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棠口文化
-
2 # 十三月有話說
一、矛盾文學獎創立於1981年,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而設立的;魯迅文學獎創立於1986年,是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兩個獎項主辦單位均是中國作協。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二、矛盾文學獎四年評選一次,但只針對於長篇小說。魯迅文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單項獎,每四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獎項可以概括為除長篇小說以外的所有文體。如: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全國優秀詩歌獎;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全國優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
三、矛盾文學獎獎金2011年以前為5萬元,2011年以後為50萬元;魯迅文學獎獎金5萬元-10萬元不等。
四、矛盾文學獎每一屆評選出來的作品在五部左右;魯迅文學獎每一屆獲獎人物則眾多。
五、2007年的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李敬澤、何建明、雷達和洪治綱等人同時為其評委和獲獎者。有評論文章指出:“最聳人聽聞的是,多達四個終審評委同時也是獲獎者。”這件事件大大降低了公眾對於魯迅文學獎的信任程度。
綜上所述,矛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都是中國文學獎的最高榮譽。但在適用範圍上,茅盾文學獎只是針對長篇小說,而魯迅文學獎則適用除長篇小說外的很多文體。
拋開適用範圍,從含金量和公眾認可度來說,茅盾文學獎獎金更高,評選標準也更加嚴格。“寧缺毋濫”是茅盾文學獎始終貫徹的標準,這也使得矛盾文學獎多年來在中國文壇屹立不倒,提及茅獎,大家心中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
3 # 散文視界
這兩種獎物件不同,魯獎影響更大。值得關注的是,多年來文學作品和刊物發行嚴重下滑,絕大多數的獲獎作品鮮有讀者,知名度很低。有的省級刊物,發行量僅千冊,幾乎沒有存在感。另一方面作者強刊物很難,基本是由少數人壟斷,為圈子裡頭的幾個人服務,刊物賣不動沒市場,卻很牛。這是個怪相。同時自媒體的興起,催生了大量的作為作家,人人都可以自封稱號,作品粗製濫造甚多。還有些排名,除了幾篇有思想味道的文章,其它非常一般,好像是抓鬮來的排名?文壇混亂現象,矛盾問題,無人問津,是個比什麼講更重要的事情。
-
4 # 巷子市集
一 茅盾文學獎,是以中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設立的長篇小說文學獎。是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中國文學繁榮而設立的。從1982年開始,每四年評選一次。是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
二 魯迅文學獎,是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創立於1986年,是為鼓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
這兩個文學獎項都是官方文學獎 受到權利的設定和分配 所以權利的運作對它們的影響都很大。
茅盾文學獎相對寬鬆 對藝術的要求相對高 評選尺度相對寬泛 所以能把比較好的作品選出來 於是就有了公信力 但這也是相對而言的。總體來說,兩者都是中國文學獎的最高榮譽,只是適用範圍不同。
-
5 # 奇正國學
茅盾文學獎評選的是優秀長篇小說 五年評獎一次 是根據茅盾同志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
魯迅文學獎每三年評選一次。目前包括以下各獎項:
-
6 # 雲南生活資訊
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都是中國文學最高獎。但若論含金量,自然茅獎絕對第一,因為諸文學體裁中最具分量、也最考驗作家綜合寫作實力和知識體系的,只可能是長篇小說。同時,茅獎每屆只評5部,而魯獎每屆數量幾乎十倍,雖說是區別體裁分而授之,但也就必然令含金量大打了折扣。
-
7 # 不二文學
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是以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兩位文學巨擘,魯迅先生和茅盾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與老舍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具有權威性?我們來梳理一下 :
基本情況魯迅文學獎
創立時間:1986年
主辦單位:中國作家協會
評獎時間:每兩年評選一次單項獎,每四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
獎金:5萬元-10萬元不等
茅盾文學獎
創立時間:1981年
主辦單位:中國作家協會
評獎時間:四年一屆
