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在鄉土
-
2 # 星點說成長
首先宣告,我不喜絮絮叨叨的說理,我就說應該怎麼做:
你可以選擇和解,也可以不和解,亦或是選擇遺忘,再或是遠離。取決於你。
但你,首先要做一件事,把你的眼光從你所謂的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原罪”中抽離出來,你也不用比較誰不你慘,或者你比誰慘。。。
你需要記住一句話“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理解的話,可以百度。
總之,你要一刻不停地更新你自己的思維,想法,認知。。。
等到量變到質變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小宇宙如此之大,那些傷害如此渺小,甚至不值一提。
這時候,你仍舊可以選擇和解,也可以不和解,亦或是選擇遺忘,再或是遠離。取決於你。
重要嗎,你可能會覺得一點兒也不重要,你提的這個問題也不再是問題。
這就是:你改變不了世界,但你可以改變你自己。
祝你早日明瞭!
關我,一起成長!
-
3 # happy胖玲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該如何和過去和解?看見這個問題,突然想起畢淑敏的《遇見未知的自己》的一句話,窗外沒有別人只有自己。該如何和過去和解?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首先需要和自己和解!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被原生家庭所傷害,是因為在童年時間和我們關係最貼近的人,透過他們的語言行為和態度對你造成了傷害,這種相愛相殺的共依賴共互害的相處關係,讓你感覺到痛苦!我們痛苦的是小時候自己那種無助孤單無法反抗的無奈,所以我們渴望長大,長大後的我們終於可以和過去和解了,但是有些東西已經根深蒂固了,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很多時候問題的起因還是原生家庭成員的性格問題,我們改變不了,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和自己和解,好好愛自己!放下之前的種種。
二:和父母和解。父母其實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從來沒有人教過他們做父母,他們很多時候的出發點其實都是為孩子好,只是用錯了方式方法。每個父母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沒有那個家庭絕對完美,所以接受他們,他們其實也只是在模仿他們的父母!原諒他們!
三: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學識,方方面面,當你的高度高於原生家庭時,你就能看淡看開很多事情,如之前熱播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其實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常說的一句話,我有童年陰影,到現在也沒徹底走出來,等我以後有孩子第一件事就是避免他有同樣的陰影!我們走不出原生,那我們就儘量可能在我們提升的基礎上,讓人生走的好一些,建立好下一個原生!
-
4 # 嘻哈兄弟528525
不喜歡媽媽額頭的皺紋,
可不知不覺,
我的眉間也皺起了淺痕。
不喜歡爸爸的壞脾氣,
可漸漸,
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知不覺得被家庭影響著,變成之前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每個人都被自己原生家庭潛移默化著影響著!
該如何避免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如果你希望你和你的原生家庭是不一樣的,那麼就要有意識去改變,多看書,多和三觀很正的朋友接觸,多出去看看,一定要有自己熱愛的東西並堅持下去。如果你的父母是屬於不教導你待人處世,也不要生氣,你就要努力改變自己,平時多看看多學習身邊人受歡迎的處世方式,轉化成適當自己的!如果他們不支援你的愛好,也不要生氣,你就好好努力自己來實現!燃燒自己內心爆發力,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我可以這麼強大!
馬上2020年了,踢走煩惱,踢走疾病,踢走一切的不如意!變成更好的自己!
願我們都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
-
5 # 曉芸在西安
很多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他們並不寄希望於父母能夠改頭換面以此來獲得家庭溫暖,他們更多的是選擇從此以後兩不相欠,如果可以最好老死不相往來,這或許就是他們對傷痛最大的和解。
傷害過你的原生家庭,最後還能和解嗎?
生活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形成了的東西,改變的難度相當於回爐重造。在《父母愛情》中,江德福和安傑年輕時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一個大老粗一個資本大小姐,雖然最後倆人互相影響,大老粗有了資本家享受生活的態度,資本大小姐有了平民樸素的過日子觀念,但這是磨合了一輩子的結果,還有江德福高情商的功勞。家庭帶來的一些習慣和觀念,尚且需要一輩子的改造,那麼長久帶來的心理創傷呢?
