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路設計斯基
-
2 # 經典老影視劇欣賞
首先我們要了解建築設計院的工作流程。分二部分可以在一個共享平臺工作效率會更高。第一部分是方案組可在一個平臺,方案組分平面規劃,方案效果圖,制定設計任務書交甲方簽字等。
第二部是施工圖階段:施工圖組,結構組,暖通組,給排水組,電氣組等。
-
3 # 功夫小子蓋房子
同處疫情中心,同樣深受其苦,先跟難兄難弟握個手。
目前處在居家辦公狀態下,我們對遠端共享設計平臺需求也非常迫切。公司採用了一些方式比如1.開通了遠端訪問辦公室電腦的許可權,
2.開放了部分正版軟體在家使用的許可權,
但仍存在訪問量較大時,公司網路連線不穩定,部分軟體無法在家使用的情況,工作效率依然有提高的空間,大家仍在摸索中不斷前行。
在共享設計平臺方面,設計行業一直在積極探索和實踐,未來bim三維協同一定是大勢所趨,軟體公司一直在積極宣傳推廣,不斷迭代升級,一些二次開發外掛也越來越多。但目前使用普及程度依然不理想,設計院還是以傳統工作模式為主流。主要原因我認為是產業價值開發不足,設計院付出多於回報,缺乏內在動因,其次是使用者使用體驗不佳,軟體演算法有待最佳化。
據我所知,包括上海的華東院在內,主推的還是二維協同方式,即在cad共享平臺下,進行任務分解,分專業設計,互提資料,確保資訊傳遞的唯一性,直至出圖。
希望對您有參考意義,喜歡的話互相關注吧
-
4 # 億墅
年美國麻省理工的Irene Greif 和DEC 公司的Paul Cashman 在一次研討會上提出的計算機支援協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縮寫為CSCW )
。其本質特徵是,共同任務,共享環境,通訊,合作和協調。協同設計是CSCW 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和應用。
建築工程設計的最大特點就是密不可分的團隊合作,下游專業受上游專業的影響,使得各專業對上游專業設計資料的依賴程度較高,主導建築專業的資料為首要環節。按照CSCW 含義,工程專案協同設計的核心是,以同一設計專案為主線,由不受地點限制的設計人員組成的專案團隊,在網路和軟體支撐下,實時資訊共享,協調、共同完成
專案設計,極大地提升專案團隊整體效率。
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築工程設計需要協同設計平臺解決這些問題:
1)設計週期的嚴重不足,既造成各專業難以按時提出符合要求的資料,也對下游專業及校審等質量把控環節產生連鎖反應,如何提高專案團隊整體協同效率、減少重複勞動、將專案資訊溝通不暢的影響降到最低,為設計人節省寶貴的時間。
2)業主要求多、改動頻繁、形成多版本出圖;設計後期配合工作量大。如何加強多版本圖紙、修改圖、洽商單、會議紀要及往來檔案等專案全過程資料的管理。
3)如何建立國內外合作專案有效工作模式。4)如何加強現場專案組資料管理及專案監控。
2
需要提高團隊整體工作效率的協同工作
平臺
2.1
實現設計專案內容管理———準確、動態、共享
雖然歸檔軟體可以實現對最終成果的收集,但專案的
174
重要設計依據和過程資料同樣需要有效儲存,如設計原始資料、各類階段報審圖、多版本圖紙、各專業計算書、施工修改單、洽商單等,這些往往散落在設計人手中,形成資訊孤島,也容易造成專案資訊、資料和知識的丟失,給公司帶來損失。
Projectwise(以下簡稱PW)是以專案為核心,在專案組人員共享專案資訊和設計資料的前提下,系統根據專案作業計劃,自動建立專案目錄樹,隨著專案的進展,動態完成專案各類資料的收集和管理。
PW還可以管理到CAD圖紙或模型的內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元件級”管理,可以管理到二維圖紙的圖塊、線型、檢視等元素,實現三維圖紙的裝置級管理,便於裝置材料統計、圖塊檢索和圖紙查詢。
2.2實現全方位協同工作——
—整合、靈活、惟一、高效
1)首先,PW可以緊密地與建築設計、專業軟體和辦公軟體等整合和相容,使設計人員在不改變繪圖習慣的同時,在設計軟體中直接讀寫PW中的檔案,也可以實現將PW中的檔案屬性資訊直接寫入圖紙內容,實現檔案資料雙向互通。
2)其次,PW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無論公司內部還是現場專案組的工作協同,都需要選擇C/S和B/S架構並存的協同工作平臺。公司總部、現場專案組和分院的員工之間,不管何時何地,均能以專案為核心,專案組協同設計為主線,及時得到準確、唯一的專案資訊,實現專案過程控制和專案資料動態管理,達到專業內、專業間的協同工作。利用系統內部通訊工具在專案組內部便捷地傳送訊息,提示工作流轉狀態和專案資訊。協同設計平臺真實保留過程記錄,實現公司管理體系再造及有效執行,減少管理體系執行兩層皮現象。
3)文件檢入/檢出機制是專案資料唯一性的關鍵。當伺服器上某張圖紙被開啟修改時,則該圖就被檢出到本地計算機上。對於已被檢出的圖紙,專案組其他成員只能以只讀的方式將其開啟。當檔案的檢出者完成修改,並關閉該檔案時,系統提示檢出者檢入該檔案(將圖紙送回到伺服器)。有效地保證了同時僅有一人可對圖紙進行修改,避免了多人同時修改所造成的衝突。
