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農小覃
-
2 # 嘿嘿的方子
1、與施肥不當有關,一是偏施氮肥過量,導致茄子植株生長過旺,導致茄子果實發育不良;二是可能缺硼缺鈣,影響果實的發育;三是追施高鉀肥或激素肥後不久,果實表面也可能出現“疙瘩”。
2、棚室溫度管理不當,利用棚室種植茄果類蔬菜,在夏季或冬春季的溫度要調控好,如入夏後棚內溫度在晝夜很難降下來,使得晝夜溫差小,光合物質消耗多儲備少;溫度低,光照不足,影響光合作用從而導致植株生長較弱,影響了茄子果實的正常膨大。
3、茄子進入大量結果期留果太多,導致後期茄子植株長勢較弱,若不注意水肥、溫度管理,有可能使茄子疙瘩果越來越嚴重。
4、點花處理不當,點花葯濃度過高或點花處理得過早,容易導致茄子出現凹凸果。
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呢?
我總結一下幾點。
1、注重平衡施肥,大部分畸形果問題出現在施肥的。
2、調控好溫度,白天適宜溫度在20℃-30℃,夜間溫度控制在17℃-20℃,茄子長勢好,產量高。
3、適當留果,同時注意調節植株生長的環境條件,以保證養分能夠充足的供應給果實發育,提高品質。
4、正確使用點花葯,處理花的時期以當天為好,根據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合理使用濃度。
-
3 # 農村軍哥
夏季種植茄子出現疙瘩果是怎麼回事?有哪些措施可以防治?
茄子在保護地栽培,由於受氣溫等環境條件的限制,如不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極易形成落花或造成疙瘩,造成減產減收,透過多年的實踐,認為其成因主要有以下9個方面:
1、用激素處理花朵(即用九二0藥液蘸花或塗抹花柄)時間把握的不準而形成落花或僵茄。激素處理花朵時間只有3天,即花朵開放的當天和開放前2天,超過這3天處理無效,提前處理易形成僵茄(死疙瘩)。防治方法:當茄子花朵全部變紫色到開放共為3天,均可用激素處理,但以開放當天處理。
2、激素濃度過大易形成畸形果。防治方法:濃度一般要求為0.003%,但應靈活處理,即氣溫高時稍淡,氣溫低時稍濃。若在拱圓式大棚栽培,因溫度調控有限,當外界平均氣溫在15℃以下時,濃度0.004%--0.005%為宜。
3、長期弱光。弱光條件下植株光合作用差,
易形成較多的短花柱而導致落花,用激素處理效果不佳。防治方法對策:晴天草苫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陰天也應揭苫吸收散射光,陰雨天縮短揭苫時間,但不能不揭。日光溫室後牆掛反光幕,拱式大棚地面鋪反光地膜。晚上用日光燈補光。定期噴施“強力光和靈”。
4、晚上高溫易形成短花柱而落花,特別是育苗期晚上高溫,花芽會提前分化,易形成短花柱而落花。防治方法:把夜溫降到15--17℃。
5、生長比較弱的植株所開的花,花梗細,花瘦小,花柱短易落花,即使用激素處理,也會形成僵茄。防治方法:定植時淘汰弱小苗和僵苗,選壯苗。摘掉門茄花朵,人為延長營養生長期,同時增施肥料,促根壯秧,對以後坐的果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實行限果管理。
6、土壤乾旱,空氣乾燥,土壤中肥料濃度過大,
鹽分在土表積聚,葉呈“鑲金邊”狀,花生長髮育受阻或落花或乾枯。防治方法:及時灌水解鹽,使土壤保持溼潤。施肥量一次不宜過大,做到“少吃多餐”。
7、營養生長過旺的徒長株所開的花易落,即使用激素處理,也會形成僵茄或畸形果,這是葉片製造的養分被莖葉爭奪。防治方法:門茄瞪眼前適時蹲苗,蹲苗期適當控水控肥,中耕鬆土,使營養生長及時轉到生殖生長。噴施皇嘉天然蕓薹素,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8、在高溫條件下用激素處理花朵易形成畸形果。防治方法對策:溫度超過30℃應停止處理花朵,對當天開放的花務必在上午30℃以下時處理完畢,對未開放的變紫花朵,上午10:00前處理不完的可下午4:00後繼續處理。
9、空氣溼度長期在85%以上易發生灰黴病、綿疫病,導致花朵授粉困難,用激素處理也易落花或爛果。防治方法:注意按時通風排溼,避免大水漫灌增加溼度。防病採用粉塵法或煙霧劑施藥。激素藥液內加入1%的速克靈或撲海因可防患於未然。
