子的優點了吧,我改變的策略就是增加評價自家孩子優勢的次數。

    孩子特別注重父母的看法,很多時候,你只是表揚別人,並沒有批評自己的孩子,他卻會認為你是在批評他。

    話少的孩子憋在心理,就覺得父母瞧不上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支援。

    生怕孩子驕傲,信奉打擊式教育

    在《少年說》一期節目中,看到一個高中生在臺上,控訴自己的媽媽從來不表揚自己,讓自己覺得媽媽看不上自己。

    媽媽卻說,是因為擔心孩子驕傲,孩子稍微有點成績就在自己面前得瑟。有一次考試,表揚了孩子,結果很快成績就下滑了。

    在孩子的印象中,媽媽就表揚過她這麼一次。

    孩子為什麼有點成績就得瑟呢?因為想得到父母的認同。因為沒有表揚,感受不到認同,所以得瑟,貌似驕傲。

    至於那個孩子成績下滑的問題,可能有諸多因素的影響,媽媽卻歸類到了表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降龍十八掌摧枯拉朽,堪稱最強掌法,哪些武功足以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