宗旨: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文學實事業的繁榮。
參評作品要求: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
獎金:自2011年起,受到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比較和區別從上述兩個對比情況可以看出,茅盾文學獎只針對長篇小說一項,而魯迅文學獎則包含了除長篇以外的幾乎所有文體。茅盾文學獎較專一,魯迅文學獎則寬泛,這是兩者根本性的區別。
由於定位的不同,也決定了兩個獎項,在長期的發展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每一屆茅盾文學獎評選出來的作品,基本上都在5部左右,這樣就能夠做到精挑細選,最終的結果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認可度。
反觀魯迅文學獎,由於設定的參選作品過於廣泛,因此每一屆獲獎的人數實在不少。魯迅文學獎自成立以來就伴隨著爭議不斷,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就曾有過一次不小的風波,當時的獲獎者,全是那一屆的評委。因此,也能夠看出魯迅文學獎的評選,存在一定的混亂性,相對來說也降低了該獎項本身的權威性。
結論相對來說,茅盾文學獎顯得更有分量。除了高額的獎金之外,單一的體裁,嚴格的標準,決定了該獎項在中國文學界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業內廣泛認同的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
-
8 # 紅塵彌勒
這個不必質疑,就中國國內目前的文學現狀來說,茅盾文學獎的含金量是最高的。
當然了,魯迅文學獎也是一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文學獎項,也在其獎項之下誕生過很多有底蘊、有影響的文學作品,我輩萬萬不可等閒視之,更不能小覷。
其實,國內的各個大型期刊基本都有自己的設定獎項,綜合起來不下幾十個。也曾經引得萬千創作者為了那一紙榮耀趨之若鶩,紛紛拿出看家法寶投石問路,冀望能在熙熙攘攘的文學大軍中脫穎而出,從而奠定自己在文學殿堂之上的文學地位,博得一個明媚而敞亮的進階身份。
不消說,在下就是那曾經的一員,也獲得過某某獎項,被吹噓為文學新銳,少年才子。可縱是這般,也阻遏不了在下的歸心似箭信馬由韁地去謀求個一官半職,結果卻連這文學創作地也撂荒了。
回頭想一想,何其荒唐哉。
扯得遠了,繼續說文學獎項。
陳忠實就說過,他的獲獎作品是可以用來當枕頭被安置在棺槨裡當枕頭慰藉後世來生的,想想都覺得巉巖畏途,高不可攀。
所幸的是,陳忠實做到了,也實現了他的美麗夢想,不由人不心生敬畏,臣服到底──就目前茅獎的獲獎作品來看,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確實高高在上,成為了茅盾文學獎的翹楚和首衝。當之無愧,實據魁要。
茅獎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獨樹性和大部頭。每一個獲獎作品作品都是響噹噹的鴻篇鉅製,基本代表了當今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哪怕是最近幾年的獲獎作品,也是高山仰止的巍峨存在,相較於其他獲獎作品有著無可比擬和替代的巨大優勢。
茅獎作品也確實撐起了目今當下國內文學創作的屋脊,就是那個架海紫金梁一般的巍然支撐,這樣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自然會獨樹一幟,一騎絕塵,成為了文學創作領域的領跑者。
回覆列表
兩者入選作品型別題材上不同
茅盾文學獎入選作品是字數超過13萬字的長篇小說,比如大家熟悉的作品: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王安憶的《長恨歌》、阿來的《塵埃落定》、賈平凹的《秦腔》……
長篇小說基本單篇成書,我們會經常在書籍的腰封看到諸如“本書榮獲XX屆茅盾文學獎”這樣的宣傳。
其實前面提到獲茅盾文學獎的王安憶、賈平凹也獲得過魯迅文學獎,不過我們往往更容易記住他們茅盾文學獎的作品……
魯迅文學獎散文中也有我們熟悉的餘秋雨、史鐵生、池子建、李娟等人。
魯迅文學獎題材廣泛,且其中受眾最廣的小說,也是中短篇為主,中短篇通常也多不是能單篇成書的,要麼是以作者為單位結集出版,要麼是一眾優秀作品共同結集出版。這兩者共同的情況便是,這單篇的印象就被淡化了。
獲茅盾文學獎單篇獨立成書出版,讓讀者更加印象深刻。
成立時間與緣起的差異雖然現在兩項大獎都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但緣起還是差別不小。
1981年,根據茅盾先生遺願,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
茅盾文學獎也是中國第一項以作家人名命名的文學獎,歷史更久也是其更被讀者熟知的一方面原因。
魯迅文學獎創於1996年,其前身“全國中、短篇小說獎”。
頒獎經費魯迅文學獎與茅盾文學獎評選活動經費先前主要都由國家撥款以及吸收社會贊助的方式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起,因李嘉誠先生捐助茅獎獎金由5萬元提高到50萬元。
一下子又提高了茅盾文學獎的關注度。
雖然社會各界有詬病中國的魯迅文學獎與茅盾文學獎等如同諾貝爾文學獎一樣,選出的作品僅迎合了評委的喜好,但被選出的作品還是一定程度代表當代文學的優秀創作。
寫在後面其實我個人也比較少注意到魯迅文學獎,有次在搜尋一位作家肖江虹時看到相關獲獎報告才連帶了解了一下,不少中短篇小說著實也很是迷人呢,推薦閱讀。