-
4 # 三農河套源
茄子出現結疙瘩果,首先原因是棚裡溫度過低,特別是下雪冬季,這樣會影響根系減弱,吸收的營養沒有辦法滿足果實正常生長,這樣會影響植株的抗益能力差,就會出現疙瘩果。在出太陽的情況下需要通風,不過在通風的情況下,果皮受熱超過果肉受熱,也會導致疙瘩果。
另外就是赤黴素用量過大,常導致點花後果實發育速度快,對外界的抗逆性變差,也會出現疙瘩果。
注意棚室保溫,尤其是保持夜間溫度不低15度,以免造成根系活動能力變差,晴天時,一定要拉開草大棚的草苫子,開啟1個小時再給棚室放風,給棚室一個緩慢升溫的過程,以免造成果實變劇烈受溫。 適當稀植,溫室栽培茄子絕對不能採取露地栽培的株行距配置,必須適當稀植。嚴格整枝,一般可採取雙幹整枝的方法。前期植株小時,可以採用隔行2幹,隔行3幹,待3幹影響到株行間的透光時,再恢復到2乾枝。
整枝方法、摘葉程度,以讓果實充分照光為準。覆蓋物,使用紫外線透過率高的薄膜。用玻璃覆蓋下栽培的茄子果實著色好。由於保護地冬天密閉,塑膠薄膜上附著水滴太多,應該用防露劑處理。普通薄膜覆蓋超過3個月以後,汙染嚴重,最好經常清洗或者改用紫外線透過率高的防塵薄膜。定期清潔棚膜,儘可能的保持較高的透光率。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用有機肥,疏枝摘心,防止早衰。
一、茄子是一種喜肥作物,營養不良會使短柱花增多,不利授粉坐果。茄子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隨著生長髮育而增加。生育初期的肥料主要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二、在盛果期,對氮和鉀的吸收逐漸增多,這個時期如果肥料不足,則花發育不良,植株生長不好。氮素對茄子各生育期都是重要的。在生長的任何時期缺氮,都會對開花結實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三、從定植到收穫末期,特別是結果盛期,需要大量供氮。磷影響茄子的花芽分化,所以前期要注意滿足磷的供應。氮、磷、鉀配合使用,可以相互促進。
回覆列表
一、茄子起疙瘩的原因
與施肥不當有關,一是偏施氮肥過量,導致茄子植株生長過旺,導致茄子果實發育不良;二是可能缺硼缺鈣,影響果實的發育;三是追施高鉀肥或激素肥後不久,果實表面也可能出現“疙瘩”。施肥不當不僅會出現疙瘩,也會出現矮胖型果、僵果等畸形果,影響茄子的產量和品質。
棚室溫度管理不當,利用棚室種植茄果類蔬菜,在夏季或冬春季的溫度要調控好,如入夏後棚內溫度在晝夜很難降下來,使得晝夜溫差小,光合物質消耗多儲備少;溫度低,光照不足,影響光合作用從而導致植株生長較弱,影響了茄子果實的正常膨大。茄子進入大量結果期留果太多,導致後期茄子植株長勢較弱,若不注意水肥、溫度管理,有可能使茄子疙瘩果越來越嚴重。
點花處理不當,點花葯濃度過高或點花處理得過早,容易導致茄子出現凹凸果。二、防治措施
注重平衡施肥,大部分畸形果問題與施肥不當有很大關係。在茄子結果期,忌施過量氮肥、高鉀肥及激素肥,增施鈣、硼等中微元素,如在果實膨大期可衝施一些平衡型水溶肥(含硼鈣等中微量元素),也可根據長勢葉面噴施02%-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及微量元素肥,促進養分吸收及果實正常膨大。
調控好溫度,白天適宜溫度在20℃-30℃,夜間溫度控制在17℃-20℃,茄子長勢好,產量高。棚室栽培的茄子進入高溫季節,白天要透過加大放風時間、設定遮陽網、潑灑泥漿等進行降溫,採取夜間通風將夜溫控制在適宜範圍。適當留果,同時注意調節植株生長的環境條件,以保證養分能夠充足的供應給果實發育,提高品質。正確使用點花葯,處理花的時期以當天為好,根據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合理使用濃度(參考包裝說明),氣溫高時濃度低些,氣溫低時濃度高些,避免溫度過高(超過30℃)、土壤較乾燥時處理花。以上這些就是我個人看法,希望回你有所幫助。如果你看完覺得好的話,請給我一個關注。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