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智玩家
-
2 # n是名n
“從心所欲不逾矩”,字面意思很簡單,“從心所欲”就是想幹什麼幹什麼,“不逾矩”就是合規矩。兩個看上去截然相反的概念放在一起,很多聰明人可能就“明白”了,說:“啊,這就是辯證統一”。屁,這不是辯證統一,“從心所欲”和“不逾矩”,辯死了也統一不到一起,除非去偷換概念,而那樣做就是詭辯了。這是個悖論,確切的說它是個悖點,人生追求的悖點,是境界,在思辨不及之處,只有去體驗才行。。。說到“從心所欲”,我們可能會想,那要是想讓太陽打西邊出來怎麼辦?難道孔子七十歲,可以讓地球倒著轉?當然不能了,關鍵在於,孔子不會去想讓地球倒著轉的,他沒有這種奇怪的想法,乃至沒有任何無聊想法,這是我們無法想象,或能想象,也無法做到的事情,除非我們能自我提升到接近孔子的層面。。。“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個境界描述,與之相近的,比如“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相若的,再比如“和光同塵”,這樣講的人不多,但也是和“從心所欲不逾矩”境界相若。“無上正等正覺”是表述內部形象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表述外觀的,“和光同塵”表述整體景緻,沒有“無上正等正覺”,也做不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形不成“和光同塵”,所以這些表述是一致的,角度不同,說明當初的出發點也不一樣,但它可以共容、乃至共融、乃至共榮,這就是儒釋道三教共存的根本原因。。。“三生萬物”,聽起來更厲害,“上帝”就是在這麼個形象上建立的,但實際上這種表述離“和光同塵”還有距離,叫“未知其返”,包括“萬能”啊,“全能”啊,都是片面強調創造性這一面,騙騙老太太啊小姑娘的,未盡其義,所以容不進來,更談不上融和榮了。。。正因為未盡其義,才產生了拼命傳教,想用他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想法。包括我們未盡其義時,也是拼命想讓西方認可我們,心態是一樣的。但這種偏斜心態的教育並不適合我們,因為像這種邪教,別說和別教相處了,同根同源的宗教也打到不可開交,這就說明他們連他們自己都容不下,心存偏邪,孤陽亢進,有敵滅敵,無敵滅己,所以還需要持續改造,改造到中正庸常的狀態,才能適合我們,才能容融而榮,才能為世界帶來安寧祥和,才能為我們自己,帶來持續繁榮。
-
3 # wangshimin
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要從孔子這一段完整表述文字來全面理解。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說,我十五而致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文字的主要思想內容為(大意);我十五歲立志學習,經過十五年的學習確立了一門學問,經過十年的研習,始能用所學釋疑解惑,又經過十年的研習,五十歲上已能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即天命),六十歲時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耳順,即見多識廣,不`因喜而樂,不因見過而悲。七十歲了,達到了一個至高境界,即可以隨心所欲地觀察問題,處理事物都會順應客觀規律不犯主觀錯誤,即從心所欲不逾矩。隨意回答,歡迎指教。
-
4 # 安慶之聲
孔子有一句名言,那便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人生的一次總結。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恰恰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其中滲透的,是儒家自由觀的精髓。在世人眼中,慾望與規矩是一對矛盾體。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們總是有數不盡的慾望,如螞蟻一般吞噬心靈。而規矩就如同束縛我們的“緊箍咒”。只要我們越制度而行,逆規範而動,便會受到懲處。因此,我們的內心時常感到不自由,不自在。可是孔子卻說,當一個人到了七十歲,也就是人生經歷了無數次的淘洗後,此時的人,已經達到了物我合一、圓融無礙的狀態。那些所謂的規矩,早已經失去了外在強制的意義。
這是因為此時人心本身的慾望就已經在規矩的範圍以內,而當心的尺度與社會的尺度合拍齊一,當外在的制度已經內化為內心的信條,人就會獲得最大的自由。
-
5 # 老莊絕學
“從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隨心所欲,而又能不越出規矩。
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既然隨心所欲,又怎麼能不超出規矩?因為當一個人的內心修養達到一定境界,他是以高度的理性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所有的念頭都是正當的、純淨的。不合乎規矩的事情,根本連想都不會想,又如何能犯規呢?
這境界是不是很難?當然很難,即使偉大如孔子,也是直到70歲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30歲時說這句話。從古至今,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除了孔子,大概就只有老子、佛陀了。
曾經看過一位“大師”的影片,說:“你連念頭都管不住,還怎麼成功?”這“大師”真夠不要臉的。他也不想想,他自己做到了嗎?管住念頭是最難的一件事。一個人真能管住念頭,真有如此強大的自律能力,天下還有什麼事不能辦到?!
話說回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關於從心所欲不逾矩,假如聖人可以做到100分,普通人做到60分、70分、80分還是有可能的。
-
6 # 求圓4
謝邀;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在飽經滄桑的人生中總結出的一句話,人到古稀之年,經歷了無數的事情,,閱歷和經驗都很豐富,做起事來就沒有困難了,而是想做什麼事都能夠做的來,做的好,不應該做的事也會自覺的不去做。這樣就不會做什麼錯事,而想做什麼事,應該做的事人到七十了也容易做成功。孔子的意思是人生越老,做事越順利,越不會做不符合規矩的事。
-
7 # 老孔
如果把老祖宗的論語變成“人生指導書”,那麼這句話是強大的,短短几個字把人的一生框定了: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裡,我作為夫子後人,要說幾句:
1,這是夫子自述,所以不要對著去做,尤其是孔子如此聖人,在2500多年之遙遠,如何完全學得?