4)針對多方合作的專案或員工出差在外,可以採用基於web的協同設計平臺,透過靈活設定許可權,實現相關人員進行資訊查詢、資料檢入/檢出、文件建立和檢視、資訊共享;也可滿足客戶提出動態關注專案資訊和進展的特殊需求,改變了傳統的溝通和聯絡方式,提升了效率,為客戶提供了創新服務。
5)PW將繪圖軟體的外部參照功能進一步擴充套件。當設計人員臨時工作需要匯出檔案時,系統將自動帶出被引用的所有檔案,省去手工查詢和複製引用檔案的麻煩;匯入檔案時系統會自動搜尋到新的引用圖紙,快速建立圖紙關聯關係,這種較智慧的圖紙引用關係使得協同設計更方便、高效。
2.3具備嚴格的授權機制——
—安全、多層次、靈活隨著工作模式的改變,在專案參與方愈來愈多、資訊愈來愈高度集中的情況下,保證資訊保安至關重要。
PW使用了“資料庫管理系統、協同設計伺服器端軟體、客戶端軟體”這樣的三級體系結構,為整個文件管理系統提供了優良的安全保密效能。在PW伺服器端有效地隔絕了使用者與資料庫管理系統和檔案儲存區域的直接聯絡。資料層與操作層分離,收集分散的工程內容資訊,採用集中統一儲存的方式,加強了可控性和安全性。同時詳細的日誌功能,可以記錄何人何時對資料夾或者文件做了何種的操作,便於查詢和追溯。
根據公司業務板塊建立各自資料來源,按照協同平臺豐富、多層次的安全授權體系,嚴格設定對業務板塊、專案、資料夾和檔案的訪問許可權,確保資訊保安。將PW和使用者Windows域進行整合,實現單點登入功能,方便公司員工訪問和使用。實現“讓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許可權,訪問適當的資訊”的資訊保安管理目標。
2.4助力國內、外合作的平臺——
—便捷、高效對於一個開放的國際化工程公司,不可能閉門、孤立工作。實現國內戰略合作、走出去國際合作既是發展趨勢,也是企業實力的象徵,更要高效協同工作平臺的支撐。針對一些大型工程專案參與方多,且分佈於不同的城市或者國家,PW能將各參與方工作的內容進行集中管理、分散式儲存,並且基於先進的Delta檔案傳輸技術,使用壓縮和增量傳輸的方式,提供差異式快取技術,這樣既保證對專案內容的統一控制,也提高異地遠端協同工作的效率,極大縮短檔案傳輸的時間,提高專案資料的訪問速度。
-
5 # 馬丁路德金
設計院一般都會有一個協同平臺。整個設計院的日常工作都會在上面進行。一般由建築先進行提條件圖,結構做出主體方案。經申報透過之後。暖通裝置水電等各專業,會在建築條件圖上進行深化。建築在進行相應的修改深化。而這些圖紙的查閱不是透過Qq或者微信傳送,而是透過一個協同平臺建築,所有的圖紙都會在上面,各個專業可以進行相應的檢視,或者是直接進行參照,在建築的底圖上進行深化設計。總而言之,所有的圖紙都會放在一個協同平臺上面,任何人都可以檢視自己許可權以內的圖紙。
-
6 # kuku波
設計院一般都會有一個協同平臺。整個設計院的日常工作都會在上面進行。一般由建築先進行提條件圖,結構做出主體方案。經申報透過之後。暖通裝置水電等各專業,會在建築條件圖上進行深化。建築在進行相應的修改深化。而這些圖紙的查閱不是透過Qq或者微信傳送,而是透過一個協同平臺建築,所有的圖紙都會在上面,各個專業可以進行相應的檢視,或者是直接進行參照,在建築的底圖上進行深化設計。總而言之,所有的圖紙都會放在一個協同平臺上面,任何人都可以檢視自己許可權以內的圖紙。
-
7 # 歷史系工科生
首先建築設計是多個工種之間的配合,有配合就有交圈,就需要互相提資,提資就會設計各個專業製圖時各自的圖層,本專業的施工圖是有設計深度要求的,注重細節,而提供給其他專業就不需要這樣細緻,而一個可靠的設計共享平臺就可以為各個專業引用其他專業圖紙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平臺,能夠自動過濾掉引用其他專業圖紙時過多的細節,一方面可以規範製圖,也可以提高製圖的效率。目前許多上規模的設計院公司都有本單位的設計協同平臺,剛上手時可能不太習慣,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發現真香,此外設計平臺的另一大好處就是可以批量出圖,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一套圖紙動則幾十上百張,簡直要吐血,現在的設計平臺融合各個專業,規範圖層圖框,出圖時滑鼠點兩下,圖紙自動輸出,加章,簡直太香了
-
8 # 高工大輝
從結構設計專業來說,按照自己的經驗有以下工作可以實現,1.施工圖繪製可以透過cad的外部參照實現多專業協同,2.三維模型可以在同一BIM軟體中實現,3.圖紙審校或分享可以透過naviswork manage及vualt。唯一不能協同工作的就是結構計算工作,目前還沒有一款設計軟體能在同一個模型裡進行協同工作。相信以後會有的。
-
9 # 一隻社稷師
藍湖
藍湖是一款高效的產品設計協作平臺,它無縫銜接產品、設計、研發流程,降低溝通成本,縮短研發週期,大大提高了大家工作效率。它支援市面上所有的設計檔案的匯入匯出,一個連結就可以線上瀏覽設計稿和原型圖,同時它保留了所有歷史版本,便於資訊沉澱和查詢,自動生成更新記錄,改動一目瞭然
回覆列表
現在推廣的BIM技術,多專業,多階段於一體,成型後,後期就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執行,並且屬於直觀感受的那種立體設計。只是現在這樣的技術有待於進一步推廣,以後就會有設計行業產業革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