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上海巡漁人

    危害症狀

    首先在獼猴桃嫩稍上的葉片變薄,葉色由談綠至黃白色,早期葉脈保持綠色,故在黃葉的葉片上呈現明顯的綠色網紋。病株枝條纖弱,幼枝上的葉片客易脫落,病變逐漸蔓延至老葉,嚴重時全株葉片均變成橙黃色以至黃白色。病株結果很少,果實小且硬,果皮粗糙。苗圃地植株發病則表現為幼苗黃化,停止生長。

    發病條件

    為缺鐵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引起缺鐵的原因根多,主要是:

    ①土壤漬水。獼猴桃是淺根系(肉質根)、呼吸和蒸騰作用都比較旺盛的果樹。對水分過多或過少的反應特別敏感。土壤漬水引起根系吸收困難,鐵素吸收減少。

    ②果園土壤管理粗放、土壤粘重。板結、通氣性差,特別是料姜上,缺鐵問題尤為突出。

    ④鹽鹼固定。PH值偏鹼的土壤(PH值為 7.5以上),鐵以難溶性的三價鐵[Fe(OH)3]形態存在,不能被獼猴桃根系吸收利用。

    防治方法

    1、用硫酸亞鐵與農家肥混施。缺鐵成年樹每株施500-1000克硫酸亞鐵。為減小硫酸亞鐵與土壤直接接觸面,可在獼猴桃根系分佈較多的土層範圍內施一層農家肥,淋一層硫酸亞鐵,再施一層農家肥,此法是防治缺鐵病的根本措施。由於農家肥在分解過程中釋放出有機酸,同時農家肥含有許多礦質營養,可供根系吸收利用,促進生長髮育(施螯合鐵和農家肥效果更好)。

    2、開溝排水。因鐵在漬水狀態下根系很難吸收。

    3、樹幹釘鏽釘或吊瓶注射(內裝0.2%琉酸亞鐵或者檸檬酸鐵)。

    4、獼猴桃園行間套種綠肥,並於乾旱季節將樹盤用綠肥和其他作物秸稈覆蓋保墒。提高果園綜合管理水平,使土壤有效鐵含量保持在適宜範圍內(40-130毫克/千克)。

    5、不合理濫用化肥是形成黃化病的“本”,應從合理、平衡施肥入手治“本”。首先要做到平衡配方施肥,綜合作物需肥特性、土壤養分含量(包括大、中、微量元素)、土壤質地、氣候條件、上季畝產等因素得出正確、詳盡的施肥方案。

  • 2 # 民工明小明

    眾所周知。獼猴桃的營養豐富,口感好。經過大面積的推廣種植,發展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但隨著栽種年限的延長,沒有得到科學的管理,造成黃化病普遍發生,逐年加重,並且防治困難,很難治本,嚴重影響了獼猴桃品質、產量。如何防治黃花病時要注意分清致病原因,對症下藥。

      為何會得黃化病

      果樹生長時期間,葉片出現失綠髮黃,枯萎,這種現象稱為黃化病。黃化導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從而影響果品的產量、品質。

       1透過病菌、病毒和類菌質體等侵入,使果樹根部組織和葉片組織遭到破壞,如根腐病、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得不到供應,葉片即出現失綠黃化。

       2自然條件的改變,如溫度、水分、空氣等環境的變化,都能嚴重影響果樹,從而引起葉片失綠髮黃。

      3土壤缺少氮、鉀、鎂、硼、鐵等元素缺乏,都能導致黃化病

      果農如何應對 ①在獼猴桃建園時,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塊。忌在多年種樹的重茬地和土質粘重地建園;②推廣平衡施肥技術,增加鐵肥的施入;③控制產量,,盛果時期,獼猴桃樹每畝產量以2000~2500公斤為好,防止負載過量,以保持健壯的果樹;④適期灌溉,改大水漫灌為滴灌,避免過量灌水,要防積水⑤調節土壤酸鹼度,在pH值達7.5以上的鹼性土壤中⑥合理施肥,應以硫酸銨或尿素等銨態氮肥為主,少用硝態氮肥和碳酸氫氨。土壤追施鐵肥!

  • 3 # 石頭與核桃

    獼猴桃黃化主要原因是土壤偏鹼性,導致鐵離子和氫氧根結合成不溶物,離子狀態減少後影響根系吸收。可以採用葉面噴施EDTA鐵,同時進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機質,多使用酸性的肥料,根施鐵肥時,同時使用有機肥,促進吸收。

  • 4 # 星哥說農

    獼猴桃黃化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後葉片發生退綠黃化,除葉脈保持淡綠色外,其餘部分均發黃失綠,葉片小,樹勢衰弱,嚴重時葉片發白,外緣捲縮枯死,影響果樹正常生長;若果實發病,則果實外皮黃化,切開果實,果肉呈白色,喪失了食用品質和商品價值,若長時間發生黃化病,還會引起整株果樹死亡。今天就談談這方面的防治措施。

    一、發生原因

    1、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

    土壤中的鐵、鋅、銅、鎂、錳等微量元素供應失調,就會引發黃化病,特別是鐵元素,土壤缺鐵時容易發生黃化病。

    2、施肥不合理

    果園連年單施化肥,不施有機肥和農家肥,特別是大量施用碳酸氫銨和尿素等氮肥,導致果園土壤耕性差,養分不齊全,肥力下降,並易導致肥害發生,出現燒根現象,使獼猴桃根系腐爛,從而導致黃化病的發生。

    3、掛果量太大

    部分果農為追求高產,留果量大,且濫用果實膨大劑後,致使結果量大為超標,樹體負擔加重,導致樹體衰弱,極易造成黃化病發生。

    4、土壤水分過大

    獼猴桃喜水又怕水,長時間水淹影響土壤透氣性,容易引起根腐而出現黃化。灌水過多、過勤易加重土壤鹽鹼化,造成部分營養元素如鐵的淋失或固定,容易發生缺鐵性黃化病。

    5、根部發生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等

    根部發生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後,干擾和破壞了根系的吸收作用,吸收營養不平衡,致使樹勢減弱,抗逆性差,導致黃化病發生。

    二、防治措施

    1、 加強植物檢疫

    建園時,對選用的苗木實施檢疫,不使用攜帶病蟲害的苗木建園,特別是發生根結線蟲病的苗木不能用。

    2、科學施肥

    做到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肥配合施用,化肥與有機肥、農家肥搭配施用,避免單施化肥,要增施有機肥和農家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3、加強管理

    果園及時抗旱和排澇,灌水多采用溝灌、滴灌和噴灌的方法,雨後要避免果園內積水。合理負載,控制合理的掛果量和產量,以保持健壯的樹勢,嚴防負載過量,而減弱樹勢。

    4、化學防治

    已經發生黃化病的果樹,透過葉面噴施獼猴桃營養專用液或在樹幹上掛吊瓶輸液進行防治,粗度1cm左右的果樹用營養液原液1mL,生長季節稀釋50倍後使用,要隨配隨用;由根腐病誘發黃化病的果樹,先將樹幹周圍80cm以內的土壤全部開溝晾曬1~2天后,剪除病根、刮除病皮,並用5%的菌毒清等對症殺菌劑塗抹病疤,交替使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等量波爾多液、代森鋅等。

    綜上,獼猴桃黃化病發生比較普遍,嚴重影響了獼猴桃的品質和產量,降低了樹體的樹勢及壽命,果農要對症用藥,採用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降低獼猴桃黃化病的發生機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營銷跟銷售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