15歲志於學,我們現在是不輸在起跑線上啊,15歲,已經初三了,如果才感覺學習重要,那你已經來不及了。
七十你說了,那麼80,90,還有100呢?
所以千萬別拘泥於這個時間節點,夫子自述,而已。而且也是對他的學生,說說而已。
2,這裡的幾個關鍵詞,也需要好好考量
志於學,是把學習作為志向,翻譯過來有兩個意思:一是將來要做“學術”,二是終身學習。現在兩者都可以。不學肯定是無術的。
立,成家立業,三十歲要有自己的職業,現在說是創業當股東還是打工,考量一下,好像股東比較好。
不惑,是啥?現在變化那麼多,那個領域都不可能有完全明白的,不過也可以說是“不惑”,是指要做自己覺得不惑的事情,不應該去探索不確定?這個不好吧
知天命,天命是啥?這個有些消極的地方,在古代的天命,有不少神秘性的東西,所以孔子自己說知天命,我覺得是知道了理所當然他應該做的,所以50開始,孔子才開始出山當官,是這個意思。
耳順?只說別人舒服的話,還是聽到任何事情都不詫異?後者是一種可能,一副“我見的多了?”這個也不好吧
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點,狹義的說,就是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禮,68歲,孔子回到魯國,是國家顧問待遇,而且他經歷了十多年的顛簸流離,見多識廣,所以心也調整得很好了,所以可以符合周禮了。
因此孔子的這個東東大可不必拘泥與他的時間點的控制上。
不過有一點,人生就是一個滾雪球的曲線,如何產生一個好的IP,關鍵是掌握好與時間的關係,你的IP是時間的加法,還是乘法,還是指數關係,這一點很重要。
-
8 # 百變金剛24
像孔子那樣的智者到了七十從心所欲,意志自由,但是不違反規律法則。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認識規律不違背規律。一生碰了多少壁才無無明,還有一層意思,在不違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可以隨便一些。想吃啥吃啥,……。雖然不是科學的,也不要刻薄自己。享受一下,等有了不好的結果,自己的壽命也差不多了。我認識一個糖尿病人,嚴格按醫生的要求,不吃這不吃那,後來死了,啥好東西也沒吃著。
-
9 # 禹音
“矩”是超出,越過,觸犯邊緣等意思。
孔夫子,七十歲的時候,隨心所欲,任意而為,都不會超出禮制、仁義的範疇,而不需要像年輕的時候那樣“克己復禮”,不像弟子那樣“吾日三省”。是道德修為達到純熟的一種境界。
-
10 # 陳兵一隻
這句話與『假吾數年,使吾五十而知易,可以無大過矣。』是前後腳的關係。孔子六十八歲回到魯國的時候,已經接近學易大成,兩年後,果然達到『從心所欲』的境界,實際上就是悟到了部分易經的真諦。
基於這個前提可知,這裡的『不逾矩』,與『無大過』非常接近,就是不犯錯誤的意思。作為一個自我小結,其中當然有謙虛的成分,只是不犯錯誤的表述,標準並不是太低,因為它是包羅永珍的,既指向倫理家常,為師為長之類生活瑣事,也包括與君臣交往,指點時政,明斷是非之類的重大原則,一個人這些東西上都不出錯,都正確,其實是非常了不得的。所以,這裡的『矩』簡單地解讀為做事的規矩,做人的原則,都會低估了聖人的境界。比較恰當的解釋,應該還是以孔子的『中庸』思想為核心,指沒有逾出『中庸之道』,既從心所欲,又保持中庸,話雖然矜持,層次卻高妙。
其它的解讀,就恐怕很難達到如此的層次。
回覆列表
孔子的這段話“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的內涵是在講述,【心智系統】轉換的幾個過程。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心智系統】轉換的最後一個階段。
到了這個階段,整個人的“認識—行為”模式都發生了改變。
我們拿“過馬路”來看。
馬路上的紅綠燈就是“不逾矩”的“矩”,是外在的規矩、規則。我們平時過馬路,我們的“認識—行為”模式是這樣的,紅燈停、綠燈行,走過橫道線的時候,還得注意拐彎的車輛,然後才能安全過馬路。
而等到心智系統轉換到了最後的階段,就不要這麼麻煩了,想過馬路的時候,想走就走(從心所欲),也不必看什麼紅綠燈、也不用看拐彎的車,自然而然就能過,也不會闖紅燈,也不會被車撞(不逾矩)。
這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其實是,順應內在之心的指令,也不會破壞外在之規矩的意思。
這個,與我們生活經驗是不吻合的,這是因為現代人都已經不瞭解【心智系統轉換】這回事了。
而在孔子、老子之前的那個時代,學習【心智系統轉換】,卻是每一個人必須學習的主要內容。老子的“無為”也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