和傷害過自己的家庭和解,和過去的自己和解。首選需要接受,完完全全的接受曾經被忽視被傷害的自己,然後需要原生家庭的做出一些改變,溫暖相待現在的自己,最後需要自己內心上的原諒和放下。所以大多數人最後不是和解了,是算了,是不再去觸碰一些事,因為終究還是要快樂的生活下去的,自己放過了自己。
在子女眾多的年代,很多家庭在溫飽和生存上掙扎,從沒有過精力來關注下孩子的心理。我們這代人,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的父母們,都是從溫飽線下來且來自子女眾多的家庭,帶來我們這代人的教育缺陷居多,所幸我們這代人格外重視家庭教育,在努力的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
--------------
-
6 # 大梁皇帝朱友貞
小時候因為我爸買轎車賠光了積蓄導致家裡特別窮,初中的時候在學校裡,別的同學會玩手機,電腦,有經濟實力就可以接觸更多新鮮的東西,而我上了初中還在玩“兵人”呢,別人說的什麼網路方面的東西我一概不知道,直到我輟學出來混之後才知道wifi是什麼東西,初中三年總是被人嘲笑欺負,被那些學渣踩著臉說“你沒有實力”,班主任三天兩頭叫我去他那裡補課,否則就給我穿小鞋找我麻煩。所以我初中畢業後連同學群都沒加,我不認識他們,那三年說我是在血與灰中度過的也不為過。家裡,更不怎麼樣,爸媽受我外婆外公的影響,愚昧無知,目光短淺,思想落後。我每次考試稍微考的差一點(初中每次考試成績平均80分上下)他們就說“為什麼考的那麼差?給你吃給你穿,為什麼就不好好學?看看人家的孩子為什麼不像你一樣垃圾?”更可恨的是,我外婆他們在背後說我壞話,煽動我媽打我,罵我,管我,讓我受罪。還拼命的勸我爸媽多照顧她那個孫子,因為我在我外婆家屬於外姓人,不受重視,所以他們對我和對他們的孫子始終是兩種態度,他們想否定我的存在,讓所有人為他們的孫子服務,尤其是我初中畢業之後他們家像落井下石一樣,到處說我學習不好,不願學習就不念了,以後啥也不是……真是太可恨了 。尤其是他們的孫子,在他們家族如同眾星捧月般的存在,把我這個異姓人欺壓得很苦,一切都要圍著他轉,一切都要為他著想,一切都要維護他的利益。甚至在飯桌上讓我向他敬酒,就因為他比我大12歲,又在他們家是正統,就像太子爺一樣了,讓我把他當做老大,那一刻,我不忍了,酒杯沒有端起來,就代表了我反抗的意志,我只為我自己活,像他們這麼卑劣的人憑什麼凌駕在我的意識形態之上,從那之後我和他們孫子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2016年我外公車禍變得和廢人差不多了,2017年我外婆去世。而我2015年初中畢業,在外地打拼多年,雖未有什麼成就,但我贏得了獨立,自主
-
7 # 葉舞芭蕾時
必須和解!
何為家庭?我認為:
二人組成家庭成為叢,生個孩子組成眾。
孩子大了要獨立成人,孩子多了要一個又一個獨立成人。再立世重組,迴圈往復成就人生!
父母與家庭,誰都無法選擇!
-
8 # 藍灰白色-莉莉
我從小家裡重男輕女,我作為家裡的姐姐,需要幹很多家務活,還要照顧弟弟,父母都是傳統思想,對孩子一直實行打壓政策。不認同,不表揚,我曾一度自卑。高中時,父母出去打工,我和弟弟成了留守兒童,感覺寄人籬下,到了學校放假,就不知道去哪,每到過年,就特盼望父母回來,回來那幾天特別高興,走時就特鬱悶。現在自己有了小家庭,我曾經在原生態家庭留下的毛病,慢慢緩解過來了,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可以交流,1,從自己小家庭包括老公,孩子,對你的愛,慢慢的減輕自卑,被拋棄的感覺。2,站在父母角度去體會當年的無奈,理解父母。3,對自己說,過去就過去了,再糾結也沒有用,一切往前看吧!最後,父母都不容易,現在我父母也後悔當年這樣對我,也想彌補,比較當年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是可以犯錯的,現在父母都年邁了,珍惜往後的日子吧,祝好!
-
9 # 宇瓊
我不懂得怎麼去去回答你的問題,但是看到你的問題,我有點感觸,我跟我老公偶爾也吵,但是很少,更多的是互不關心,各過各的,我5歲的孩子跟我去喝喜酒時,我跟他解釋結婚是什麼的意思時,他隨口就說:哦我知道了,媽媽是跟爸爸結婚了,但是媽媽不愛爸爸,爸爸也不愛媽媽
回覆列表
對你的成長經歷不瞭解,也不知怎麼說才好,藉此機會我想說說自己的經歷,看看是不是對你有一些幫助。
我是60年代的人,是家裡的第二個女孩,那個年代在農村,一個家庭連著生兩個女孩,是被別人瞧不起的,又加上姥姥家沒男孩,從記事起母親對我就特別苛刻。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每逢過節,家裡要改善一下生活,煎點南瓜餡餅啊,炸點油果子啊,煎個雞蛋饃啊!那時候用的都是自家炸的芝麻油,特別香,聞到香味就想往門口站。(那時大約七八歲的樣子吧)只要你往門口一站,母親就會大罵,這種情況出現的多了,慢慢地也知道她罵的原因了,就是嫌你是個女孩,沒有什麼對錯。她有了兒子後,那就更不要說了,無論是什麼好吃的也不會有你的份!
有一年麥收時節,我捋麥頭時睡著了(鄉下麥收時摟的亂麥杆堆放在屋裡,需要捋過後再弄麥籽)這可惹惱她,劈頭蓋臉地打起來,因為父親拉著不讓打,他們還鬧了一大架,罵的那些話說都說不出口!那一件一件的事真的是沒法說。這樣說吧,我已經參加工作了,一天家裡有客人,她那寶貝兒子慣的不像樣,我怪了他一句,母親掄起胳膊,朝我臉上打了過來……
說到這,我可能囉索的太多。不過,說句心裡話,年輕時我也恨過母親,到現在想起來有時還是不能釋懷,但從十六七歲參加工作開始,那個家就是我最大的牽掛,自己捨不得花錢攢著拿回家,真可以說拚命顧那個家。
不論咱們的經歷是否一樣,要說到“傷害”,我想說,不管是來自父親或母親,或者其他人,我想她們也是無心的,要麼是性格使然,要麼是……原生家庭,也就是生養我們的家庭,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更不用說養育之恩了。無論有多少心結,都要自己解開,過去的就讓它隨風飄散,給自已的心靈也鬆鬆綁。你想啊,如果放不下過去,我們自已過的也不會輕鬆的,誰能給父母過不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